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此书名为《重新发现的中国雕塑史——从石器、陶器、陶像、铜器、俗像、佛像到赏石的完整叙述》,从中可以见到作者之立意:作者从历史遗物形体与制作痕迹出发,以物逆志,从创作论角度推知各时代对石器、陶器、陶像、铜器、俗像、佛像到赏石等各类材质艺术器物的造形能力、造形理念和时代社会审美观念。此书“序言”为本书立论之基,从“雕塑的理念”“证据的性质”“推理的方式”“事实的推定”“意见的区分”和“雕塑史的写法”阐明关于雕塑史的基本概念,结合各时代具体
本书为“丝路甘肃建筑遗产研究”书系之一的《丝路甘肃建筑遗产研究:兰州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卷,基于作者多年从事兰州地区古建筑研究、设计及修缮实践的技术、经验积累,遵照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标准,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总结兰州地区传统木作技术的著作。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兰州地区古建筑木作营造释名、古建筑的主要形式、种类、通则及权衡、构造方式及构造技术、大木制作与安装技术、斗栱的构造、制作及安装技术、古建筑中的雕刻、装饰,工程建设及修缮实践。本书对
本文集共选录38篇论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性质,共3篇,分别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新疆的古代交通路线和20世纪考古研究概况以及简要地介绍了新疆古代遗存概貌。第二部分为史前时期,共25篇,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某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第二组是对几种考古学文化的专题研究和论述;第三组是与他人就某些问题进行的学术争鸣。第三部分为历史时期,共10篇,可分为二组,第一组是关于某些古代城址和道路的历史地理考证;第二组是关于察合台汗国银币、新疆佛
本书立足于考古学者视角,以测量误差为起点阐述考古数据的统计意义,强调可视化图形对展示考古信息的重要作用,利用统计原理描述考古数据所蕴藏的考古信息。在相应章节中首先简要介绍相关统计原理,同时较详细地阐述统计数据的计算过程,并配有实际考古案例,以促进考古学者短时间内掌握统计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本书从诸多文献中精选了世界范围内多个统计考古案例,强调了统计学在解决许多考古问题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可为考古学者提供第一手资料,阐述的科研思
广珐琅的成功创烧,不仅引发了广东非常富有盛名的广彩的产生及在西方的广为流行,而且对宫廷画珐琅的成功烧制及景德镇釉上彩瓷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深刻改变了清代陶瓷的总体风貌,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本展览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与深圳博物馆联合申报的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展览聚焦广珐琅产生的历史背景、技术源流、装饰题材、宫廷互动和外销市场等方面,重点呈现广珐琅的早期面貌及中西
本书以考古发现和传世的与射礼、投壶相关的器物、铭文、纹饰及书画作品等为研究对象,结合地方史志和古籍文献资料,对射礼和投壶的起源、发展及意义进行研究。这是一部从通史角度对弓箭礼仪文化进行研究的综合性著作。本书探讨了商周至明清时期射礼在种类、仪节、意义等方面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射礼的特点;揭示了以弓箭礼仪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礼仪制度不断被继承和调整,从而 加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民众娱乐需求的历程。本书能够推动礼制史、弓箭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本书以中医药中独具特色的“香药”为切入点,通过200余件(套)海上丝绸之路香药、香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和50余件现代香药植物标本,以及丰富的文献、图表资料,讲述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与香药的故事,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彰显中医药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科学价值...
本书分为报告篇和论文篇。主要内容包括:广西百色发现的旧石器;广西百色地区新发现的旧石器;广西新州打制石器地点的调查;广西百色市百谷屯发现的旧石器;百色田东百渡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等...
为配合云冈“八五”保护维修降低窟前地面工程,1992至1993年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组成云冈联合考古队先后两次对云冈石窟第9窟至第20窟、 窟至第4窟窟前地面以及第3窟窟内前、后室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4000余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2000余件。本报告以1992、1993年考古发掘为主,根据洞窟所处位置和窟前建筑修建的不同,分别设立章节,分概述、 、2窟前、第3窟窟内与窟前、第5、6窟前
该报告是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之一,是对分布于阴山山脉秦汉长城的完整数据呈现和对其修筑背景和历史沿革的杭理。分为概述、银子河秦长城、西洋河汉长城、黄旗海-岱海秦汉长城、蛮汉山汉长城、九十九泉汉长城、阴山汉长城、阳山汉长城、五原塞外列城、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以及结语等十二章,其中对墙体及沿线烽燧、障城等单体建筑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该报告架构清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是内蒙古长城的必要资料补充,是长城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料...
