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及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21集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专刊,收录了49篇研究论文、4篇发掘报告,内容涉及古史传说、史前到历史时期的聚落与社会考古、生业与手工业考古、科技与美术考古、博物馆学专题等内容...
本书以明蜀王府遗址水池(C4)和水道(G4)出土的68978件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遗存出土背景、种属分布、死亡年龄、病理现象、数量统计、测量数据、保存部位、表面痕迹和相关历史文献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这些遗存有可能是在蜀王府遭受大规模毁坏和废弃阶段(张献忠政权占据王府时期),短时间内倾倒生活垃圾形成的。处于上层的动物遗存多具灰、白、黑等程度较深的烧痕,这一现象很可能与张献忠政权撤离前焚烧蜀王府的历史事件有关...
云阳旧县坪遗址位于云阳县城西南15千米的双江镇,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城墙、城门、道路、建筑、衙署、排水沟渠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冶铸作坊、制陶区等生产遗迹,出土墨书木牍、印章、封泥等大量遗物,其中“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最为有名。该遗址被确认为汉朐忍县故址...
2012年10月正式启动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涉及单位众多,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工程浩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荆楚地区规模**、收藏最丰富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历时数年努力,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任务。为了与社会共享普查成果,让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在此基础上,我馆倾力编著《湖北省博物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与发现》。本书分为以下几部分:
2019年7月至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区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对白马窑址周边区域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于勘探工作。本次调查共计发现窑址19处,其中江板、匣斗墩等四处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烂屋仔、陂角、石鼓岭、犁头坑等十处窑址,复查核实已知的三官坑等窑址。本次调查搞清楚了白马窑的产品类型和延续时间及分布范围,运输途径、规模变化。为白马窑的下一步文物保护鬼话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并对惠州市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大学自建校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其间名家辈出,在中国近现代学术目前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北大学术名家手稿》精选北大一百多年来9位学术名家手稿,进行影印整理,即胡适《四十自述》《说儒》,邓以蛰《山水画的南北宗》、冯友兰《论理气阴阳》、朱光潜译维科《新科学》译稿、王力《汉语语音史》、邓广铭《陈龙川传》、张岱年《唯物主义与道德理想》、侯仁之《海淀园林区的开发与北京大学校园》、王瑶《坷坎略记》《守制杂记》。这些名家在各自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辑的关于三代及其相关考古研究的论文集。第十集包括考古新资料,都邑探索,墓葬、城址与人群,手工业与重要遗物,天文与祭祀,学术史等六个板块,收录了该研究室在职人员和中外其他科研单位学者的论文29篇...
我国是岩画大国,目前据不接近统计,已记录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20多个县市区的1300余处岩画区(点)计有百万幅以上,占世界岩画总遗存的1/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国家对岩画的研究与保护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岩画的调查与研究中。在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百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保护一百周年论文集萃》,因篇幅有限,本书共收集了77篇论文,截稿至2020年。还有许多专家学者的专著与论文未能收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对郭店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楚简,是研究古文字学与先秦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无比珍贵的资料,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为纪念郭店楚简这一重要文献发掘出土三十周年,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合作,精选46篇历年来已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关于郭店楚简研究文章,涉及简文内容、古文字、思想特点等的考察与辨析,多为名家名作,反映学界对这批珍贵出土文献的认知和研究进展...
史料记载的缺失,一度让三星堆成为人类记忆中消失的文明。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惊人发现揭示出了这个位于今中国四川省境内的灿烂文明,举世瞩目,而此次发现也被认为是上世纪中国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至今,三星堆的近期新发掘揭露了六个更大规模的祭祀坑,并从中出土大量形态奇异的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等。这些数以万计的出土物对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的物质交流、文化关系以及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与艺术都甚为关键。这部
郢城遗址是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2017年7月,荆州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郢城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2018年,为验证前期考古勘探结果,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城垣西北角台基、东城门及护城河区域展开考古发掘工作。为配合荆州郢城遗址本体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于2020年7月开始对前期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5处
本书结合考古出土动物、植物和其他相关遗存,运用骨骼碳、氮、硫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拓跋鲜卑—北魏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生计方式的变迁轨迹及其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通过对比北方地区诸如汉民族、匈奴、慕容/扶余、大月氏等人群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对汉至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先民的生计方式进行了梳理。本书基于生计方式研究,揭示了古代北方人群的互动与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稳定同位素分析视角...
