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在全面搜集含带专名的商周青铜礼器材料基础上,主要运用考古类型学、古文字学、统计学,辅之以文献学、声韵学、训诂学等方法和技术,较深入地探讨了商周青铜礼器很基本的分类名称及其自名,深刻地揭示了青铜礼器的定名原理,为商周青铜礼器定名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参照标准...
本书是南越王宫署出土瓦当的图录,系统展示了南越王宫博物馆近些年出土瓦当的风貌,时代从跨越秦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南越王宫出土瓦当系抢先发售系统公布,是一批及其重要的考古材料,对研究岭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尤其是南越国时期物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分为“秦汉”“西晋至唐”“五代十国(南汉国)”“宋元”“明清”五个大的时代,每个时代以瓦当的形制进行分类并举典型瓦当进行详细介绍,例如,秦汉时期的云纹瓦当、万岁文字瓦当,西晋至唐的莲花纹瓦当,五代
本书将“考古”和“北京”是两个关键词紧紧联系到一起。向读者回答了历史何以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选择北京作为首都?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从周口店北京猿人开始到清代“地下圆明园”结束,共有人猿揖别、文明初现、青铜铸礼、汉唐逝影、多元一统、帝都过往六章。从历史长河中向读者娓娓道来,跳出北京看北京,跳出考古看考古...
悬泉汉简出土于汉代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发掘于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二年,曾被评为一九九一年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二〇一四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出土各类文物七万余件,其中出土汉简三万五千余枚,有字简二万三千枚,经过整理者一万八千枚。该遗址地处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大道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出土文物最多的我国汉晋时期的邮驿机构。悬泉简中最早的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一一一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创刊于□011年,自□0□1年起每年出版四辑。现已出版十七辑。本刊先后入选国家“□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果,南京大学CSSCI来源集刊名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岗位准入考核期刊名录,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资助集刊。常设栏目有理论动态、名家笔谈、器物研究、图像研究、汉画研究、服饰研究、文本研究等.
本书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有名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学术生涯回忆录。从19世纪末开始,中亚地区有许多闻名于世的考古发现,这与享誉世界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如M. E. 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杰出学者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是本书作者的考古学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这部回忆录反映出一个曾经辉煌的中亚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以及一大批很好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在考古实践中成长的往事。作者的求学生涯、随后参与或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师友之间的交往,
该成果在充分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和广泛吸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六朝隋唐以迄宋初我国古代文学以及当时佛教的发展状况,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对敦煌写卷中的佛教文学作品及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具体包括有诗偈、变文、歌辞、佛赞、应验记、功德记、愿文以及其它实用性文体作品等,对其中文学色彩鲜明,情感强烈,表现佛教思想观念的作品内容,结合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是作者从1982年从事文物研究及考古工作以来研究成果的精华,其中涉及从新石器到宋元时期的中原地区文物研究及考古研究成果,包括陶瓷、玉器、石器等,对于文物研究、考古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是的参考资料。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集合,对于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来说是很好难得的学习参考资料,对于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本书图文结合,全彩印刷,适宜文物学、考古学、历史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何谓华夏,何以中国?是三千三百年前,殷墟开辟鸿蒙;是三千两百年前,三星堆伴月而生;是孔子两千五百年的思想之光;是兵马俑两千两百年的赳赳秦风。一千七百年前,我们从敦煌拥抱世界;一千三百年里,我们在布达拉宫点亮心灯。苏州园林,一千年的壮志风雅;西安碑林,九百年的翰墨津梁;六百年,十甲子,紫城。本书推介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标识,探索其绵延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恒久魅力。《国家宝藏.第三季》立足于广受好评的同名电视节目,结合相关考古成果,以
我们为什么是今天的我们?一入华夏,文脉澎湃不息,是文字赋予我们开天辟地的力量,是仪礼造就我们纵横千年的信仰。方寸之间,藏调和乾坤的气度;表里之行,存敬事如神的衷肠。日月轮转,动静无常,幸好我们仍能在祖先的创造里,找到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答案。《国家宝藏.第二季》立足于广受好评的同名电视节目,结合相关考古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汇集节目内的精彩片断和节目外的文物写真,诚邀读者探寻华夏多元文明的版图,寻找我们的来处...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科技考古工作者、文保学者以及相关考古学者从科技考古的不同领域和角度,对我国近年来科技考古各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研究内容和近期新研究方法进行梳理与综述的文集。本书共收录了18篇学术论文,涉及数字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木材分析、食性分析、古DNA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冶金考古、玉石器考古、考古绘图、实验室考古等研究领域。同时,有学者对人骨考古学展开理论思考,还有考古学者从考古学的角度对科技考古的应
