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是北宋初王怀隐等奉敕编纂的大型医书。该书虽以各科医方为主,但也包括脉法、药物、针灸等非医方内容,且各类医方前均有病源论说,内容极为丰富。我社曾于1958年首次出版排印本,后屡经重印,促进了该书在当代的流传。为适应当前广大读者的需求,我社再次聘请专家对该书重新整理校勘,出版此校点本。全书100卷,分1670门,收录医方16 834首。卷一为脉学,汇集北宋以前主要脉学成就。卷二荟萃了前人临证用药、合药等经验。
《卢经裒腋》2卷,作者认为,为医者不明医经,则无由施术。《难经》为隐括《内经》者,史发《内经》之所未发,而历代注《难经》者,又瑕瑜互见,。因此该书作者以《难经本义》为主,综合诸家之长,间以已意,编成《卢经裒腋》。为学习、研究《难经》的重要参考书...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5辑):马培之外科医案》全书收载医案58例,对每一病案不仅有详细的记述,并有深透的沦述和分析,有的还有专论附于后,反映了马氏颇深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马氏为孟河医学流派代表医家之一,尤以中医外科著称,“所治疾病,多获奇效。”晚年曾被邀至京为御医,在中医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5辑):中国针灸学》内容分针科、灸科、经穴、治疗四篇,全面详细地阐述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与科学实验以及临征要一点等,特别注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力避空泛,尤以取穴方法更加详明,并附以插图,文图并茂,使读者易于学习和掌握。作者致力于针灸学三十余年,临床经验、理论知以部很丰富,并有教学经验...
《金匮要略白话解》一书是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校注和白话解,体例上分为原文、释义、校注、白话解。本书参考多种善本及诸家注本,校文严谨详实,注文旁征博引,白话解通俗易懂,互为补充印证,深刻揭示了《金匮要略》原文的奥旨。本书对学习和精研《金匮要略》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本书的出版,必将极大地推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在国内很有影响。作者将《伤寒杂病论》原文重新整理,结合其研究的内容,可以一目了然,增加比对性,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的内容,学以致用...
《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六卷,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撰著。刊于1803年。卷首辑录陆九芝《补后汉书·张机传》、《注解伤寒论》之图解运气图,又将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全书、《长沙方歌括》方论部分合二为一。其中《伤寒论浅注》六卷,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陈修园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采纳张隐庵,张令韶二家《伤寒论》注本。并按其体例以分章节。编法的特点是于原文中衬以小注,注文以二张学说为主。兼采诸家精义以
《伤寒论图表解(第2版)》为《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丛书》第2版的《伤寒论》分册,在2004年第1 版本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版修订,增置了绪论;吸收了各版《伤寒论》教材的优点,依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原貌,把《伤寒论》原文分为,10章;各章讲解《伤寒论》条文时,以条文为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中列有【原文】、【提要】、【图解】、【按语】4项内容:三阳三阴六病的文末增列了小结。 《伤寒论》原文的【图解】部分,以简捷直观的结构图。表达
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不仅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更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保证。从一个受精卵发育开始,再到顺利生产,直至开发宝宝的潜力,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是在当今优生优育、科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中,如何用科学知识、爱心和智慧去哺育、抚养自己的宝宝已成为天下父母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整个孕产过程中,你都能从邱宇清精心编写的《孕产养育新知百科》中看到你不知道的和应该知道的孕产知识。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从孕前必
本书内容包括: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本输第二(法地)、小针解第三(法人)等...