本书系统阐述了水下考古学的概念、研究领域、学科关系、国内外水下考古发展简史等理论问题,以及考古潜水、水下考古调查、发掘、水下文物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管理等专门的技术与方法问题,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水下考古实践案例、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代航海与造船简史、海洋贸易陶瓷四个专题研究。本书是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水下考古学著作,它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水下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的**成就,又结合了我国水下考古30多年发展的历史积淀和**成果
本书收录了2018—2022年期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长城保护修缮工程而实施的长城考古工作成果,具体包括:延庆区岔道城城墙及墩台遗址、南寨坡城址、柳沟城遗址、柳沟西山长城及墩台遗址、大庄科长城遗址;昌平区南口城、上关城墩台遗址,共计7处长城点段。通过发掘,明确了长城建筑规制、工程作法与病害等基础信息,为全面、系统、科学地制定长城保护方案提供了基础材料和理论支撑,同时深入发掘、丰富了长城文化内涵...
河北省赵县安济桥修缮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一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在我国的文物保护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支持和领导下,指派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开展安济桥修缮工程前期勘察、保护修缮设计和河床发掘工作。为配合工程的实施,赵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赵县安济桥修缮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安济桥修缮工程的施工,此阶段由河北省公路局负责桥体加固技术设计和施工,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负责栏板的调研和设计,余鸣谦先生作为北
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开始延绵至今,近2000年。在佛造像艺术初入中原之时,保留有大量的域外风格,逐渐至两宋时期形成了完全的本土造像艺术风格,我国佛造像艺术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局部)-融合-再本土化(完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后三国时代(公元534-577),在短短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佛造像艺术风格经历了两次变化,对于同时代的雕塑艺术以及之后隋唐时期的雕塑艺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
宋辽金元明考古学是中国历史考古学的最晚阶段,通常认为其始于北宋,止于明末(9601644年,实际上辽朝应从耶律阿保机于907年建立契丹国起算)。其前段为宋朝与辽、金和西夏分别对峙,以及高昌回鹘王国(于闻王国只延续至五代宋初)、喀喇汗王朝、大理国、西藏的古格王朝等政权分立阶段;后段则为元、明形成新的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各种考古遗迹遍布现在全国境内(地域还涉及今境外邻近地区,如中亚北部地区的西辽遗迹等),是秦代以后中国历史
《“华光礁Ⅰ号”沉船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古船复原初探》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多视图像摄影建模技术、3D建模技术等,结合VR虚拟现实、三维动画、人机交互等形式,对“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出水文物进行数字化的yong久记录和保存,让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yong久的保存记录下来,并恢复原貌与观众见面,再现昔日风采;同时船板三维数据成果,可以为船体的实体修复和构造还原提供重要参考,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圆明园是著名的清代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始建于1709年。原为胤禛赐园,其即位后,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以"避喧听政"。乾隆年间,东面新建长春园,东南并入万春园,圆明三园格局基本形成。其占地面积约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园内有中西风格各异建筑群落一百五十余处,营造技艺高超,内中藏纳珍奇瑰宝无数,遂有"万园之园"之称。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
本书为《颐和园》系列丛书之一,《颐和园》是颐和园管理处学术丛书,主要内容为有关颐和园文物保护、修复、园林知识、植物养护,以及与颐和园有关系的人物故事等。本期内容包括颐和园植物元素文化内涵、内檐匾额修复、清代皇子教育制度探析,人物故事包括著名画家戴泽和国学大师启功与颐和园的往昔追忆。该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可为文物考古和园林养护管理等提供参考资料和借鉴...