《榆阳区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藏志》收录北魏至明代墓志167方,以中古隋唐墓志为主。地域上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北地区,内容上大致可分两组:一为士人墓志,如唐李百药、高崇文等之墓志,可补史传之阙、考察隋唐士族之变迁等,具备多方面的解读意义和研究价值;一为西域少数民族及入华异族人墓志、塔铭,如唐吐谷浑公主墓志、回纥贵族墓志,以及甚为罕见的粟特人双语塔铭,均可藉以考订“异族之史、殊方之文”,由此展开中西交通、西域学、唐代丝绸之路等多视角的研究。墓
本书是第一本较为完整的中古以来的纪事藏书家传体的图书馆学的断代史。这本书总结私人藏书的重要性,学术与藏书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文献的搜集、统计、整理、总结,并将此作为评价清代公私藏书事业的标准。该书的另一特点,是把藏书活动放在一个文化学术史的高度来认识和分析的。在论文中他极力称赞了藏书家的功劳和对繁荣学术的贡献。他的图书馆史学思想,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书还附有徐雁教授的译文,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本书...
因明(hetuvidyā)是唐代玄奘法師沿用《瑜伽師地論》的命名法,對于他當時以陳那(Dignāga)爲代表的印度佛教邏輯學、辯論術與知識論學說的一個總稱。漢傳因明保存了印度佛教邏輯學與知識論在公元6到7世紀這一階段的發展形態。漢傳因明文獻是我們研究印度中古邏輯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1980年代,復旦大學鄭偉宏教授得到老一輩因明學者石村先生將他所珍藏的一套因明資料慨然相贈,才得以順利從事本領域的研究。這套書彌足珍貴且來歷不凡,種類之
本书是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大兴魏善庄地区考古工作成果的呈现。大兴魏善庄地区共发掘清理古墓葬100座,其中明代墓葬46座,清代墓葬33座,时代不明墓葬21座,汉代窑址1座。发掘面积共计2150平方米。该报告共分为六大部分,全面介绍了本次考古发掘的收获,丰富了大兴区魏善庄地区的明、清时期墓葬的材料,对该地区墓葬的形制、结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该地区明清时期家族墓地的丧葬习俗有了充分的了解。为研究该区域内墓葬的分布
《简帛有声——出土简帛的文献学研究》收录作者多年从事出土简帛研究的文章,属于简帛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成果。作者对于侯马盟书、张家山汉简、马王堆帛书、五一广场东汉简、悬泉汉简等出土文献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致力于清华简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在这方面撰写了数十篇的学术论文,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从文献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出土简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文王称王”“武王受命”“周公居东”等,可读性强,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文史爱好者和相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本书运用考古材料,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既各具特色又相生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内在气韵和精神品格。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书中既有对水下考古中公共考古进行探索的文章,也有水下考古发掘的工作报告,既有沿海相关遗存调查、发掘的成果介绍,也有航海时代海外贸易网络和外销制品的微观研究,此外还有从科技考古方面进行水下考古研究的。本书中收录的两篇关于外销瓷的文章,反映了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东亚乃至太平洋海域陶瓷贸易的缩影,以及相关城市兴衰和贸易的关系。可以说,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反映了当前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前沿学术成...
本书按照卜用甲骨的材质胛骨、腹甲和背甲对殷墟村南、村北两系各组类的王卜辞以及各组类非王卜辞甲骨上的钻凿布局与占卜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建立了殷墟甲骨钻凿布局的演进序列,厘析了殷墟甲骨占卜形式的发展轨迹。解读了一些特色卜辞布局。分析了同一组类内部甲骨材质对于占卜内容与占卜形式的影响。探讨了甲骨分期、甲骨组类、甲骨材质、占卜内容、钻凿布局等对于占卜形式的影响。...
