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根据秦老所嘱,《金匮要略杂病浅说(秦伯未医学全书)》选择了秦伯未老先生的《金匮要略简释》。该书原在l957年中医杂志连载,题名《金匮要略杂病浅说》。 本书还选有1923年秦伯未老先生写的几篇有关伤寒、温病及金元四大家的文章:《评伤寒温病之争》、《温病条辨分三焦立论》、《金元四大家学说之研究》以供学习参考。...
《金匮要略》,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所撰,是我国现存中医学重要文献之一。它综合《内经》《难经》医学理论,博采众方,参以己见,全面论述了中医学“杂病”脉证并治,是一部完整的理法方药悉具的始祖“方书”,它集中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精髓,故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中医学经典必读之本。 《国医大师李今庸医学丛书:李今庸金匮要略释义》原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李今庸教授1963年主编的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统编教材《金匮要略讲义》。 该讲义对《金匮要略》原文
《扁鹊心书》托名扁鹊所传,系宋代窦材辑于1146年,其后清代胡珏参论,王琦刊刻行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另有《神方》一卷,上卷论经络、灸法,中卷分述伤寒诸症、杂病和灸穴,下卷载内科杂病,《神方》一卷列方药主治及用法,共载病117种,列94方。本次以湖南图书馆馆藏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为底本...
《医案梦记》,清代徐守愚撰,成书并刊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系清代医家徐守愚之子徐子唐整理其父医案,及“经验方法一百二十余方”,另附其本人医案而成。全书载案74则,其中徐守愚医案55则(含附案),徐子磨医案19则。 诸案以诊治时问为序,不分门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及外感等。本书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为底本...
《婴儿论》由清代乾隆年间儿科名医周士祢所著。全书一卷,分八篇,从新生儿到婴幼儿,凡属儿科疾病多有论及,涉及内科、外科、眼耳鼻喉五官科、传染性疾病等,对儿科常见疾病辨证准确。立法处方精当,用药合理。书后附有有关小儿护养的附录。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馆藏日本宽政九年(1797)刻本为底本...
本书为综合性医书,共四卷,为明代医家周礼所著。周礼,周礼,明代医家。字正伦,号梅屋老人,番易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永乐年间任正八品迪功郎良医所良医正。周氏生性好学,精通医术,在民间行医达三四十年之久,积累了宝贵的诊治经验...
《孕育玄机》,明代医家陶本学著于天启辛酉年(1621),经清代学者乾尧抄录存世。全书有上、中、下三卷,凡127篇。上卷11篇,论常见月经病的脉证方治;中卷述保胎,共有48篇,论怀孕原理、诊脉原理及不孕症的病机,并述四十种妊娠病定义、辨证论治方药;下卷辨生产与产后诸病,列为68篇,论临产、产后事宜,以及产后46种病证。该书综合了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证的诊治,医理清晰,辨证得当,论述有理有据,有法有方,并附有治验医案,至今仍不失为妇产科临
《医故》又名《医诂》,为晚清官员、词人兼医学家郑文焯所撰。《医故》初刻于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书带草堂丛书》之六,近代无刊本行世,唯《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医史类》载其名,后余瀛鳌《未病斋医述》略有谈及。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十三则,论古医经,下及汉晋诸书,终唐世而止;下篇十六则,杂论药剂、炮炙、脉案、按摩、注药、针灸等篇。从史学的观点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
《幼科指归》二卷,成书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卷一阐述了小儿下地慎重看养之法、小儿初生逐次蒸变转运十二经络法、小儿变蒸论洽、观面部辨色主证及三指脉法等内容。卷二论述急慢惊证辨洽、发搐证、癫痫证、幼科用药之宜等内容,附方六十首...
