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经》组成,焉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是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渊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瑰宝,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始终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不可动摇的科学地位。 《素问》共二十四卷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早期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守方隅之见者不能驰域外之观,而好高务广辈又往往舍近求远,趋新奇而废正道。如陈相师许行梁武尊佛氏不已慎乎,然果能择善而从,则又如赵武灵王易胡服习骑射,遂霸天下,盖穷变通久不拘于墟也。方今四海为家,五洲同轨,自鸿荒以至今日天地开辟于斯,为盛举,凡三才之所有、百族之所宜,上可损益乎古今,下可参酌乎中外,要使善无不备、美无不臻,驾三皇而轶五帝,岂独一材一艺彰明较著于天下已耶!夫医其小焉者也,然即以《医论》之五行列于《洪范》为调燮阴阳之资,十全
本丛书共6集,第1、2集主要收录第一批国家名老中医146位的1850例医案,第3、4集主要收录第二批国家名老中医142位的1884例医案,第5、6集主要收录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和部分前两批国家名老中医及中医博士生导师共146位的1438例医案。6集共收录434位名中医的5172例医案。 本丛书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极具权威性。②各集内对名中医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伤寒悬解)》由蔡永敏、徐江雁编,《伤寒金匮卷》收录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及其注释、发挥类著作三十五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原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皆备的临床实用医著,由东汉张仲景所撰。由于张氏生活在兵火战乱的东汉末期,其著作可能在成书后随即散佚,后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整理与编次,将其著作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部分。《黄帝内经》奠
《炮炙大法》是继《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所记诸种中药炮制品基础上扩充而成,载药439味,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禽、虫鱼十四部,后附用药凡例、叙制剂、煎服药及宜忌等。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多年研习该书的学术体会与临证实践,为提高针灸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提供借鉴。本书适合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阅...
本书为《拨开迷雾学中医》系列图书作者王伟的近期新力作,还原了张仲景的诊疗思路,将其理法与临床诊疗做了深度阐释,尤其是性地以“人迎气口脉法”进行六经定位,并通过形、色、脉、证以验证,使得临床诊断精准明确,使得张仲景的每个方剂在应用时都有了“明确方向”。本书还明确提出“脏、腑、经、络”的辨证层次,尤其对有些医师容易忽略的脏腑病、络脉病进行了诸多性的阐释与分析,扫除了一些临床“百思难得其解”的盲区。作者倡导并力行:保持恬淡虚无状态,真实体会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共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第七期一册,共四卷,1934年出版,印行二版。全书共七期,30卷。至于附录乃
《中西汇通医书二种》项目包括《医学原始》和《华洋脏象约纂》两部古籍。本书对两部著作进行了标点校勘,合为一册,排印出版。本项目由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中西汇通医书二种》內容有髭须眉发毫毛考、仰人骨度部位图、伏人骨度部位图、周身骨肉数界论、周身骨节长短考、周身骨节三百六十五考、内景全图、脏腑位次考、内景正面图、内景背面图、鼻口通咽喉论、咽喉分脏腑论、脏腑气血多少歌等...
《救荒本草》·八卷 明朱橚撰。《明史》本传称,橚好学,能词赋,以国土夷旷,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圆上之,即是书也。是编为嘉靖乙卯陆东所重刊。每卷又分为前后,共成四卷。其见诸旧本草者一百三十八种,新增者二百七十六种,皆详核可据...
