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实用中医古籍丛书:脉因证治》是元代名医朱震亨(丹溪)的门人根据《丹溪手镜》并总结朱氏临证经验而成。《实用中医古籍丛书:脉因证治》分上下两卷,凡七十篇。上卷主述内科病证,下卷包括外、妇、儿科病证。每篇论述一证,每证先辨其脉,后因其证,再论其治。其论简而该,约而尽,又酌采众家之说,集多家之长,极切学用,历被奉为学医津梁。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汇聚了**各地中医药专家参与整理、点校、评注中医古籍文献三百多种,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等48个分卷。全套丛书采用原版影印的形式以保存原貌,以校注批点的方式帮助阅读,以期完整保护中医文化遗产,力求真实反映中医古籍的初始面貌。本书是沈澍农主编的分册《中医古籍珍本集成(医案医话医论卷吴鞠通医案)》,《吴鞠通医案》是清代有名温病学家吴瑭晚年所撰。该书于清末仅有抄本流传,藏者亦秘不示人...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全书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方式,总结古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而成。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内经》为医典之祖。 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
本书共四卷,卷一至卷三乃缪氏治疗内、外、妇、儿等科常见病的心得体会、临床验案和所用效方。卷四为炮炙方法、畏恶禁忌,以及丸散膏丹的修制规范和汤药的煎服法等...
全书九卷,卷各九篇,共八十一篇。论述了养生、天癸、月经、子嗣、寿夭;经络终始、标本顺逆;五行生克、脏腑气化等内容...
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了王清任对古医籍中脏腑错误的纠正,王清任的气血脏腑学说的立论,以及他大量的临床经验...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很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集秦汉以前医学之大成,为中医学重要经典著作。全书以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运气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而且涉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哲学、历算等多学科,对后世中医的发展有着深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1765年,为清代名医赵学敏所著。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后,为捡拾《本草纲目》之遗而作,堪称其续篇。全书共10卷,依据《本草纲目》体例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18部,收载药物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对《本草纲目》修订补充的药物161种,其余为附述的一些药物。 该书是作者广泛研读古典名著医籍、深入调查研究及切身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汇辑,是
◎闽派著名临床医家、医史学家、我国首批 500 名老中医专家校注◎校注既遵从医古文规范精妙到位,又贴合临床,从临床角度多有挥,更切实用性与启发性。...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其中关于药物及其采摘、炮制及使用方法等的论述, 到了今天, 仍是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彩色图解》一书依据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加以翻译, 并且对药物的性状作了简单描述, 其中还穿插了一些中药的传说和小故事, 以期使读者在了解中药知识的同时, 也能获得文学性和趣味性的阅读体验...
《医读》共有7卷,分为药性、脉候、病机、方括四部分。为方便记诵,药性、脉候、病机三部分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分则以七言为句,缀以韵语。书内计载本草151味,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95种,列医方282首。所述皆为有本之论,且化繁为简,由博返约,是一本颇为实用的医学入门读物。国内未见有现代整理校注本出版...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学习中医的启蒙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392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全书言简意赅,便于记诵,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受初学者欢迎。本次所出版的书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今释,每味药均分原文、注释、今译、当代药理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对每味药配有2~3幅彩色照片...
本书对《内经》运气九篇原文进行校勘,并就古今医家注释进行集萃,为使其眉目清晰,每篇将原文分为若干段,加注标题、注释,并翻译成白话文,本书结合生命科学、养生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中或隐或现的思想采用图表的形式进行了表达解读,以期为读者呈现出贯穿古今、各家兼顾、全面详实的五运六气理论注释解读,为学习五运六气理论提供参考,促进传统中医理论的推广与发展...
绍派伤寒宗《内》《难》,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是中医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汇集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赵晴初、何廉臣、胡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徐荣斋等绍派伤寒名家的医案,发人深省,值得中医临床人员品鉴和玩味...
胡希恕(1898-1984),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其学说贯穿大论诸条,于临床每多实效。本书是根据先生生平最后一次讲授《伤寒杂病论》(以明代赵开美本核校)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此时其学术思想已处于成熟期,理论与临床造诣已臻化境,尤能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其真知灼见在讲课录音中处处闪现,贯穿始终。读文章著作,大意虽能知晓,但其细节处仍嫌模糊,现在闻其亲自讲解,自比看文章更进一步,特别是讲解中的一些“闲话”,更多启发之处。书后
本书分为汤液本草、阴证略例、此事难知、海藏癍论萃英、医垒元戎五部分,介绍了五脏苦欲补泄药味、脏腑泻火药等医学内容...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生活养生)》参考历代版本,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精选《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季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内容,详细谈论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译文明白严谨,注释详尽准确;对重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图解,让人一目了然,非常便于理解记忆;深入浅出的图解说明附以精心绘制的插图,真正把易读性、趣味性和美观性等优点结合在一起,让人闲暇之余浏览
本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2004年)组织编写,由有名专家王庆其、郝万山、张再良、刘景源执笔,从《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经典医著中选取最为重要的原文,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供一步切于实用的简易读本...
