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为“红色经典”“红色传奇”“红色故事”“红色基因”“红色家书“红色少年”“红色信念”“红色新篇”等8章,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选取这块土地上发生的30多个红色故事,故事主要人物为永州籍,特编成此书,以解码永州的红色基因,使这一基因在永州大地上得到传承,进而发扬光大...
本书主要探讨古郢都和江陵城的地望问题,包括古云梦地望,古夏口地望,“赤壁之战”军事地理,古湘、资、沅、澧与古夏水等古代荆楚地区的重要河流之所在,六朝时期宜都、建平郡地望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三国“夷陵之战”军事地理等...
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晋国600年3:封建危机的形成与爆发》聚焦于自赵武沦为赵氏孤儿至赵武去世这一阶段,描述了晋国世卿世禄制形成及公室势力日益衰微的历程,其间上沿下溯,展现了晋国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本书为摩梭人东巴文化系列之一,是一本口述史(此外还有一本文化志、一本影像志),也是目前可见的唯一一本东巴口述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有着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在离云南丽江大约300公里的宁蒗山区,古老的摩梭村落油米村,传承着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的东巴文化,村民用有别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智慧、信仰民俗独立于世。油米村被群山环绕,遥远而神秘,因偏居一隅,至2009年通电,2019年通网,2020年通路,此前进村只能徒步或乘骡马。因此也较为
这是一本研究春秋时期齐国对外关系政策的作品。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时期,身处乱世的齐国,从春秋初期的诸侯大国逐渐崛起为强国继而称霸中原。春秋时期齐国对外关系的政策在齐国处理对外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书共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对外关系政策所依托的历史背景,周室衰微,诸侯崛起,霸权迭兴;齐国内政兴衰变迁,而齐国始终以大国的地位存在于春秋历史的舞台。第二章展开对春秋初期齐国外交政策
本书为“宁波历史文献丛书”第十辑。收录国图版徐时栋《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31卷本,影印出版。宁波地方史志编篡的历史很长,被学术界推崇者当数《宋元四明六志》(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续志》和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延祐《四明志》、至正《四明续志》)。本书收录的《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影印版由清代学者徐时栋校,陈子相补,为同治年间刊本,共31卷,分札记20卷,补遗2卷,校勘记、佚文4卷,杂录2卷,作者2卷,余考1卷...
《〈尚书〉学文献集成.朝鲜卷》辑录的是朝鲜时代学者用汉文撰写的《尚书》学文献,其中著作33部,单篇文章100篇,诗歌24首,涵盖了大约从公元14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朝鲜学者研究《尚书》学的相关文献。本书是朝鲜时代《尚书》学160种文献的繁体竖排点校汇刊本,以韩国成均馆大学出版部编印的“《韩国经学数据集成》57《书经》九”为工作底本,辅以韩国文集编纂委员会搜集整理、首尔景仁文化社出版的《韩国历代文集丛书》。此次整理工作包括录文、标点和
《华清宫·温泉志》是第一部全面论述华清宫温泉历史和文化的著作,资料丰富,论述平实。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各个章节都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符合学术规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全书共七章、二十三节,在对华清宫温泉进行宏观审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华清宫温泉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综合园林景观;民间生活风俗、沐浴养生特色;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古今名人遗事及华清宫温泉保护开发的具体情况。全书观点明确、
本书是宁波帮博物馆从馆藏的众多文物藏品中精选而来的集萃图录,大体按照器物、实物、文件等分门别类,是宁波帮博物馆建馆以来对馆藏文物的一次全面梳理。全书分为“发展史迹”和“人文传承”两大板块。通过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从宁波帮历史和人文特质两个层面,为读者提供走近、了解宁波帮的生动路径...
《永定河史话》于2017年3月第一次出版发行,出版后得到了社会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次新版《永定河史话》结合时代背景增加了新的章节,文字做了补充和删改,并应读者要求增加了书中照片的数量,图文并茂,全面展现永定河的历史文化精髓。“多情惟有桑干水,照我红颜又白头。”当这本书再次呈现给读者之时,作者已是年过古稀。本书不仅追溯了永定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生态,还深入探讨了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历史贡献。书中更进一步
本书收录了十五个中拉人文交流的口述故事。具体包括:寻找我生命的另一半:中国、中拉艺术交流的架桥人、文学之窗里的中国风景、一个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等...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上承东汉,下启隋唐。魏晋时期的很多服饰与汉代一脉相承,还可以在隋唐服饰中一撇它们身影。本书共分八章,前六章分别描述了贵族男性、贵族女性、文人逸士、男仆女侍、劳动人民和稚子幼童在各场合所穿的服饰,参考资料种类比较丰富;第七、八章主要分析了成人礼、婚礼、葬礼和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服饰,参考资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小说等文字资料为主。两个个附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物疏、服饰形制进行
9787576341683 读一页就上瘾的三国史(全3册...
