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脉经脉诀阑微
¥15.2(6.9折)定价:¥22.0本书为《学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之一,本系列还包括我们从100部中医古籍中精选出来的《医宗金鉴》《脉经》《脉诀阐微》《脾胃论》《小儿药证直诀》《医学三字经》《幼科推拿秘书》等书,既有学习中医时的基础必读经典,又在基础上有所提升。是您学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读本。期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构筑基础、指导临床的作用,成为一套具有实用性、准确性,便于查阅、可供交流的中医经典丛书...
-
中医;临床经典丛书--脉经
¥16.5(6.1折)定价:¥27.0中医古代经典图书一直是所有中医学子的必读书目,不仅阅读,还需要背诵和深入领会。上述古代经典读物,在市场上有很多版本,本套丛书采用大32开,响应目前全国开展的阅读季活动,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医,阅读中医。中医经验集或医案汇编类图书,能够*程度上体现中医个人用药特点,广受读者欢迎。王叔和晋代所著,中医脉诊的开端性文献,是中国现存*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脉经/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12.4(6.9折)定价:¥18.0《脉经》晋·王叔和撰。全书共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晋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卷一、卷二及卷四论脉;卷三论脏腑;卷五载张仲景、扁鹊、华佗等论脉及察声色;卷六论五脏六腑病证;卷七载张仲景论伤寒;卷八载仲景论杂病;卷九载张仲景论妇儿;卷十为手检图。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脉经-中医传世经典诵读本
¥10.4(6.9折)定价:¥15.0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
-
金匮要略方论·中医经典必读丛书
¥19.4(6.7折)定价:¥29.0《金匮要略方论》为杂病学专著,共3卷,25篇。篇为全书总括,第2-17篇论及内科诸病,8、19篇论及外科病,第20-22篇论及妇人妊娠及产后诸病,23-25篇论述杂疗方、禽兽鱼虫忌并治、果蔬菜谷忌并治等内容...
-
脉经 : 影印校勘本
¥72.4(6.7折)定价:¥108.0《脉经》为晋王叔和撰,成书于公元210-259年之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脉学专著。王叔和,名熙,“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宋林亿等进呈劄子语)”,他利用做太医令时搜求的各种脉学文献,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脉学方面的论述,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若网在纲,依类编排,精心梳理,终于完成了《脉经》这部伟大著作。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卷
-
《脉经》注释
¥30.2(6.7折)定价:¥45.0一、策划思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二、体例
-
脉经(中医经典必读丛书)
¥24.2(6.9折)定价:¥35.0本套丛书精选齐鲁中医古籍经典、学术性强、实用价值高,并被历代医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选择精善版本,对其进行精勘细校,并对文中疑难字句标注注音和释义,以倡导中医学子及临床大夫研读中医经典医籍之风气,为提高理论和临床水平打牢根基。按地域分类整理经典著作可省去读者在大量的古籍中查找选取的时间,也体现地域医学特点和学术流派传承规律,更方便读者系统学习和研究。本书适合中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老师,临床医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