《玄隐遗密》由《九真要》《九常记》《黄帝内经》(太乙版)《阴阳大论》四部分组成。皆是以自然现象、天地形物的变化来探究、阐释人体脏腑功能,用天地之理讲医学、讲人体的古典医学。皆是在道家、道教医学人士中,主要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的形式保存下来,至今未有刊行。其中《黄帝内经》与现在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篇幅、内容,环是理论观点都有颇多差异。再如《九常记》所论之脏腑,是中医脏器学的开始,是五脏六腑说形成之前对人体器官认识的雏形。学习研究该
本书参照现代《中药学》规划教材的编写体例,将《药性歌括四百味》原书药物按主要功效分列为21章介绍。每章首先简要概括介绍该章药物的概念、药性特点、功用以及主治证等内容。每味药忠实保留其原著歌诀内容,注释解析力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再分项介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现代研究等知识内容。添加的“按语”中,扼要介绍药物的来源、别名、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特点、主治病证和配伍规律等,使读者在把握重点内容的同时,又对一般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本书
《兰室秘藏》3卷,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医家概括为“补土派”。 本书分为21门,载医论21篇,列方280余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医论集中体现了东垣“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认为多种病证的发生均与内伤脾胃有关,强调治疗应以脾胃为本。所列诸方,如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法度谨严,匠心独运,均为后世常用的名方。本书充分反映了东垣学说在
《内伤外辨惑论》共三卷,二十六论,对内伤、外感的各个方面,诸如病因、症状、脉象、疑似证及治法进行了辨析;对内伤饮食劳倦,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创立了培补脾胃、升阳补气之治法及方药...
秦之桢所著的《伤寒大白》卷首总论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卷一至卷四以《伤寒论》病证为纲,对恶寒、发热、身痛、头痛、咽痛、烦躁、谵语、蓄血、无汗、下利等50余种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本书按证归类,进一步将证分类,在类证的基础上类方,这种方法使方证相对,能够充分揭示方证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临床上按证索方。同时,按证分类还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病通治方的意义。《伤寒论》详
本书是丹波元简(1755-1810)讲授《素问》时参阅金洼七郎《素问考》加以增删之作,学生闻其口述而笔录之,故称《素问记闻》...
《不知医必要》四卷,清·梁廉夫撰,刊于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梁廉夫,字子材,清代城厢人。梁氏博学多识,多行善事,于行医治病颇有心得。其所著《不知医必要》以验方辑录为主,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卷首简述望闻问切四诊精要,卷一至卷二列内科常见杂病诸方,卷三收录内科杂病及儿科诸症用方,卷四分述妇科和外科方药。每病先论病理、辨证、用药等,后述及各方,论述简明扼要,有论有方,内容实用,所选方药多为历代名方验方,用药简便易得,便于推广,
《岭南卫生方》由李璆、张致远原辑,释继洪纂修,凡三卷,主要内容成书于宋元时期,比吴又可《温疫论》早300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及岭南“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之瘴” 的病因说,并主张治疗上必须因地制宜,与《温疫论》有互通之处,但在治法上由于时地差异等原因,而一主苦寒,一主辛温,可以互参。此外,《岭南卫生方》纂集了岭南地区的早期医学著作,对了解岭南医学的学术发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灵枢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古典医籍,大致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一般认为它是《黄帝内经素问》的姊妹篇,原书分为九卷,后世卷数多有更改。张志聪集注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是继明代马莳之后出现的又一部注释佳作,此本系清代康熙初年钱塘张志聪等集体创作,故谓之“集注”。张志聪治学严谨,且精于医理,他于侣山堂书斋,召集其同道与生徒“讲论其中,参考经论,辨其是非”,在吸收马注的基础上,“集同学诸公,举《灵枢》诠释之”,写成《黄帝内经灵枢集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四卷,刊于清光绪九年(1883),清·奇克唐阿手辑。本书为验方辑录书,再经著者本人“屡试而屡验”之方分类汇编而成。诸方编次,按部位分类,包括头面、目疾、鼻疾、口齿、耳疾、须发、咽喉、脾胃、腰腿等诸症:按疾病分类包括补益、痰嗽、痫症、风症、血症、黄疽、痞积、伤寒、瘟疫、感冒风寒证治;另有妇科、儿科、外科等证治。书后附有膏药、药酒方等。本书特点在于收方广,选方精,用药简便廉验,正如序言所云“用药尤有寻常易购,价廉工