本书从地理生态环境、村落来源、民族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等等方面对湖南龙山县的15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图文并茂地对传统村落的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时对这些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呈现,可以为这些地方的乡村振兴、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参考,极具现实意义...
《考古学集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原每年出版一集,自2021年起改为每年出版两集,主要刊登长篇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研究论文,以及有关科技考古、实验考古的报告和论文等与考古学相关的论作。自2017年《考古学集刊》第20集开始进入我社出版,2023年入选cssci收录集刊。本书为第30集。本集共收录10篇文章,内容包括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专题研究论文、科技考古理论研究、国外考古介绍四个方面。考古调查与发掘简
本书分“伊斯兰世界的比权量力”“衡短论长:两个帝国的治理”“商业与工作中的'普通人'”三部分,收录了隐秘的角落,地缘政治制约因素、军事事务和财政管理,宗教与语言多样性中的君主统治合法化等内容...
本书在梳理汉代石祠建筑的基础上,以典型的祠堂画像石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考古学、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文献及汉代遗存的壁画、帛书、随葬品等不同类型的图像资料,对汉代画像石祠堂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重释了不同格套石祠画像的意义,揭示了石祠构件与画像内容的空间关联,阐明了各类榜题的早期叙事性文本特征,建立了画像之间的叙事逻辑关系,总结出民间墓葬建筑的双重空间体系...
本书分成历史钩沉、岁月踪影、时代印记、工厂企业仓储码头、学校教育文化建设、道路桥梁水路交通和人物小传七个部分。本书以“故事集”名义编撰,是为了突出故事性,而非志书。鉴于街道区域多次调整,反映历史进程以街道沿革为脉络,材料取舍上以现街道内容为主,人物介绍以沪东人和对沪东有重大贡献的人为对象,事物内容选择有“学校、村落、企业、交通、地理、集市、民居、风俗”等多个方面,分别收集整理了发生在老沪东街道范围内大量历史故事,意在记录下沪东这块土地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福'文化观念研究回溯与展望”“福源蠡测:先贤'福'文化观念”“百年赤帜:人民有党福齐天”“闽台福话:福满人间塑吉祥”“吉事有祥:福至心灵万物现”...
1.概述一百余年中国考古史全貌,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2.以编年体形式梳理一百余年中国考古成果,展现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本书为一部大型中国考古学史主题图书。作者朱乃诚为《中国考古学年鉴》原执行主编,长期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该书以编年体形式记述1899—2021年中国考古学领域的重要考古发现、学术活动、研究成果等。全书270万字,纪事首尾完整,资料翔实权威,对中国百年来的考古学
本书是一部以世界为背景的、中外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明史论著,集中体现了刘家和先生的基本治学理念,破除西方中心论,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并给中国史以应有地位。 本书选文九篇,共分三辑:第一辑是以探讨古代中国文明特点为主要任务的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成果;第二辑是从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意义上对世界历史所做的比较研究;第三辑则是从方法论上对于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研究所做的理论反思。 本书收录了刘家和先生在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的比较研究上
《[同治]增修施南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志分十二门,内容依次为天文志、地舆志、建置志、学校志、典礼志、食货志、武备志、官师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志前载新旧各序十一篇、旧志稿姓氏、增修施南府志姓氏、例言九则、增修施南府志目录,可观是志梗概。 《[光绪]施南府志续编》十卷,清王庭桢、李谦修,清雷春沼、尹寿衡纂,清光绪十一年(1885)施南府新旧志合编刻本。牌记镌“光绪乙酉十月开雕”。是志分十门,
本书设馆长寄语、学术前沿、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博物馆学科建设、齐鲁文物鉴赏5个栏目, 共收文章38篇。学术前沿栏目的文章由齐鲁文博讲堂中15位专家学者的讲座整理而成, 另有石刻文物研究2篇、郑岩和李晨特约稿件各一篇; 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和博物馆学科建设两个栏目的稿件均由山东博物馆馆长和部门主任供稿, 紧紧围绕博物馆的实际工作展开研究; 齐鲁文物鉴赏栏目面向山东省内各文博单位的学者征稿, 旨在为全省文物考古相关工作提供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的机
从云南陶瓷起源、历史文化、产地分布、民族古韵、代表人物、收藏鉴赏等方面细致地介绍了云南民族民间陶瓷文化的发展现状,技艺特色及传承发展。千年制陶史让云南的陶瓷呈现出来自民族的、中国的的魅力,本书以历史物证为根本,民间传说为根据,物理分析为主导的写史态度,符合实事求是的历史观,用历史、用物理、用物证讲云南高原的陶瓷故事,也是传扬、颂扬、弘扬中华文明。本项目填补了云南陶瓷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除了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目前云南陶瓷产业的发展,对民