本书以长江下游地区的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又可分里下河及运湖西地区、滁河流域、巢湖流域、皖西南地区、宁镇地区及太湖流域六个较小的区域。首先,对各区域内夏商时期遗存进行分期,然后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各区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构架。其次,对各区域内夏商时期遗存进行文化因素分析,以求更加明确各自存在的背景和内涵。再次,按文化性质不同,将区域内夏商时期遗存划分考古学文化或类型,并对其重新进行定义和阐释。最后,讨论长江下游地区
拙岩位于湖南永州零陵侯滩沈家村,自明代零陵乡贤沈良臣开辟,之后成为文人士大夫结社吟咏之地。现存摩崖石刻共计32通,其中诗词类26通,记文类2通,题记类2通,榜书类2通。《湖南拙岩摩崖石刻》一书,在体例上融合众长,在文献上广征博引,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族谱与石刻史料的比勘,首次系统著录、校注现存拙岩摩崖刻石的内容,考证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期能优选呈现拙岩的人文内涵...
书稿共收录16篇论文,分爲三大板块:一、金文与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体例与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二、青铜器及相关考古学研究,涉及青铜器铸造技术、铜器群的形成等问题;三、学术史及海外青铜器研究。 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近期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连续的集刊,该书已出至十一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曜变天目”是世人公认的中国建窑黑釉茶盏极品,具备艳丽多变的光晕和炫彩,享有“碗中宇宙”“天下神品”的美誉,但其科学研究始终是一个空白。2009年,具备曜变特征的建盏瓷片在南宋临安城遗址(原杭州东南化工厂厂址)被发现,引起了考古和收藏界的轰动。2020年以来,本书作者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南宋临安城曜变残盏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解密“曜变天目”的制作工艺,阐释曜变现象产生的科学机制。这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对“曜变天目”进行的多方法综合研究
本书是首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及图书《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汉藏双语版,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由四川民族出版社策划、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而成。 本书基于中国民族博物馆长期开展的重要学术工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
本书是首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及图书《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汉彝双语版,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由四川民族出版社策划、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而成。 本书基于中国民族博物馆长期开展的重要学术工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
益阳兔子山七号井共出土简牍2392枚,其中无字90枚。其资料是西汉初年长沙国益阳县署衙公文档案遗留,目前为考古发现专享一例。这些文书具体记录了当时长沙国辖下益阳县、乡、村里行政运作,官吏、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当时基层社会的实录。这批西汉简牍为研究汉初益阳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史料,必将有助于推动秦汉史、地方区域史等问题的研究。同时,益阳兔子山古井窖遗址由当时各级衙署设置,大多位于古城内的工作区域,离长沙市中心不远
本书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针对第一期保护修复的13000余块出土彩绘文字陶砖开展的,新出土和正在进行保护修复的陶砖作为有力的补充,结合保护修复工作对彩绘文字陶砖保护修复的技术手段、新材料运用、新工艺探索与检测分析工作有机结合展开深入的研究,包括彩绘文字陶砖表面及储存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分析,以及彩绘文字陶砖材质检测分析及制作工艺实验...
(一)本册收入作者在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先秦考古研究、科技史与年代学方面的论文几十篇。在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首次对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这两种基本方法和无隔梁发掘法作了论述;还对我国史前文化的区、系、类型作了划分;此外,对考古研究中违背考古方法、不按科学规程操作的现象作了反思与讨论。 在先秦考古研究方面,围绕二里头、琉璃河遗址、大洋洲商墓等夏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存,就它们的年代、文化属性、社会形态等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科技史与年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长白山地及其延伸地带青铜时代的墓葬。全书总结了长白山地及其延伸地带青铜时代墓葬的发现和研究概况,并根据墓葬的构筑特点和存在方式不同,将该地区青铜时代的墓葬划分为洞穴墓、石棺墓、石棚墓、积石墓、大石盖墓、封石墓、土坑墓、瓮棺墓八大类别,对各类墓葬的分布范围、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墓葬分类的基础上对墓葬的形制做了进一步划分,从中归纳总结出各类墓葬的细部特征。根据墓葬中随葬品的文化面貌和器物组合将该地区青铜时代墓葬划