陕西出土隋唐五代墓志资料十分丰富,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关注。相较而言,陕西出土宋代墓志数量较少、规格较低,关于陕西宋代墓志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历年来出土的宋代墓志120余方,结合典籍文献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逐一考释,内容涉及两宋时期政治军事活动、民族融合发展、盟约签订、边界变迁、陕西地方史事等多个方面,其中有部分墓志为抢先发售刊布,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目录: 0966-0812康成此墓志 1
本书稿收录了杨权喜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八十余篇,分为荆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研究;湖北重大考古发现与江汉文明探讨;荆楚地区商周文化的分析与讨论;楚文化渊源与楚丹阳;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荆楚地区巴蜀、百越、秦汉文化的探讨与综述等六个大部分。这些论文涉及面广且有深度,是杨权喜先生毕生研究的精华,对于研究荆楚文化的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参考材料,对学界大有裨益...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历代玺印一千多方,其中仅战国古玺就有200多方,这批古玺文字精美,大多数保存完整,此次集中整理,除重新制作精良印面钤本外,特意拍摄印面、印体高清照片,并以封泥形式体现文字及字口特征,多位一体,全面展现这批战国古玺的形态特征。《玺印卷》编排合理,体例完善,图版之外,整理者作为古文字专家和考古文博专家,除重新隶写释文外,还对所有古玺做了分类、分域以及去伪存真,在当今层出不穷的古玺印类印谱中,堪称上乘之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考古发现和研究硕果累累,如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灵井许昌人旧石器遗址、栾川孙家洞遗址等均有重大发现。作为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地带,河南是多个***考古学重大学术研究课题的研究重心所在,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本书通过110个遗址的上千件(套)文物,包括一二级珍贵文物196件(套),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和辉煌历程,这些遗迹遗
本书通过对兴隆沟第一地点、南湾子北、敖东第二地点、魏家窝铺、哈民忙哈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种属鉴定与分析, 认识和了解了辽西地区史前时期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深人探究了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文化演进与经济形态的关系问题, 推动了对辽西地区古代文明产生的动因与过程的研究...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泰安市文物局于2021年11月在泰安举办了考古学视野下古代泰山文明学术研讨会。本次论文集是学术会议的升华,全书共收录论文49篇,以考古学视角为主,从泰山及周边区域的史前文明,泰山地区的考古发现,泰山地区的遗址分布,泰山崇拜的起源和传播,泰山独有的封禅文化,泰山文化古迹蕴含的民俗文化等各个角度,围绕古代泰山文明进行探讨,推进了古代泰山文明的研究...
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清代,出现了繁盛的局面,数量之多未有过的。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国门逐步被打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伦理、文化等诸多方面受到冲击,道德日颓,风俗渐变。处在这样一种未有过的大变局中,许多服膺儒家仁义思想的文人士大夫有意识地撰写笔记小说,期望藉助文字的力量来明道淑世、敦风化俗。齐学裘在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前后编撰、刊印的《见闻随笔》二十六卷以及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刊行的《见闻续笔》二十四卷便顺应这股潮流,
本书是文物修复专业师生与文物修复从业人员的教学与参考用书,同类型图书市场上基本没有,也是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技艺的本著作。本书作者是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上海市中国古代青铜器修复之非遗传承人,以其丰富的工作经历而编写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修复专著是具有一定非常不错性的。 本书的编写遵循现行的青铜器文物修复理念,既有对青铜器文物技艺的继承,又参考了靠前通行的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原则,把这些青铜器保护现状详细记录下来,将修复技艺保留下来并
"《荒野上的大师》讲述的是1920年代中国考古初创的故事。作者以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营造学社四大机构的发展为主线,描绘了中国考古的诞生经过。这四大机构走出了诸多考古名家,(李济、赵元任、吴宓、贾兰坡、夏鼐、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等),作者以细腻感性的笔法,讲述了他们在考古现场和学术书斋中的工作与贡献,突出了他们在逆境中开辟新天地的勇气和毅力,表现了他们在内忧外患之际凭热血和专业为国效力的事迹。《荒野上的大师
本书是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的考古发掘报告。东庄营墓地是2017年9~11月为配合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项目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明、清时期墓葬228座,出土了陶、瓷、银、铜、骨器等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点鲜明,为北京地区明清时期墓葬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了解永定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之一。龙岗秦墓简牍于1989年发掘于湖北省云梦县龙岗秦汉墓地,其内容可考者均为法律条文,其中大部分与禁苑管理有关。本书以龙岗秦墓简牍为研究对象,从摹本、释文、汇释、今译几方面进行整理研究...
世界考古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十几个国家的著名考古学家参与的盛大的学术活动。《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会志》是世界考古论坛中发布的优秀论文集。本文集有中外顶极学者的历史学和考古学方面的文字,还有当年评出的十大世界考古发现的介绍,有大量的图片,是一本了解世界考古学现状的比较优秀的著作。 ...