全书以50余位著名医家在港行医的200多个纯中医医案为载体,通过典型医案分析、行医感悟等形式,生动体现了香港中医的临床发展现状。每篇医案包括:辨证治法、方药选择、心得体会、名家点评等,理法方药均体现了鲜明的中医特色,对内地临床以西医为主的诊疗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为双色精装书。书中内容为作者毕生所学、所思、所得,旁参百家,融入《伤寒杂病论》,以六经统百病,进而追求内外一统、寒温一统与古今一统之境界,力求贯通。《重订伤寒杂病论》(大字诵读版,黄色封面的)可于此书配合阅读,条文序号是一样的,...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 仁表,享誉世界的法国中医针灸师 ★ 仁表是将中医针灸引入世界的*人 ★ 慈善组织针灸无国界协会专用教材 ★ 著名中医师李辛老师重点推荐 仁表的先辈曾经到过中国,把中国*纯正的古典针灸完整记录下来,再带到了欧洲。仁表精通《黄帝内经》《伤寒论》《易经》《河图洛书》等精深玄奥的理论,他以奇经八脉为核心,且结合西方星相、脉轮而形成的独特针灸理论,与目前在国内以十二正经为核心的主流针灸体系有明显区别。...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号上津老人,以字行。叶桂幼承家学,拜十七师,博采众长,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立络病理论证治大法,建脾胃分治养胃阴学说,成为清代医学集大成者,堪称吴门医派杰出的医家。 《叶桂研究文集(上、下)》辑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吴门医派代表医家叶桂的研究文献,以生平著述辑要、医学思想研究、临床证治探讨、疾病诊治应用为纲要,共收集相关研究文献142篇,概述叶桂生平及其遗存著作,阐述其温病学说、络病理论及脾胃分治养
本书为《国医大师文丛》系列,丛书汇集诸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论医话、医案精华,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的珍贵资料。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为中医耳鼻喉学科的创业人之一。中华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本书介绍干祖望老中医学习从医家经历,介绍干祖望学术思想、医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辑录有医著且有学术经验传承的医家;第二部分为辑录原著,只是学术思想经验总结的医家;第三部分为附录,有医著名称但尚未收集到其学术经验的医家...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全书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方式,总结古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而成。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内经》为医典之祖。 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
本书是刘力红教授继《思考中医》之后的另一部个人著作。近年来,刘力红教授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责任人”,并介绍了诸多具体践行方法。本书将刘力红教授的微博、微信及一些演讲,以《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纲领各文。希望大众能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 (性、心、身)外(天、地、人)“三和”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李阳波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时相模式,先师在讲座中都有介绍。附录二是先师部分信件的摘录,从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师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部《导论》不但是运气学的《导论》,也是整
“汤液经法图”是商 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 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汤液经法图”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汤液经法图”的
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初,历经20代,绵延600余载。其第19代传人沈绍功主任医师和沈依功主任医师为挖掘家学,领衔并会同师门及第20代传人和嫡传弟子,经多年潜心编撰,终成《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为造福更多读者,时隔12年,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沈宁先生对原书内容进行精心整编,再次出版。全书共111个条目,注重凝炼沈氏家传心得,更重视吸收、继承古今中医药学的发展成果,并加以创新丰富,不仅详细记录了沈氏
主要根据作者阅读《灵枢经》的体会,讲解《灵枢经》中的针刺之道。 全书从《灵枢经》的天地观、人体观、疾病观开始讲解,一步一步带领读者回归《灵枢经》中的思维。并讲解《灵枢经》中对骨、筋、脉、肉、皮等的认识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希望读者读完本书,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回到本真的状态去观察疾病...
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以简单的英文交流而写成的书。这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现代的中医临证过于关注不和谐的病象模式,并专注于努力纠正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然而,传统中医并不只是汲汲于“局部”的不和谐,他们更关注整体,因为“局部”揭示着“整体”,他们直观地把握“整体”。只有深入学习古代经典,才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的基本原则来实践,而不至于在学习繁复又看似矛盾的后世各家学说
本系列是为中医人在中医四大经典之外精心整理的推荐阅读国学经典,希望能为读者成为优秀中医提供直接的传统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大学》《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有名篇章,对中国哲学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与《中庸》之经文,系采朱熹《章句》之分章,《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中庸》则分为三十三章,第一章为经,其余各章为传。句读、分段则参考、综合各家。除个别难读字词注音外,无过多注解。《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
