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由清末民初眼科学家刘耀先撰。4卷。本书虽出现在西医传入中医之后,但却保持了传统
本书系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据明成化十七年刊本整理。全书共5卷,分别论述内、外、妇、儿诸科疾病,每卷首冠丹溪原论,次为戴元礼辨证,次列方剂、附录。书后附宋谦《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解》、戴良《丹溪翁传》。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化“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
《内外伤辨惑论》全书3卷,凡26论。上卷以医论为主,载述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邪、辨手心手背等13篇有关内外伤辨证的内容;中卷论述饮食劳倦、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及补脾益气诸方共24首,方中多以人参、黄芪补气健中,辅以升麻、柴胡升发清阳;下卷着重介绍内伤饮食的治法,列述枳术丸、橘皮枳术丸、曲柏枳实丸、木香枳实丸等消导行滞之方23首,并载“重明木郁则达之理”和“说病形有余不足当补当泻之理”两篇医论。适合从事中医教育、科研、
全书2卷,上卷分咽喉说、喉科总论、诸风秘论、坏症须知、喉风三十六症、走马牙疳、喉问发白症、喉风诸方、证治汤头等方面予以阐述,间附作者诊治经验。下卷为喉风针诀、针法主治歌、行针手法次第十二歌、喉风诸症针刺要穴、禁针穴歌等有关喉科针灸方面的论述。其中关于郑氏对白喉病机理的认识及创制的“养阴清肺汤”,至今对临床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也是对传染病学、方剂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1.本书为中医喉科临证专著。2.作者郑梅涧是清代喉科名家,具有丰富的临
《得配本草》由清代三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严洁、施雯、洪炜相互切磋,共同撰成于1761年。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小眉山馆刻本《盘珠集·得配本草》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0卷,载药655味。每药记载畏恶反使,主治功能,配伍运用,辨药优劣,炮制,禁忌,怪症专治等与临床用药紧要内容。其中尤以药物的简单适宜配伍有特色,故书名为“得配”。内容简明实用,用药经验丰富,对临床灵活运用中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一部切合临
《经效产宝》由唐代昝殷撰,为我国现存早之产科医学专著。3卷,续编1卷。卷上列述妊娠病证12论、产难4论,包括安胎、食忌、恶阻、漏胞下血、身肿腹胀、胎衣不下以及难产诸疾证治与方药;卷中、下分列产后 25论,阐述产后诸疾防治及其方药证治。续编介绍唐、宋问周、李师圣、郭稽中等产科方论。全书注重妇女妊娠期以养胎保胎为主,治疗上力求调理气血、补益脾肾为辅,对后世妇产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的中医产科临床参考书之一...
本书系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诊家枢要》由元末有名医家滑寿编撰,1卷,19篇。全书首先记载了枢要玄言、左右手配脏腑部位、五脏平脉、四时平脉等脉法基础;其次又从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提纲,举、按、寻持脉之要等论述临证脉类;最后介绍脉象统会16种脉象以及歌诀。《濒湖脉学》篇幅短小,要言不烦,贴切临床,是一部流传很广且颇有影响的脉学著作
《幼幼集成》是一部中医儿科专著。由清·陈复正编撰。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全书共6卷。卷一论述儿科中关于指纹、脉法及保产、调护、变蒸等内容。卷二~四为儿科主要疾病及杂证、疮疡的辨证施治。卷五~六介绍经陈氏增删的《万氏痘麻》歌赋170余首,附方130余首。《幼幼集成》医论简明,方治详备。除收集了前代儿科文献、民间医疗经验外,并结合陈氏多年临证实践,"存其精要,辨其是非"而成,故曰"集成"。本书适用于中医儿科临床医生及基层医生参考使
本书由明代有名医家薛己编著,是一部载有大量外科医案的临床专著。共8卷。以肿疡、溃疡、瘰疬、杨梅疮等31种病症为纲,每一病症先简述脉证治则,次列病案,详记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症状、治疗过程、病情分析、诊断及治疗方药,全书附方约200首。特点:①诊断注重望诊和切诊,辨证准确。②治疗以内治为主,长于温补。全书200首方剂,除10余首为外用方外,其余均为内治方。③医案均为薛己亲自诊疗的案例,可信度高。全书叙述简明,医案真实,层次清晰,实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共同构成了《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
全书共分四卷,首先总述儿科疾病理论、诊法及小儿初生时的疾病,次按五脏叙述。在病理方面,多为发挥著者个人见解;处方用药亦多半为其家传秘方,每病并附有医案。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五十四年保婴堂本为底本,经过校勘而成。1.本书在全面总结汉唐以来的中医儿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临证经验,对小儿生理病理特征、儿科病证的诊法、儿科五脏辨证论治体系加以完善和提高,丰富和充实了儿科学理论内涵和实践依据,为中医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学术内
