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将重点介绍城市公共景观设计,将景观规划与艺术设计相结合,配合相应的文字描述,以及高质量的图片和详细的设计平面图向读者展示城市公共景观的艺术魅力及其与城市人文建设、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生长的文化建筑: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全解析》并收录了建筑竞标、设计与建造、使用过程记录、参与者的反思与展望和对国外经典案例的分析对比等内容;同时还采访了亲历城市近年来改造进程的媒体与规划负责人、业主方、设计师、建造方、使用与管理方代表;汇集了多方设计的图纸、模型、实景与建造过程照片。《生长的文化建筑: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全解析》全方位地展现该文化建筑设计如何既为城市居民提供精神享受,又为昆曲等传统文化的再生搭建了一个互动舞台,并由此完善城市
本册全面展现了我国礼制建筑艺术的历史和发展,并重点展示了北京天坛、曲阜孔庙等礼制建筑的精华,是一本全面了解我国礼制建筑形制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中式风格大观》通过一个个案例项目图文并茂的展示与描述,把中式风格的设计理念通过构成中式风格元素的诸多方面呈现出来,体现了中式风格的大气雍容、华贵典雅,使读者在有限的时空欣赏到了复古与现代的中式人文景观,以及居住空间的淡泊情怀的舒缓氛围。本书所选个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图片及描述语言赏心悦目,既适用于普通民众欣赏,也适用于有室内装修需求人员及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参考和借鉴...
本书以中国文化集大成者——《周易》哲学思想为基本线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及其内涵。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思想、理论与方法,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设计营造意匠...
本书将收入全球最新的竞标方案,本书将从500个案例中精选100-120个案例,每个案例以不同方位展示给读者,是每家事务所和设计师作投标的必备手册书集,同时也可以使设计师了解全球最新的行业资讯。通过专业的编排、科学的分类为读者提供充分的信息,从外到内由点到面的阐述设计师创作意图。本书图文并茂,对广大景观设计师来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图书分为上下册上册本书将收入全球最新的竞标方案,主要以酒店、办公、住宅为主要案例作详解,将每个案例以不同方位
此书从恭王府本身的古建筑物理属性沿革入手,同时深入探索恭王府古建筑的内在文化内涵沿革,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全方位的探秘恭王府建筑文化的沿革。本书继承了前辈大师的结论,也提出了诸多自己的有理有据的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将恭王府建筑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书共分16章,分别是:第一章 古代城池,第二章 宫殿,第三章 园林,第四章 佛教寺院,第五章 佛塔,第六章西藏、内蒙古喇嘛庙,第七章 祠、庙、坛、宫观,第八章陵园建筑,第九章 书院、会馆、戏台,第十章 民居,第十一章 长城,第十二章楼阁,第十三章 高台建筑,第十四章 桥梁,第十五章 石窟,第十六章 门窗、瓦件、小品。每章下设概说和实例两部分内容...
该书展示了艺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些优秀的建筑表现作品...
本书是日本建筑师竹山圣和平面设计师三木健在2012年书籍与建筑结合的“书?筑”中的一件展品。作者通过“水无定性,顺应方圆”、“方林圆庭”等主题来阐释“空”这个空间存在的抽象命题...
“建筑应用创新大奖”(2022—2023年度)经过自愿(推荐)申报、资格审查、专业组初审、终评会议评审、大奖组委会审核以及公示等环节,最终有87个优秀项目获得表彰。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扩大宣传、促进交流,我们编撰出版《建筑应用创新大奖获奖工程集锦(2022—2023年度)》,对获奖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配用了代表性图片,以便读者更为直观地领略获奖项目之精髓。另外,我们希望借助此集锦的发行,赢得更多建筑、建材领域的行业专家对“建筑应用
本书由8个部分组成,即: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简介,主要活动,学术讨论会和纪念活动,地基处理技术培训班,《地基处理》刊物,组织编写著作,历届委员会委员名单,部分地基处理单位介绍。试图从不同方面反映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走过的四十年历程。 本书旨在记录四十年来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和广大地基处理同行不断探索前进的脚步,纪念那些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学会工作的贡献者,对他们的贡献表示钦佩和敬意...
