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为唐人名医孙思邈所撰,乃《备急千金要方》之续编。其撰述内容有本草、妇女、伤寒、小儿等共三十卷。除其扩展《备急千金要方》有关内容外,于本草、妇科、美容等方面尤为详悉。该书内容广搏,收载了我国唐代以前大量的珍贵材料,涉及到现代医学的药物学、传染病学等诸多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隋唐以前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和辉煌成就,对后世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嗣全诀》系明代陈文治辑,全书共十二卷,卷一阐述种子,卷二、卷三论及保胎及保产。卷四叙述产后护理及诸疾的辨洽,卷五至卷十论述儿科杂病,卷十一至卷十二叙述痘疹。全书共№00余篇,并附诸多验方、验法。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九年(1∞oll刻本为底本...
《杏苑生春》,明代芮经、纪梦德辑。共分八卷:卷一、卷二为总论部分,所收资料上自《内经》《难经》,中及汉唐,下逮宋金元明,尤以宋金元医家的医论文章汇集较多,并载有人体经脉穴位图;卷三载方药制度,论述外感、内伤等病因的脉证病治和方药;卷四至卷八为临床各科内容,记载了内科、五官科、小儿科、外科、妇科等病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所载各证,先明病源,析其机理,继而辨脉理,随证施治,按治处方,间议药性及方药加减。本次整理以金陵书坊蒋氏石渠阁刻本为底本
《医级》成书于1777年,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摘录历代医著,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卷十脉诀。卷末题《无问录》,内容总论阴阳、脏腑、四诊八纲、治则等医理和治法。现存清刻本。 ...
《伤寒分经》十卷,清·吴仪洛编著。此书系《吴氏医学述》之第五种,是以冬春夏秋四时之序主病大纲来详解《伤寒论》、系统阐发伤寒外感热病之著述。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因将《尚论篇》予以重订和补注,并将喻氏《医门法律》中“中寒门”及“秋燥论”内容补入,仿袭喻氏《尚论篇》之编述体例,分经论注而成。该书共十卷二十篇。凡太阳经三篇,阳明经三篇,少阳经一篇,太阴经一篇,少阴经二篇,厥阴经一篇,春温三篇,夏热一篇,脉法二篇,诸方一篇,补卒病论一篇,
本书是国家重点项目——《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中的一本,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求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大程度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评注古籍文献300种,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温病卷》、《诊断卷》等15个分卷。全套丛书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并由中医文献专家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不但适合读者深入研读,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版本收藏价值...
本书是1982年国家中医古籍整理重点项目即11部中医古籍整理之一。本书组织全国知名中医专家和学者,历经近10年时间编撰完成。反映了他们较高的中医文献水平,也体现了他们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和影响非常大,被中医界视为必读经典之作。全书文献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现代中医文献理论研究成果。本书训诂解难,校勘严谨,探微索奥,注释精当,所述按语,彰显大家功底,是不可多得的传世
本书涉及训诂、生物、化学、地理、地质等多个领域,并对文中生僻字反复进行随文注音...
《名方类证医书大全》,又 名《医书大全》、《新编名方类证 医书大全》、《新刊名方类证医书 大全》。明熊宗立于正统十一年 (1446)在《医方大成》基础 上,增补了孙允贤不曾采用的奇 效之方以及家传秘方,并分门别 类汇编而成。全书二十四卷,涵 盖临床各科,按病证分为68 门,门下又分类,类前先概述 病证特点、病因病机,然后列 方,共计2300余首。本次整理 以国家图书馆所藏日本大永八年 (1528)翻刻明成化三年熊氏 种德堂本为底本...
该书为珍贵中医古籍原版影印,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体现了我国当代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应用的最高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该书选用底本为道光元年重刊心太平轩藏版...
该书为珍贵中医古籍原版影印,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体现了我国当代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应用的最高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书以清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汉皋成媄堂重刻本...