本书从考古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和个案研究。考古学篇,包括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十六国、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民族学与人类学篇,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北方草原饮食行为习俗等,涉及民族学、生态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艺术学篇
本书系庆祝民族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九十寿辰而编辑的学术论文集。全书共收录学术论文33篇,涉及民族考古学、史前考古学、夏商周考古学、文明起源、边疆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等内容;附录2篇,介绍李仰松先生的学术历程和论著总目...
本书是重庆市云阳县杨沙村墓群的考古发掘报告,全书以大河坝、庙梁包和桑树包等三个发掘区的出土资料为基本框架,每个发掘区内又以各地层堆积及灰坑、灰沟、窑址和墓葬等为基本单位,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该墓群发掘中所发现的36座灰坑、1条灰沟、1座窑址和55座墓葬及出土遗物情况,为开展重庆市乃至长江三峡地区周代、汉代、六朝及唐代等时期遗存的文化分期、器物类型演变及墓地布局、墓葬形制和丧葬制度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郢城遗址是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2017年7月,荆州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郢城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2018年,为验证前期考古勘探结果,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城垣西北角台基、东城门及护城河区域展开考古发掘工作。为配合荆州郢城遗址本体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于2020年7月开始对前期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5处
《长城史话》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全面介绍了长城从先秦到明清的历史,长城的用途和构造,长城是怎样修建的,以及长城的几处遗址。本书对宣传和了解长城文化,正确认识长城的地位、历史作用及其现实意义,促进长城的保护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石窟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拥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我国已公布的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寺类共288处,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而这些遗址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着雨、雪、地下水、日照、风、易溶盐等因素的影响,发育了大量病害,其中表面风化是直接影响遗址表面外观且间接影响遗址寿命的病害,大量石窟的保存状态每况愈下,亟待保护。本书基于甘肃省科技重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二卷)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内棺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研究。包括对其纹饰图案特点、制作工艺、保存形态等等的全面描述。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了包裹女尸的衾袍,计二十二层,包括了绢、纱、罗、绮、锦和绣以及细白麻布,代表了汉初桑蚕织造和麻纺织品工艺的最高水平。本卷将内棺中第一至十五层(从外至里)的丝织品文物,以分区、分类的形式进行了详尽介绍,通
《淮海文博》是徐州博物馆主办的学术性系列丛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文物法规与相关政策,及时反映淮海经济区文博工作的新发现新成果,加强与业界同仁交流,促进文博行业的繁荣。《淮海文博》内容涵盖了文物研究、博物馆学研究、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历史学研究及区域文化研究等方面,尤其以汉代文物、考古、历史研究为主,许多选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探索性,对推动淮海经济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本书对山西高平府底玉皇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记录,并取得了两方面初步认识:宏观上,府底玉皇庙创建于金元时期,在村落附近高冈营建,属于周边乡村的中心祠庙;微观上,该庙山门、大殿存早期建筑遗构,其斗栱、梁架原构反映出金末至蒙古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上述调查与研究工作可作为建筑后续保护修缮和价值提升的重要参考...
里耶秦簡包含秦遷陵縣官府文書簡牘資料,數量眾多、價值重大,對研究秦文獻、秦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但由於埋藏年代久遠,該批材料存在不少殘斷缺損的簡,頗不利於其研究價值的發揮。殘簡的綴合及字詞考釋對於充分發揮出土材料的作用是一項基礎且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書集結作者多年來研究里耶秦簡的成果,嘗試從形制、文意等方面分析所綴殘片之間的關聯性,論證綴合的合理性,新釋字詞,並比較秦漢簡牘、傳世文獻,對相關簡文加以疏解,為學界利用該批簡牘資料提供良好的
本书主要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对湖北依然留存的寺观钟进行考察,共收录宋至清代铜、铁质寺观钟43口,详细介绍了这些寺观钟的所在位置、材质、年代、形制、尺寸、装饰纹样、铭文内容等。同时,结合传世文献整理了7口寺观钟的资料,是实地调查的有效补充。此外,本书还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既有建构在全国范围内湖北寺观钟发展的宏观研究,也有分时代考察湖北寺观钟的中观研究,更多的则是对单一寺观钟形制、纹饰、铭文及历史或社会背景、信仰考察等方面的微观研究...
石窟寺是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及社会价值。云南省石窟寺数量虽不多,但分布广泛、极具地域特色。2020至2021年,云南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按照《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全省文物部门开展了石窟寺专项调查,对
本书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实施十周年以来北京地区以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考古为主的地下文物保护成果。其中第一部分回顾了该法规的出台背景、经过及影响,第二至五部分介绍了十年来北京市考 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开展的基本建设考古、科技考古 和文物保护、公众考古和主要研究成果情况...
