-
>
两种文化之争 战后英国的科学、文学与文化政治
-
>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签名本)
-
>
易经
-
>
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2辑
-
>
(精)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花口本)
-
>
日本禅
-
>
日本墨绘
北京三百六十行 本书特色
《故都市乐图》亦然,《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亦然。亦不尽然——更多绘声绘色,更多活灵活现。叫人想起了荔枝笾豆里的苏东坡:问罢三百六十行,恨不那岁北京人……北京的实业界,向来号称有三百六十行。余*初听到这句话,以为不过是约略言之,不必实有此数也。后阅宋朝人的笔记,才知道这句话实始自南宋之杭州,因记载杭州有三百六十行的文字颇多,如田汝成《游览志余》中,亦有“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是也。
北京三百六十行 内容简介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他对他的“北平”挚念如斯,为什么?一卷《怀旧》,有馈君惠存的点拨。
卷中包括五本书,都只写北京之“旧”。但不论古都的大气铺陈(《北平》),还是民俗的温婉描述(《北平怀旧》),或者遗闻轶事的不舍俯拾(《北平小掌故》),又都洵属真美——哪怕是月缺之美。
《谈平剧》,《北京百戏图考》,更是对源泉艺术的搜求挽留;留在纸面留给今天的,譬若门锁的钥匙,等待问津渡口的人,也等待志在折桂的你。是怀旧作中的城府之作,也是风土志中的博洽之志。齐如山暮年苦苦怀旧,乃不志则于心不甘;当记北京的风,一漫 举国欢腾,华夏风,当记北京的土,一抔抔,五色土。
那么,即使只想了解一个复原的北京城和一群反璞的北京人,此书亦可读一读。况且有朋自远方来,北京早是东南西北不亦乐乎的“京师”。况复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共列二三十类,七百四十一行,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
北京的实业界,向来号称有三百六十行。余*初听到这句话,以为不过是约略言之,不必实有此数也。后阅宋朝人的笔记,才知道这句话实始自南宋之杭州,因记载杭州有三百六十行的文字颇多,如田汝成《游览志余》中,亦有“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是也。是此语一直由宋朝传到现在的北京,还是这样说法。——齐如山
北京三百六十行 目录
故都市乐图考
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
编后记
- 主题:齐如山的书值得看
齐如山先生是中国受过完整、系统旧式教育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他原名宗康,字如山。1875年出生于河北高阳县。自幼泛读经史,对流行于家乡的昆山腔、弋阳腔、梆子等地方戏曲十分喜爱。他19岁进官办的外语学校——北京同文馆,学习德文和法文,前后约5年。毕业后毅然决然地游学西欧,用心学习和考察了欧洲的戏剧。辛亥革命后回国,担任了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的教授。齐如山对戏剧和戏剧理论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早年还编写过话剧剧本《女子从军》,戏曲剧本《新顶砖》、《新请医》等。当然他对京剧最为醉心。他酷爱京剧,但又看到了旧皮黄的一些缺点,因而产生了研究和改革京剧的兴趣。 其时,齐如山经常参加一代宗师谭鑫培(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的曾祖父)、田际云领导的正乐育化会的一些活动。该会还经常邀请文化艺术界的人士到会作演讲,齐如山是其中之一。他为该会的会员介绍西洋戏剧的情况以及讲述有关戏剧理论,极力主张改进中国戏曲。他的演讲使长期封建闭塞在京剧舞台一隅的伶人们大开眼界。谭鑫培和田际云称赞:“讲得实在好!”而在台下众多的听众中便有冉冉升起的新星——青年京剧演员梅兰芳。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8.7¥24.0
-
中国馔馐谭
¥16.1¥23 -
寻味中国
¥14.3¥38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4.8¥32 -
经典常谈
¥13.7¥39.8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11.3¥25
三国演义-世界文学名著宝库-青少版
¥5.2¥12.0品读经典--弟子规(图文版)
¥17.3¥39.8市场营销原理(第13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42.3¥65.0漫画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2¥32.0财务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35.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