《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灵枢》原著的阅读和掌握,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的这本《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
《张氏医通》由清·张璐著,李玉清等人校注,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此书前十二卷论病,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本书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每病先列《内经》、《金匮要略》之论述,次引后世诸家之说,荟萃折衷之,每门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论方,共分94门。 祖方一卷,专论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与治疗之证。另三卷为专方,以病证分门集方,并有方解。张氏持论平实,重视温补;且花费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此书,汇集了他丰富的临证经验,《张氏医
《本草备要》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乃采集诸家本草简辑而成,将药、证、病因加以联系。首论药性总义,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分类,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每药概述性味、功用和主治。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用药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各药之后,还简述药物的产地、鉴别
中药炮制学源远流长,是中国医药宝库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作者为全国著名老中医,著述颇丰,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药生用与制用颇有心得。作者根据其临床体会.从200。多味中药中选择了176味常用或较常用的药物,具有明显或较明显生药与制药的功用、主治之不同,在总结历代医家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进行阐述,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全书共15章,每味药物
本书原为程门雪老先生当年执教私立中医院校时所用的讲稿,其弟子根据程氏的有关著述整理编写而成。该书深入地阐发了《金匮要略》原文的含义,并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逐篇逐条逐句地加以发挥或评注,对条文中的疑点、难点进行透彻地解析,在汲取历代医家研究成果的同时,阐述了作者独到的见地。书中附有整理者的按语,介绍了多年跟随程老先生学习体会和应用“讲稿”的心得,画龙点睛。颇有借鉴价值。另外,还收入了程门雪老先生晚年的有关论著,使本书的內容更加丰富充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东汉·张机(张仲景)所著。约成书于三世纪初,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一度散佚。1065年北宋校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金匮玉函要略方》残简,并经林亿整理编校,取其中杂病部分厘订为3卷,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分二十五篇。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中医所称的“杂病”的证候与治疗...
《李今庸读古医书札记》可作为从事中医学及国学等研究者的重要参考用书和借鉴之用...
《李士懋 田淑霄医学全集:伤寒论冠名法求索》是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田淑霄教授运用其“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学术思想对《伤寒论》进行的逐条解读。 李士懋、田淑霄教授始终把中医经典视为根本,尤对《伤寒论》反复研读。从领悟仲景是如何创立辨证论治体系入手,探究运用《伤寒论》之提纲挈领奥秘。 李士懋、田淑霄教授认为:仲景将外感内伤揉在一起,名之曰《伤寒杂病论》,需要从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辨证论治体系。仲景按疾病的性质、病位、程度、病势之不同,进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著有《伤寒悬解》、《素灵微蕴》、《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玉楸药解》后世所称《黄氏八种》,后又有《素问悬解》、《灵枢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评注古籍文献300种, 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温病卷》、《诊断卷》等15个分卷。本册为气功养生卷, 卫生编...
查考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不下500家,计有脏腑、经络、气化等学说,使《伤寒论》成为近两千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经典巨著。《伤寒论入门导读》作者崔章信八十高龄,以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深入浅出,阐释医理,妙解医典。本书既能够帮助刚入门的中医迷轻松理解《伤寒论》,也能帮助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将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
《接骨全书》不分卷。首叙人身之要害穴道、验症吉凶、跌打损伤穴道要诀,然后按损伤部位分别叙述伤全体、伤背肩、伤胸、伤肝等损伤证治、预后及凶险危急重症救洽方法、接骨入骱奇妙手法。载有分明补泻药名及治疗损伤列方四十余首。另有金疮辨治,阐述金疮损伤八忌、九不可治、预后及治疗方剂二十余首,附其他验方数首。《接骨全书》不尚理论,专重实践...
《医学辨正》由清末医家张学醇编著,成书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初刊于光绪辛巳年(1881),不分卷。《医学辨正》卷一由作者著,分为望闻问切失传论、诊脉部位错乱论等医论28篇。卷二由作者编注,主要论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主病,并按十二经治法不同列出相应中药。卷三由作者编集,论述全身官窍形体各部位及五脏主病,兼论淋浊、遗精等诸病29篇。卷四由作者编集,续论厥逆、疟病、咳嗽、痈疽以及妇科、儿科等疾病16篇...
本书的出版,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医临床理论学习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学习和交流的深入,具有非常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书值得每一个中医界同道研读...