、麻黄汤证、葛根汤证等35个经方验案;中卷包括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等40个经方验案;下卷包括治疗神志恍惚、肠痈、肺痈等疾病的25个经方验案。全书完整收录原版所有序言和全部附录内容。卷首包括曹颖甫、章次公、邵餐芝等11人序言、中华国医学会等团体及个人题辞、读者评语、张仲景事状考、曹颖甫小传和方笺,及编按者自序等。附录包括《经方的认识》《论甘草之主治》《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救》等经方相关论述文章15篇及《本书
本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京春博士作品。张京春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年致力于中国宫廷医学的研究,曾出版《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要》。 本书立足于中国宫廷医学,深入挖掘中国宫廷养生保健瑰宝,而成此书。 全书分为药食养生篇(茶饮、药膳、膏方)、美容养身篇(养面、养发、养体、足疗)、功法健体篇(保健气功、灸疗、按摩推拿)、文化润心篇(儒释道、琴棋书画、戏曲、建筑、服饰、节令习俗),深入介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全书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是《黄帝内经·素问》的通俗读本,故在保留原著原有体系的前提下,集标点、校勘、注释、导读于一体,力求详注、精译、通俗讲解,扼要阐明其要言大意,其中导读就是通过对经文的解析、论述、评价,引导读者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把握其中的生命科学主旨。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师
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佛家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易筋经传本很多,大多秘而不传,只在派别内部传修。 《真传易筋经》有外壮、内壮、动功、静功、炼形、炼气、炼意等不同层次,初功多是外壮炼形之动功,次则是内壮外静内动之呼吸吐纳等练法,最后方是锻炼意念。 本书为朱文革等将先师张义尚先生所得黄克刚《黄氏真传易筋经》整理而成。除原文收录张义尚《黄氏真传易筋经内功精义》外,还将易筋经的流传
《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的一部经典专著。刊于公元1591年。正文十九卷,目录一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遵生八笺》内容广博又切实用,多看刊行。风行数百年的“养生学百科全书”康熙、慈禧随身携带的养生宝典被收入《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足本无删节,本书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做了详细的白话译文,翻译力求通俗易懂,很
《金匮要略今释》撰于1934年,八卷。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目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本草纲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物候学、文字学、文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等的研究都有所贡献,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现已用多种文字出版,流行于全世界。是当前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必备的参考书;大中专中医院校学生的重要课外读物;中医药爱好者、养生保健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本草纲目》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三:1、扩充本草内容:通过分析前人所撰本草的得失及古今药物利用的兴废规律,在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启示下,确立了编纂本草取材“不厌详悉”的原则。2、确立纲目体系。土石草木、鸟兽虫鱼,宏观微细,皆可供药用。3、辩正本草疑误。时珍“苦志辩疑订误”,从文献考据和实际查访入手,对前人本草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考辨、严加订正。nbsp;本书包括《本草纲目》贰、《本草纲目》叁、《本草纲目》肆...
全书26章,包括骨与关节损伤的概论、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骨与关节损伤的急症和处理、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骨折愈合、骨与关节辅助检查等内容...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李传课教授主编。 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为眼科基础,主要介绍发展史,眼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病因病机,眼科诊断等内容;第二篇为眼科治疗,舍治法、方药与针灸;第三篇为眼科病症,计114个;第四篇为眼的解剖生理与检查;附篇为眼部肿瘤与先天异常。全书既努力发掘了前人业已取得的成就,又汲取了当代新经验、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 可供眼科教学、 医疗。科研等人员参考...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由全国二十余所中医院校,医院的专家编写而成。 本书在保持第一版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并存,博采了近十几年国内外中医诊断学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果,并进行梳理与提炼,以便为今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诊断学》仍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体系进行章节划分,每单元都从基本内容,补充阐发,古代文献、研究进展四个方面阐述,力求全面深
本书是对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临证体悟、个人经验的收集整理。全书共分以下几部分:前三部分是刘老在不同时期讲解《三部六病》的学生笔记;第四部分是刘老口述的回顾性医案和学生跟随刘老门诊记录的验案汇编;第五部分是刘老的医话、医论及学生的临证见闻;第六部分是历史资料和学术传承,简要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和图片、手稿;附录部分包括刘绍武传记和刘绍武学术思想研究及文献资料等内容。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可供中医药院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1518—1593)用27年时间(1552—1578),参考800多种书籍写成,又经l0多年精心修改完善,约于1590年在南京首次开刻,此即是著名的金陵本。全书52卷,16部,60类,记述药物1897条(实际载药3725种),附处方11096~,药图1109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影响很大的中医药巨著。迄今已有80多个版本,并被译成日文、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等,是中国的国宝。 《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在
