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很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温疫论》为明代医家吴有性撰著,是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书成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50篇,论述原病、温疫初起、传变不常、发斑等;下卷37篇,述及杂气、蛔厥等病症。作者汇萃前人对疫病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治疗温疫病心得和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温疫的病因、发病条件、传染方式、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法方药等。书中首创温疫病因学说,揭示出“邪从口鼻而入”的侵袭途径,明晰温疫与伤寒之区别,总结创新出温疫病的治疗
全书九卷,卷各九篇,共八十一篇。论述了养生、天癸、月经、子嗣、寿夭;经络终始、标本顺逆;五行生克、脏腑气化等内容...
守方隅之见者不能驰域外之观,而好高务广辈又往往舍近求远,趋新奇而废正道。如陈相师许行梁武尊佛氏不已慎乎,然果能择善而从,则又如赵武灵王易胡服习骑射,遂霸天下,盖穷变通久不拘于墟也。方今四海为家,五洲同轨,自鸿荒以至今日天地开辟于斯,为盛举,凡三才之所有、百族之所宜,上可损益乎古今,下可参酌乎中外,要使善无不备、美无不臻,驾三皇而轶五帝,岂独一材一艺彰明较著于天下已耶!夫医其小焉者也,然即以《医论》之五行列于《洪范》为调燮阴阳之资,十全
《伤寒发微(曹颖甫医学三书)》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经方大师曹颖甫对《伤寒论》的精蕴和原委的探索之作。曹氏将仲景之书为之实验发挥后而加以详注,全书皆为著者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与一般汇集前人注释不同;全书融会仲景全书,本仲景著书之精神,详为分析,不标新立异,亦不拘泥于一家之偏见;书中注释各条,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病经验,以为佐证,俾读者知所运用,与徒托空言而无实践者不同,为今日研究中医学者及中医
1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是伤寒论的诸多传世版本之一,系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先生的家传秘本,“相传共有十三稿……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后张氏将该书传于桂林左修之(盛德)。左于同治三年,在岭南遇到其师张学正(即张绍祖),张自称为仲景的四十六世孙,传授左盛德仲景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同邑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桂林古本”名。该书论述详尽,内容丰富,文辞畅达,说理真实,用之有效。既可补
《长沙药解》四卷,载药一百六十一种,方二百四十二首,为黄元御总结《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方药运用的心得之作。其写法每先论该药药性药理,然后细述其经方中运用及方解。论述详细,疏证精当,是学习伤寒方药的必读之作。供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
本书是李可批注版,内有李可读此书的心得体会,以批注的形式展现出来。全书是左季云根据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所列的113方(原缺一方)将其按照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五苓散类等分为12章,并将有关加减各方附入各大类下。每一处方下详列本方的适应证、禁忌证、药物作用、汤药服法、预后等,并详述有关近似处方的鉴别方法。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在校师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学家。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1666—1745)。其祖父和父亲皆精于医。叶桂14岁时,其父去世,遂从学于其父的门人朱某。叶桂聪惠异常,闻言即解,见识常出于其师之上。又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虚心好学,凡闻有一技之长者,必执礼以师事之。十年间从师十七人,因而学业大进,治病多效如桴鼓。 本书是叶桂对《本事方》注释,其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叶之论多结合毕生之临
本书的出版,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医临床理论学习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学习和交流的深入,具有非常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书值得每一个中医界同道研读...