甲午海战惨败,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洋务派失势,以变法图强为口号的维新派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变法运动,然而各方势力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暗中较量,变法zui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而借改革重新分配晚清这块利益蛋糕却是最终目的,更加激烈的派别斗争在一轮一轮的改革中展开,让清王朝逐渐走向瘫痪。无论是慈禧太后、袁世凯、李鸿章、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维新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乃至来自民
本书是一部专注于东周时期郑韩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专著。作者以郑州地区的郑、韩两国都城及墓葬材料为核心考察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两国的疆域进行了细致的动态分析,并深入探讨了郑韩故城的形制、布局及其特征。书中对郑州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进行全面研究,包括墓葬的分期、等级、器用制度和丧葬习俗等,揭示了郑韩墓葬的显著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本书还致力于复原郑韩文化的全貌,探讨其主要特征和演进过程,并分析了郑韩文化变迁与王朝更迭之间的内在联系...
昭宣时代是西汉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其史实主要记载在《汉书》中。《汉书》素以古奥渊雅著称,直接阅读《汉书》原文,对现代的读者来说是很困难的。本书作者涂盛高先生尝试以古文来叙述这段历史,保留了《汉书》原汁原味的风格,可以作为阅读《汉书》的入门读物。本书名为“推演”,一些叙述逸出《汉书》记载之外,包含了作者对历史的大胆假设和想象,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本书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兼具学术与文学价值,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作者善于撷取一些细小的事项,从历史、经济、语言、文化等多角度对游牧文明和农耕文化展开了具象的观察和思考,使每个叙述切片都呈现出多重意象和深邃内涵。严谨的学术考察、丰厚的知识储备、摇曳多姿的行文特点和充沛的故土情感,让本书的内容充实而饱满、厚重而诗意,呈现出纵横交错、多面立体的复合色彩,独具审美价值...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4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开一届人大、定第一部宪法、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本书纵览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兰西、德意志、美国7个世界大国争霸的历史,从各国初期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到后期的战略失误导致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再现了西方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过程。 书中从战争、贸易、政治、外交、科技等多个维度,对各国历史做了综合分析,讲透大国争霸过程中的热血与残酷、文明与杀戮、算计与征服、欲望与眼泪...
六分仪,又叫纪限仪,主要用来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康熙十二年(1673),时任钦天监监正、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铸造,陈设于京城观象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它连同其他4件天文仪器被德军劫至柏林。直到一战结束,《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败的德国将其归还中国。这些天文仪器,承载的不仅是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史,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在 上的地位浮沉。本书用通俗的方式介
《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近代史随想录》是崔志海教授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册史学随笔,收录的文章分为三组:第一组偏于政治和思想层面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第二组偏于学术史研究和学术评论;第三组为会议发言和序跋,记述与史学研究相关的人与事;后附一篇访谈,系统扼要地讲述了崔志海教授的学术经历和感悟。真实的梁启超、蔡元培的为人与风范、袁世凯与晚清政治、盛宣怀的另一面、美国政府与辛亥革命等话题,书中都有精彩论述...
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路易十四为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君主制政体。但在1789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博弈不仅彻底摧毁了前者,还使其声誉扫地,法国也随之陷入动荡之中,直到拿破仑重建秩序。本书勾勒了这段承上启下历史时期的波澜画卷,科林·琼斯以扣人心弦的讲述,追溯了在这个跌宕世纪中走向迟暮的波旁王朝。王权与高等法院间难以调和的斗争,贵族与平民间无法弥合的分野,启蒙运动的浪潮,对外战争的冲击……当“太阳王”的遗产在愈益复杂的环
第五册 吴越兴亡:齐国两大家族内部斗争,晋楚深陷腐败和内耗的漩涡。老牌大国碌碌无为之时,南方蛮夷登上了历史舞台。吴国和越国在仇恨的发酵下迅速崛起,当仇恨远去,泡沫随之破裂,一切归于寂静。伍子胥身负家仇,勾践心怀国恨,命运与意志,造就了这段血色历史和千古传奇...