现有秦简算书有北京大学藏秦简《算书》《田书》(2012~2023年刊布)和岳麓书院藏秦简《数》(2010~2022年刊布),本书校释2023年以前刊布的秦简算书文献。秦简算书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数学在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第一手材料,在数学目前占有重要地位,极具研究价值。本书汇集了2023年以前所见秦简算书文献,把秦简算书置于中国数学史的大背景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跨学科研究,在简文释读、简文句读、简文释义
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为北疆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来华创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博物馆发展历史已逾百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动物、植物、地质、古生物、古人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博物馆。本书以图片呈现的方式介绍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创建始末、收藏历史。以珍贵的图片资料向公众讲述北疆博物院的人文类藏品,使公众对北疆博物院有更直观、全面、深入的了解。本书适合对于天津自然博物馆展陈及历史相关的博物馆学研究人员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叙述了对古物的认知和社会现象。书中插图收录从汉代到新中国建国期的水盂百余件。此书的出版,对寻古、玩古、理性收藏有一定启示作用,对研究水盂这个被誉称为“文房第五宝”的文房雅器的材质运用、生产工艺、历史背景、社会状况、生活风俗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意义...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之一,不仅具有基本的物质属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文化意义。东周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本书在全面占有、系统分析考古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出土文献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东周秦汉时期服饰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勾勒出“汉服”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并就服饰考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思考。本书是一部关
大园子墓地位于云南省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是滇东高原上一处规模较大的青铜文化遗存。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具体实施内容之一,对大园子墓地的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清理西南夷墓葬400余座,出土铜器、玉石器、陶器等各类随葬品600余件(组)。此项发掘及其成果,填补了西南夷考古的一个重要地域空白,对完善和研究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夷青铜文化的谱系,探索当时滇东高原及滇、黔、桂三省
1.《长安印典大秦封泥》是一部展示作为秦代官印遗存的秦封泥,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秦代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类图书。全书不仅介绍了秦封泥的起源、应用、出土、存藏、价值、研究及其文字特点、艺术风格等内容,还以秦封泥文字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为切入点,结合大量典籍文献与出土文物,展示了秦朝的职官、地理、车马、法律、盐税、医疗、纺织、音乐、传驿、宫殿苑囿、军事制度等秦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全书选取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约130枚,以及相关出土文物
古埃及文明是地球上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神秘而浩瀚,伟大却又多元。它起源于尼罗河畔,却又将尼罗河驯顺,掌握于自己手中;它崇敬神明,却将神明与尘世联系起来,使人神共存同一片大陆之上;它重视死亡,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千年不腐的木乃伊,都显示着对再生与永恒的渴望。 本书遴选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提供的珍贵图片,从法老的宫殿到众神的庙宇,再到亡者的金字塔,展现了古埃及这一充满了非凡色彩的传奇之地。本书作者,埃及知名考
本书收录了92方扬州市范围今年来新出土的墓志或地券、墓砖等,上起宋朝,下至明清时期,所涵盖的时代范围较为广泛,出土地也较为集中,个别还是成系列的家族墓墓志,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从墓主的出身看,既有达官贵人,也有品阶较低的官员和普通百姓,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变迁尤其是明清时期扬州社会经济状况、乡里结构、民间风俗等有重要价值。同时,所收墓志或地券等资料的书写刊刻形式和物质载体所反映出的信息,也为了解自宋元至明清丧葬礼俗的变迁提供参考。本书由拓
本书由著名敦煌学研究专家柴剑虹和刘进宝共同撰写,是一本讲述敦煌历史溯源及其文化艺术发展的普及读物。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敦煌历史溯源、莫高窟的营建、藏经洞与敦煌遗书、敦煌宝藏的流失、敦煌壁画和彩塑艺术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全面展现敦煌1650余年的历史。全书配有45幅珍贵历史照片及高清精美壁画彩塑图片,另附一张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资料中心提供的《敦煌文献收藏单位一览表》,堪称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敦煌文
隋唐大运河遗址穿宿州城而过。2007年3~8月,为配合宿州埇上嘉苑小区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部门对木牌坊运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本次发掘是大运河宿州段的第二次正式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面积约500平方米,揭露出较完整的运河河堤、河坡、河道等遗迹,发现了石构码头1座,并清理出灶、灰坑等遗迹,出土宋代沉船等各类遗物2000余件,取得了重要收获。本书对此次发掘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对于运河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隋唐大运河遗址穿宿州城而过。2006年4~8月,为配合宿州西关商业步行街C区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部门对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对此段运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揭露出较完整的运河河堤、河坡、河道等遗迹,清理发掘水井3眼,墓葬1座,灰坑1个,出土各类遗物1500余件,取得了重要收获。本书对此次发掘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对于运河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秦汉时代的社会身份既有古老身份制的遗留,也有自己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的社会身份有有爵者、有秩者、有庶人、有徒隶,还有官私奴婢等,纷繁复杂。但是,剥离纷杂的表层,我们发现秦汉帝国社会身份体系中,主干部分突出的还是以爵和刑两个因素调整的身份系统。基于这个思考,本书从爵刑一体的身份序列爵的身份、剖分与变迁徒隶与身份刑三部分论证,尝试构建秦汉帝国爵刑一体的学术理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证,希望对秦汉社会身份制度的认知有所补益...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览通过叶家山、文峰塔、郭家庙、苏家垄等重大考古发现出土文物为观众展示考古破解曾国之谜的过程。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以彩色照片为主,辅以清晰线图,使读者较为直观、全面地了解曾国出土文物的文化、科技、艺术价值,揭示曾国从在江汉地区独领风骚到滋养楚国、最后融入楚文化的发展历程...
