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敦煌吐鲁番研究》每年出版一卷,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鲁番及相关地区出土文献的论文为主,内容包括历史、地理、艺术、考古、语言、文学、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传统学术问题,兼及学术动态和书评。本刊第二十三卷刊有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关于敦煌、吐鲁番学的研究论文20篇,书评3篇,新书目1篇,反映了敦煌学、吐鲁番学的最新研究动态。本书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专业年刊,已持续出版到第二十二卷,为国际性学术期刊,以追求学风严谨、创新有据为特色,
本书系统介绍了碳14测年的原理与方法,加速器质谱的原理及其用于碳14测年的测量本底、分馏效应和测量方法,测年样品的前处理与化学制备,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的测量误差、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系列样品碳14年龄校正的贝叶斯方法及其模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夏代、商代和西周十几个重要遗址的加速器质谱碳14年代测定,以及殷墟甲骨的加速器质谱碳14年代测定。本书还对碳14年代测定数据的可靠性、使用贝叶斯方法进行系列样品年代校正中先验条件及各种因素
本书为《北方考古》(第17辑),本辑图书包括考古简报4篇,专业论文16篇及译文1篇,内容为考古学理论研究、古语言学研究、图像学研究、科技考古等。《北方考古》论文集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办,由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李伯谦担任顾问,陈星灿担任编委会主任,李梅田任主编,计划每年出版2辑。辑刊设置包括:(1)考古新发现;(2)研究与探索;(3)考古新视野;(4)文博与科技;(5)北域撷英;(6)译介与书评等。稿件内容以反映学术界在北方考古研
郑州地处我国中心地区,是东西南北各区域相互交流的枢纽,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乃至历史时期各个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限于郑州本身,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关键意义。所以近年来,我们与兄弟单位合作,启动了数十个关联国内其他区域的考古科研课题,像国际视野下郑州地区龙山一商代文明要素综合研究夏文化综合研究项目商代墓葬地理环境三维建模研究中原腹心地区龙山至二里岗时期碳十四
书稿共收录21篇论文,分为三大板块:一、新出青铜器讨论,集中探讨格(霸)姬簋及卫侯之孙书钟等新出器物;二、金文与殷周史,主要为铭文字词考释、涵义辨析等;三、青铜器及相关考古学研究,涉及铜器纹饰、器用制度及铜器群的形成等问题;四、学术史及海外青铜器研究,包括对仲父盘铭文的探讨,对《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统与研究》一书的评介。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第一辑至十一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在20世纪50至80年代搜集收藏3000余件唐代墓志拓片,其中有39件与粟特人密切相关。这些拓片主要出土于唐代洛阳及长安地区,其中有29件基本可以确定墓志志主身份爲粟特人后裔,另有10件墓志志主亦存在族属爲粟特人的可能性。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是将这39件拓片摄制图版,在先行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点校録文,并爲每件拓片撰写解题。希望这些工作能够集中展现唐代入华粟特人的风采,同时,亦向社会及学界展现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
《恒和堂藏品粹选》一书是一介绍恒和堂藏品的窗口,《恒和堂藏品粹选》从恒和堂七万余件藏品中拈取近900余件,分别有瓷器、紫砂壶、佛造像、玉器、青铜器、古刀剑、古钱币、古琴、壁画九个门类,按类成书,呈现给读者...
本书期望从东亚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都城”的研究视域出发,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中,发掘长安都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映。在横向轴上,本书选取了汉诗、日记、说话、绘卷、物语等文类,通过探讨不同文类在表现长安都城上的等级关系,深度剖析了汉文学与假名文学这两种不同书写载体中“长安表述”之差异。在纵向轴上,重点探讨了八至十三世纪日本人对长安都市景观的认知流变,指出了宫廷官僚与寺院僧侣等不
《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一书以吐鲁番的观音图像为基本研究素材,通过对图像内容的释读和绘画风格的分析,以期揭示高昌回鹘观音信仰的特点及与周边地区的交互。高昌佛教艺术十分重要,而此前由于关注者较少,且吐鲁番石窟壁画保护修复较差,研究困难,研究成果寥若晨星。陈爱峰先生常年在吐鲁番工作,在实地调查掌握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对观音图像学内容的释读不少是前人所未知,或对前人释读错讹的订正,具有重要的考古、艺术和历史价值。而本书也是次对于
本书报告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19年度考古发掘的阶段性成果,概述了泉州南宋南外宗正司的缘起及遗址的发掘经过,介绍了水池、台基等遗迹现象,并整理了“官”字砖、莲花纹和其他花卉纹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以“水陆”“水六/库司”等为代表的墨书瓷碗底等陶瓷器。推测19瓣莲花纹瓦当和“官”字砖等建筑构件与南宋时期的较大型高等级建筑遗存有关,而瓷碗上的墨书文字内容佐证了此处曾与水陆堂/院、南外宗正司等相关...