全书共3卷,并附医论6篇。卷一、卷二为内科、喉科和外科病症,卷三为妇科、儿科病症。内容收入内科病症87种,喉科、外科病症12种,妇科病症16种,儿科病症22种,共计137种。每病症均简要地论述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并贯穿气血痰郁的辨证纲领,充分体现了丹溪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运用。书后所附的“六篇大论”,是戴氏对丹溪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1.本书成为代表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我们现在学习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2.书忠实记录了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经验,其对疾病的辨治,议论清晰,方法简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大师,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被中医界视为推荐阅读之书。原书共分
《成方切用》为清代名医吴仪洛编著,是继《医方考》(明)、《医方集解》 (清)后又一部较为有名的方论类著作。本次整理,以乾隆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全书共十四卷,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一十二方;至第十二卷每卷又各分上下,各为一门,共设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二十四门。全书共收正方656首(含《内经》12方),附方与
何氏名医辈出,累世传承,何鸿舫是其中之出类拔萃者,他医道精湛,擅长书法,留下的众多方笺,既是医案,又是艺术隗宝,受到人们的争相追索和珍藏,亦是深入研究的宝贵资料。本书以此为旨,将何鸿舫的相关资料作一较完整的疏理、展示、校注、评析,以冀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
本书所选名方均出自1911年以前出版的古代医籍,且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医方,亦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出自妇科专著或主治明确为治疗妇科疾病的经典名方,总计12首。内容包括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当归建中汤,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三痹汤,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保阴煎、固阴煎,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易黄汤、宣郁通经汤、完带汤、清经散、清肝止淋汤、两地汤,清代柴得华《妇科冰鉴》桃红四物汤。每首名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90卷,是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科书。将中医内
本书系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该书共十卷。卷一至卷八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兼收外科及五官科医案。卷九和卷十为妇科、儿科医案。全书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于学术多所体悟,于后学启迪甚多。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三年卫生堂本为底本,对全书重新点校,书后附病证索引、方剂笔画索引,便于读者阅读...
本书分12卷。首绘人身部位穴位图、外科器械图、伤科治疗手法图共44幅,尤以治疗手法图生动形象,附以手法歌诀,一目了然,易学易记。卷一为经义、脉要、针灸基础理论,载有病源歌诀、脉证歌诀、宜忌歌诀、针灸歌诀。卷二论骨度、骨脉、骨节、骨格、部位、经筋。卷三载手法总论和器具总论,均录自《正骨心法要旨》。另有陈氏接骨歌诀及胡氏自编上髎歌诀。卷四论伤损内证的诊断、治法。卷五、卷六论诸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卷七、卷八载伤科方剂340余首,按方名字数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五卷。首述经带、血风、虚劳、积块、浮肿、前阴诸病;次述求子、胎前两纲;后列临产
1.本书由“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推荐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由明代有名眼科医家傅仁宇编撰。共6卷。卷1-2简述了有关眼科基础知识以及前贤医
本书系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在儿科发展目前占有重要地位。本次整理以清代起秀堂本为底本,全书三卷,上卷脉证治法,论及小儿生理、病理,列举常见小儿病证80余条;中卷记载危重疑难病案23个;下卷诸方,介绍了钱乙经验方122首。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主要针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虚损性疾病,如感冒、头痛、便秘等的康复与保健的需要,介绍了临床常用的艾灸疗法,并配有简明的真人彩色穴位图和具体的操作视频、图片。本书介绍的疗法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可现用现查,适合普通大众使用...