《秦汉研究论丛·宝鸡地区秦文化遗存研究专题》是2021年秦汉史研究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包括宝鸡陈仓区下站祭祀遗址研究、雍城血池遗址的研究、“秦统一的价值与意义”专题,均是现阶段秦汉史学科前沿的研究领域。本书由30篇论文组成,内容涵盖考古历史研究、古代思想研究、古代交通、古代祭祀礼仪研究等多方面。本书优选的特色在于通过对宝鸡地区秦文化遗存的研究,以考古资料为依托,运用多重证据发,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充分反映宝鸡地
本书共分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文以治国”,通过展示宋代文人文房用具,还原宋代科举教育、礼乐文治。第二单元“武能安邦”。通过对宋辽金元冷热兵器的展示,还原当时宋与北方辽金真实的军事态势,以及大宋军人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精神。第三单元“都市繁华”。通过瓷器、金银器等各类丰富的杂项文物,展示宋代,特别是南宋临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诗、酒、香、茶的人间烟火。江南锡器博物馆举办这次宋韵特展,力图用两百多件文物,以点带面,真实还原两宋特别是南
本书即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国内外众多知名研究者的论文42篇,内容涉及对漆器上的图案美术与早期绘画的关系,漆器的年代鉴别、漆器的制作工艺、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争议,以及出土情况与修复技术等,是目见较为少见的关于漆器这一工艺门类的论文集。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张家山三三六号汉墓发掘于1988年,出土竹简800余枚,保存基本完好,字迹清晰,只有少量残断,全部可缀合成完整竹简。根据竹简形制及内容可分为7组:功令、却谷食气、盗跖、马禖、七年质日、汉律十五种及遣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收录三三六号汉墓出土的全部竹简,以彩色照片为主,个别竹简辅以红外图版,并附释文,为该墓出土竹简的整理报告...
里耶秦简为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官署遗留的公文档案,共计38000余枚。本书是对2012年1月《里耶秦简(壹)》所公布2627枚简牍的编年整理与研究,收录《里耶秦简(壹)》中能确定具体年代或年代范围的简文,按年代早晚次第排列。年代上限为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下限为秦二世元年(前209)。释文均经作者据有关简牍图版校定。每一简例之后附有按语,主要阐明校正简牍释文、确定简牍年代(或年代范围)的缘由,同时还包括对简文内容的解析和考证、文书
本辑刊发考古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云阳塘坊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随州王家台东周至宋代遗址、四川蒲江盐井沟唐宋盐业遗存和山西涑水流域仰韶至商时期植物考古遗存的新资料。收录研究论文8篇,分别对二里头遗址与南关遗址、河套地区东周装饰品的特点及其文化渊源、长江中下游出土“人”字形截面铜剑的功能与流传、云贵高原和中南半岛镂空牌形首剑的类型和工艺、荥经高山庙汉代木椁墓出土漆器铭文所见的漆器生产流通、后蜀宋王赵廷隐和明代监察御史李君墓志铭反映的历史信息
本书为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西夏学文库”之一。东千佛洞为西夏原创洞窟,壁画精美,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本书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对**代表性的东千佛洞西夏第二、四、五、六、七窟在洞窟形制、壁画构图布局、线描敷色等绘画特征进行分析和梳理,揭示东千佛洞西夏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对于研究西夏历史文明和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深入研究西夏艺术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抚河是江西省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其由崇山峻岭汇聚多条支流注入鄱阳湖,与赣江等河流一道孕育了古代江西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进行考古工作,无疑对揭示该区域物质文化史、区域文化发展特征、区域社会演进规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抚河流域以往开展考古工作较少,对区域内考古学文化面貌及聚落形态等信息不甚明晰,亟待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正是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们启动了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该项
本书突破了过去著作按年代顺序叙述的习惯,以老一辈专家总结的古陶瓷鉴定“五大要素”即胎、釉、造型、纹饰、款识五个方面为本书的骨架,每章都做基本知识的介绍,同时结合仿品状况加以对比说明...