《嵩厓尊生书》,清·景日昣撰于康熙丙子年(1696)为综合性医书。全书十五卷。卷一气机部,阐述五运六气。卷二诊视部,以歌诀的形式分析脉法。卷三药性部,按草、木、果、壳、蔬、血肉、金石7类,介绍276味药物的性味功能。卷四论治部,从五脏苦欲、时令用药、七方十剂、补泻、升降、药性等方面阐述用药方法。卷五病机部,列中风、中暑、中湿及咳嗽、痰饮、血症等内伤杂病九十余种,以歌诀的形式阐述其病机、脉象、治法。卷六~卷十三按人体上、中、下部和周身部
本书记录了作者40年来医、教、研的经验。在药对与验方章里,对51组药物相互配伍提高了疗效进行阐述;对三组不同性质、相辅作用、性质功能类似药物,如何增强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等...
《黄帝内经/华夏根文化 经典诵读系列》体现了《黄帝内经》的独特魅力,整理者特意恢复了部分汉字的上古字体,希望读者通过这些上古字体领悟该书其中隐藏的修身养性、天人合一之意。本书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者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研究者阅读参考...
本书为北宋以前中医学的集大成著作,由王怀隐等历时14年编写完成,宋太宗亲自作序。《太平圣惠方》不仅对中国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国外。在中祥符九年(1016年)与天僖五年(1021年),宋真宗赵恒两次将《太平圣惠方》赠给高丽,促进朝鲜医药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后来传至日本,对日本医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日本梶原性性全1303年所编的医学名著《顿医抄》50卷就是以《太平圣惠方》等中国医书为宗编撰的...
唐祖宣从事中医药事业50余载,在四肢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一些经验,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研制成国家级新药。因此我们对其50余年医案、医话、医论进行了收集整理、编辑成书。对中医药继承和发展开拓了思路,对中医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山海经》是一部集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于一体的上古奇书。全书共三万一千字, 记载了约四十个邦国, 五百五十座山, 三百条水道, 一百多个历史人物。本书对《山海经》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展示。首先原文、译文、注释三者相对照, 三位一体, 让读者毫不费力读懂《山海经》原...
《伤寒论纲目》为清代名医沈金鳌所撰。沈氏打破《伤寒论》原文内容次序,重新进行编排,勒为十六卷。卷首冠以总论,分为脉症总论、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六篇;卷一至卷十五汇伤寒六经内容分类论述;卷十六列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妇人伤寒诸证,并附辨脉、平脉等篇。全书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对于伤寒原文之阐述,首集先贤之注释,继附沈氏之见解,旁征博引,资料翔实。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十三年(1874)湖北崇文书局刻本为底本...
《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素问》原著的阅读和掌握,本书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书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素问》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
陈氏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勉,治病多奇中,从不计酬。士锋平生好学,上探典籍之奥,博采诸家之长,通过临床实践,擅长归纳总结,喜爱著书立说,以惠后学。其著作之丰,当为浙中之佼佼者,堪称著述等身...