《医学辑要》共四卷,首论望诊、闻诊;次论诊脉及各种脉象,其中诸病宜忌脉、趺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最后列桂枝、麻黄、小柴胡、续命汤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与杂最等。全书论述四诊,而于切脉尤为详明,认为浮、沉、迟、数、滑、涩为脉理大要,据此可以提纲挈领。除传统的二十八脉外,还记叙了毛、钧、石、濡、清、浊脉,以及五脏死脉、妇人脉与幼孩脉法等。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
《脉经直指》共七卷,脉学著作,明代医家方谷著。卷一主要论述撰写「脉经直指论」的目的,即为使后学「言谈有论,治病有法,切脉有验」。卷二、卷三、卷四从『火』『热』『虚』等角度对各脉象之形、对应之病证、治法、方药进行阐述。卷五、卷六、卷七则分别对『七表』『八里』『九道』之脉的具体性状、对应病证、治法、方药进行详细介绍。诊脉应用所列病证均先脉后因,次辨证,次治法,条理清晰。对具体脉象的鉴别体会常结合《脉经》中的具体内容予以阐述...
《女科万金方》,南宋,薛辛撰。薛辛,字将仕,号古愚,《女科万金方》为其代表作。全书按内容可分为理论阐述和分门用方两方面。详尽论述了妇女在经带胎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医理简捷精辟,经验丰富独到。书成之后,承继者视为珍秘,私相授受,辗转传抄,未能付梓,几越千年...
当红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女主人公唯一传世作品;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本女医医...
该书卷一和总论为小儿生理、病理、诊法和辨证,以及新生儿的调护和证治;卷二前半部分论述诊法和医理,后半部分讨论具体病证的辨治,主要是小儿发育过程中的病证;卷三为风、寒;卷四为暑、湿、吐(附呕哕)、泻、吐泻、霍乱;卷五为惊。据此推断,后五卷为前五卷尚未论及之病证的辩治。该书仅残存五卷,作者对儿科医理研究之深入和临床经验之丰富,对于今天探究古代中医儿科证治和名称术语等方面及现代中医儿科发展都具参考价值...
《沈芊绿医案》,沈金鳌著。内容赅博,论述亦精,颇有发明,影响甚大。记载沈金鳌治疗寒热、风温、湿温、春温、冬温、暑、暑风、湿、汗、疟、瘾疹、风痧、黄疸、呕吐、吞酸、哕、噫、郁、噎膈关格、痞满积聚、食伤、酒伤、肿胀、淋浊、遗精、痔、瘰疬、痰饮、经漏崩带、胎前、产后、幼科等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验案凡547案,后另附单方4条,保存了沈氏的用药理念和特色,可与其理论著述相印证,并体现其对民间单方验方的留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坤元是保》系南宋薛轩辑,由卷上、卷下、续集组成。卷上阐述女科理法,内容丰富,其中调经、胎前、产症、产后、杂症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卷下记载郑氏女科的重要方剂,以“丁仙现·绛都春”词编号,列方100首。续集列方108首。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小楷本为底本...
《眼科启明》作者邓雄勋,字捷卿,晚清广东南海人。早年遵父命习医,从而粗明医理。其后拜一僧医为师,于读书之余,旁及医学,僧人授以眼科内外障治法,晚年将其师所传之法,分条著述,汇成《眼科启明》。曾在广州一带行医,颇有声名。 《眼科启明》清光绪十一年邓雄勋稿本为国内现存孤本,上下二卷,共二册。全书是一部以《银海精微》为基础改编的眼科著作,故选清·周亮节同治六年丁卯(1867)《银海精微》校正醉耕堂本为主校本。 《眼科启明》共二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南垣医抄》为中医临床综合性著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南垣医抄》的校注本,原作者为清代湘西医家胡南垣(先兆)。原书为抄本,共18卷,现仅存6卷,为海内孤本。残存书稿主要内容,有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加工炮制,内科常见疾病治疗,及民间草药单方应用经验。书中记载了湖南湘西地方民间医疗经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土家族民族医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南垣医抄》校注本是
查考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不下500家,计有脏腑、经络、气化等学说,使《伤寒论》成为近两千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经典巨著。《伤寒论入门导读》作者崔章信八十高龄,以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深入浅出,阐释医理,妙解医典。本书既能够帮助刚入门的中医迷轻松理解《伤寒论》,也能帮助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将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
《医寄伏阴论》中列述时行伏阴总说、伏阴霍乱辨、原病、变症、死候、禁令、瘥后及《伤寒》阴病比类、《金匮》阴病比类、《伤寒》霍乱比类等,便于伏阴病与疑似症的鉴别诊断与辨证治疗,又作『舌鉴』一篇,绘有舌图,以便参验。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四年(1888)著者自刻本为底本...