本书从中医流派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总结了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影响流派发展的地域、历史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了骨伤手法流派研究的框架模式。立意新颖,对中医流派理论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文献资料的整理方面,首次以燕京地域为基础,以本地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骨伤流派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各派的传承路线、学术思想、技术特点,并总结了各派的特色手法技术。本书整理继承了燕京地域主要骨伤手法流派的特色手法技术,使其能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其
本书力求体现以温病名著为纲,经典用方为目,方为统领,重在解析;理论临床结合,理法方药融合,重在应用的编撰特点...
五运六气理论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七篇大论,其文古而简,意奥而深,让历代许多医家望而却步。五运六气离我们其实很近,就在我们的身边。本书就五运六气进行的入门知识问答,传统运气学说是以宇宙天体运行规律,演绎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内涵是以人肉眼所能观测到的天文现象,与自然界气象、气候、物候等变化相联属,将人体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防病治病方法。本书就人体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胡希恕先生,毕生淡泊明志,潜心治学,专注于仲景之学,为我们揭示了经方医学的精神实质,整理总结了其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方法路径,并竭尽全力做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先生生前虽未能出版专著,但通过其弟子冯世纶老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的发掘整理,提出、论证与明确经方医学学术内核。经方,不仅限于数百首经验效方,而更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伤寒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为明代震惊中外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晚年所作。全书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撰著而成。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方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父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全书用韵语文体编成歌诀,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后世学习脉学的良好读物,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书末附《脉诀考证》,亦是对《濒湖脉学》的补充...
三和书院的学术内容的集成。三和书院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同有者,即同人大有也,既象征阳气之上下周流不息,亦共同拥有之谓;三和者,既包括“天地人和”,亦包括“性心身和”。同有三和的理念,由有名中医学家刘力红教授倡导并践行。刘力红教授所率领的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主要公益项目包括: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三和论坛、三和公益行等。其中,黄帝内针公益行的足迹已经遍及云南、新疆、甘肃、江西、山西、江苏、湖北、安徽等多个
兹将本书分为四部分,以养生发展历史为经,养生理论及学术构架、中医文化事件为纬,分以养生之源、养生之理、养生之论、养生之法等方面,详以养生历史、养生文化、养生方法,图以养生发展历史中的理论、名医、名著、重大事件、发展前景等重要内容,并简以文字说明,以图叙事,图文结合,适用于广大读者学习研究之用。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所有中医养生临床工作者,中医养生文献研究者以及喜爱中医养生的国际友人...
本书系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璈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 本书上册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疗方法及方药。 下册为梅启照增辑
主要内容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诊疗现状研究及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研究。对于该领域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是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控制其蔓延,降低其病死率、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科学。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是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控制其蔓延,降低其病死率、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科学...
本书主要从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养”全方位立体医疗体系角度出发,覆盖了膝骨关节炎概念与相关常识、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与方案优化、膝骨关节炎的慢病管理、医患健康咨询等内容。笔者在该书首次提出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和慢病管理的思路:①临床分期五期,即临床前期(I期)、早期(II期)、中期(III期)、后期(IV期)及晚期(V期),强调“治未病”和慢病管理的理念;②保膝(关节镜、HTO、UKA)与换膝(TKA)并不矛盾,应循序
本书是作者在此前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出新认识,新观点。讲道理,附以例案,以案证理,讲求实用,逻辑性性,、看得明白。充分补充、丰富、深化火神派学术内涵,凝聚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归纳了火神派的学术四大纲领、处方三大特色。突出临床经验,更富实用价值,析理精当,有助推动火神派学术发展...