第二册 秦晋恩怨:齐楚争雄,桓公野心高涨,楚王枕戈待旦,南北之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晋室血雨腥风,钩心斗角;大秦崛起边陲,倾慕中原;秦晋联姻,道不清恩恩怨怨。晋公子重耳十九载颠沛流离,走南闯北,忍辱负重,终至王者归来…...
第四册 天下大乱:晋国三郤覆灭,少年孙周回国登基,又成一代雄主。晋楚争霸之势渐衰,表面和谐共处,实则暗潮汹涌。小国的生存与发展,步履维艰。是死心塌地站一个队,还是随时准备跑路?是一心傍上一个超级大国,还是两头挑拨、坐收渔翁之利?是称霸一方,还是身死国灭?结局就在一念之间...
日常生活中的词语,因为熟视无睹,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它有趣的本义,更遑论洞察语义的演变,挖掘个中隐藏着的鲜活的异闻秘史了。借由词语考古,我们能够回到历史的现场,在山林河海、奇人异兽,甚至家常杂物中发现博物之美。 《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以常用词为方法,从源头抽丝剥茧,在时间的流动中捕捉万千知识:“卤莽”原来指盐碱地上的荒草,“风筝”原来是传递消息的工具,“赝品”的“赝”竟然跟家鹅有关,“首饰”原来指男人的帽子及其饰物……原来
1843年上海开埠,迅速成为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这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文化,形成了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十里洋场,霓虹闪烁,夜上海的璀璨夜景,与白日里的繁忙景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繁华都市的生动画卷。无论是外滩的百年建筑群,还是南京路上的熙熙攘攘,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世界文化遗产地:清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建筑图集》由孟繁涛主...
本书通过整理张家口长城的建造实例,采用徒手绘制的手法,记录张家口长城不同时期及不同功能的建造风格,通过图稿对长城的建造形制、结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被美誉为长城博物馆的张家口长城。挖掘中国长城的功能性与艺术性,表现长城的形式美感以及象征意义。本书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图解张家口长城建造样式》。以图文并茂,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精心绘制并编辑记录张家口长城的创作画稿和精美照片,并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
《扬州运河谈》从考古和文献的角度讲述了扬州大运河鲜为人知的历史,主要内容有古邗国的概况、古邗沟的开凿;汉代建都扬州的刘氏诸侯王以及他们的墓葬;隋炀帝与江都兵变、隋炀帝墓和出土的精品文物;瓜洲运河的兴衰、瓜洲镇的大事记、天中塔与曹寅的故事、高旻寺行宫与康熙皇帝的故事;大运河边上忠烈史可法的故事,史公铁 得而复失的原因和经过;大运河世界遗产点盐宗庙的前世今生;大运河边 美食富春茶点的旧事。读此书,犹如泛舟古运河上,且赏沿途美景,且听风云故
《春秋可以这么读》系列,拆解《春秋》的文字迷宫,以平直幽默的叙述、风趣搞怪的漫画、直观详实的图表,清晰呈现春秋时期的历史格局,理清诸国历史脉络,讲述大国霸主的崛起历程。帮助读者轻松了解传统文化源头,掌握古人智慧精华,理解人际博弈规律,发现人生奋斗奥秘。《春秋可以这么读:桓文霸春秋》是系列第二部,讲述齐桓公、晋文公先后在乱世称霸的精彩历史...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回顾与展望》《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对康区的区域认知》《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川藏教区勘界史考》《记录西藏: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在西藏的摄影活动》等文章...
帝王将相的故事之下,隐藏着无数制度的创设、变迁,实践与崩溃。这些制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又指引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制度贯彻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就连看似不受拘束的游侠与流民,也没法 脱离制度的约束。梁山好汉也好,太平天国也罢,都是对既有制度的模仿。读懂制度,才能读懂中国历史的运行逻辑...
曾琦云 评注
林奕含
阎连科
梁实秋
王学泰 著
汪曾祺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