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经》组成,焉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是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渊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瑰宝,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始终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不可动摇的科学地位。 《素问》共二十四卷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共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第七期一册,共四卷,1934年出版,印行二版。全书共七期,30卷。至于附录乃
本丛书共6集,第1、2集主要收录第一批国家名老中医146位的1850例医案,第3、4集主要收录第二批国家名老中医142位的1884例医案,第5、6集主要收录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和部分前两批国家名老中医及中医博士生导师共146位的1438例医案。6集共收录434位名中医的5172例医案。 本丛书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极具权威性。②各集内对名中医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
本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京春博士作品。张京春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年致力于中国宫廷医学的研究,曾出版《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要》。 本书立足于中国宫廷医学,深入挖掘中国宫廷养生保健瑰宝,而成此书。 全书分为药食养生篇(茶饮、药膳、膏方)、美容养身篇(养面、养发、养体、足疗)、功法健体篇(保健气功、灸疗、按摩推拿)、文化润心篇(儒释道、琴棋书画、戏曲、建筑、服饰、节令习俗),深入介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全书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是《黄帝内经·素问》的通俗读本,故在保留原著原有体系的前提下,集标点、校勘、注释、导读于一体,力求详注、精译、通俗讲解,扼要阐明其要言大意,其中导读就是通过对经文的解析、论述、评价,引导读者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把握其中的生命科学主旨。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师
主要根据作者阅读《灵枢经》的体会,讲解《灵枢经》中的针刺之道。 全书从《灵枢经》的天地观、人体观、疾病观开始讲解,一步一步带领读者回归《灵枢经》中的思维。并讲解《灵枢经》中对骨、筋、脉、肉、皮等的认识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希望读者读完本书,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回到本真的状态去观察疾病...
本书为《国医大师文丛》系列,丛书汇集诸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论医话、医案精华,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的珍贵资料。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为中医耳鼻喉学科的创业人之一。中华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本书介绍干祖望老中医学习从医家经历,介绍干祖望学术思想、医
全书以50余位著名医家在港行医的200多个纯中医医案为载体,通过典型医案分析、行医感悟等形式,生动体现了香港中医的临床发展现状。每篇医案包括:辨证治法、方药选择、心得体会、名家点评等,理法方药均体现了鲜明的中医特色,对内地临床以西医为主的诊疗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本书为《拨开迷雾学中医》系列图书作者王伟的近期新力作,还原了张仲景的诊疗思路,将其理法与临床诊疗做了深度阐释,尤其是性地以“人迎气口脉法”进行六经定位,并通过形、色、脉、证以验证,使得临床诊断精准明确,使得张仲景的每个方剂在应用时都有了“明确方向”。本书还明确提出“脏、腑、经、络”的辨证层次,尤其对有些医师容易忽略的脏腑病、络脉病进行了诸多性的阐释与分析,扫除了一些临床“百思难得其解”的盲区。作者倡导并力行:保持恬淡虚无状态,真实体会
有名“病根穴埋线”创始人是石家庄白求恩靠前和平医院的陆健医生。他在60年代次提出“病根穴”埋线和“长效针感”理论,发明支埋线针具,获14项国家。受到靠前医学界的重视和肯定。针灸界大师陈汉平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王雪苔秘书长都发表文章表示赞赏。本书作者2000年拜陆健为师,成为他的亲授弟子,并与陆健在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培训病根穴埋线,办培训班200多期,培养学员5000余人。2011年陆健因病去世,作者成为病根穴埋线的传承人、主讲人。在近2
本书是刘力红教授继《思考中医》之后的另一部个人著作。近年来,刘力红教授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责任人”,并介绍了诸多具体践行方法。本书将刘力红教授的微博、微信及一些演讲,以《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纲领各文。希望大众能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 (性、心、身)外(天、地、人)“三和”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
“汤液经法图”是商 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 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汤液经法图”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汤液经法图”的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旁征博引,是陈老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成果,现经陈老的儿子陈大启先生及其门生整理出版。书中部分观点与现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不同,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陈慎吾伤寒论讲义》也是伤寒学爱好者值得收藏的精品书之一。 [1...