《治法汇》全书八卷。明·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嗣全),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念西居士)校,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系《医学六要》之一。《医学六要》收藏张氏所著六种,即《经络考》、《四诊法》、《病机部》二卷、《治法汇》八卷、《本草选》六卷、《运气略》。本书按总要、气、血、脾胃、虚损、发热等分门别类,列有内科杂病、妇、五宫等各科八十余种病症。首载治疗总则、药物性味、用药宜忌,补、泻、汗、下等各种治法,再以六卷、八十余门、五
本书为明代熊宗立辑。全书按病症分类,共24卷。卷1~2为治风、寒、暑、湿方;卷3~16从伤寒、痰饮、脾胃、补虚、痨瘵、五痹、五疸、脚气、消渴、水肿、积聚、癫痫、阴癀、失血等分门附证治效方;卷l2~18为治眼、耳、鼻、口舌、齿、咽喉方;卷l9为治痈疽、疮疖、瘰疬膏药方;卷20为急救、折伤、蛊毒解毒方;卷21~24为治妇人、小儿方。收录方剂2200余种...
《本草汇》,药物学著作,共18卷,清.郭佩兰(章宜)撰,刊于康熙五年(1666年),主要参考《本草纲目》,兼取《本草经》 《本草经疏》 《本草通玄》之旨。全书总论部分篇幅宏大,涵盖广泛,为诸本草著作所不及。各论之中分为用药总纲及各药条目,纲举而目张,所论务求实际,绝少牵强附会之处,就各家本草所言药性,必追求其原理,有不合情理之处,坦言其虑,备注以查,其求实务真之处可见矣。前8卷为医药理论,后8卷为各论,分草、果、菜、谷、木、虫、鳞、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学家。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1666—1745)。其祖父和父亲皆精于医。叶桂14岁时,其父去世,遂从学于其父的门人朱某。叶桂聪惠异常,闻言即解,见识常出于其师之上。又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虚心好学,凡闻有一技之长者,必执礼以师事之。十年间从师十七人,因而学业大进,治病多效如桴鼓。 本书是叶桂对《本事方》注释,其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叶之论多结合毕生之临
本书是一部校勘训诂考据之作,引用资料除医书外,大量引用经传子史及多种字书...
姜德友、吴深涛主编的《张琪学术思想探赜》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张琪临床医学丛书》分册之一,系根据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从医70年临床经验及学术研究,经整理提炼升华而撰写。全书内容分为医事传略和学术思想两部分。医事传略部分从励志弘医,挺国医脊梁;善辨治疑难杂症,救危厄重病的苍生大医;执中创新,理实合一;培育英才,展大师风范;大德修心,仁者寿五方面叙述了张琪为医、为师、为人的事迹。学术思想部分分为首重经典,博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张灿玾医论医话集》为国医大师张灿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和中医文献研究60余年医论医话的结集,分为中医经典著作研读、医籍简介、中医学基本理论、临证诊疗一隅、中医文献发展史、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医史纪略、中医学继承发扬谏议、医文杂言、序跋酬答等十个部分,共计100余篇,全面反映了张灿玾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张灿玾医论医话集》可供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黄帝内经》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医学养生学巨著,与《伏羲卦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它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是一部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而且他从医药学、农学、预测学、饮食养生等多方面构成了
内容包括:欬论经旨卷一、欬论经旨卷二、欬论经旨卷三、甘草干姜汤方、射干麻黄汤方、皂荚丸方、厚朴麻黄汤方、泽漆汤方、麦门冬汤方、桔梗汤方、越婢加半夏汤方、小青龙加石膏汤方等。 ...
本书分礼集、乐集、射集、御集、书集、数集几个部分,内容包括:《伤寒论》自序、伤寒论后条辨跋、辨《伤寒论》等...
