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包邮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34.8(6.7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8591402
  • 条形码:9787558591402 ; 978-7-5585-9140-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本书特色

1.出版至今未经任何宣传,靠口碑畅销,持续占据西班牙亚马逊儿童心理学前10位。

2.本书回答了“为人父母”极度关心的三大问题:

父母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他们的教养方式? 哪些伤害会对孩子造成深远影响? 如何避免把伤害再传递给孩子?

3.本书明确界定了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为父母提供了清晰的标准。

4.本书提出了三大育儿力和两大养育工具,助力父母找到育儿方向和操作方式,让每位父母都能更自信、更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长。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内容简介

据统计,世界上每十个孩子中,就有六人在某种程度上遭受过父母的伤害。这些伤害不仅体现为显性的体罚或虐待,还包括言语的刺痛和情感疏忽等隐形伤害。 难道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不知道这些行为会伤害孩子吗? 不!大多数父母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也清楚这些做法可能带来的伤害,但他们依然会不自觉地选择这些方式来纠正孩子的行为。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中长大的,缺乏自我觉察,形成了一种自动化反应模式。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些? 西班牙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贝阿特丽斯·卡苏罗,经过15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让过去的你,帮助现在的你!她发现,通过回溯自己的童年经历,我们就能破解育儿困境。而回溯中你要做的是:以孩子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追溯你童年相似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意识到哪些过去的伤痛依然影响着你当前的行为,哪些未消解的情感正在阻碍你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哪些是你真正应该为孩子提供的支持与陪伴。 这样的过程不会让孩子感受到任何压力,也无需复杂的育儿技巧,而是通过更深的理解与反思,找到更和谐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上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前言

中文版序

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
每个人对童年都曾有过美好的期盼。我们希望自己的童年充满爱,开心的时候有人分享,难过的时候能得到安慰。我们期待那段时光永远温馨而美好。但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发现:完美童年并不存在。
大多数人的童年生活会经历一些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可能是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是努力了很久,克服恐惧,学会了一项技能,却没有得到父母肯定后的失落,抑或是父母的争吵让我们误以为做错的那个人是自己,又或者是经历了某些更严重的事件。不管是哪个,这些经历都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个个印记。其中一些印记会因为更多肯定的声音逐渐淡化,但另外一些未被妥善处理的记忆却慢慢地变成了心中的伤痕。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目录