《秦佑国建筑文集》收录秦佑国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至2015年以来所著学术文章、著作序言、讲话、访谈等53篇,类及建筑声学、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建筑历史等诸多领域,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篇为建筑教育与学科建设;第二篇为建筑专项技术研究;第三篇为建筑与社会、文化。从来源来看,书中文章包括秦先生生前已整理好的48篇文章,以及参与《秦佑国建筑文集》出版工作的秦先生学生们选择收录的5篇文章。从内容来看,其中35篇正式发表过,18篇从未发表。
本书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优秀作品集,精选了自1989年建系一直到2021年以来一至五年级的优秀学生作业,如建筑初步、各年级专项设计课、五年级毕业设计,以及参加的设计竞赛,以年级为单位,收录了设计任务书、教案、手绘或者计算机绘制的学生作业及老师讲评,这些教学方法、教案文本及在其引导下完成的学生作业,是本校几十年来教学成果的呈现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既是完整翔实的教学记录,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思考和研究,对该专业其他院校的教师与
本书通过对郑州西郊建筑文化和工业遗产的阐释,由面到点,展示了电建人的工作和努力,他们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光明,也为城市的发展增砖添瓦。本书是对城市的建筑与文化、人居与环境、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期待与广大读者的共同关注和交流...
论文内容涵盖建筑理论与建筑文化、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乡村营建与城市更新、低碳建筑与生态环境、绿色建筑与宜居城市、施工建造与工程管理等方面,代表了新时代我国建筑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适建筑》是一部讲述建筑设计观念和实践的著作,分为“绪、思、行、悟”四篇。 第一篇“绪”阐述了“适建筑”提出的背景和意义,面对失度开发、失度设计等问题,建设项目要适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突破创新。 第二篇“思”探讨了“适建筑”观源于东方文化思想,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个体服从系统,可分为两个层次:适应环境和功能的基础上,适度传承地域文化,实现合情合理、适度创新的“适建筑”,并从“理”“宜”“度”三个维度总结了建筑设计创作思想。 第三篇“
2022年1月20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陈志华先生因病离世。陈志华先生长期耕耘于外国建筑史、园林史、建筑学理论、文物建筑保护、中国乡土建筑等学术领域,学通中西,著译了多种重要的建筑史和建筑理论书籍,造福学林。陈志华先生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七十载,以深厚之学养、渊博严谨之风范育人数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志华先生坚守学术尊严和人格精神之独立,不入流俗,不趋名利,以赤子之心,下笔驰骋,上百万言学术思想随笔,
本书提出“大尺度景观”的定义、内涵,探索跨越各类行政边界、融合城乡空间和蓝绿系统的、尺度更广大、内容更综合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并从“自然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自然”两个不同的视角着眼,通过典型的城市自然空间形态和典型的城市大尺度景观空间来论证和研究“大尺度景观”在城乡规划建设体系中的具体运用,结合项目实例去探索如何突破传统的用地分类标准,基于城市的发展需求更好地集合优化城市内外各类条状,带状,片状自然要素和生态空间,通过科学研究、分析
本书是一部将地域文化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当下人地关系与地域文化景观有机融合进行创新设计实践的专著。 作者通过其三十多年来基于“规划、建筑、园林、营造、场所”五位一体创作观所主持设计的一系列实践案例,从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性保护到城市文化景观个性再造,从乡土文化景观助力乡村振兴到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多元化、多维度阐述了在“创新性保护”的总体思路下,“重点修格局、补线织网络、连块组片区、理轴构整体”的实践框架及“城市连接、文化史层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古迹保护领域的代表人物、清乾隆时期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事迹和成就,以毕沅在陕西等地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讨论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将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书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
中国在自然与文化结合的城市景观规划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显示了对待共有资源和共享空间的一种原有的方式。土地规划和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突破固有模式来构建场地与实践,这些项目是对当下21世纪消费模式的一种质疑。他们致力于维护自然资源、传统技术和生活方式的质量,或创建共同协作的一些新途径。展示他们的成就和这些作品形成的背景将有助于在地方及其文化之间架起桥梁。这是一本致力于分享优秀实践并为能源、生态和社会转型做出贡献的充满能量的书...
2022年是梁思成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三联将陆续出推出梁思成作品的新版图书。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在梁思成于1931年加入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之前,中国古建筑研究这一领域一直为日本和西方的学者所“垄断”,梁思成在学术领域奋起直追,1932年到1941年,梁思成与营造学社的同仁一起,在那个社会动荡、物质资料匮乏、交通极其不便的条件下,总计调查了190个县市;193
本书全面回顾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钟训正先生的学术人生,在评叙结合中展现了钟训正先生的操守与品性。内容共分早年、大学、初出、返宁、蓄势、赴美、盛产、丰获、教研、设计、绘画等11个章节,其后还附有钟训正年表、主要学术论著、主要设计作品以及弟子追忆等内容...