初学中医,绕不开四大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先河、众方之祖,条文字少简洁,但却难懂。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元丰主编,以宋本为基础,原文+重点词注释+白话讲解+现代临床应用,再辅以大量图表,呈现出极简条文背后的意义,助你了解六经辨证的过程、辨证论治的精髓、治病租房的原则,理、法、方、药俱全,通过通俗易懂改的语言,实现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全国名老中医高益民推荐的中医经典入门书...
本书在燕京医学流派这一地域性医学流派的缘起和早期发展方面做了探索,并且对其形成发展之初的代表人物、学术特点进行梳理。 本文偏重于从中医的学术思想目前探寻燕京医学流派的早期学术起源和初步发展,立足于阐述北京作为金元明清国都时期,燕京医学流派依从于国家医学制度建立、北京地区医疗人才荟萃而逐渐形成的学派思想文化特色。而晚晴至民国时期,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和影响力衰退后,中医发展主要依赖民间认可和推动,这一时期的燕京医学流派发展状况、对中医
本书首先详细阐述四部脉法(人迎脉、寸口脉、冲阳脉、太溪脉)、金银针、针刺顺序、切脉针灸穴组命名规律、取穴方法(附有75穴取穴法)、进针手法等相关知识,然后详解切脉针灸穴组70余组,分整体上下阴阳调整取穴、辨病取穴、对症取穴三部分论述,每一穴组均写明作用、主治病证;每穴均配有插图,全书共计150余幅。全书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方便记忆和临床运用,适合切脉针灸初学者随时翻阅学习,对临床带教也有很大帮助...
本书重点阐述和分享了膝骨关节炎的基础研究、中西医诊疗、保膝、手术和前沿研究,将临床经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对基层和上级综合医院骨关节医生具有教学意义。共十六章,第一章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第二章关节软骨的生化分子学;第三章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第四章膝骨关节炎病理学;第五章膝骨关节炎生物力学;第六章膝骨关节炎的诊断;第七章膝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第八章膝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第九章膝骨关节炎围手术期处理;第十章至第十三章手术治疗,从手术适应
本书遴选经典方剂175首,均为现代临床常用而又疗效确实,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名方。根据治法、功效的不同,将方剂分为解表、涌吐、泻下、和解、温里、清热、开窍、补益、固涩、安神、治风、治燥、消导化积、理气、理血、祛湿、祛痰、安蛔驱虫等18章。每首方剂除有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外,均有作者根据长期方剂学研究并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方解与临床应用。较之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等,更为符合时代要求。对
本丛书选择针灸临床常见病症和有较好临床实践证据的病症,针对近现代针灸临床实践经验系统性总结,既为针灸工作者提供当代临床实践的诊治策略和实践指引,同时又提供以针灸为代表的非药物诊疗和护理引导和指导。本书内容主要包括针灸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历代医家积累的诊治经验、主要针灸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规律、针灸治疗该病症的初步机制研究、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证据和策略以及日常生活指导和科普知识。本书适合针灸临床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中医科研及教学
皇汉医学系列丛书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涉及72个作品,计划优选部分作品作为第一批书目,分为16个分册出版。内容以实用为主,包括临床各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证治,以及药学、脉学、医案、医话等内容。《温病之研究》主要评论、辨讹、纠偏吴又可《瘟疫论》,并阐发自己的观点,是研究、学习温病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瘟疫论私评》对《瘟疫论》进行了详细点评,对吴氏之所长表彰其说,弃瑕显瑜,使后人知所取舍,更加贴近临床...