《医理发明》为清代医家黄元吉编辑。本书又名《医理不求人》,成书于清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年)。本书以清春林堂刻本为底本。全书共8卷,卷1、卷2为脉证、医理,以及多种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症候表现、治则治法;卷3、卷4记有内外妇儿医案180余则,每案记述患者的发病情况、症状体征、病情变化、治疗过程等,分析病因病机,阐明治法方药;卷5为眼科、外科的理法方药及医案;卷6药性论,收载有药物200余味,每味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禁忌证均有相关论述
本书共分7章。第一章为学习《伤寒论》的目的,第二章介绍了《伤寒论》的本质特征,第三章介绍了《伤寒论》与疾病模型,第四章介绍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第五章介绍了《伤寒论》的思维模式,第六章介绍了辨阴阳方法,第七章介绍了辨病发何经。需要说明的是,第七章辨病发何经只介绍了一部分内容,其余内容将在《伤寒传习录》的中下部介绍。本书提出了六经标型的概念,用于破译中医证型的密码。全书用伤寒六经系统树统一中医的各家学说,让内伤与外感、伤寒与温病、
该书为明末医家江梅授,邓景仪述,为临证综合性医书,撰成于明崇祯六年(1633)。江梅乃福建泰宁儒医,精究医学20余年,自诩无经不会,无理不解,乃着此书(又名《医经臆语》)。其中卷1~2为医理,涉及脉理、病原、方药等,卷3~8为六淫(亦包括“内六淫”)诸病证治。各病症先论病机及治法,继而详列随证调治药物,以备临证参用。书中较少引据前人书,多本作者临证经验立论。该书不见于中国古代书志著录,国内亦不存。唯日本藏该书明末刻本多部,版本与学术价
梅国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五十余载,擅长运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辨治各科疾病,学验俱丰。本书由梅教授亲笔撰写,汇集其50余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中医药,对很多人来说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生姜、小茴香、花椒、桂皮、紫苏、薄荷等都是中药,中医诊所体验的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方法都是中医疗法,图书馆和互联网还有海量的中医药学文献资料然而,中医治疗疾病的机理究竟是什么?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区别在哪里?中医是科学还是哲学?这些问题又是大家陌生的。 作者运用多年教学、科研、临床实践,对中医药学的历史渊源、基本概念、理论精髓、关键技术等做深入浅出地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
本书是明代大医李中梓 (字士材, 号念莪) 毕生研究《内经》之精髓。李中梓学贯古今, 其基本思想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脾胃为元气之本的认识相一致, 治病脾肾并重, 决不墨守成规,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对各种疑难杂症很有研究, 时人称之为神医。其著作有《药性解》《医宗必读》《伤寒括要》《本草通玄》《病机沙篆》《诊家正眼》《删补颐生微论》《李中梓医案》等, 但以《内经知要》为最, 可谓其心法。本书为软精装影印本, 乃还三书院诸位当代高手
本书主要是根据1978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我们收集到的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的录音资料中有三种情况,即全文讲解、分段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限于录音资料,本书收录了《素问》25篇的全文讲解(在章名后标注*)、大部分文献的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对没有录音资料的部分,依据任应秋主编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进行整理。全书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的篇章顺序进行合编,任应秋讲解引用的原文亦以此为准,整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作者邀请东北地区名老中医讲述成才故事、深入解析名老中医道术形成过程,大师在身边,与名老中医贴近,展现不同大医风采。本书记录了30位名中医的访谈录,分为名医简介、名医寄语和名医访谈三部分。名医简介是对名老中医的基本介绍,名医寄语是精炼总结了名老中医对青年学子提出面。名老中医的治学方法、独到创新的学术观点、丰富鲜活有效的诊疗经验、对中医传承发展的精辟见解,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棲隐楼医话》(1917)为清代医家俞彬蔚所辑。俞彬蔚,字舲芗,别号镘畊,江苏无锡县人,清末医家,亦精于书法,留有楹联数幅。本书共八卷,俞氏以医话、医论的形式,记载了基础理论、临床治疗、用药、养生、医案等内容,同时兼参当时的西医学说,各取所长,兼抒心得,各有详略,内容丰富,对当今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次校勘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所藏民国稿本为底本。经此次研究考证,该本应为作者民国稿本...
本书系统辑录了唐代王冰医学论著之大成,包含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玄珠密语、天元玉册、元和纪用经四部分。此书采用以注为主,以校注为铺的结合方式,对习医者大有帮助...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它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黄帝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春秋之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同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学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黄帝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最后成为一代名医...