本书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通过对丰富的传统与现代建筑案例的调研与总结,深入梳理并解析优秀传统建筑的特征及其文化渊源,提炼并阐释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为当代与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提供信息和借鉴...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门艺术,甚至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产物。《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建筑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解说中国古代建筑与政治、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筑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从而进一步揭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 《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内容超出建筑学的界限,旨在向大众介绍传统建筑的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1508—1580年)的论著及作品已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他的设计语言既丰富又蕴含着根本的形式原理,对后世的影响延续数百年,不仅在西方各国形成了帕拉第奥主义及新帕拉第奥主义,甚至还拓展到西方之外的世界,并渗透在现代建筑及其之后的形式理论与设计实践之中。 本书是解构主义大师彼得埃森曼和马特罗曼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通过300多张全新的分析图和模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帕拉第奥别墅的演变过程(从展现古典对称体量的别墅,
自20世纪90年代起,陈志华与他领导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组开始了乡土建筑调查与研究工作。《中国乡土建筑》是这一段工作的研究总结。由原“乡土瑰宝”系列的《庙宇》《宗祠》《住宅》《村落》《文教建筑》的部分内容编选而成。本书深入体现了清华大学乡土组从乡土建筑到乡土生活、乡土文化的研究路径与体会。“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是乡土文化中很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优选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很高,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
1981年,陈志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靠前文物保护研究所举办的文物建筑保护研究班,从此开始系统地学习、考察、研究和推广靠前优选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他自法文和英文文献翻译了反映靠前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和方法论形成过程的重要文献和非常不错性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介绍、阐释、研究、评论论文和文章约四十篇左右,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筑遗产保护、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和北京古城保护三个方面。本书汇编了作者在该领域的主要著译作品,作为对先驱性工作的记
《日常都市主义》于1999年首次出版,再版于2008年,已成为讨论城市和现实生活的经典之作。结合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本书探究城市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必须对日常生活和邻里关系作出的积极反应,并且提供在社会和政治的城市框架内如何进行分析和工作的方法。编著者们将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规划干预的城市项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现代化城市普遍面临的新挑战。该书在美国的出版引发了业界巨大的反响和广泛共鸣,道格拉斯凯尔博将“日常都市主义”视为当代城市
本书在深入研究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梳理国家战略层面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一系列红色旅游规划项目相关实践,总结提炼出“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红色文化遗存的系统保护、红色纪念空间的塑造提升、红色历史场景的营造展现、红色经典故事的空间叙事、红色精神文化的教育传承、红色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等。 本书内容特色包括如下三点: 1、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提
《北京古建筑地图》的内容以1949年之前建成,现在保存完好、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为主,也记录了近年拆除或重建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历史建筑。 《北京古建筑地图》分为上、中、下三册,其中一分册所收录的范围是现在的二环路以内,亦即明清北京城以内。该册精选了302处较为重要而完整的古建筑,图文并茂地介绍其特点和艺术成就,另选择了719处尚存或刚刚毁去的古建筑,列表注明其地址和保存状况。在对各个建筑单体或建筑群进行剖析和介绍之外,《北京古建筑地
本次大展暨学术论坛秉承“为中国而设计”的理念,结合新时代设计领域的民生关切和社会热点,将主题定为环境艺术的“木”营造,把环境艺术设计置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自然环境之中,关注生态、聚焦生活、破解难题;倾听时代声音,紧跟时代步伐,担当设计领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面临的责任。本次成果集以“木”为主题,通过相关论文的撰写和作品的展示,集中展现了当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本次增加了作品的数字资源,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
本书是关于城市更新的实用手册,以数个欧洲城市为例,展示了人性化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更新是基于场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空间再塑,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书中遵循了扬·盖尔的设计理念——城市空间是人们生活和社交的基础。 本书强调了城市更新的物理和空间参数,包括发展模式、建筑类型、道路通行、公共空间等问题,这些也是城市生活和安全保障的基本问题。 本书共分10个主题章节,每一章节以其核心问题为出发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书中讨论了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比和借鉴当今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和其他国家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来呈现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营建体系、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书在对浦东传统民居的发展背景、沿革特征、保存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从负责修缮设计和调查测绘过的浦东传统民居项目中, 择取了50个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其中包括浦东新区惟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张闻天故居, 以及黄炎培故居、陈桂春住宅等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等...
刘敦桢院士是我国中国园林研究的开拓者,为我国园林的系统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书是他生前整理出书稿,没有出版的著作,是他生前重要的研究成果。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细致研究,每一处测绘图纸,都值得收藏与钦佩。...
