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笔走龙蛇:刻在石头上的千年法帖

包邮 笔走龙蛇:刻在石头上的千年法帖

出版社: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01-01
开本: 21cm 页数: 206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2.2(8.3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笔走龙蛇:刻在石头上的千年法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722420
  • 条形码:9787569722420 ; 978-7-5697-2242-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笔走龙蛇:刻在石头上的千年法帖 内容简介

石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当甲骨文、金文衰微之际,古人用刀笔赋予冰冷的石头以艺术生命和历史内涵。碑石开始成为文字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历史沧桑的脚步,折射着文字嬗变的过程,展现着中国古代灿烂的书法艺术,*终形成独特的石刻文化。  这些碑石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古代碑刻、造像、摩崖、墓志、刻经等石刻,大多是由当时著名书家或者书手书写,文字优美,书法水平高超,不少成为后人临摹的对象,甚至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  可以说,碑石是定格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先人们书丹摹勒、刻石留字,使得中华文化的精神及其文续传承下来,碑石有着生生不息的动力,至今生命力仍然蓬勃旺盛。碑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了解其知识,感受其魅力。  由于知识专业性较强,对普通大众而言,很难对碑石博大的文化内涵有深入了解。该书试图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碑刻书法的历史与发展,分享碑刻背后有趣的故事和人物。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会发现这些冰冷的石刻后面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千姿百态的书法面貌都是各个时代书风的反映。石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当甲骨文、金文衰微之际,古人用刀笔赋予冰冷的石头以艺术生命和历史内涵。碑石开始成为文字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历史沧桑的脚步,折射着文字嬗变的过程,展现着中国古代灿烂的书法艺术,*终形成独特的石刻文化。  这些碑石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古代碑刻、造像、摩崖、墓志、刻经等石刻,大多是由当时著名书家或者书手书写,文字优美,书法水平高超,不少成为后人临摹的对象,甚至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  可以说,碑石是定格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先人们书丹摹勒、刻石留字,使得中华文化的精神及其文续传承下来,碑石有着生生不息的动力,至今生命力仍然蓬勃旺盛。碑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了解其知识,感受其魅力。  由于知识专业性较强,对普通大众而言,很难对碑石博大的文化内涵有深入了解。该书试图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碑刻书法的历史与发展,分享碑刻背后有趣的故事和人物。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会发现这些冰冷的石刻后面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千姿百态的书法面貌都是各个时代书风的反映。  欣赏石刻书法作品,**感觉往往来自于对作品的di一视觉印象。因此,该书以生动活泼的行文与大量图版相结合,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帮助读者直观地欣赏这些石刻书法作品,更好地切入石刻书法历史,理解石刻书法艺术。  《笔走龙蛇:刻在石头上的千年法帖》的写作力求注意读图时代文字浅易、图版丰富的特点。

笔走龙蛇:刻在石头上的千年法帖 目录

**编 先秦——石刻之祖铭刻先声一、《石鼓文》二、《诅楚文》三、《守丘刻石》第二编 秦代——小篆书风碣石颂功第三编 西汉——质朴自然篆隶之间第四编 东汉——丰碑涌起范式千载一、东汉碑刻分类概述二、东汉摩崖石刻分类概述三、东汉《熹平石经》**编 先秦——石刻之祖铭刻先声一、《石鼓文》二、《诅楚文》三、《守丘刻石》第二编 秦代——小篆书风碣石颂功第三编 西汉——质朴自然篆隶之间第四编 东汉——丰碑涌起范式千载一、东汉碑刻分类概述二、东汉摩崖石刻分类概述三、东汉《熹平石经》第五编 三国——汉风余绪承先启后一、黄初三碑:《上尊号碑》《受禅表碑》《孔羡碑》二、《曹真残碑》三、《鲍捐神坐》《鲍寄神坐》四、《谷朗碑》《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第六编 两晋——隶楷杂糅变体风流一、传世碑版二、西晋墓志三、东晋墓志四、东晋名人墓志第七编 南北朝——气象浑穆结构天成一、南朝碑刻分类概述二、北朝碑刻分类概述第八编 隋唐——法度谨严楷模典范一、隋代碑刻分类概述二、唐代碑刻分期概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