人们喜欢碑刻的理由是多方面的。对一般读者而言,碑刻背后的故事也许是其感兴趣的。有故事的碑刻也许并无华丽的辞藻,亦无龙飞凤舞的书艺,但由于其背后隐含着动人的故事,同样会引起碑刻爱好者极大的兴趣。 《石刻华夏(套装共4册)》就是从历代有名的碑刻的解读入手,叙述了碑刻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河南寺庙道观碑刻集成》的收录范围为佛寺、道观碑刻。佛寺包括佛教的寺、庙、堂、殿、庵等,道观包括道教的观、庙、殿、庵、洞、宫、阁等。 二、《河南寺庙道观碑刻集成》的各册先按市、县、区排列,再依佛寺、道观分别排列。碑刻则依其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三、《河南寺庙道官碑刻集成·洛阳卷二》的释文部分,以忠实于原文为原则,使用规范的繁体字,碑别字、俗字等改为规范的繁体字。 四、碑刻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或出土过程中出现的刮痕、石花
东台辞郎村位于江苏省东台市。遗址分布于泰东河两岸, 2011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遗址堆积以唐宋时期遗存, 也见有少量元明时期遗存。泰东河历代为盐运水道, 因此推断遗址为与运盐有关的村落。遗址的发掘对该地区经济文化史、盐运史及漕运史等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和安等秧两处先秦时期墓地发掘报告。元龙坡墓地共发掘350座墓, 随葬品有陶器、铜器、玉石器1000余件, 年代为西周至春秋时期。安等秧位于元龙坡西南约1000米, 共发掘86座墓, 随葬品有陶器、铜器、玉器214件, 年代为战国时期。元龙坡墓葬出土有较多的铸铜石范, 至少表明西周时期岭南地区已经有了自己的青铜铸造业。墓葬中出土有西周时期青铜盘, 系中原地区铸造, 应是文化交流之物, 是西周时期中原
本书系作者多年来收藏壶具和文玩的展示。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壶具, 遴选了一百把自春秋战国时期至中华民国不同年代的精美茶壶酒壶图片, 配有文字介绍。第二部分为文玩, 同样也选载了一百件不同年代的文玩, 既有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也有各种材质的砚滴、水丞、笔筒、印章等文房用具的图片, 配有文字介绍...
本书收录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墓志,起自东晋十六国,止于唐末。全书分“高昌郡·高昌国时期墓砖”“唐西州时期墓砖”“附属资料”三部分,每部分按照墓志纪年先后为序排列。墓志先列录文,后附考释与参考文献的出处,并著录人名、墓志纪年、砖质、书写形式、尺寸、出土年代、出土地及收藏地。其中“附属资料”特别收录与高昌或唐西州有关而非吐鲁番出土之墓志十余件。另附“索引”,有铭文内容的人名、地名、官名官号、墓葬编号等项索引,极便检索...
本书内容分为六章,主要是对窑址的地理环境、考古发现、发掘经过、文化遗迹与出土遗物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初步探讨窑炉结构特点、出土陶瓷器类型、文化特征及其考古发掘的文物价值与重要意义...
侯马盟书为1965年-1966年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 数量共有5000余片。该文字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 出现约在西元前550年。书写于玉石的这些文字不但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 也因运笔娴熟流畅, 字形活泼多变, 有其艺术价值...
本书为里耶秦简博物馆学术文库中的本。 里耶——中国发现的座秦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拥有6000年的壮阔史诗,因无数的宝藏和神秘而让世人向往。在土家语中里耶意即“耕地、拓土”,曾经的战国风云、秦汉纷争在此留下大量遗迹。2002年6月,就在南中国的这个小镇上回响起惊雷,37400余枚秦简从一口古井中横空出世,其价值可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相媲美。《史记》中的秦史不过5000多字,此前全国发现的秦简总和也不及里耶秦简的冰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长治市卷,本卷对长治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的一级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资料详实,图片清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
该书是库兹米娜女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出版的俄文专著的增补版,也是她五十余年考古工作的总结。书中以考古学为基础,综合了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大量的相关资料,给读者展示出了公元前2千纪草原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动态画卷。该书资料详实,引用的专著近百篇,论文近3千篇...