赵怀舟和王小芸主编的《八十一难经吕杨注辑校与研究》的出版,是对《难经》早期风貌的一次全面整理和研究,具有珍贵的文献学价值,这对于《难经》深入发掘、考辨、评析、研讨,比较分析《难经》与相关医学古籍之间的联系,剖析研究古人在学术观点上的异同,探求其学术渊源关系,整理《难经》相关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及后人所做的发展,充分展示《难经》理论的学术价值和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将民国之前的中医名著几乎全部囊括其中,除少数著作外,大多为繁体竖排,封面设计素雅,采用锁线装适合长期保存,校勘严谨,实为中医古籍的最佳版本。 这套丛书启动于八十年代初,大多出版于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有少数书如《黄帝内经太素》直到近年才出版。这套丛书的校勘者大多是中医学院成立前打下的中医底子,其功底绝非现在一般的所谓“教授”所能比,现在很多都已经作古,这套书也就成为了绝唱。本册为《备急千金要方校
《医方一盘珠全集》成书于 清乾隆十四年(1749),临江 府新淦县(今江西省新干县)生 员洪金鼎著。全书共十卷,卷一 为脏腑、脉理、外感病证治,卷 二至卷四为内科病证治,卷五为 外科病证治,其后分别为女科病证 治、儿科病证治、眼科病证治。本 书先论后方,编有歌诀,并附有医 案。本次整理研究以清简文堂藏板 刻本塑爆本...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为宋代国家医学考试试题问答记录,由宋代太医局成安大夫、特差判何大任辑成。现所见者系《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全书共九卷,载试题89道,分为6类:一是《墨义》9题,内容为基础医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二是“脉义”8题,内容为脉学知识;三是“大义”37题,内容为病因病机与藏象学知识;四是“论方”8题,内容为方剂学知识,涉及方剂40首:五是“假令”18题,以测试考生对假设临床病案及其变证的分析及应用理法方药的能力:
《内经博议》四卷,清初医 家罗美著。《内经博议》是罗美 现存传世的四部医书之一。全书 将《内经》相关内容按阴阳、脏 腑、气血、经络、运气、疾病等 分列不同专题加以详述,既对 《内经》的理论进行了诠释,又 蕴含罗氏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次 整理以南京图书馆所藏清代孙从 添点批抄本为底本...
《伤寒启蒙集稿》七卷,系余景和对柯琴《伤寒论翼》卷下依次之注释。卷一至卷六为太阳病解、阳明病解、少阳病解、太阴病解、少阴病解、厥阴病解.卷七为制方大法。本次整理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1889)《伤寒启蒙集稿》稿本为底本...
《心印绀珠经》明·李汤卿撰,分上下两卷。上卷对《素问》中阐述的运气、脏腑经络、脉法理论作了归纳整理,下卷则融会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诸家之说,依次扼要阐释中医病机、伤寒论治、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中药的性味主治等,将方剂按功效分类,各列代表性医方。本次校注以明嘉靖二十一年邢址刻本影印本为底本...
《濒湖脉学》为明代李时珍所撰。他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对浮脉的形容
《伤寒论讲堂实录(上)》真实地记录了陈明教授为本硕连读七年制班级讲授《伤寒论》课程的全过程,让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能找到现场聆听陈明教授讲课的感觉,帮助学生及伤寒论爱好者掌握伤寒论的理、法、方、药...
本书系张喜奎教授研究《伤寒论》三十余年之精华,以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就《伤寒论》中之诸多问题,分为“六经实质论(阐六经奥旨 扩适用范围)、传变中介论(揭动变规律 演经方化裁)、举变达常论(探原著精髓 发疑难辨治)、证候游离论(解证治疑似 示临证思维)、阴性症状论(究四诊技巧 释辨证秘法)、南阳方言论(破条文困惑 还仲景本义)、缓急先后论(承先师妙法 定错综方略)、临证拓展论(展经典活力 诠古方
本书为唐人名医孙思邈所撰,乃《备急千金要方》之续编。其撰述内容有本草、妇女、伤寒、小儿等共三十卷。除其扩展《备急千金要方》有关内容外,于本草、妇科、美容等方面尤为详悉。该书内容广搏,收载了我国唐代以前大量的珍贵材料,涉及到现代医学的药物学、传染病学等诸多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隋唐以前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和辉煌成就,对后世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全生集》为明代陶华所著。本书共四卷,173篇,正文四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及六经标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正伤寒、温热病、类伤寒、阴阳相似、合病、并病、风温、痉症、疫疠天行等;第二部分为各种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列方药及加减变化。书中收部分针灸治法。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三年(1640)娄东蔡懋德刻本为底本...
本书是国家重点项目——《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中的一本,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求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大程度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评注古籍文献300种,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温病卷》、《诊断卷》等15个分卷。全套丛书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并由中医文献专家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不但适合读者深入研读,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版本收藏价值...
