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包邮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5-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784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71.7(5.6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81720
  • 条形码:9787559681720 ; 978-7-5596-8172-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本书特色

◎唐朝民俗的知识百科,引你漫游大唐社会
自上元佳节至年终之祭,从都市乡野到神灵世界,从市井行业生态到巫术活动种种……跟随书中对于唐代民俗专业而系统的讲解,我们仿佛漫步于大唐世界的典型地域与角落,见证了唐代时节轮转、昼夜交替的生活图景,得以切身体悟唐人的生活节奏与日常动态,沉浸式感受大唐时空。

◎走进不同阶层的唐人生活,深入大小人物的心理
民俗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涉及所有的社会成员。因而本书关注唐代形形色色的人生形态:帝王百官、嫔妃仕女、文人侠客、富商大贾、胡商胡姬、市井居民、农夫村妇等。文中既有对不同群体生活习俗的描绘,又有对其情感涌动的细腻剖析,我们会发现,民俗风情背后,映射着人们的离合悲欢,还暗藏着他们的精神需求。

◎以民俗学研究体系为基础,博引古典文学材料
本书以系统专业的民俗学研究体系为基础,运用与唐代相关的文学作品深入浅出地论述,复原出繁华多元的真实唐朝。所引资料涵盖诗文撰述、经史典籍、笔记轶闻、传奇小说、敦煌曲辞、碑铭墓志,以及民间传说、歌谣谚语等。以民俗学视角研究这些文献,讲解严谨而辩证,涉猎广泛又充满细节,让活生生的大唐世界得以从故纸堆中浮现。

◎透视唐人人性,感受情感共鸣
唐代是中国历史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唐人的生活习俗与思想观念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这在他们的时间意识、节俗文化、妇女观念、人格理想、神灵信仰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在这场对唐人民俗与人性的探索中,我们可以跨越千年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发现文化传承中的相似与不同。

◎附有精彩图录,呈现大唐风华
本书特别附录《唐代风华图录》一章,精心搜集唐代相关文物与文献资料。从长安与扬州的城市复原平面图,到唐代绘画、壁画珍品,再到唐人衣食住行的器物与遗存,鲜活直观地呈现大唐风华,与正文内容交相辉映。

◎唐朝民俗的知识百科,引你漫游大唐社会

自上元佳节至年终之祭,从都市乡野到神灵世界,从市井行业生态到巫术活动种种……跟随书中对于唐代民俗专业而系统的讲解,我们仿佛漫步于大唐世界的典型地域与角落,见证了唐代时节轮转、昼夜交替的生活图景,得以切身体悟唐人的生活节奏与日常动态,沉浸式感受大唐时空。


◎走进不同阶层的唐人生活,深入大小人物的心理

民俗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涉及所有的社会成员。因而本书关注唐代形形色色的人生形态:帝王百官、嫔妃仕女、文人侠客、富商大贾、胡商胡姬、市井居民、农夫村妇等。文中既有对不同群体生活习俗的描绘,又有对其情感涌动的细腻剖析,我们会发现,民俗风情背后,映射着人们的离合悲欢,还暗藏着他们的精神需求。


◎以民俗学研究体系为基础,博引古典文学材料

本书以系统专业的民俗学研究体系为基础,运用与唐代相关的文学作品深入浅出地论述,复原出繁华多元的真实唐朝。所引资料涵盖诗文撰述、经史典籍、笔记轶闻、传奇小说、敦煌曲辞、碑铭墓志,以及民间传说、歌谣谚语等。以民俗学视角研究这些文献,讲解严谨而辩证,涉猎广泛又充满细节,让活生生的大唐世界得以从故纸堆中浮现。


◎透视唐人人性,感受情感共鸣

唐代是中国历史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唐人的生活习俗与思想观念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这在他们的时间意识、节俗文化、妇女观念、人格理想、神灵信仰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在这场对唐人民俗与人性的探索中,我们可以跨越千年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发现文化传承中的相似与不同。


◎附有精彩图录,呈现大唐风华

本书特别附录《唐代风华图录》一章,精心搜集唐代相关文物与文献资料。从长安与扬州的城市复原平面图,到唐代绘画、壁画珍品,再到唐人衣食住行的器物与遗存,鲜活直观地呈现大唐风华,与正文内容交相辉映。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总是引人无限遐想。本书将古代文学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运用诗文、史籍、笔记、小说等材料,从唐代的岁时节日、都市生活、各类妇女习俗、文人风貌、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民间文学与技艺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唐代民俗。书中多角度再现唐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与唐朝的时代氛围,挖掘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心理,展现了唐人多样的人生姿态。这部著作不仅宛如一幅勾勒唐代人海风情的长卷,也是一部探讨民族心理、情感与文化的力作。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目录

上 册

导 论.

岁时节日

一、唐人的时间意识和对节俗传统的改造

二、享受人生和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从上元、寒食到端午、重阳

三、女儿节的情思:七夕和唐人七夕诗文

四、年终之祭

五、归一化:节俗与相关传说的动态结合过程

都市民俗

一、都市的兴起

二、唐两京之民俗圈

三、长安一日:官街鼓、早朝与京官之邸

四、市署管理

五、长安东、西市行业种种

六、长安市井生态图景

七、扬州之夜

八、都市民俗心理举要

妇女生活与习俗

一、唐人妇女观概述

二、唐代妇女的一生

三、唐代婚嫁礼仪和习俗

四、唐宫妇女的生活与习俗

五、农村、市井及其他妇女的生活与习俗

下 册

文人士子风貌

一、宦与婚:士子人生的两大关键

二、人格理想:民间侠文化对儒道释互补结构的补益

三、作家的养成和文学的人文精神

四、时代迁易与士风演变

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

一、与人共存的神灵世界:现象的泛观

二、祷祝、娱神及其他

三、迷信中的实用功利

四、祈求、诅咒和驱鬼的巫术

五、预兆和占卜巫术

六、梦和占梦

七、随处可见的禁忌

民间文学与技艺

一、神话的流传与再创造

二、神话原型与唐人传奇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四、民间歌谣谚语

五、民间技艺

结 语

参考书目

后 记

新版后记

附 唐代风华图录


展开全部

浮世长安 唐代的民俗与人文(全2册) 作者简介

程蔷 女,上海人,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授予硕士学位,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专长是民间文学、民俗学,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董乃斌 男,江苏扬州人,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上海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文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