《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三:1、扩充本草内容:通过分析前人所撰本草的得失及古今药物利用的兴废规律,在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启示下,确立了编纂本草取材“不厌详悉”的原则。2、确立纲目体系。土石草木、鸟兽虫鱼,宏观微细,皆可供药用。3、辩正本草疑误。时珍“苦志辩疑订误”,从文献考据和实际查访入手,对前人本草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考辨、严加订正。nbsp;本书包括《本草纲目》贰、《本草纲目》叁、《本草纲目》肆...
汉代张仲景著述的《伤寒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是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但因文字上含义的深奥,注家学说的不同,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本书用现代语译释了全部《伤寒论》,对读者可有一定的帮助。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六篇,根据伤寒六经病证治内容,用综合方式加以系统的阐述。每篇有概说、主要脉证、辨证、治疗、方组论述、预后、兼变证治、合病、并病、小结等,既作了全面性的分析介绍,又揭示出便于重点掌握的规律。下编十卷,依据明代赵开美本
郭霭春(1912-2001),天津人,我国有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史学家、诗人,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郭霭春中医经典白话解系列”丛书包含《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难经集注白话解》、《伤寒论校注白话解》、《金匮要略校注白话解》5种。本套丛书于郭霭春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出版。《金匮要略校注白话解》一书是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校注和白话解,体例上分为原文、衍义、校注、白话解四项内容。本书校文严
《三三医书》,又名《秘本医学丛书》《九九医学丛书》,此书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保存了大量的中医孤本秘籍。本书搜求海内外孤本、珍本、抄本,如《医经秘旨》《温热逢源》《医学妙谛》《伤科方书》《重楼玉钥续编》《行军方便便方》等;另外,旁及日本,收有《医余》、《药征》等,保存了大量濒临散佚的医学珍籍。其次,注重实用,简验方便。裘先生所选多为家传秘本,疗效独特,简练实用。再次,普及推广中医学术。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
本书为日本有名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1900-1980)的代表作之一。 大塚敬节先生秉承“汉方医学研究,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之说,毕生坚持持续研究《伤寒杂病论》。大塚敬节受创元社编辑部长保坂富士夫氏的要求,写下了该书稿,既作为《伤寒论》入门讲义,也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用书。 在《伤寒论》注解书籍中,深奥难解者居多。但大塚敬节先生认为“这本解说书,我可以自负地认为是至今刊行的《伤寒论》注解书籍中很平易的一本。” 本书的前编是概论部分,后
本书为柳吉忱先生《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神农本草经》的讲稿。 柳吉忱先生1955年调莱阳地区专员公署,负责胶东地区的中医培训工作。时值文登专区并于莱阳专区,故而学员来自胶东地区各县的基层中医人员。先后曾主办了七期中医进修班。吉忱公自编讲义,亲自讲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史》,及西医之《生理解剖学》、《诊断学》。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员的中医经典理论水平,和西医学
《辨症良方》为医方著作,由清代医家蒋杏桥编集。全书分四卷,卷一列便易方、急救方,卷二列诸痛方、外科方、诸伤方;卷三列妇人方、《达生篇》举要、保儿举要、血、痰、嗽、喘及小儿方;卷四列小儿痘疹、麻疹诸方、《良方》举要。后人赞其书“简而赅,精而当,无方不备,些症不详。症以辨而甚明,即方以良而受益”。原书选方多为民间验方,简而赅,精而当,辨症准确,方论透晰,内容详备;皆“简便易行,适于时用者”,“庶荒僻壤中,无处延医,获此书以考证之,不啻迷津
陆渊雷先生的代表著作主要有经方三书:《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陆氏论医集》。其著作告诉读者如何将经方医学与临床问题衔接在一起,并且帮助读者认识“方证相对应”等那些更加实质的问题,同时他以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介绍了从日本汉方家那儿获得的临床资源。当代经方学家、《中医人生》作者家娄绍昆深情评价:“陆渊雷先生的著作使我领略到经方思想的博大精深,阅读中时常触发淋漓畅达的体悟,使我对《伤寒论》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陆渊雷先生的著作使我更直观地
叶橘泉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抢先发售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他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经方临床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目前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上,诸多与会专家们认为:叶橘泉先生作为“方
《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主体部分22篇,约计398条,单以篇名而论,共记载了有40多种疾病。本书将讨论1.这些病是什么?2.这些病因何而发生?3.发生这样的病我们如何处理?等问题。从《金匮要略》中筛选了100个问题名为《金匮问难》目录节略如下:1问曰:张仲景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2问曰:张仲景提及肝病的治疗原则——“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本书引用众多清末以前的名家医案为范本,全书分为四时温病、瘟疫、温毒三大类,全面分析医案中医家的诊断、治疗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每则医案均注明出处,并按成书年代先后排序...