洛阳是我国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时1500余年。洛阳自古以来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四周群山环抱,境内有伊、洛、瀍、涧等大小河流贯穿其间。自1956年北京大学闫文儒先生考古调查发现隋唐东都洛阳城后,1959年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苹芳、陈久恒先生等,开始对该城址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洛阳含嘉仓城位于现今洛阳市老城区北关外。在隋唐东都洛阳城徽安门(北城墙)内
本书以古画为媒,以茶事活动为眼,以茶文化演变为轴,以茶生活与茶家具为落脚点,让历代茶画中古人的生活跃然纸上,带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感受传承出新、兼收并蓄的古今茶文化。本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茶与茶文化的简单概述,以最精炼的语言和图形归纳的方式展现;第二部分是对茶家具与中国传统家具关联性的简说;第三部分是本书的重点,穿越古画时空,领略中国古代茶事与茶家具的魅力,了解茶家具的发展演化和不同时期的茶生活;第四部分通过几位有缘的设计师、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八章,借助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实践案例,对文物展具设计制作的理念、原则、方法、工艺、技术,以及展具的模块化、标准化、系统化、易拆解性、可持续使用、节能减排、绿色设计乃至新兴技术的使用等问题展来论述。下编六章,基于装具设计制作和使用的诸多实践案例,论述了如何为文物设计、制作“合理包装”,确保文物在日常保管及长途运输中的安全,另外还介绍了多种符合博物馆使用需求的新型包装结构,并对装具设计制作中的材料节
本书基于考古材料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材料和其他方法加以比较研究,提出并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高原丝绸之路”这个命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书中各章节内容均以近年来青藏高原的考古新发现为基础,广泛结合汉藏文献以及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进行论述探讨,论证了“高原丝绸之路”的概念、主干线以及交通路网等内容,构建了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的基本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也具有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临汾市一级文物卷,本卷对临汾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262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临汾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不仅是研究上难得一见的资料,也对文物知识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此前已出版12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3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境外重要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该书由宇文鲜卑资料辑录和段部鲜卑资料辑录两部分组成。二者均包含纪传体、编年体、典志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的有关资料。前者断限上起宇文部见诸史载,下迄东晋康帝建元二年;后者断限上起段部鲜卑见诸史载,下迄东晋穆帝升平元年...
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文化分支,又以石峡文化为源,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岭南这片土地上萌芽。1958年在韶关市马坝镇狮子岩发掘出约13万年前的马坝人头骨化石填补了岭南地区在人类进化目前的空白,孕育出了极具特色的韶文化...
2016年,为配合吉林省集安市洞沟古墓群墓葬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工程的实施,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对山城下墓区288座墓葬进行考古清理。本书全面梳理了本次考古工作,对288座墓葬的地理位置、保存现状、墓葬类型、出土遗物等进行系统介绍,图文丰富,内容翔实,丰富和充实了洞沟古墓群墓葬资料,为今后开展墓葬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于历史学、考古学,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史学本体论让我们知其所以然,因而对于历史学、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书正是一部讨论史学本体论的著述。本书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史学是如何进行的,史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对待史学研究及其成果,如何看待史学价值等诸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实证主义史观的有关史学本体论的观点。学术创新首先源自观念的改变,本书的诸多观点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学的本质特性,全面审视中国史学传统
"清代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空间。因应考、任职或入幕等原因滞留京城的各地士人, 以及赴京修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书籍的知名文人学者,不少都住在会馆之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士人交游。书画自娱、临池观帖的清玩,乃是历代文人的闲暇雅事;品鉴古玩书画、金石碑帖更几乎是明清文人雅集时必不可少的节目。于是,以会馆为平台、以同乡文人士子为主要参与者和服务对象的刻帖活动应运而生。 本书以北京会馆的帖石遗存与刻帖活动为主要研
本书是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忠县邓家沱遗址与渔洞墓群的考古发掘报告。上编邓家沱遗址报告了一批新石器、商周、秦汉、六朝、唐宋、明清等时期的考古资料;下编渔洞墓群报告了一批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资料。丰富的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对研究本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性质、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形制、图案新颖的邓家沱石阙为研究川渝地区的石阙文化增添了新资料...
奇和洞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经过3次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陶片、骨制品、装饰品、艺术品、哺乳动物及数以千计的水生动物遗骨。遗址地层连续,文化层年代跨越新、旧石器时代。除发现3具人类颅骨外,遗物数量大,类型多,这不仅在福建,就是在我国东南诸省中亦实属罕见,为解决福建境内新、旧石器交替时期的文化面貌、人类体质特征的进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全书分七个章节,分别介绍奇和洞遗址发现与发掘的过程和遗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泰戈尔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老王子
林奕含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