周耀庭教授是老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明是周耀庭教授的传承入。《跟师录 国医名师周耀庭临证实录》是李明在跟师过程中,记录、积累的周耀庭教授临证验案集,涉及内、妇、儿、皮肤、血液等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病。每一例医案都有详尽的诊疗记录;并且对医案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以“继承人按语”形式在书中体现;每则医案的结尾处,有周耀庭教授亲笔“评阅”...
《小儿推拿秘诀》全名为《秘传男女小儿科推拿秘诀》,又名《推拿仙书》。初刻于万历乙巳年(1605),是专门论述小儿推拿的专著。全书未分卷,论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和病后调理等,尤其对小儿推拿按摩手法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图文并茂...
《胃气论》录有胃气论及附余49篇,附余包括寒热虚实论及辨表寒、辨表热、辨表虚寒、辨表虚热、辨里寒等,另有仁者不为医说等医话三则。全书以阐发胃气理论为主,强调胃气疾病的发展及诊治中的重要意义...
《伤寒指归》十卷为清末戈颂平所撰《戈氏医学丛书》四种之一,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870)。戈氏治学,崇尚《内经》、仲景,对《伤寒论》中寒热之辨独有心得。在本书卷首,绘有“表里阴阳六经图”后附图说,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阴阳六气变化规律,可供参考。本次校注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本为底本整理...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好的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平装》共6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采取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品种丰富。阅读这些日久常新的经典,会带给我们理性和高雅,敏锐与睿智,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绍派伤寒宗《内》《难》,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是中医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汇集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赵晴初、何廉臣、胡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徐荣斋等绍派伤寒名家的医案,发人深省,值得中医临床人员品鉴和玩味...
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金匮方歌括》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十年(1830)。全书共分6卷,歌括166首。每方先摘录《金匮要略》有关原文,次为歌括,殿之方解。对“前贤名言精论,千古不磨者,本集或于歌中,或于注中,采集不遗”,并间附己见或治验。正可谓言近意远,云蒸霞蔚,医文并茂,雅俗共赏...
《岭南卫生方》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前二卷辑入李璆瘴疟论、张致远瘴疟沦、王棐指迷方瘴疟论、汪南容治冷热瘴疟脉证方论(疑与前王棐为一人)、章杰岭表十说、继洪卫生补遗回头瘴说等。卷三为明以后人增附,收入娄安道八证标类及《东垣药性赋》,后附日人山田筒之《募原偶记》。《岭南卫生方》早于吴又可《温疫论》三百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主张治疗因地制宜。可与《温疫论》互为表里,但一主苦寒,一主辛温,盖以岁运方土异其治耳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由清代医家孟承意著。成书年代不晚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本书共二卷。卷一为伤寒总论、太阳脉证及阳明脉证上、阳明脉证下,卷二为少阳脉证、太阴脉证、少阴脉证、厥阴脉证。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荟萃数位名家精论,包括程应旌、魏荔彤、柯琴、喻嘉言等,并在名家注文后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为底本...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巨著。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其天人合一、阴阳和谐、调和致中、整体观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理解它是西方人理解中国式东方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两千多年前成书的经典,让文言文功底不厚的今人理解起来犯难。中医药及其文化走向世界,外国人理解它就更难了。这本《漫画黄帝内经》做一尝试。画中不注重养生之道的父亲,说真话的儿子,时常发表评论的小狗,三个角色通过各种场景演绎对《黄帝内经》的理解。期待读者会心
《伤寒论证素辨析》对《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涉及的381条原文及收集的文献资料运用共时与历时研究、分析与综合方法进行整理分类,提炼证素,组成实质证型,并根据情况,对原文适当调整,辅以十纲证类之病位为框架,以证素病位为基点对调整后的原文进行重新归类,并对原文中的疑难点进行注解分析,对原文中的汤药遴选医案供参考。研究发现,《伤寒论》的辨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实为三阳三阴辨证,三阳三阴辨证的实质主要为辨病位、病性。运
《白驹谷罗贞喉科眼科六要》收录《白驹谷罗贞喉科》和《眼科六要》两部医药典籍。 《白驹谷罗贞喉科》一书,为清代罗贞所撰,开篇首列十三代名医的名号,接着在“药王话”中,称赞孙思邈妙手丹心,是中医的“菩萨摩诃”,或也提示罗氏的喉科是承继于药王。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耿鉴庭先生考证,罗氏世传七代喉科。 《眼科六要》不仅在总体上对眼病的病因、病机、治法、预后等做了阐述,在分述40种眼科诸症时,以病因、症状、治法为重点,论述简明扼要,使读者易学易用...