经方汤液家卞嵩京先生,师从民国名医经方大家四川刘民叔先生,善用经方,屡起沉疴,擅治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辨证精细,论治灵活,从医60余年,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与刘师一脉相承。本书从经方与本草的全新视角,将经典文献活学活用,对临床各科中医师有非常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对经方汤液家卞嵩京先生临证60余年的医案进行系统总结,医案涉及内、外、妇、儿、肿瘤各科,从卞嵩京《本经》《伤寒》《金匮》之解读,阐释用药,以最真实的面貌,还原卞先生临证处方的原
《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目前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仲景原著的校注、释义,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书即是汇集历代名家对《伤寒
安徽宿州市萧县目前被确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优选单位候选地区。萧县卫健委致力于打造地域特色国粹学术流派——龙城医派。牵头发掘本地名中医,积极整理其学术著作。本书为安徽萧县当地名中医毛延明遗著,经后人编次整理而成。毛延明出生于中医世家,对中医内、儿、妇科等均有独到见解,对虚劳病、男子不育症、肝硬化腹水、妇科月经病及产后诸病的治疗经验极为丰富。本书为其后人对其遗著进行整理而成,包括其医论、医案等内容。本书系萧县卫健委牵头并抢救发掘的当地名
主要内容该书主要内容除中医外治发展史、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临床常用辨证方法,重点对30余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从概念、分类、辩证、评估、适应症、禁忌症、作用、物品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常用穴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该书还包括根据作者40年的临床经验,对常见病症,遵循君臣佐使的配穴原则的穴位配方;人体穴位折页图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相关部分。特色该书是一部临床实用、规范中医操作技术的中医专业高级科普图书,10余万
《中医临床病证大典?儿科病卷》将儿科常见疾病按新生儿病证、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心系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时行病证、其他病证共8个章节为纲,以每章下的具体病证为目,全面汇集儿科病证的历代中医药经典古籍文献。其中新生儿病证有胎黄、胎弱、胎风、胎毒、胎瘤、胎风赤烂、囟填、脐血、脐突9个病证;肺系病证有感冒、咳嗽、哮喘3个病证;脾胃系病证有鹅口疮、口疮、滞颐、呕吐、腹痛、泄泻、便秘、伤食、疳证9个病证;心系病证有夜啼、汗证、紫癜3个病证
《针灸甲乙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共10卷。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
全书共分上、中、下 3卷。分述胎前、临产、产后多种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每论先议病证,后附方药,共收录方剂百余首。内容完备,通俗易懂,论述详精,持论公允,治疗方法妥当,切合实用。在参考前人诸多著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个人的心得体会“凡妇人受胎之始,有以固其根;临产之际,有以防其变;既产之后,有以保其生”,充分体现了阎纯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本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定的历史地位,对后世产科影响颇大...
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武维屏教授,学问崇仲景之术,临证处长沙之方。后遇冯世纶教授,接触和学习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张立山教授从业肺科,临证所遇多为呼吸疾患。觉仲景之法,切合临证:外感发热,常有小柴胡汤一剂建功之时;哮喘病患,屡见射干麻黄汤令痰出喘平之例。咳嗽痰喘,皆可以六经辨证:发热胸闷,俱可从伤寒求法。张立山教授每遇病患,先从长沙处寻法,效与不效,反复揣摩。本书为其全国历
本书为清代医家柯琴撰著,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伤寒论注》系柯氏将《伤寒论》原文依六经方证,分立篇目,重加编次而成。首列总论一篇,集《伤寒论》总论伤寒之条文,并详加注释,使人开卷便知伤寒脉证得失之大局;其次,依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序分述各经之脉证。每经之中,亦先立总纲,务使读之便明每经之大略;再以方证分篇目,将《伤寒论》之条文,各以类从,其后又附以各方证之加减变化,并予以注释。 同时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条、39症、41方。下卷则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亦五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三部,分列为17症;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林奕含
老王子
阎连科
孙郁著
梁实秋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