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暂无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52.8(6.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0107317
  • 条形码:9787110107317 ; 978-7-110-10731-7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本书特色

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到底是什么动物?这些人类近亲,和我们一样聪明吗?都是人类,我们为什么、如何不同?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探索人类的演变历史。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内容简介

你知道吗?我们智人的基因构成中,有一部分来自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那么,这些人类近亲,和我们一样聪明吗?都是人类,我们为什么,如何不同?我们可以和他们交谈吗?这些问题与“我们来自何处”(from where we came)有什么关系?在本书中,著者站在理科视角,以基因的角度,全面概述现代智人的发展历程。如果你也同样好奇人类种群的发展史,并且厌倦了媒体的老生常谈与信息轰炸,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宏大复杂的人类演化归结为简单的科学线索。其实,我们从单细胞基因生物进化而来的过程,可以比喻为在城市里坐公共交通去往不同的地方。通过流行的文化案例、作者的个人经历、一些幽默的比喻和简单的图形及定义,我们用一个科学家的眼睛,就能简单探索和概括人类进化的宏大主题。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物种兴起、繁衍、灭绝和演化的因果关系,从基因层面认识整个历史。跟随著者的脚步,我们能够探索人类的祖先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历经数百万年而生存甚至繁荣。很明显,地球上现存的每一个人,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除了基因上的微小差异。作为同一个物种,我们不禁有了动力,去寻找让自己生活更好的方法。毕竟,我们都是活在地球上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目录

第 1 章 人类*古老的谜团 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答案 自古至今的回答 追寻这个问题的动机 本书写作目的 本书概览 第 2 章 我们来自何处 这些答案是怎么得到的继续对这个问题刨根问底图书与研究人类故事的开端:700 万年前第 3 章 人类演化的原始动力 人类*原始的起点 演化历程的“因”与“果”建立演化的基本结构 建立演化原理演化中随机性的验证 本章总结 第 4 章 “我们”到底是什么动物 人类*简单的定义 人类的官方名称 人类的其他常用名称 分类法、族谱、系统发育树 物种的简单定义 演化时间的计量单位第 5 章 人类的族谱 尼安德特人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 系统发育树:浓缩的人类族谱 前人属阶段:距今 700 万年前到 250 万年前人属阶段:250 万年前至 90 万年前 古老智人阶段:90 万年前至 4 万年前 现代人类阶段:20 万年前至今 本章总结 第 6 章 人类化石诉说的故事 熟悉人类化石克服人类化石的重重障碍从化石到人类演化 人类化石的发现史 化石的形成 化石测年 一点应用物理 连绵不断的形体演化第 7 章 人类形体上的演化 整理人类化石 渐进概念与阶梯平衡拼凑未知的拼图头部的改变 姿势:完全双足运动的适应 手和手臂 喉咙和语音器官 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的躯干 第 8 章 脱氧核糖核酸与演化 生物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 DNA 的发现与研究简史DNA 分子简介 DNA 与演化线粒体 DNA 本章总结 第 9 章 现代人类的起源 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关研究与团队 研究内容 现代分子人类学 本章总结 第 10 章 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现代人类 智人家庭 智人的 DNA 智人族谱 智人类各亚种之间的交流智人全家福 跨智人亚种姻亲关系的影响 本章总结 第 11 章 人类物种的形成 宏观物种形成的几种假想 宏观物种观念 微观物种观念 确定人类物种形成的研究 本章总结 第 12 章 人类的共通性与变异性 成为人类自己的物种 我们人类的共通之处 人类的变异处 本章总结第 13 章 人类大迁徙 迁徙与扩散 人类迁徙了多远 2 分钟人类迁徙史 早期人类的足迹 现代人类迁徙 现代人类迁徙的三个阶段 **阶段:非洲内部的迁徙与扩散 第二阶段:出走非洲的**梯队 第三阶段:出走非洲的第二梯队 第三阶段
展开全部

血缘与人类:从分子视角重读人类演化史(精装) 作者简介

郭建渝(Chris Young Kelly)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工程师,也是一名高产的科普作家。他早期的物理研究着重于化学激光材料的量子特性,以及如何优化激光的效率。该类激光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半导体工业的纳米级集成电路光蚀刻技术中。他还在实验室中模拟海王星和天王星的表面环境来研究大气层的量子光谱,以进一步探讨这两个行星表面的化学成分。作为工程师,他参与奠定了早年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为视频流、数据存储等互联网庞大的流量提供了宽阔的通路。后来他成为一名科技企业的高级主管,并在斯坦福大学电机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他也是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他还是一名高产的技术类科研学者,发表了 100 多篇同行评议的文章,近年的写作兴趣转为面向大众传播科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