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通:《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7243545
- 条形码:9787307243545 ; 978-7-307-24354-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通:《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 内容简介
通”本义表示到达,与“穷”、“塞”相对,表示流通、通正的状态。本文借助“通”这一关键词作为切入点,串联起《文心雕龙》问题意识与批评方法,更能借以揭示《文心》批评方法的民族特色。本文分为以下四章:**章以“通其不通”为标题,探讨《文心》批评方法的问题意识。《文心》是一部救弊之作,刘勰不仅看到时代中文学理论批评的三大困境,更认识到由此酿成的三种弊端:一是“未能寻根”,二是“各照隅隙”,三是“莫肯研术”,并提出并践行文学理论批评三大方法:溯源法、博观法和折衷法。第二章以“古今贯通”作为标题,主要探讨《文心雕龙》溯源法的内涵及应用。溯源法通过回溯某一现象的起源、发展与终结,从发展过程中获取规律并指导实践。《周易》、《庄子》、《史记》是溯源法的理论来源。溯源法广泛应用于文体论中,以“史”的方式对历代作品浚通源流,不仅注重“铺观列代”,也强调“撮举同异”。第三章以“圆照博通”作为标题,主要探讨《文心》博观法的内涵及应用。博观法具有圆备博通的空间意识,博观法广泛用于创作鉴赏,文学创作以“神与物游”突破身观之局限,以“贵在虚静”积学酌理、陶钧文思,以“博而能一”馈贫拯乱、垂帷制胜。批评鉴赏以破“我执”拓展批评空间,以标“六观”使批评视野圆备圆照,以“深识”“见异”获取*大的鉴赏自由。第四章以“执正兼通”作为标题,主要探讨《文心》折衷法的内涵及其“执正以驭奇”和“兼解以俱通”两大特征。折衷法以“正”为根本准则来处理对立范畴,在具体实践中也具有高度灵活性,强调根据具体情况、文体特征和个人才性进行文体选择,强调对立范畴在交织、偕同和互为表里中融合促进,强调在两相结合中融合创新。
通:《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 作者简介
朱晓骢,女,1990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文艺学博士,现为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古代文论批评。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学术专著《中国文论话语导引》(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和《当代文艺名家示范效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参译学术专著《调整与适应--世纪之交的波兰》(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提高班 语文 一年级上
¥27.9¥44.8新书--沉默的经典:众多未来(精装)
¥35.0¥79.0分形几何学
¥16.4¥22.0泉水里的中国
¥46.6¥88.0一起藏猫猫/“宝宝没想到”魔法玩具书
¥8.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