《不知医必要》四卷,清·梁廉夫撰,刊于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梁廉夫,字子材,清代城厢人。梁氏博学多识,多行善事,于行医治病颇有心得。其所著《不知医必要》以验方辑录为主,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卷首简述望闻问切四诊精要,卷一至卷二列内科常见杂病诸方,卷三收录内科杂病及儿科诸症用方,卷四分述妇科和外科方药。每病先论病理、辨证、用药等,后述及各方,论述简明扼要,有论有方,内容实用,所选方药多为历代名方验方,用药简便易得,便于推广,
《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共分为两部分。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关于外感病的专著,它总结了汉朝以来治疗外感病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表里辨证”、“辨证论治”等治疗原则,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 《金匮要略》则是《伤寒论》的补充和发展,主要讨论了内科疾病的辨证和治疗,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提出了“寒热错杂”、“阳明病”等概念,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按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分为上、中、下三品。本书作为《神农本草经》的通俗读本,在保留原著原有体系的前提下,集注释、导读于一体,并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和临床实用研究价值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每味药物进行论述。本书内容翔实,适合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对《伤寒论》原文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内容包括原文、注释、提要、简释、按语、方歌等。其中必要的校勘加于原文括号内:原文中具有特定含义的字词、术语等内容,在注释中做了相应的解释及注音:提要提炼了原文内容之要点;简释集古今注家注释之精华,对原文加以注解;按语进一步阐释了对原文和简释的思考:方歌涵盖了本书的重点方剂。本书层次分明,通俗易懂,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全书共16卷,清·陈士铎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627—1707年。陈士铎是有反清思想的人,以道者自居,好游历,遍访名人,并与傅青主有密切交往,因此,在他的书中常用隐语表示与诸多人物的关系,如“吕道人岩”、 “汉长沙守张机”等,读者勿以为怪...
《辨证录》为清代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敬述。系综合性医书。14卷。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妇、外、幼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吃泥、胎毒等126门773证,约1479方。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略具后世“方解”之雏形)。每一证除有一个主治方外,多数还以双行小字形式附有一备用方剂,以资互参。全书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以“辨
《备急总效方》共四十卷, 分别对内、外、妇、儿、五官、外伤诸科疾病在中医药典籍中的相关的方剂, 整理分类, 各归条目, 载方5200余首, 收录病种300余种, 包含中风、癤积 (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癌症) 、消渴 (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 、肿满 (类似于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 等重大疑难疾病...
《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通百家之说,曾得到隋唐两代皇帝征召,皆不就。缘自幼多病,留心医药,勤于临证与著述,终成一代大医,并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思邈所著数十种,多已散佚,今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其代表性医学著作。《千金翼方》系孙思邈为补充《备急千金要方》而作,因称“翼方”。全书三十卷,较之《备急千金要方》,尤详于本草、妇科、儿科、伤寒、养生及针灸等,并有“禁经”两
《女科百问》,书名。二卷。宋·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说理清晰,有较强针对性。上卷50问,包括女科的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50问,主要是妊娠胎产诸病的证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全书以问为目,以答为论,论后附方,见解精辟,是一部综合性妇科书籍,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本书配有原文诵读音频二维码,便于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学习。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
《玄隐遗密》由《九真要》《九常记》《黄帝内经》(太乙版)《阴阳大论》四部分组成。皆是以自然现象、天地形物的变化来探究、阐释人体脏腑功能,用天地之理讲医学、讲人体的古典医学。皆是在道家、道教医学人士中,主要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的形式保存下来,至今未有刊行。其中《黄帝内经》与现在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篇幅、内容,环是理论观点都有颇多差异。再如《九常记》所论之脏腑,是中医脏器学的开始,是五脏六腑说形成之前对人体器官认识的雏形。学习研究该
《金匮要略今释》撰于1934年,八卷。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目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近代名医珍本医书重刊大系》系列丛书特点: 本书音频:畅享听书乐趣,让阅读更高效 走近名医:学习名家医案,提升中医思维 方剂歌诀:牢记常用歌诀,领悟方剂智...
陈杰编著的《回生集》由清代陈杰辑民间验方而成。书分上下两卷,上卷集内科杂病诸方,下卷集外症、伤损、杂治、女科、小儿诸病等方。陈氏以临床常见为主旨,集各家之说,参合经典医方精髓,精选民间验方。每方之前先议病症,后附方药,注明服法,并强调服药时间。所集医方,简便验廉,平妥实用。《回生集》文字通俗,医理较为简单,极便医者或病家按症索方。个别随意附会、夸张虚玄之处,读者当择善而从...