**部分

我们的童年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教养方式

家庭氛围的煤气灯效应 003

情感创伤的代际传递 006

原生家庭并不都是阴影,还可能是路障 010

理解父母,成为更好的父母 012

练习1:作为孩子的我 015

第二部分

从孩子到父母:避免把你经历的伤害传递给孩子

任何对孩子的不善待都是虐待 027

恐惧从来都不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 031

惩罚的误区:寻求尊重孩子需求的教养方式 036

威胁和勒索:远离隐性暴力 039

避免羞辱:保护孩子自尊心的重要性 045

消除奖励的隐患:重新思考激励方式 049

过度保护的本质是控制 053

责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057

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撒谎 061

煤气灯操纵的伤害性 065

父母化:不把孩子当孩子 069

三角关系:别把孩子当成斗争筹码 073

情感忽视:一种看不见的伤害 077

对性虐待零容忍 081

目睹暴力也是一种伤害 085


第三部分

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在平和的环境中成长

自责的根源:神经质内疚 091

健康的内疚:修复与成长的力量 095

停止内耗:与自己和解,与孩子重建联系 098

第四部分

深刻认识一次自己的童年

质疑父母,并不是一种禁忌 105

童年的情感防御机制 109

如何面对童年创伤 115

重新定义什么是好父母 119

练习2:作为成年人的我 124

第五部分

打破童年枷锁,重新找到育儿力

敏锐的觉察力:父母育儿中的高级智慧 137

回应力: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重视 144

修复力:从伤害中建立联结 149

第六部分

破除常见错误观念,找到心中的答案

错误观念之一:“孩子还小,什么都不知道” 157

错误观念之二:“孩子能适应一切” 161

错误观念之三:“给孩子自由就等于不干预” 166

错误观念之四:“你别抱他,会养成坏习惯” 169

错误观念之五:“打一巴掌不会造成伤害” 172

错误观念之六:“听话,才是好孩子” 176

错误观念之七:我比你更难受 182

练习3:我和我的孩子 184

第七部分

重建亲子桥梁:倾听与界限的终极力量

倾听:连接孩子心灵的桥梁 197

界限:如何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教育孩子 206

结束语 210

展开全部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相关资料

每个人都应该读这本书。我们往往忽视了从孩子身上可以获得的教育,而这本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尊重这种教育。2023年2月,西班牙亚马逊读者 我没有孩子,买它是因为觉得对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帮助。但阅读之后,我意识到它不仅适用于有孩子的人,也适用于那些经历过童年创伤并希望从中解脱的人。它帮助我理解了成人后为何感到恐惧,并让我学会与内心的孩子和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2024年7月26日,美国亚马逊读者 这本精彩的书探讨了如何通过回溯童年,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父母。通过作者提出的练习,读者将经历一段旅程,重新发现作为父母的意义。2022年10月5日,德国亚马逊读者家庭氛围的煤气灯效应
先为人子女,后为人父母,每个人都是在当子女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当父母的。每个父母现在养育孩子的方式都与他们曾经在童年时期被对待的经历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有过温馨的记忆,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照顾,那么他在养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会充满安全感;反之,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期生活在紧张的家庭氛围中,成年后自己当了父母就会焦虑不安,时刻怀疑自我,难以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更难以与孩子建立真正的亲密联系。
苏珊娜的故事
苏珊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最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力感,尤其是在孩子们争吵时。当我问起她的童年时,她说自己的童年并不重要,她的童年过得很幸福,父母对她也很好。然而,在听她认真回忆后,我察觉到一个被她忽略的事实:她的父亲酗酒,经常殴打母亲,母亲在枕头下藏着小刀。尽管苏珊娜起初认为这些经历对她没有影响,但随着觉察的深入,她恐惧和无力感的源头逐渐暴露出来。她意识到小的时候,自己对父亲的暴力行为有着深刻的恐惧,而且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她。与此同时,由于她对父母的冲突无能为力,无法控制父亲的暴力来保护母亲,恐惧的同时,她也产生出一种无力感。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恐惧和无力感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性反应模式。现在,只要看到孩子发生争执,尽管她作为母亲有能力干预,但她的潜意识仍然停留在童年的时刻,感到无能为力。她无法走出童年的情境,下意识地将孩子们的冲突与童年时父亲对母亲的暴力场景相联系,重现了自己在童年时的那种可怕感受。

这种将童年经历与感受不加区分地移植到现在的情况,叫“移情”。它揭示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的事实:很多父母纠正孩子行为的方式,如喊叫、缺乏耐心、过度苛刻、溺爱等,往往是童年未处理创伤的情绪反应。比如,当孩子的某些行为触碰到父母童年留下的伤疤时,父母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甚至对孩子小小的错误大发脾气。苏珊娜的情绪反应实际上就是移情的结果,而并不完全是由孩子的行为本身引发的。
孩子其实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并不是一种困扰,是孩子给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带着成人的阅历重新诠释自己的童年经历,我们不仅可以对自己童年的感受、经历及其留下的印记有足够的理解,也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与孩子更好地建立关系。这种转变与关系的建立,比任何育儿方法都更加有效。

情感创伤的代际传递

家庭氛围的煤气灯效应

先为人子女,后为人父母,每个人都是在当子女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当父母的。每个父母现在养育孩子的方式都与他们曾经在童年时期被对待的经历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有过温馨的记忆,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照顾,那么他在养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会充满安全感;反之,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期生活在紧张的家庭氛围中,成年后自己当了父母就会焦虑不安,时刻怀疑自我,难以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更难以与孩子建立真正的亲密联系。

苏珊娜的故事

苏珊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最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力感,尤其是在孩子们争吵时。当我问起她的童年时,她说自己的童年并不重要,她的童年过得很幸福,父母对她也很好。然而,在听她认真回忆后,我察觉到一个被她忽略的事实:她的父亲酗酒,经常殴打母亲,母亲在枕头下藏着小刀。尽管苏珊娜起初认为这些经历对她没有影响,但随着觉察的深入,她恐惧和无力感的源头逐渐暴露出来。她意识到小的时候,自己对父亲的暴力行为有着深刻的恐惧,而且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她。与此同时,由于她对父母的冲突无能为力,无法控制父亲的暴力来保护母亲,恐惧的同时,她也产生出一种无力感。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恐惧和无力感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性反应模式。现在,只要看到孩子发生争执,尽管她作为母亲有能力干预,但她的潜意识仍然停留在童年的时刻,感到无能为力。她无法走出童年的情境,下意识地将孩子们的冲突与童年时父亲对母亲的暴力场景相联系,重现了自己在童年时的那种可怕感受。