★ 仁表,享誉世界的法国中医针灸师 ★ 仁表是将中医针灸引入世界的*人 ★ 慈善组织针灸无国界协会专用教材 ★ 著名中医师李辛老师重点推荐 仁表的先辈曾经到过中国,把中国*纯正的古典针灸完整记录下来,再带到了欧洲。仁表精通《黄帝内经》《伤寒论》《易经》《河图洛书》等精深玄奥的理论,他以奇经八脉为核心,且结合西方星相、脉轮而形成的独特针灸理论,与目前在国内以十二正经为核心的主流针灸体系有明显区别。...
中医中药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医学的起源、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渊源;介绍历史上杰出的医学家、药理学家和经典的医学名著。 ...
本书一部中医用参考书,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介绍了腧穴的分类、定位方法、取穴体位、主治规律和特定穴的临床作用,还介绍了全身361个经穴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48个标准经外穴...
《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素问》原著的阅读和掌握,本书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书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素问》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
欲悟针灸之道,要有不断探秘、永远求新的观念和相应的正确方法。所以,对于“针道”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从学术上去认识,还应当有对治学精神和态度的要求。国画巨匠齐白石告诫人们要努力创新,“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画坛大师徐悲鸿也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这些对于“针道”的研究,乃至于针灸学的继承和创新,都是可以借鉴的。 “针道”研究之兴衰浮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世道,世道旺则针灸兴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由全国二十余所中医院校,医院的专家编写而成。 本书在保持第一版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并存,博采了近十几年国内外中医诊断学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果,并进行梳理与提炼,以便为今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诊断学》仍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体系进行章节划分,每单元都从基本内容,补充阐发,古代文献、研究进展四个方面阐述,力求全面深
《普仁明堂示三通》通过临证效穴、临证针方、经典医论等方面的深入阐述,展示了在针灸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丰硕成果,具有很好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必会为启迪后学、繁荣学术、推进继承与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医外科学(第2版)》是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由湖南中医学院谭新华教授和何清湖教授主编,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陆德铭教授审订。 全书分四篇。第一篇为总论,主要介绍中医外科发展史、疾病命名分类、病因病机、辨证辨病、治法等内容。第二篇为外科疾病,计116种。第三篇为肛肠疾病,计11种。第四篇为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计106种。书末为常见病附方。 《中医外科学(第2版)》面向21世纪,在发掘、整理、发扬祖国医学的基础上,摄取了当
《证类本草》由宋朝唐慎微著,郭君双等人校注。它是我国宋代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由国家主持编修的一部本草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特别是本草文献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传承性极强的中医药经典之作。 《证类本草》在金元时期又再次编修,增入《本草衍义》,书名为《重修政和经史备用本草》。全书三十卷。序例两卷:记录该书编纂始末、体例,以及有关药物应用配伍、汤散应用原则、剂量标准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卷三至三十,按照药物性质、产地、采摘时
《张氏医通》由清·张璐著,李玉清等人校注,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此书前十二卷论病,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本书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每病先列《内经》、《金匮要略》之论述,次引后世诸家之说,荟萃折衷之,每门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论方,共分94门。 祖方一卷,专论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与治疗之证。另三卷为专方,以病证分门集方,并有方解。张氏持论平实,重视温补;且花费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此书,汇集了他丰富的临证经验,《张氏医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从1959年到2009年的五十年中,也即相当于半个世纪,我一直在为中医药事业奋斗:是的,不平凡的50年,正是我们祖国从解放初期的一贫如洗到改革振兴的50年;是的,这也是风云变幻的50年,人民接受了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洗礼,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都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荡涤历史的污泥浊水中生存、发展。 这就是我从医50年的时代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我永远铭记:是祖国和人民让中医药事业重生!
