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版权信息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本书特色

全球预测国际油价的机构有上百家,但是如何准确预测国际油价仍有待完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开发了一种预测国际油价的新思路,可以为相关单位深入认识国际油价演化规律、分辨国际油价变动背后的主导因素提供参考,同时为投资者指明应该着重关注的预警指标。《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在国际油价呈现剧烈跳跃式波动的背景下,紧紧围绕国际油价展开研究,内容全面深入,即使对于能源行业以外的读者,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内容简介

影响国际原油市场变动趋势的因素复杂且庞大,其中涉及到供给、需求、库存、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地缘政治风险和技术指标等,然而大多文献一般仅仅考虑单一或极个别维度的因素或指标,尚未有文献将机构言论、关键事件和交易情绪纳入预测体系并将指标整合在同一框架,构建一个信息丰富全面的指标集。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原油市场逐步呈现出新的结构特征,过于简单的供需基本面因素已经不足以解释原油市场的复杂性,新的影响因素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和冲击逐渐凸显。因此,本文构建了涵盖供给、需求、库存、金融、机构言论、关键事件和交易情绪等七个不同维度的多元分析指标框架,将尽可能多的预测因子纳入指标集,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更完整更全面的预测半年或一年的国际油价趋势,对国际油价的异常波动更具解释性。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目录

目录1.1石油供求理论1.2市场经济理论 1.3市场预期理论 1.4机构言论影响理论 1.5关键事件影响理论 1.5.1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1.5.2自然性重大突发事件1.6波及效应理论1.7国际原油价格波动1.8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方法1.8.1传统计量模型方法 1.8.2机器学习方法1.8.3组合预测方法目录 第1章 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理论基础1.1石油供求理论1.2市场经济理论 1.3市场预期理论 1.4机构言论影响理论 1.5关键事件影响理论 1.5.1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1.5.2自然性重大突发事件1.6波及效应理论1.7国际原油价格波动1.8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方法1.8.1传统计量模型方法 1.8.2机器学习方法1.8.3组合预测方法 第2章 石油地缘政治、石油美元及国家石油储备2.1石油地缘政治2.1.1乌克兰危机引发的石油地缘政治 2.1.2中美关系的石油地缘政治 2.1.3中东地区的石油地缘政治 2.1.4非洲的石油地缘政治 2.1.5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地缘政治 2.1.6美洲地区石油地缘政治 2.2地缘政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2.3石油美元 2.4典型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体制 2.4.1美国的石油储备管理体制 2.4.2日本的石油储备管理体制 2.4.3德国的石油储备管理体制2.5典型国家石油储备运行机制2.5.1美国的石油储备运行机制 2.5.2日本的石油储备运行机制 2.5.3德国的石油储备运行机制 2.6典型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经验 第3章 世界石油发展格局及特点3.1世界石油资源格局及特点 3.1.1世界石油资源格局 3.1.2世界石油资源特点 3.2世界石油供给格局及特点 3.2.1世界石油供给格局 3.2.2世界石油供给特点 3.3世界石油消费格局及特点 3.3.1世界石油消费格局 3.3.2世界石油消费特点 3.4原油海运贸易流向 3.4.1主要油轮分类 3.4.2全球航运要塞 3.4.3原油海运流向 3.5世界石油贸易格局及特点 3.5.1世界石油贸易格局 3.5.2世界石油贸易特点 3.6页岩油革命对石油供给格局的影响 3.6.1美国由*大原油进口国转变为*大石油出口国 3.6.2OPEC联合其他国家减产应对新局面 3.6.3短期内原油价格向页岩油成本靠拢 3.6.4轻质原油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3.7新能源对石油消费格局的影响 3.7.1降低市场的石油需求,但短期内很难体现 3.7.2石油公司纷纷转型,打造综合能源公司 3.7.3新能源快速发展,加速原油消费向炼化产品转变 3.8世界石油发展新格局 3.8.1全球化能源替代进程加速 3.8.2生产和消费中心多元化,消费中心向东迁移 3.8.3天然气地位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油气并举 3.8.4供需紧平衡、供大于需成为基本趋势 3.8.5油气从战略资源向商品回归 第4章 国际原油价格体系演变及形成机制4.1国际原油价格体系演变及现状 4.1.1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演变进程 4.1.2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现状 4.2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机制 4.2.1国际原油期货定价能力 4.2.2国际原油期货定价影响力 4.2.3国际原油定价机制 4.2.4中国原油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4.2.5国际原油定价机制经验及启示 4.3WTI和Brent原油价差关系 4.3.1WTI-Brent原油价差演变历史 4.3.2WTI-Brent原油价差波动原因 第5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规律及特点5.1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石油危机 5.1.1稳定运行期 5.1.2缓慢上升期 5.1.3震荡下降期 5.1.4低位平稳运行期 5.1.5急速上升期5.1.6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5.1.7恢复性回升后维持高位震荡期 5.1.8油价暴跌期 5.1.9油价高位震荡期 5.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5.2.1数据来源 5.2.2研究方法 5.3国际原油价格的HP滤波测度 5.3.1HP滤波测度结果分析 5.3.2BP滤波测度结果分析 5.3.3Daubechies小波测度结果分析 5.4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规律成因 5.4.1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理论分析 5.4.2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第6章 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6.1原油供给 6.1.1世界石油产量 6.1.2OPEC成员国石油产量 6.1.3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 6.1.4美国页岩油产量 6.1.5石油储量 6.2原油需求 6.2.1世界原油总需求 6.2.2非OECD国家需求6.2.3OECD国家需求 6.2.4替代能源 6.2.5天然气价格 6.2.6全球经济 6.3原油库存 6.3.1OECD国家石油库存 6.3.2美国石油库存 6.3.3美国石油战略储备库存 6.4金融期货 6.4.1美元汇率波动 6.4.2石油金融衍生工具 6.4.3投机因素 6.5机构言论 6.6关键事件 6.7交易情绪 6.8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6.8.1解释结构模型建立 6.8.2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第7章 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数据库建立7.1数据库建立的必要性 7.1.1提供业务参考 7.1.2提升信息查询效率7.1.3为油价预测提供依据 7.2数据库建立的原则 7.2.1一致性原则 7.2.2完整性原则 7.2.3安全性原则 7.2.4可扩展性原则 7.2.5规范化原则 7.2.6准确性原则 7.3国际油价预测数据库建立 7.3.1国际油价客观因素数据库的建立 7.3.2国际油价主观因素数据库的建立 第8章 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8.1国际油价预测模型及建模方法 8.1.1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模型构建 8.1.2多元回归分析 8.1.3误差检验 8.2基于供需、言论和交易情绪的国际油价预测模型构建8.2.1原油供给模型构建 8.2.2原油需求模型构建 8.2.3交易情绪模型构建 8.2.4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模型构建 8.3国际原油价格总预测模型及*终预测结果 8.3.1国际油价预测总模型构建 8.3.2国际油价预测结果 第9章 中国能源结构、原油储备及运行机制9.1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特点 9.2中国原油供需现状及特点 9.2.1原油产量持续震荡,整体走势稳定 9.2.2原油加工量持续上升,燃料需求加大 9.2.3原油消费量增速总体呈增加趋势 9.3中国原油贸易现状及特点 9.3.1原油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来源多元化 9.3.2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依赖性逐渐增强 9.3.3原油进口金额除疫情期间呈增长趋势 9.3.4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上涨,使用效率逐渐提升 9.4中国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及问题 9.4.1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基本情况 9.4.2中国石油商业储备基本情况 9.4.3中国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9.4.4中国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10章 “双碳”目标下国际油价波动趋势10.1“双碳”发展趋势 10.2“双碳”目标下国际原油价格将缓慢下降10.3“双碳”目标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 第11章 中国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建议11.1稳定国内原油期货市场,力争人民币石油定价权 11.2发展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完善国内能源金融系统 11.3原油采购期货与现货相结合11.4加强与主要产油国的交流,积极投资海外优良资产 11.5研发生产利用技术降低能耗,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 11.6积极研究能源趋势,增强应对风险能力 11.7推进天然气更大规模开发利用,规避国际减碳压力 11.8规划员工职业培训,提前应对能源转型趋势
展开全部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预测方法 作者简介