、麻黄汤证、葛根汤证等35个经方验案;中卷包括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等40个经方验案;下卷包括治疗神志恍惚、肠痈、肺痈等疾病的25个经方验案。全书完整收录原版所有序言和全部附录内容。卷首包括曹颖甫、章次公、邵餐芝等11人序言、中华国医学会等团体及个人题辞、读者评语、张仲景事状考、曹颖甫小传和方笺,及编按者自序等。附录包括《经方的认识》《论甘草之主治》《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救》等经方相关论述文章15篇及《本书
本系列是为中医人在中医四大经典之外精心整理的推荐阅读国学经典,希望能为读者成为优秀中医提供直接的传统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大学》《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有名篇章,对中国哲学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与《中庸》之经文,系采朱熹《章句》之分章,《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中庸》则分为三十三章,第一章为经,其余各章为传。句读、分段则参考、综合各家。除个别难读字词注音外,无过多注解。《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
本书共八卷,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病证...
本书共四卷,卷一至卷三乃缪氏治疗内、外、妇、儿等科常见病的心得体会、临床验案和所用效方。卷四为炮炙方法、畏恶禁忌,以及丸散膏丹的修制规范和汤药的煎服法等...
《内伤外辨惑论》共三卷,二十六论,对内伤、外感的各个方面,诸如病因、症状、脉象、疑似证及治法进行了辨析;对内伤饮食劳倦,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创立了培补脾胃、升阳补气之治法及方药...
《兰室秘藏》3卷,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医家概括为“补土派”。 本书分为21门,载医论21篇,列方280余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医论集中体现了东垣“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认为多种病证的发生均与内伤脾胃有关,强调治疗应以脾胃为本。所列诸方,如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法度谨严,匠心独运,均为后世常用的名方。本书充分反映了东垣学说在
吴熙伯、吴少清出身于中医世家。吴熙伯是东苏省中医学会理事,南京市名老中医。吴少清是江苏省劳动模范,198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弟史俩为中医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誉满大江南北,深得乡里百姓的爱戴。《吴熙伯弟兄临床治验集锦》收录的大部分是临床常用疾病的验案,也有部分疑难危重疾病的验案。本书内容广泛,涉及五脏六腑病变、经络气血病及变男性不育、妇科等多种疾病,案中反映出弟兄俩丰富的临床经验,体
《难经》原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书名前冠上“黄帝”的尊号,只是作者借用黄帝的名称而已,并非由黄帝所撰。本书以阐明《黄帝内经》中艰深而不容易理解的内容为主,并且以问答的形式记载下来,因此称为《难经》。 《难经》究竟何时或是由何人所编纂,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根据大多数专家的考证,《难经》成书在《黄帝内经》之后,应该是东汉张仲景之前的医学家根据当时的医学资料编纂而成。 《难经》全书包括八十一节问答,针对《黄帝内经》中的脉学
本书内容包括:《内经》原名《诊经》、《难经》成书于《内经》之后《素问》之前、《甲乙经》早于《素问》、《素问》成书于490年左右、《灵枢》的成书年代等...
本书分“女科”和“产后编”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
本书共分为八卷,卷一、卷二为太阳篇,卷三和卷四为阳明篇,卷五为少阳篇,卷六为太阴篇,卷七为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
全书共分为三卷,卷一载有三皇圣纪,养生、饮酒避忌,妊娠、乳母食忌及山珍海馐所做的羹、粉、汤、面、粥、饼等聚珍异馔等。卷二记载了诸般汤煎等。卷三是可供食疗的天然食品...
此“珍本医书”乃指一代名医、藏书家和出版家裘吉生生前所编《三三医书》、《珍本医书集成》、《珍本医书集成续编》、《皇汉医学丛书续编》中所载医籍。尤值一提是,因于战火,《珍本医书集成续编》及《皇汉医学丛书续编》所载珍本医书已不能复见。作者系裘吉生之子,其对裘吉生所撰珍本医书的提要细加校勘,编辑成册,即《珍本医书提要》,以飧中医文献研究及爱好者...
《戈氏医学丛书》为清末戈颂平撰,四种,三十卷。清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纂成。作者戈颂平,字直哉,江苏泰州人,清末医家。其早年习文,研读四书五经,致力探求格致之理。后其子女患痉病、痘病不治先后故去,其兄、母亦患病不治而终。于是发奋研究医学,封《伤寒论》等经典医籍〔逐字逐句,推理穷原〕,历年渐有心得。经二十余年,易十三稿,乃纂成是书。 该丛书包括《黄帝内经素问指归》九卷、《伤寒指归》十卷、《金匮指蹄归》十卷及《神农本草经指归》四卷(
黄元御(1705~1758年),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 《黄元御四圣医书》是黄元御精品医书系列之一。本书收录了《四圣心源》,《四圣悬枢》。本书方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符合临床。此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文笔精炼、风格独特,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堪称黄氏诸书之精华...