本书参考了目前《黄帝内经》的大量研究成果,不但将原有经文翻译成了现代人容易理解的白话文,而且结合生命科学、道家养生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中或隐或显的思想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多方面解读。本书可以为您扫清阅读中的外围障碍,解读更深入、更透彻,力求使您轻松读懂每一句话。破解生死迷津,掌握健康根本,阴阳调和看四季!汲取智者千年养生精华,百病从此不再生...
唱医是古代走街串巷的医生,《唱医雅言》是这些医生用来背诵、传授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歌诀。这些歌诀语言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对于研究古代医学史很有参考价,同时读者又可以借助这些歌诀来学习、寄送中医药知识。全书涵盖一百四十四个门类,一百四十个病种,有内、妇、儿、外、五官等科别。真可谓众病齐备,诸方周全。...
《三三医书》,又名《秘本医学丛书》、《九九医学丛书》,此书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保存了大量的中医孤本秘籍。是书搜求海内外孤本、珍本、抄本,如《医经秘旨》、《温热逢源》、《医学妙谛》、《伤科方书》、《重楼玉钥续编》、《行军方便便方》等;另外,旁及日本,收有《医余》、《药征》等,保存了大量濒临散佚的医学珍籍。其次.,注重实用,简验方便。裘氏所选多为家传秘本,疗效独特,简练实用。如《重楼玉钥续编》乃郑承瀚家传,名垂数世
本书为日本有名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1900-1980)的代表作之一。 大塚敬节先生秉承“汉方医学研究,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之说,毕生坚持持续研究《伤寒杂病论》。 大约从一九七二年秋季,大塚敬节先生开始执笔编写一部对于《金匮要略》解说的书籍,从一九七三年一月开始,以《金匮要略研究》为名,在财团法人日本汉方医学研究所的月刊会志《活》上连载。这项工作至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完成,跨越七年。 在《金匮要略研究》一书中,大塚敬节先生对于不出方药的
《伤寒论》是中医诊疗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文义含蓄深奥,初学者往往感觉不容易习读。为此,任应秋在20世纪50年代编著了《伤寒论语译》一书,于195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林亿校本作蓝本,去其重复,正其错简,分篇分条进行讲解,同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因此每条分作“校勘”“音义”“句释”“串解”“语译”“释方”等项内容。在每一段落后,作者将该篇的内容重行组织,附以“表解”,使读者更易了解该段落的知识结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全书共五十卷,六十七门,记载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症一千七百三十九候,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证候。部分证候并附有养生、导引等防治方法。该书条目清楚,内容丰富,是中国历目前很早,内容很系统、很全面的病因、病理、证候学专着,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史料价值和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宋代以来,本书一直与《素问》《难经》等并列,称为“七经”,作为医生考试的主课。历代均将此书视为中医经典,直接用其指导医疗和医
本书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版王玉兴主编《黄帝内经三家注》为参校本,参照底本全部重新标点,对文中引述语,同底本和参校本一样,不加双引号,文中加括号之处,是需要特别注意之处。书中根据《内经》经旨,将《素问》编为二十四卷,《灵枢》编为十二卷...
刘争争
老王子
孙郁著
阎连科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泰戈尔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