道光五年乙酉(1825)刘朴庵序刊的《临产须知全集》一书,是目前已知较早的题名傅山撰述的著作之、它的刊成时间比目前已知最早的道光七年丁亥张凤翔序刊本《傅青女科》还要早两年。此书虽然刊印于《傅青主女科》之前,但因流传有限,医家罕有知之者。此书分为:部分,其中"临产须知初集"含27症,"产后治法二集"含43症,"附录杂方:集"含41方。本书详细讨论了产前、产后诸证,其书整体结构与《傅青主女科·产后编》略相雷同,但具体内容却远较《傅青主女科
《集古良方》十二卷,刊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江进纂辑。本书为验方汇编,内容系清以前医方,分成48种门类,各卷按照疾病分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等各科。卷一分为诸风门等;卷二分为危症急救门等;卷三分为五绝急救复苏门等;卷四分为痰嗽门等;卷五分为疟疾门等;卷六分为诸疮门等;卷七分为跌打损伤门等;卷八分为补养门等;卷九分为眼目门等;卷十为妇人门:卷十一为小儿门;卷十二分为子嗣门等。本书计收成方1017首,多数方剂编
《金匮方论衍义》是《金匮要略》的早期全注本。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此书不但注熏对《金匮》脉象的阐释和发挥,而且还从疾病辨证角度,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对病证的影响,对方论的阐发也很精辟独到。由于是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该书撰成之后未曾梓行,仅有少量抄本...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编著者清·邱成平。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十卷,清代邵成平(字庸济)编著,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邵氏精伤寒学,认为张仲景《伤寒论》非独疗伤寒,亦为疗诸科之本。然其辞古奥,其义深邃,其法百变,读者每以为难。历来注《伤寒》者数百家,其中或同或异,皆可互参考证。 故对历代医家所注《伤寒论》进行考证、研究,并结合己见,务期洞筋濯髓而必求其是。暮年不避寒暑,奋笔纂成《伤寒
《医学钩玄》,又名《医学钩元》,全书八卷,明·杜大章撰,成书并刊于明万历三年(1575)。卷一载长命考、四时调养考、保生养命考等医论,卷二述贵贱贫富中病赋、同病异治法、水肿考、中风考等,卷三论天癸、六淫病,卷四至卷八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妇科病症,兼论五官、目、齿科等。各病症洋述病因、病机,简述方药,时或仅出方名,不附其药。引述上及轩岐,下逮东垣、河间、丹溪百家诸说,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现存明万历三年刻本...
《丹台玉案》,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崇祯九年(1636)。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后列调摄养生十六条,继之以灵兰秘典(内论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二至卷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口齿等多种病证。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证、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 本次《丹台玉案》点校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年丁丑
《质问本草》是清代吴继志所著的一部药物学著作。本书是作者采集琉球诸岛所产的各种草木植物,并写生配图,同时广泛质询于福建、北京等地的儒生、药工、药农等,反复鉴定而后成书。《质问本草》体例统一,以图配药,并详述所质询诸家之说,述其形态、功用、别名等,是一部较好的药学著作。对于研究清代地方本草学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本书确立以方证名称提法为前提条件,最大限度地收集1988年4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医案专辑、专著1080部,以及报刊、杂志中的个案共一万余例,其中部分方证医案收集到2009年12月,运用现代科学--统计学原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本书通过对各病案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的统计分析,找出各方证的发病规律;通过各种症状的统计分析,得出各方证的适应证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偶见症状;通过对舌、脉的统计分析,找出各方证适应
“郭霭春中医经典白话解系列”丛书包含《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难经集注白话解》、《伤寒论校注白话解》、《金匮要略校注白话解》5种。 《金匮要略校注白话解》一书是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校注和白话解,体例上分为原文、衍义、校注、白话解四项内容。本书参考多种善本及诸家注本,校文严谨详实,注文旁征博引,白话解通俗易懂,互为补充印证,深刻揭示了《金匮要略》原文的奥旨。本书对学习和精研《金匮要略》具有较好的辅助
《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是“中医临证必读经典白话解”丛书之一。全书辑录的歌诀摘自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著的《诊家正眼》,其将二十八脉的脉象与主病分列为体象歌、主病歌、兼脉歌三项,而《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按照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解析的体例加以注解,是学习切脉的简易读本,适合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伤寒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它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发展,《伤寒论》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必读书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被誉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 本书不作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对全文采用大字排版,对具体方药采用小字排版,使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诵读
黄元御(1705~1758年),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 《黄元御四圣医书》是黄元御精品医书系列之一。本书收录了《四圣心源》,《四圣悬枢》。本书方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符合临床。此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文笔精炼、风格独特,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堪称黄氏诸书之精华...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老王子
林奕含
泰戈尔
梁实秋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