汉代是从王国的血缘政治发展为帝国的地缘政治时代,地缘政治带来的是社会整体的文化趋同和考古学文化的趋同。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考古学文化的区域性探索始终是重要课题。汉文化分布的广袤空间范围和文化内涵的复杂程度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种考古学文化,因此汉文化形成过程的区域性考察也就成为汉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汉墓研究则是此种考察工作的基石和有效途径。《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研究》以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分区汉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这
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于1972年,50年的发展历程蕴涵了几代学者长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在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之际,本书编辑组收录了50余篇来自任教老师和校友的采访稿件和回忆文章,回顾了刘敦愿、蔡凤书、李肇年先生等前辈创建专业的点滴过往,回忆了几代学人走上考古之路的校园生活与田野经历,并寄语于后生。温故而知新,本书旨在回顾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成长过程,总结和传承山大考古精神,为考古专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支撑...
该书为内蒙古自治区di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重要文件汇编,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重要文件,涵盖国务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档案局、民政部等部门及内蒙古自治区关于di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文件;第二章是相关领导的重要讲话;第三章为工作简报,介绍每一阶段的普查成果,共46期简报;第四章为普查宣传,为当地报纸关于内蒙古自治区di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相关报道;第五章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各个盟市的验收报...
何村遗址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九岸村何坡屯东部左江的左岸台地上,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 该遗址发现的遗迹只有墓葬一种。墓葬中的人骨往往和地层中的螺壳、蚌壳混在一起,没有发现墓圹。人骨分布十分密集,很多不同个体的人骨无间隙相互叠压。葬式以屈肢葬为主,还有肢解葬和蹲踞葬等其他葬式。屈肢葬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俯身屈肢等形式。肢解葬多为头部肢解,也有多处肢解者。 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蚌器、骨牙器、陶片四大类,其中石
水洞沟遗址从发现到如今已经历整整100年,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也走过了100年的征程,但对于旧石器考古研究的认识和理解,目前仍较多地局限在专业学者内部。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旧石器考古和早期人类历史,可能是目前我们旧石器考古学者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本书以水洞沟遗址的研究为核心,结合世界各地其他地区的研究案例,着重介绍旧石器考古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使读者了解旧石器考古,了解探索早期人类历史的方法和过程。本书适合历史、文物、考古研究者
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了“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选出旧石器至明清时期的100项重要考古发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概括总结,展现了海岱地区在人类演化、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齐鲁文化在中华文化传统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对于研究山东及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石景山区何家坟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该墓地于2013和2016两个年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060平方米。出土汉代、西晋、辽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时期墓葬80座,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瓷器等遗物198件。考古遗存数量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区域特点突出,是一部浓缩的石景山区物质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北京地区考古学内容...