王永炎、鲁兆麟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2版)在保持上一版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总论部分进行了梳理完善。特别是对中医内科治疗原则与中医内科常用治法予以补充,内容更加全面。各论部分结合现在临床实际,删掉了上一版中5个病证(失音、湿阻、胆瘅、外感发热和疟疾),新补充3个病证(风温肺热病,瘿病和艾滋病)。共收55个中医病证,按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和气血津液病证依次分述。每种具体病证分别从定义、范围,病因病机、诊断
本书是对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临证体悟、个人经验的收集整理。全书共分以下几部分:前三部分是刘老在不同时期讲解《三部六病》的学生笔记;第四部分是刘老口述的回顾性医案和学生跟随刘老门诊记录的验案汇编;第五部分是刘老的医话、医论及学生的临证见闻;第六部分是历史资料和学术传承,简要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和图片、手稿;附录部分包括刘绍武传记和刘绍武学术思想研究及文献资料等内容。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可供中医药院
薛己(1487~1559年),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属江苏)人。其一生著述颇丰。《薛氏医案》精选其代表作10种,其中内科代表作《内科摘要》两卷,共载医案200余例;全书以虚证立论,认为诸病皆以脾胃、脾肾亏损,命门火衰为要,治疗重在固护脾胃,补益肝肾;医案言简意赅,颇有精意。传染病方面有《疠疡机要》三卷,为麻风病专著,于麻风病本症、变症、兼症及类症逐一介绍。外科、骨伤科、口腔科方面有《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枢要》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著,由焦振廉等人校注。孙思邈(581- 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通百家之说,曾得到隋唐两代皇帝征召,皆不就。缘自幼多病,留心医药,勤于临证与著述,终成一代大医,并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思邈所著数十种,多已散佚,今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其代表性医学著作。 唐代医学承继六朝以来的积累,并有重大发展。《备急千金要方》综合前代成就,总结当时成果,内容宏富,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坐标性质的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 长河掠影, 讲述中医从数千年的历史中走来, 如何顺利穿越历史的隧道, 贯通历史与现实连接的链条, 是每卷的开山之篇 ; 第二部分 —— 历史人物, 该部分是对各地有代表性的中医药历 啡宋锏陌敝?; 第三部分 —— 往事如碑, 该部分表现...
《郭子光养生新论》是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养生学专著,全面反映了郭教授的养生经验和思路。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上篇为郭子光养生理论研究,着重论述郭教授对中医养生理论的研究;中篇为郭子光养生方法研究,详细介绍了郭教授对中医传统养生方法的研究,其中还特创了上班族的综合养生保健法;下篇为郭子光养生保健方案研究,主要介绍郭教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综合保健方案。全书以形、神、精、气为主轴,且处处贯穿郭教授所倡导的养生以“平”为期思想,充分体现了阴阳调和、气
《保婴撮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二十卷,明代薛铠、薛己父子合著。该书前十卷由薛铠所著,其中治验部分系薛己增补,后十卷皆由薛己所著。全书内容翔实,条目清晰,论及小儿内、外、五官、皮肤等各科病证两百余种。每种病证首论病因、病机、治则,次载验案及各种洽法、选方用药,最后附录各种方药。该书从《内经》一直到明初医家的重要论述都广泛采撷,收录了大量医案,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儿科综合性著作。本次整理以明万历《薛氏医按》十六种本《保婴撮要》为底
《本草洞诠》,清·沈穆撰,成书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5):本草洞诠》二十卷,卷一至卷十八将药物分为水、火、金石、土、谷、果、菜、草、木、服器、人、禽、兽、鳞、介、虫十六部,共计载药657种。每药先述其别名、来源、分类,再论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药机理、诸家之说等。卷十九、二十为用药纲领,计有气味阴阳、升降浮沉、五运六气、脏腑虚实寒热主治之药、寒热虚实各有真假、用药参伍等24论。是书精研物理,
本书编辑同时推荐:灸治百病百岁医生讲述无极保养灸[第二版] 本书版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此次再版作者修改文中的错误,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每种疾病的治疗部位、操作方法及调养方法,并配上漫画和彩色照片,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用纸考究,是一本不错的针灸科普书,读者可以获得更舒适的阅读感受。书后超值附赠人体经络穴位大图。 金南洙,全世界独一无二,今年102岁, 但仍然很健康地走遍全国各地。 用针和一把艾绒走遍天涯海角,治愈了无数患者。 需要艾灸的
张璐(1617~1700),清代医家。字路玉,号石顽,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幼业儒。值明末战乱,于洞庭山中隐居十余年,并钻研医术。后行医六十年许。著述较多,有《伤寒绪论》《本草逢原》《诊宗三昧》等书,晚年撰著之《张氏医通》尤为著名...
神农炎帝,远古人物,被誉为药物学始祖。后世有“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据《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创草药之说,正是原始社会千百万劳动人民创造医药的反映...