《卫生要诀》,养生类著作,为清代医家范在文所著。全书共四卷,卷一载药物相恶、服药忌食、孕妇忌服之药、饮食相忌,并概论五脏、五官、五味、五色、五谷、五果、五菜。卷一后半部分共卷二、卷三论述了内、妇、儿、五官科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卷三之末还从本草诸书中选取常用药物辑成“药性赋”。卷四论述了治病要诀、治疗验案及医论...
《温证指归》清代周魁撰,成书于嘉庆四年(1799)。全书共4卷。卷一阐述温病的基本理论,计21篇。对温病的基本概念、发病特点、发病规律及其治则治法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说明和总结。卷二详载温病发病时各种证候变化、辨证要点、病机、与他病的鉴别以及治疗所用的方剂等,计61篇。卷三汇选治疗温证所使用的方剂,总计正方115首,附方18首。卷四为其搜集整理的16则典型温病病案。 本次整理以足抄本为底本...
《伤寒微旨论》是北宋医家韩祗和撰著的外感热病专著。原书已散佚,今本由清代《四库全书》整理者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永乐大典》辑复而成。分上下二卷,从《伤寒源篇》至《劳复证篇》计十五篇。载方39首。本次又增加了从《永乐大典》中新辑得的二篇内容,共十七篇。本书对伤寒病机、外感热病分类、伤寒传经学说、汗下温治法、外感热病因时治疗、阴黄证治、蓄血证治等均有论述与创新。是中医学术史上第一本阐发《伤寒论》的医籍,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次以
《本草便》,明·海阳张懋辰撰。懋辰,字远文,今安徽省休宁人。其人履迹未详,尝另撰《脉便》二卷与《本草便》同行于世。作者以王纶《本草集要》为蓝本,精选出384味药物,参以李东垣关于药物的论述以及《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发明,进行删节、编撰而成。本书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版本信息,具有传承性,不失为中医专业临床医生以及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常备、实用的“口袋书”...
《内经运气病释》九卷,清代陆懋修撰。本书系统论述《内经》运气病证。前七卷专取《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以及《六节藏象论》中运气变化与疾病关系的原文,进行归类、注释、阐发,特别注重从运气角度解释病机。后二卷取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五运时气民病证治》《六气时行民病证治》中的16首方剂、清代嘉庆年间缪问《司天方论》对方剂的分析。书后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是对《素问·遗篇》的病证注释、分述五疫推算机理。又附《内经运气表》一卷,以1
《伤寒论类方》,清·徐大椿撰。全书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等l2类,每类先定主方,然后以同条诸方附于其下,条分而缕析。在编排方法上,首列方名,次药物组成,次煎服法,次原文适应证。注文则以夹注、按语的形式出现,阐释经方的精患妙用及证之病变机理。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半松斋藏版[医书六种]本为底本...