锡涅利尼科沃1号山城遗址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部十月区,处于拉兹多利纳亚河西岸低矮的山顶之上。2015~2016年,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主要对城址中部和东部进行了发掘,发现大量房址和灰坑,以及蓄水井遗迹,并通过解剖了解了城墙的结构和始建、沿用和情况。此外,该遗址内还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
重庆云阳塘坊遗址位于长江北岸阶地上,现属云阳新县城范围内的三峡水库淹没区。200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文化层堆积较厚,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夏商时期、东周时期、东晋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历经多个时代。发现有建筑遗迹、灰坑、灰沟、墓葬、水井和陶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瓷器、砖瓦、铜器、铁器和卜甲等。该遗址长时间的反复有人类居住活动,并与紧邻的丝栗包遗址在早期存在互动关系,晚期存在共存关系,这些都为了解四川盆地东部
糖坊墓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陈家坝办事处晒网村,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发掘面积8100平方米,发现墓葬38座,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这批墓葬埋藏有序,时代承续,保存较好,为重庆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汉代至六朝家族墓地,墓葬形制多样而统一,随葬品丰富,为研究峡江地区汉代至六朝的埋葬制度以及社会习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报告所公布的是2004、2007和2008年巫山龙头山遗址及墓葬的发掘资料,主要有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63座,另发掘汉代遗址142平方米,清理窑和灰坑各1座。本报告对以上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相应讨论。龙头山遗址及墓葬资料为三峡地区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尤其对墓葬的分期断代不无裨益...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的考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当代考古之中。遥感考古对于大型及超大型文化遗产类型具有巨大优势,比如江汉平原史前聚落遗存的空间格局、陕北长城、居延遗址群落、明清时期北京城空间形态等,再如缅甸妙乌古城分布、吴哥城市形态、古罗马时期突尼斯南部边墙长城系统等。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至第五届(2016—2021)遥感考古年会优秀论文集,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
水既生先生潜心于陶瓷研究,对北方古代陶瓷技艺及历史颇多创见,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和出版。本文集收录先生治陶论文20余篇,包括《山西陶瓷概略》《陕西古代窑具及装烧方法的初探》《从唐代陶瓷彩饰看烧制技术的发展》等,内容涵盖对山西陶瓷发展史的系统梳理、对中国陶瓷发展史体系的讨论、对陶瓷生产工艺的关注,是先生历年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
淮安板闸遗址为京杭大 运河江苏段上的一处重要历 史文化遗存,淮安钞关目前 尚存钞关码头6处、石质驳 岸以及钞关旗杆遗址一处, 遗址全长400米。2015年和 2016年,南京博物院和淮 安市博物馆对板闸遗址两次 考古挖掘,总面积达5500 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铁 器、铜钱和石构件3000多 件。板闸位于大运河中部, 明清时期又为黄河、淮河、 运河交汇之处,
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宁乡冲天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后期破坏严重,但出土遗物十分丰富,以宋元时期瓷器为主,多达2000多件,可复原300多件。瓷器分为青釉、青白釉、酱釉。其中青瓷质量上乘,种类有碗、盘、盏、碟等,纹饰有莲瓣纹、菊花纹、勾连草纹等,多为龙泉窑产品。青白瓷数量占大宗,有碗、盘、碟、盏、灯盏、杯、炉、砚滴等,纹饰有莲瓣纹、菊花纹、草纹、勾连草纹、弦纹、回形纹等。酱釉瓷有碗、盏、盆、钵、擂钵、罐、灯盏、
《海岱考古》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编的关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系列考古学文集。此丛书集中发表了山东省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简报与报告,有重点地刊载了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
2012年10月正式启动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涉及单位众多,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工程浩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荆楚地区规模**、收藏最丰富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历时数年努力,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任务。为了与社会共享普查成果,让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在此基础上,我馆倾力编著《湖北省博物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与发现》。本书分为以下几部分:
本报告内容包括了以精确测绘为基础的石泓寺及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图,11座窟龛的整体平面、立面、剖视影像图与墨线图,各窟的平面、立面、剖视影像图与墨线图,各窟塑像的整体和局部影像图与墨线图,各组题记的影像图和拓片。此外,还拍摄了窟龛整体和局部的照片,对窟形、塑像、题记等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描述,纠正和补充了以往调查与研究资料中的缺漏与谬误...
长城是世界上古老、修建时间长、工程量大的点线面结合的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兵学思想的结晶:绵延不绝的高大城墙和坚固的关堡,构成了不可逾越的防御阵线,达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少量兵力抵御和延缓大规模入侵者攻击速度的效果;烽燧则是快速传递敌情,确保后续防御兵力准确调配的重要设施。山谷之间的关隘,还兼有通商和海关的功能,以促进和平时期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入中国首
2019年7月至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区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对白马窑址周边区域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于勘探工作。本次调查共计发现窑址19处,其中江板、匣斗墩等四处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烂屋仔、陂角、石鼓岭、犁头坑等十处窑址,复查核实已知的三官坑等窑址。本次调查搞清楚了白马窑的产品类型和延续时间及分布范围,运输途径、规模变化。为白马窑的下一步文物保护鬼话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并对惠州市海上丝绸之路
2005~2012年,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及全国50多个考古研究单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和干渠沿线369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达92万平方米,获取各类文物10万余件。出土文物的年代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文物数量众多、年代序列完整、器物种类丰富。在出土的各类文物中,以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为大宗,为河南乃至中国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书为“瓷器”卷,重点介绍东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墓葬或遗址出土的瓷器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汪曾祺
泰戈尔
梁实秋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