《勒柯布西耶:理念与形式(原著第2版)》为第二版,继续探索勒柯布西耶建筑中的理念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理念”这个词并不仅仅指理论与文章中抒情式的表达方式,同样也包括图纸、绘画和建筑中的视觉概念。勒柯布西耶拥有一项罕见的能力,即在设计过程中想象空间以及将建筑思想和直觉物化到现实中的建筑和项目之中。这些作品本身就像一种文件,我们能够通过解密这些文件来找出隐藏着的设计意图以及控制性的图像。这些作品中蕴含着许多层次的意义,其中的一些
本书以《山地人居环境科学集思》(后简称《集思》)为书名,受教于古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将这些年来的科学认识,有所省思;阶段总结山地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笔者对人居环境科学发展道路的探索与收获,抑或,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对今后工作有所调整和补益。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在“中-西”历史文化的厚重传承中,吸纳养分,拓展视野,以此滋养学术修养。 《集思》以上篇“山地人居环境科学认识”、下篇“山地人居环境实践探索”两部分形成构
《绿野行踪:林海高原六十载》将作者六十年的林区科考调查分为四部分内容,包括国内各大林区和西藏地区的科考、创立高原生态研究的工作成果,以及世界五大洲林区的考察类比工作。涉足世界自然遗产18处、世界文化遗产18处。书中展现了藏东南林区作为全球森林大系统中拥有植被带谱完整、类型丰富、生境优异、孑遗珍稀蕴藏独特的宝地,构成了其价值所在;持续六十年的林海科考、翔实的调查资料、亲身的经历等构成了其特色所在。 《绿野行踪:林海高原六十载》的
《梁思成图说西方建筑》为梁思成留美建筑笔记首度整理出版,近百幅西方建筑手绘图原稿真实呈现,看一位巨匠如何开启现代建筑学研究!“它们不仅仅是笔记,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正是梁思成对西方建筑史下过苦功夫,“所以他对东西方建筑的差别极其敏感,而这也是他日后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书介绍了关于城市街景的项目实践、政策法规、设计教育以及学术研究。是对街景研究领域的系统梳理和整合。适合政府管理部门、设计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从事相关领域的行业人员使用。 1.实践技术篇:街景设计案例、街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政策管理研究。 2.学术教育篇:校企联合毕设作品(包括哈工大、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街景学术论文、调研报告。...
本书为《中国建筑教育》“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2016年和2017年竞赛获奖作品的全方位呈现。本书的亮点在于,针对每一篇获奖论文,编辑部同时邀请竞赛评审委员、论文指导老师、作者本人以及多位特邀评委,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点评,剖析每篇论文的突出特点,同时侧重提出论文提升和改进办法的建议。希望这样一份扎实的耕耘成果,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和参赛作者都能从中获益,进而对提升建筑学子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有所裨益...
《书·筑》丛书由中日韩三国建筑师及书籍设计师合作完成。平面设计师把建筑师的作品用富于想象力的形式、以书籍作为媒体加以表达,并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两种设计师之间的跨界交流,实现艺术无界限、设计无界限的探索。《失念场》为丛书中的一册...
《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保护与文化地理研究文库》旨在构建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理论与技术体系。项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该部分内容从文化与地理的角度出发,深入阐释我国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形态、分布及其生成机制、文化迁移等规律,建立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根据各省情况,分别形成专著。(2)“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保护研究”,该部分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经验,
文明的城市地下,暗流涌动下水道,滋生细菌,也孕育文明。我们生产的每一滴废水,最终都汇入这座地下城市。这里藏污纳垢、臭气弥漫。又是在同一座地下城市里,废水经过收集、输送、净化,最后以人畜无害的方式回归自然。下水道是城市的静脉,有时因疾风骤雨而外溢,有时因污物沉积而堵塞,考验着考验着市民的觉悟、工程师的智慧、管理者的胆识。下水道是人类文明的显微镜,从5000多年前巴比伦简单的深坑式厕所,到现代便捷卫生的抽水马桶;从古罗马的马克西姆下水道,
建筑设计是工程与艺术的结合,与绘画、雕塑等艺术类别密切相关,建筑画是绘画大家庭中重要成员。在绘画中,通过对客观实体的表象或者对心中构建的虚拟物象进行概括,创作主体通过其技艺之“法”来呈现出一种介乎“物与非物”之间的“象”,借助“象”的流动和转化把创作主体的感受展示出来。建筑画凝聚着作者的创作激情,作者的技艺修养、审美趣味、社会阅历、内在心境和对描绘对象理解都直接反映在画面。如今计算机已经改变了建筑师的工作手段,甚至影响了建筑师的设计模
文物建筑16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文章15篇,其中文物建筑研究9篇,文化遗产保护4篇,建筑考古2篇。文物建筑研究栏目的文章涵盖了宋金时期的河南、兰州地区的木构建筑、明清时期的衙署以及园林的石子调查等内容,此外还有四川、宁波、陕西的地方建筑类型研究,作者均为古建筑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文化遗产保护栏目特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有名教授徐苏斌老师撰写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史的研究论文,以及其他建筑文化遗产论文。建筑考古栏目包含2022年全国十大考
刘争争
阎连科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林奕含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