于楠 1995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讲师。作为主要研究贡献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央企集团公司级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10余项,撰写资政报告7篇并有5篇被采纳,参编著作、科普读物10余部,发表论文17篇。主要研究方向:碳足迹核算、能源生态足迹核算、能源经济环境与政策等。孙仁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研究聚焦能源市场、低碳经济、投资评价与生态化工。加拿大CanmetEnergy、UA及美国UTA等大学访问学者;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常务理事、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石油企协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高被引4篇,前0.1%热点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主编出版《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成品油与新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等专著10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能源央企科研项目30余项,在研国家自然基金1项。秦曼曼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讲师。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项目。多年参与《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撰写。讲授“税法专题”“审计学”课程。于楠 1995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讲师。作为主要研究贡献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央企集团公司级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10余项,撰写资政报告7篇并有5篇被采纳,参编著作、科普读物10余部,发表论文17篇。主要研究方向:碳足迹核算、能源生态足迹核算、能源经济环境与政策等。孙仁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研究聚焦能源市场、低碳经济、投资评价与生态化工。加拿大CanmetEnergy、UA及美国UTA等大学访问学者;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常务理事、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石油企协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高被引4篇,前0.1%热点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主编出版《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成品油与新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等专著10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能源央企科研项目30余项,在研国家自然基金1项。秦曼曼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讲师。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项目。多年参与《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撰写。讲授“税法专题”“审计学”课程。王文文 就职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低碳融合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能源研究与管理工作,油气及新能源行业经验丰富。在多项重要能源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所负责及参与的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局级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