这种将童年经历与感受不加区分地移植到现在的情况,叫“移情”。它揭示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的事实:很多父母纠正孩子行为的方式,如喊叫、缺乏耐心、过度苛刻、溺爱等,往往是童年未处理创伤的情绪反应。比如,当孩子的某些行为触碰到父母童年留下的伤疤时,父母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甚至对孩子小小的错误大发脾气。苏珊娜的情绪反应实际上就是移情的结果,而并不完全是由孩子的行为本身引发的。

孩子其实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并不是一种困扰,是孩子给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带着成人的阅历重新诠释自己的童年经历,我们不仅可以对自己童年的感受、经历及其留下的印记有足够的理解,也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与孩子更好地建立关系。这种转变与关系的建立,比任何育儿方法都更加有效。


情感创伤的代际传递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然而,在成为父母时,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点,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不觉得自己的童年跟孩子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们专注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却没有觉察到自己童年的经历与孩子的问题密切相关。事实是,父母的童年经历不仅与孩子有关,那些未被处理的情感还会像尘封的魔咒,在孩子出现问题时重新启动,形成一种代际间的情感轮回。

维多利亚的故事

有一天,维多利亚,一位5岁女孩儿的母亲,满怀困惑地找到了我。她告诉我,女儿最近总是频繁洗手,甚至把小手洗得红肿流血,尽管她采用了各种方法试图纠正女儿的这一行为,但都收效甚微。她不知道女儿为何会有如此极端的行为。

我的工作是帮助父母通过其描述的他们的现状,找到那些未被察觉的情绪线索,挖掘出更深的心理根源。于是,我问了问维多利亚的近况。她低声回应,面容满是疲惫:“最近几个月,我情绪低落,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她稍作停顿,仿佛在搜寻合适的言语,随后继续说道:“我觉得这是工作上的问题,尤其是和我的女老板的关系,她最近突然对我冷淡了,我感到一阵莫名的孤独,甚至有些抑郁。我知道自己对这件事反应过度,但我真的找不到原因。”

维多利亚的女老板年龄与她母亲相仿,曾经对她非常关心和照顾。然而,最近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这让维多利亚感到心灰意冷,孤独感愈发强烈。

我问:“这种孤独感,你小时候也有过吗?”维多利亚陷入了回忆,轻轻点头,回想起母亲抑郁时的情景,她低声说道:“是的,我母亲患抑郁症时,我也曾感受过同样的孤独。”

经过深入回忆,我们挖出了她隐藏多年的情绪困境。维多利亚对母亲患抑郁症这件事情的情感反应非常复杂。首先,母亲患抑郁症后,对她的关心和照顾越来越少,她感到非常孤独。其次,她对母亲有责怪情绪,觉得自己在最需要情感支持的时候,母亲却缺席了。最后,她还感到十分内疚,因为她觉得母亲并不是故意患抑郁症的,患抑郁症不是母亲的错,她为自己责备母亲感到内疚。当这些复杂而痛苦的情绪一齐向年幼的维多利亚袭来时,她该如何处理呢?回忆到这里时,维多利亚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大声喊道:“天哪,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我母亲患抑郁症后,我也开始频繁洗手,试图通过洗手缓解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现在我情绪不佳,我的女儿也重复了我小时候的行为。我知道了,她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就像当年的我。”

维多利亚童年遭遇的心理困境并没有通过洗手清理掉,它一直困扰在心中,甚至还将其移情到了与女老板的关系中,而女老板与她疏离,触发了她童年的伤痛,于是她才会反应过度,以至于有些抑郁,而她的抑郁,就像当年她母亲的抑郁一样,令女儿也陷入了同样的心理困境,并同样通过洗手的行为表现了出来。这种情绪的重现,就像一种伤痛的轮回。

维多利亚从未想到,自己童年未解的情感创伤会在几十年后以相似的方式出现在女儿身上。那一刻,维多利亚充满了自责和痛苦:“女儿多么需要我,而我却没有意识到她的真正需求!”但维多利亚无须自责,她只是回到童年,就找到了解决女儿的问题的方法,也消除了长期困扰自己的心理困境。

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我的童年不完美,但你的童年可以更美好/[西]贝阿特丽斯· 作者简介

贝阿特丽斯·卡苏罗(Beatriz Cazurro),西班牙知名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专注于儿童情感发展和育儿领域。她在儿童心理治疗方面有着15年的经验,特别是擅长处理情感创伤及其对家庭的代际影响。她强调通过治愈自身童年的创伤,打破情感伤害的循环,建立更健康的亲子的关系,来帮助父母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养育问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