《伤寒论特解》为日本人斋宫静斋著、浅野徽补注而成,于日本宽政二年(1790)成书。斋宫静斋注释至103章(即至宋本《伤寒论》第229条)即逝世,后由弟子浅野徽补注而成。全书共十卷,载录六经病证的主要条文,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证治。全书以六部代替六经概念,以阴阳变化解释、分析和总结各部、各章(条)、类证、类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次整理以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本宽政二年(1790)拙庵藏本为底本...
《妇科病中医预测学》收录了吴熙诊疗妇科临床疾病的特色方法,如宫颈癌预测、胎萎不长预测、经间期出血预测、月经前后诸症预测、胞衣不下预测等,适合广大妇科界医者阅读...
本书以文献考据为基础,梳理了宋代伤寒学术的发展脉络,历史地还原与展现了《伤寒论》传播与经典化的整个过程,考察了促成这一过程的各种因素,发掘具有士人身份的医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究他们的士人身份怎样促进了伤寒学术的发展,由此揭示出士人习医与经典阅读对于中医发展的意义...
痰是中医病因、病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痰病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中医学中痰的概念、范围远远超过咳咯而出的痰病痰症,而是有很复杂和广泛的内容,涉及临床个科。本书结合当今社会时代特征,首次从痰立派,从痰产生的病因,病机,临床痰病的诊断和治疗法则,并结合临床中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典型病例,具体分析如何从痰治疗取得明显疗效,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治病思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就医方向...
古今名医之临床实践经验,乃中医学术精华之最重要部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丛书,旨在选取古今名医临床家于中医临证确有脾益之经验,以资当今中医临床医生借鉴。本书为《水肿卷》,是对古今名医有关胁痛临床经验、医案、医论之精华汇编。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学习参考...
吴谦编郑金生整理的《医宗金鉴(典藏版下)(精)/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90卷,是清政府组织太医院院判吴谦等编撰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科书。本书将中医内容分门别类,采精发蕴,编成一书15种。其中,上册有《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中册有《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决》《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和《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下册有《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
牛淑平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校诂研究》将小学方法引进了医学领域,使《素问》研究展现了一条新的途径,与注释性研究相得益彰。通过典型的考证释例,辨形、考音、释义、校勘、释医理,逐条进行,按原文、历代校注、评析进行介绍,展示了“校诂派”与“注释派”的治学方法差异性。作者研究视角独特,引述的材料相当丰富,比较论证深刻透彻,既有医理实践的宏观把握,又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厚功力,校勘训诂与医理阐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属难能可贵...
林丽珠主编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新进展(精)》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中医结合肿瘤治疗的发展简史、预防、诊断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难点探讨、原则与临证思路、疗效评价标准、优化选择及案例分析,以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主要策略与方法、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技巧;各论主要对肺癌、大肠癌、肝癌等18种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以及临证思路阐述和总结...
本书主要包括妇科学术思想、内科学术思想、老年病学术思想、妇科常见病症诊疗经验、内科常见病症诊疗经验、老年常见病症诊疗经验等六个方面分别总结了杨善栋主任临床实践的历程,重点介绍其诊治以上疾病的学术思想、诊治心得与体会、临证经验、常用方剂的组方用药、典型验案...
权威的编者团队、系统的学科体系、实用的内容编排,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丛书值得拥有!...
本书共分为五章,前四章着重阐述了三棱针法的发展简史、治疗作用、操作方法、针刺后出现的意外情况处理、常用穴位,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第五章重点介绍了一些常见病症的三棱针法治疗,并配有分步操作图,方便大家学习。...
《景岳全书》为明·张介宾(号景岳)著。全书64卷,本次分为上下册出版。上册:《传忠录》3卷,论述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味,以及辨证、诊法、治则等,明辨前人得失,畅发己见,尤对“命门”学说的独到见解,颇有影响。《脉神章》3卷,精选先贤著作脉法、脉义精华,并提出对脉诊的看法,切合临床实际。《伤寒典》2卷,辨析伤寒诸证,论述各家经验,很有新义。《杂证谟》29卷,论述内科杂病及眼、耳、鼻、喉、齿等70余种疾病的症因脉治,每病证列经义、
老王子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吴晗 著
汪曾祺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