《景岳全书》作者为明·张景岳。本书由李玉清等人校注,共24集、63 卷。卷一至卷三为《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卷四至卷六为《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卷七至卷八为《伤寒典》,统论四时外感证治:卷九至卷三十六为《杂证谟》,详析内科诸疾,计有诸风、汗证、怔忡、三消、郁证等七十余证,每证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并附简易方、备用方及针刺、灸法诸法;卷三十七至三十八为《妇人规》,论述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乳病、
王永炎、鲁兆麟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2版)在保持上一版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总论部分进行了梳理完善。特别是对中医内科治疗原则与中医内科常用治法予以补充,内容更加全面。各论部分结合现在临床实际,删掉了上一版中5个病证(失音、湿阻、胆瘅、外感发热和疟疾),新补充3个病证(风温肺热病,瘿病和艾滋病)。共收55个中医病证,按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和气血津液病证依次分述。每种具体病证分别从定义、范围,病因病机、诊断
《永乐大典医书辑本(1)》由王瑞祥编撰。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指定姚广孝、解缙组织2000余人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成书于1408年。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公认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清中叶后,屡遭盗窃和劫掠,散失殆尽。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方搜集,共得795卷。其中31卷列有医学内容(不含中药)。《永乐大典》中,辑录了我国宋元以前诸家医籍,内容广泛,包括医经、医籍、临床各科、中药、养生、医学职官、名医传记、医疗掌故
陈修园(1753-1823年),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入。清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学。本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 《金匮方歌括》6卷、 《伤寒论浅注》6卷、 《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 《女科要旨》4卷、 《神农本革经读》4卷、 《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
《外台秘要方》,唐·王焘著。王焘一生为官,曾在门下省国家图书馆 “弘文馆” 供职二十余载,接触到晋唐以前大量医学书籍,并探其奥秘,积累了大量医学文献资料。后因故遭贬,先后出任房陵、大宁太守。其地处僻陋,地方病、流行病盛行,多赖“经方”救助而幸存,遂发奋整理诸家医方,于公元752年编成此书。 《外台秘要方》共四十卷,收录了秦至唐中期五十六位著名医家方论,约六千余首医方,并将其按疾病分为1104门。每门类先引《诸病源候论》、《千金
《证类本草》由宋朝唐慎微著,郭君双等人校注。它是我国宋代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由国家主持编修的一部本草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特别是本草文献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传承性极强的中医药经典之作。 《证类本草》在金元时期又再次编修,增入《本草衍义》,书名为《重修政和经史备用本草》。全书三十卷。序例两卷:记录该书编纂始末、体例,以及有关药物应用配伍、汤散应用原则、剂量标准等药物理论的论述。卷三至三十,按照药物性质、产地、采摘时
《医宗金鉴》又名《御纂医宗金鉴》,是吴谦等于乾隆四年至七年 (1739~1742年),由乾隆皇帝下旨组织编修的大型医学全书,本书由张年顺等人校注。全书90卷,共收入15部医学专著。其中卷一至卷十七为《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十八至卷二十五为《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在校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的基础上,集诸家之注而作。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三为《删补名医方论》,收集清代以前名方二百余首,逐一注释阐发。卷三十四为《四诊心法要
薛己(1487~1559年),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属江苏)人。其一生著述颇丰。《薛氏医案》精选其代表作10种,其中内科代表作《内科摘要》两卷,共载医案200余例;全书以虚证立论,认为诸病皆以脾胃、脾肾亏损,命门火衰为要,治疗重在固护脾胃,补益肝肾;医案言简意赅,颇有精意。传染病方面有《疠疡机要》三卷,为麻风病专著,于麻风病本症、变症、兼症及类症逐一介绍。外科、骨伤科、口腔科方面有《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枢要》
《张氏医通》由清·张璐著,李玉清等人校注,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此书前十二卷论病,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本书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每病先列《内经》、《金匮要略》之论述,次引后世诸家之说,荟萃折衷之,每门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论方,共分94门。 祖方一卷,专论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与治疗之证。另三卷为专方,以病证分门集方,并有方解。张氏持论平实,重视温补;且花费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此书,汇集了他丰富的临证经验,《张氏医
梁实秋
汪曾祺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林奕含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老王子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