本书介绍了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等内容...
《金匮要略语释附翼》是《金匮要略语释》的姊妹篇,是刘献琳为研究生讲课所写的讲稿。 本书在《金匮要略》原文通释的基础上,深入阐发了原文的重点、难点及其学术论点、学术思想的的。 本书适用于有一定中医或金匮研究基础的在校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金匮发微(曹颖甫医学三书)》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经方大师曹颖甫对《金匮要略》的精蕴和原委的探索之作。曹氏将仲景之书为之实验发挥后而加以详注,全书皆为著者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与一般汇集前人注释不同;融会《金匮要略》全书,本仲景著书之精神,详为分析,不标新立异,亦不拘泥于一家之偏见;书中注释各条,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病经验,以为佐证,俾读者知所运用,与徒托空言而无实践者不同,为今日研究中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约生活于公元150~219年。汉书无传,唐《名医录》有“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柳少逸编写的《伤寒方证便览》从《伤寒论》原文入手,对各经证治下的方证进行归纳分析,以证统方,以方类证,方证结合,提纲挈领。...
《罗遗编》为针灸学著作,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代针灸家陈廷铨所著。全书分为三卷,分述经络、腧穴、禁忌、治疗及五运六气理论等,有歌诀18首、图25幅、各科136种疾病的针灸治疗。行文流畅,言简意赅,常以歌诀概括言之,各加按语,引诸家之言,成其之说。书中虽然没有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但将与之相关的基本问题包罗近全,深合罗遗之旨,尤其适合初学针灸者...
《胎产大法》清代医家程从美著,为中医妇产科临床著作。该书上下二卷,上卷论述修德延嗣、服药补肾、制药煮酒、入房忌期、调经止带、血脱崩漏、月期谨慎、药食常戒、孕娠禁忌、诸药反忌、疮毒伤胎、产室避忌,下卷阐明临产大法、催生方法、诸产逆证、下死胎法、下胞衣法、产后调理、恶露不下、血行不止、抚养须知、婴孩诸方等诸条目。全书篇幅精简,语义练达,说理圆通,内容丰富,涵盖了从求嗣、怀娠到生产、产后的主要方面,着意强调养身保嗣、清净宁心、调畅情志、清化
《临证医案笔记》,清代吴篪著,成书于清道光 十六年 (1836),刊行于道光十七年 (1837)。全书六卷,分三十 七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 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 治、组成、制法、服法等。全书 载案九百余则,叙方四百余首, 问附历代医家有关论述。书后附 有种痘法、人参真伪辨。本次整 理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 所藏清道光十七年刻本(树滋堂 藏板)为底本...
陈廷儒的《诊余举隅录》全书二卷,54篇,载医案118则,除2则外皆为陈廷儒经治,涉及内伤、外感及妇科、儿科等数十种病证的诊治。《诊余举隅录》虽属医案类,却能取经治之案论说医理,阐说医理时有引用前人之说,随文而发,少有铺陈,并能融会中西医学阐述病机,在医案类著作中独有特色。《诊余举隅录》现存清光绪二十四年铅印本、1933年苏州国医书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3种刊本,另有抄本1种。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四年铅印本为底本,以《珍本医书集成
明弘治十三年(1500)据陕西藩省复刻本《明目方》重梓的《明目神验方》为我国现存刊刻最早的中医眼科专著,作者无名氏及编撰时间不详。书中汇集历代方书关于眼病论治的理法方药资料,内存不少现已亡佚的眼病诊治文献和珍贵药方。全书不分卷,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眼病证治及治眼方药三部分,突出以五脏为中心的思想,辨治体系较为完整,对后世眼科名著的编撰及眼病诊治影响重大。本次整理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影印的日藏弘治本《明目神验方》为底本...
该书为珍贵中医古籍原版影印,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体现了我国当代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应用的最高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该书选用底本为道光元年重刊心太平轩藏版...
该书为珍贵中医古籍原版影印,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体现了我国当代中医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应用的最高水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书以清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汉皋成媄堂重刻本...
梁实秋
泰戈尔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汪曾祺
林奕含
阎连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