《验方新编》为清·鲍相璈所著,由王宏利校注。鲍相璈,字云韶,清代善化(湖南长沙)人,约生活于道光至咸丰年间。鲍氏广搜各种单方秘方之用之有验者,苦心收录二十余年,分门别类,集为《验方新编》十六卷,后经清·梅启照增辑为二十四卷本。该书收集了民间流行的验方、偏方、便方及各种治疗方法6000余条,所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急救、食疗等科的施治方法,其治疗措施多种多样,凡内服、外敷、热敷、冷敷、针灸、按摩、捏脊、拔罐、刮痧、耳针、
《本草纲目》,明·李耐珍(1518~1593年)著。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包括《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本草名著41 种,引医书277种,经史百家书籍440种。总结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中的中药理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
《医宗金鉴》又名《御纂医宗金鉴》,是吴谦等于乾隆四年至七年 (1739~1742年),由乾隆皇帝下旨组织编修的大型医学全书,本书由张年顺等人校注。全书90卷,共收入15部医学专著。其中卷一至卷十七为《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十八至卷二十五为《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在校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的基础上,集诸家之注而作。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三为《删补名医方论》,收集清代以前名方二百余首,逐一注释阐发。卷三十四为《四诊心法要
《景岳全书》作者为明·张景岳。本书由李玉清等人校注,共24集、63 卷。卷一至卷三为《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卷四至卷六为《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卷七至卷八为《伤寒典》,统论四时外感证治:卷九至卷三十六为《杂证谟》,详析内科诸疾,计有诸风、汗证、怔忡、三消、郁证等七十余证,每证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并附简易方、备用方及针刺、灸法诸法;卷三十七至三十八为《妇人规》,论述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乳病、
《遵生八笺》(作者高濂)依次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燕闲清赏、饮馔服食、灵秘丹药、法外遐举八笺,共19卷,含目录1卷,总20卷。 《遵生八笺》为养生学专著。作者广征博引,采摭宏富,内容涵盖儒、释、道籍,经史杂著,医药著述等丰富的文献。内容包括医药卫生、气功导引、饮食起居、山川逸游、花鸟鱼虫、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广博的知识,论述了身心调养、性情陶冶、生活调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气功修炼、艺术欣赏等
黄元御解伤寒包括《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三本黄氏医书。《伤寒悬解》十四卷成书于乾隆十三年、《金匮悬解》二十二卷,成书于乾隆十三年、《伤寒说意》十卷,成书于乾隆十九年。《伤寒悬解》、《伤寒说意》,均是黄氏以气化学说诠释的伤寒的力作。强调里气、阳气在伤寒发病、传经、治疗、预后中的重要性,力驳“传经为热”的理论,纠正了诠释伤寒者的千古之误,体现了其贵阳贱阴的学术观点。 《金匮悬解》则是在黄元御研习金匮多年,且通读
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了王清任对古医籍中脏腑错误的纠正,王清任的气血脏腑学说的立论,以及他大量的临床经验...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1518—1593)用27年时间(1552—1578),参考800多种书籍写成,又经l0多年精心修改完善,约于1590年在南京首次开刻,此即是著名的金陵本。全书52卷,16部,60类,记述药物1897条(实际载药3725种),附处方11096~,药图1109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影响很大的中医药巨著。迄今已有80多个版本,并被译成日文、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等,是中国的国宝。 《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在
《伤寒总病论》为宋代医家庞安时所著,共6卷。庞安时为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发挥甚多。全书重点针对病因、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力倡寒毒、异气说,提出伤寒、温病分治法,其中,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文理通顺,内容简明,用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颇有价值,可供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三年(1823)黄丕烈士礼居复刻
吴晗 著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老王子
阎连科
刘争争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