《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陈修园医学丛书》包含了《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两部作品。《时方妙用》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嘉庆八年癸亥(公元1803年)。全书共4卷,第一卷首叙望、闻、问、切四诊要点和中风、痨证二证;第二、三、四卷融历代医家和陈氏个人经验,就各种临床常见病的病理、证候和治疗方药等作进一步的阐发。本书各种疾病以辨证为纲,详论证因方治,及各家之说,参以己见,或加评论,或附治验,条理井然,简明扼要,诚为医学入门之阶梯,临证处
《伤寒论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为陈修园撰写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嘉庆元年(1796)。全书共6卷,遵从张志聪、张锡驹所分章节,专注六经诸篇,至劳复止;以平脉、辨脉、伤寒例、诸可不可等篇为王叔和所增,皆置之不论。而对仲景原文,陈修园认为《伤寒论》三百九十七节,每一节自成一法,故别创体例,采浅显文字,用小字衬注于原文之中,使之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又于每一节之后,扼要标明其法之所在。并根据《伤寒论》精神,合若干节为一段,采用“按”、“述
张福田著的《脉理宗经》成书于同治七年(1868),由清代医家张福田所著,是一部以注解经典的方式集论脉学精要的专书。本书作者积数十年所学和经验撰成此书,以经典为主体,选列各家之论,酌附己见,以弘扬脉理。全书共四卷,首卷列《黄帝内经》脉要和诊候、《伤寒杂病论》脉法八十六条句解:二卷论《黄帝内经》寸口脉脏腑定位,经络、奇经八脉及六淫脉法,各家脉论及脉象比类:三卷为三十脉条理分疏:四卷为七绝脉、李士材两足脉说、脉法金针、妇女脉法、古今脉法总论
《古方汇精》,清·爱虚老人编,刊行于清嘉庆九年(1804)。全书五卷,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共计400余首,分内症、外科、妇科、儿科、奇症五门。各门先设小引,以明该门制方大法,继之分列诸方,各方注明其主治、处方及炮制、使用方法,便于学者对症选方。另外,对妇人胎产、小儿变蒸、疮疡辨证等亦有所论述。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1804)京江尊仁堂刻本为底本...
《食品集》二卷,明·吴禄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8:食品集》收载食物349种,分为谷、果、菜、兽、禽、虫鱼、水七部。每种食物述其性味、有毒无毒、食疗效用、使用宜忌、烹制诸法等,间或载有形态、生境、食俗、前贤论述等。卷末附录收载与食物相关的药性理论十八则。本次整理以明代嘉靖丙辰年(1556)序刻本为底本...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民国时期(19111949)的中医教育历尽艰辛,独具特色。在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之巨大挑战下,培养的中医英才,成为中医教育及中医临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与当时的中医教材息息相关。以史为鉴,收集整理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教材,给当今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成为历史的选择和中医科研工作者的历史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评
本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水的亮相、生活用水讲科学、人体与水、人体缺水或多水皆有害、水与健康长寿、合理饮水保健康、水可防病保健康、对症饮水益健康等...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全书三卷, 载药365种, 并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伤寒总病论》, 在《伤寒论》基础上参考诸家学说并结合实践, 有所补充, 是一部研究《伤寒论》较早的而有相当影响的著作。《传信适用方》卷上载治诸风、感冒、中暑、瘴疟、痰嗽等内科杂证和五官科杂证的验方, 卷下载治痈疽疮疖、外伤、妇人小儿众疾、杂病等方...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著,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故《温病条辨》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
《方剂学四易歌诀》,按第九版中医高等院校教材《方剂学》的内容和顺序,将方剂的重点疑点、临床与考试所要求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亦将教材中方剂学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并采用口诀与注释相结合的形式编写而成;适宜与方剂学高等教材同步学习。其注释内容是本书的精华...
《山田正珍医书二种》介绍了,山田正珍(1749—1787),姓菅,氏山田,名正珍,字玄同,又字宗俊,号图南、杏花园主,人称图南菅公。著作有《伤寒论集成》《金匮要略集成》《伤寒考》《新论》《败鼓录》《桑韩笔语》等多种。《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43:山田正珍医书二种》收录山田正珍医书二种《伤寒考》《桑韩笔语》。 《伤寒考》撰于1779年,为《伤寒论》考释之作,记载著者研究《伤寒论》心得四十五则,内容大体可分为文献考订、临证应用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传统上称为四部经典, 是中医必读之书。这四部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向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我们对以上古籍进行了整理,使其更加方便读者查阅、学习...
《伤寒论》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阎连科
刘争争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泰戈尔
老王子
梁实秋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