本书全面整理并公布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齐故城考古队在2019—2020年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夯土建筑群遗址发掘中出土的钱范及相关遗存资料。通过整理,对较好标本采取三维拍摄拓本制作进行信息全面采集,并全方位公布资料,结合实验考古和科技分析,综合分析了钱范制作和冶铸工艺。在对新出土资料整合研究基础上,科学合理编排后,提供给考古学、历史学、钱币学等学者使用...
郑州地处我国中心地区,是东西南北各区域相互交流的枢纽,对研究中国史前时期,乃至历史时期各个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限于郑州本身,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关键意义。所以近年来,我们与兄弟单位合作,启动了数十个关联国内其他区域的考古科研课题,像国际视野下郑州地区龙山一商代文明要素综合研究夏文化综合研究项目商代墓葬地理环境三维建模研究中原腹心地区龙山至二里岗时期碳十四
《考古学家带你看中国》一套五册,是考古学家根据其多年的考古一线工作经历和研究,撰写给孩子们的考古科普书,寻找印刻在中国版图里的历史印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让孩子们知来处,明去处,何以中国。《我们的文明古老到多久》:考古专家冯时认为,天文学是中国文化的源。西水坡墓中的北斗和龙、虎星象组成了一幅天文图。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天文图,距今约6500年。冯时从这幅天文图中揭示了古人是如何观象授时的,以
本书分篇章详细介绍了2022年全国考古界的主要工作成果。第一篇考古学研究综述以时间顺序介绍了2022年度各个朝代考古遗迹的发掘及研究情况,全部是原创文章,在业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第二篇分省介绍了该年度考古发掘情况,包括全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第三篇介绍了该年度考古学界的学术会议情况。第四篇是该年度考古学专业教学情况。第五篇介绍了当年逝世的考古学家的生平。第六篇介绍了该年度出版的考古学文献资料目录。全书结构完整,体例清晰,内容详实...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史语所在考古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影响、局限,包括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考古成果重构中国古史,进行客观
山西长治、晋城地区是我国现存早期木构建筑的密集分布区,其中高平等地的遗存特别丰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建筑考古研究团队在晋东南地区有20余年的持续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木构建筑形制的精细时空框架,形成了以建筑形制精细时空框架为基础,再叠加不同研究维度的1 N建筑考古学多维度研究范式,由此新发现或重新断代了一批早期建筑,并细化了古建筑的历史沿革、形制流变及其与古代社会的互动关系。本书以北大2019年文物建筑本科专业测绘实习的成果为例,展示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为展现安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本书遴选全省51处具有典型特征的远古至先秦时期的遗址为表现对象,配以500多张精美的图片,阐述了各个遗址所在地区、时代、文化、类型,古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发现过程、考
隋唐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历史时期考古学,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下启宋元考古。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各类遗迹与遗物数量多且丰富多彩。遗址类有世人瞩目的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洛阳城遗址等;遗物类有色彩绚烂的三彩器、金银器、各类栩栩如生的造像以及反映“丝绸之路”繁荣的异域遗物等。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唐雄风”的理解,触摸隋唐文化的脉搏,更能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特征.
涪陵小田溪墓群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小田溪村,是以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巴人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自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1997年,三峡文物保护发掘工作启动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于2002、2005、2006、2007年对小田溪墓群(含小田溪、陈家嘴、网背沱)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共计清理墓葬65座以及其他遗迹158个。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石器、玉器等。此项发掘成果填补了川渝地区考古的空白,对完善巴文化
作为中古时期一种特殊的器具,鐎斗的用途和时代引起学界较大的争议,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和研究视角存在差异。本书首次系统收集了所有公开发表的材料,尝试构建完整的鐎斗演变体系,以此观察其从江东地域性器类逐渐演变为全国性器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对丧葬习俗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中古时期社会生活和丧葬习俗的重大变化...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三门峡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三门峡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百年来三门峡地区的考古发掘与文物研究工作也有了相当丰富的积累。本书系统梳理三门峡地区各个时代的历史遗迹与文物研究情况,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对三门
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二十年的纪念文集,共收录该专业14名教师的23篇文章,内容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等时段,包括考古学文化、古文字、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等专题研究,还涉及博物馆学、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
本书全面介绍盐业考古及世界各地古代盐业和民族志,包括近20年来中国盐业考古的飞速发展及现状,对于中国盐业考古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年考古工作者对丁家畈遗址的槐树墩、月亮墩、东墩等三个墩台进行了发掘,发现遗迹现象155处,涵盖了灰坑、房址(主要为柱洞)、墓葬、灰沟等多个类型,遗迹的时代以西周时期为主,发现的遗物虽然不多,但较具地方文化特征。遗址所在地处江淮,既受到周边强势文化的影响,也保留了地方的特色,更留有文献记载的影子。这次发掘对研究江淮地区西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泰戈尔
刘争争
宋瑞祥
阎连科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梁实秋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