本书以景德镇明清民窑青花瓷片上的图案与文字为主要见证, 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明清时期的自然山水、动植物、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画面, 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绘画风格与演变的历程...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总数约6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目前分散在全世界,如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1910年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件,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6000余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本书是对这批文献的整理、索引。是对该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工作...
中国古毯,长期以来不被我国收藏界重视。在长江以南及中原地区,由于夏季炎热气候湿润、生活习惯等诸多原因,使许多古毯不易流传保存。只有在气候高寒干燥的西北地区,如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古毯才得以世代相传。经考古发现,收藏在各地博物馆的古毯实物中,早的为新疆东汉地毯。从现有的地毯实物中可以看出,地毯的生产与编织图案纹样与材料选择,都是和历史的变迁与进步紧密相连的。因其精致的编织技术和图案的富丽堂皇,成为富贵生活与地位
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出版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此前已经出版11册。此次出版为英藏藏文文献之第12册。包括卷五十七到卷五十八,图版近740张,包括众多有价值的藏文文献在内。每张图版均由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文献研究所专家定名,书前加之有中文、藏文对照目录,能使利用者快速检索到有用之材料...
《汉代墓葬艺术》一书,这是有关早期中国汉代墓葬艺术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海外学者对于中国汉代考古所做的为数不多的田野考古调查的成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反映了谢阁兰率领的调查队于1914年对中原和四川等地的汉代考古遗存行调查的情况,内容涉及帝陵和各个不同等级的汉墓,对陵园、墓丘、神道石刻、石阙、祠堂、碑刻、画像以及随葬器物都有详略不同的描述,大量的黑白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20世纪初叶各地汉代地面文物保存的现状。此外,通过该书,我
国家博物馆收藏大量青铜器,此卷为系统介绍国博所藏商代青铜器,该书以图片为主,辅以精彩文字解说,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供全面了解国博所藏青铜器,后附研究论文若干篇...
中国的古建筑遗迹,主要分为汉式建筑、藏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四大系列,其中以汉式和藏式古建筑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两度入藏考察,在继承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前辈开创的营造学社调查研究汉式古建筑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西藏不同时期佛寺建筑形态和发展进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建立了逻辑明晰、立论坚实、独辟蹊径的科学系统。书后所附近七十幅图版是记录西藏寺院历史面貌的珍贵资料,已成为重建和修复这些古建筑的重要依
恭王府所藏信札计50余通,内容涉及锡良在山西进行保甲造册之事,福润、文彬治理水患之事,甲午战争、中法战争、捻军起义、台湾地区抗倭等事。内容丰富,涉及人事范围广,十分有研究利用的价值。写信人有:何金寿、绵宜、翁同龢、李鹤年、袁保恒、潘祖荫、潘遵祁、宋庆、赵尔巽、端锦等,且有多封信件收信人相同,可根据资料勾勒出晚清时期名人交游的情况,以及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 本书彩色影印信札原件,并附有相关释文,满足读者多方面的使用需求...
本文以五代十国墓室壁画作为纵向观察中心,结合同期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以及传统卷轴画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壁画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等研究方法,聚焦该时期壁画的地理分布、壁画等级标准、主题分类、题材内容、图像样式、艺术风貌、交流与影响等研究内容,阐述五代十国壁画艺术在唐宋时期之间的过渡和桥梁作用,突出壁画“变”的特点,围绕“变”的总体特色,重点论述五代十国壁画的主题分类和地域性特征、抢先发售概括提出体现五代十国壁画中具有显著地域性特色的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红山文化是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发现的一种考古学文化。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在辽宁牛河梁一带发现了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大规模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以及相继出土的玉器、雕塑,而被学者们认为是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是中国史前考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语言文字论述了大汶口文化发现的经过和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史前文化的多源性以及大汶口文化在
一个世纪以来,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各类古代城址多达千余座。本书对其中一百余座古代城址进行了详尽而系统的阐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情况,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中配彩图7幅、插图59幅...
本书在综合阐述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的题材内容、表现技法及研究简史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又按分布区域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有重点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有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学术思想、研究手段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支持...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以时代为序,详细论述了汉魏洛阳城的发展、变迁,对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20世纪相关重要发现和学术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书中配彩图7幅,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综述了20世纪晋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介绍和探讨了有关晋文化的分期、遗迹、墓葬、社会状况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配有彩图8幅、插图27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综述了20世纪商周甲骨文的重要发现和甲骨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新时期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作出展望。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29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石窟寺是佛教的建筑形式之一,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当集合了建筑、雕塑、绘画、石刻等诸多艺术形式后,石窟寺就不再是一处简单的宗教信仰场所,而是佛教艺术与文化的集合体,当我们走近石窟,也就走近了佛教艺术殿堂。本书把我国的石窟寺遗址划分为六大区域分别予以介绍,涉及石窟建筑、造像、壁画等各个方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主要介绍了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郴县大佛寺、须弥山石窟、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
本书是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系列考古报告之一,主要对2006年保定容城北张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介绍。此次发掘的工作面积1000多平方米,总计清理各类遗迹单位30余处,其中包括先商时期、战国至汉时期、唐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及发展演变状况均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
本书为吴中博物馆举办的“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精品展”配套图录。该展览依托湖北随州等地区近年发掘的历代曾侯墓葬出土的丰富青铜器打造,立足于已发现较为明确的十多位曾侯的世系顺序,逐次呈现曾国自西周早期始封立国至战国中晚期为楚灭亡约700年间的历史发展脉络、物质文化面貌,堪称中国周代青铜文化的标尺。同时,图录将这些精美青铜器的高清照片、细节特征、铭文资料予以公布,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比研究是近年来西方考古学界提倡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古代中国的文明,更需要国际视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如何发展?西方考古学家如何研究? 本书主要收录了陈星灿先生于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一〇年间写就的六十余篇随笔性文章。作者采用对比研究的视角,并融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术志趣,始终追求讨论『物』背后的『人』与『文化』...
"本书汇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博物馆“大家”的作品,融近期新考古发现及学术观点、珍贵文物图片、丰富史料文献为一炉,了解海外丝路研究动态,引领读者走进博物馆探寻丝绸之路背后的故事。本书希望能够联结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桥梁,带给读者丰富的丝路知识,也帮助读者朋友走近并亲近博物馆与文物,亲近文物承载灿烂文明、历史和深厚滋养。 本书从文化艺术角度入手,面向大众读者,邀请国内外丝路研究的专家学者执笔,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古代文物及文化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
本书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乳源莱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报告。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莱山遗址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的发掘和整理情况,对墓葬进行考古分期及相关研究,并对墓地属性、墓葬的埋藏学观察、葬俗演变以及文化特征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该批墓葬年代关系完整,时间跨度大,墓葬保存状况好,结构特征多样,出土器物丰富,种类繁多,为研究六朝至唐时期“北人南迁”、“岭南开发”等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及其相关专业研究人员、
为了加强泉州城考古研究、保护和发展工作,助力“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局和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该书收录了参会学者论文32篇,内容包括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相关研究、泉州城遗址出土陶瓷器研究、城市建设与规划历史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化泉州城遗址相关考古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城址考古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本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略"中的各大门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收《苍颉篇》(《仓颉篇》)一篇,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保存字数很多的《苍颉篇》文本...
本书稿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抢先发售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的佛教遗址,时任领队的多米尼克·法切那据此编纂了一部对大量的石刻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的术语汇编。其中包括雕工工具、建筑、装饰纹样、人像神像、动物纹、植物纹、兵器、乐器、礼器、日常用具、家具、交通工具等十二部分内容...
本册收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约六十余号,黑白图版千余幅。刻本、写本皆俱,卷子装、蝴蝶装、册页装等均有。皆为近千年前西夏王朝珍贵的文化遗存,如《甘露光海生金刚文二部》、《大印究竟要集》、《六法圆混道》、《大凤凰空明注》、《见大虚空遮显疏上卷》等,充分体现了以佛统民的西夏社会对佛教的理解与诠释...
《荆楚文物》是荆州博物馆编的系列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本书为此丛书的第7辑,收录了10篇考古学研究方面论文、3篇古文字学研究方面论文、3篇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方面论文、6篇考古发掘简报、1篇调查简报和1篇荆州大遗址保护方面论文。研究论文涉及荆楚地区楚文化研究、考古学研究、古文字研究、文物保护以及荆楚地区古建筑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微生物学问题,以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编者开展的以石窟寺、壁画彩塑及馆藏文物为重点研究内容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中的微生物类群、分布特征、作用机制、防治方法与技术,旨在不断推动文化遗产微生物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梁实秋
刘争争
泰戈尔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