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包邮 中医的传承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6-01
开本: 32开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60.8(7.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0.8(7.6折)定价  ¥7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的传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025587
  • 条形码:9787572025587 ; 978-7-5720-255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的传承 本书特色

知识的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并被保留?
学习方式决定了认知风格
三种传承方式解读现代化语境下中医知识和实践的代际相传
人类学教授潘天舒、中医学史教授张树剑联袂推荐

中医的传承 内容简介

中医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本书探讨了中医秘传、个人化传承和规范化传承三种模式下中医知识的教与学,反思中医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在方法和形式上的转变所带来的知识传承的结果和效应的改变。当所谓的“秘密知识”开始在现代高等教育课堂上作为“规范化知识”进行教学传授时,会发生什么?这些知识是否可通过教学对任何人透明、开放?

中医的传承中医的传承 前言

译者序
蒋辰雪
本书的翻译前前后后经历了大约五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作为译者,我无数次阅读本书,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翻来覆去不知有多少遍。正是经过这样反复的阅读和学习,我从一个人类学的门外汉,慢慢对人类学有了一知半解。可以说,这本书是我的人类学启蒙,把我领入了人类学的大门。
在此之前,我是一个学习了五年中医的外语教师。一直以来, 我工作中时常能够接触到中医和针灸在海外传播、应用和发展的各种实例,这些中国本土之外的鲜活的中医实践让我对“海外中医” 这个话题愈加感兴趣,也就不由得好奇,除了临床诊疗和中医教学, 有没有海外学者对中医的理论问题感兴趣,进行过学术研究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寻找海外的中医著作和文章,许小丽(Elisabeth Hsu)教授的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Medicine,也就是本书的英文版随之映入眼帘。非常幸运的是,许小丽教授成为我海外访学的导师,在她的建议和鼓励下,我开始了本书的翻译工作。
所以,与本书的亲密接触对我而言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它让我一个中医人进入了人类学的殿堂,让我从一个纯粹的中医本土视角慢慢发生转变,开始理解海外他者对中医问题的阐释,并逐渐欣赏人类学方法之于中医研究的魅力。虽然人类学惯于从西方自我视角出发,将所研究的东方称之为他者,但是在将一部研究中医的西文作品回译为中文的时候,我更愿意把中医本土视为自我,而来自海外对中医的审视更像是他者。因此,我始终在用比较的方法去阅读和理解这本书,作为发生于中国本土之外的中医研究,它和中医人 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区别?作为他者对中医的解读,它与中医自我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一点也是我特别想和中医从业者或是中医圈内 朋友分享的。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本中医专业书籍,想要从中获取些诊疗和教学的技巧,恐怕并无所获,甚至是会十分失望的。但是如果能从作者记录和剖析的每一个中医传承的细节中见微知著,从自己习以为常的中医观中跳脱出来,以反观的态度去理解和体会,重新思考熟悉的常识,相信会别有洞天,获益匪浅。
就本书研究的主题而论,探索中医的知识和实践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这类研究虽然对于解释中医的核心问题至关重要,但从来不是中国中医学术界的热点;而从中医术语入手,揭示中医传承过程的奥秘,这种方式更是另辟蹊径,可以说给中医的人文研究带来一股全新的气息。即便今天回头看这样一部20多年前的作品,依然不 能否认作为海外中医人类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中医究竟是怎样传承的这一本质问题的回答是新鲜而深刻的。秘传,是中医传承的特色之一。可中医的秘方到底是怎样由师父传给徒弟?这个过程又是如何保密的?本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中医知识本身并不是秘密,秘密的是传授的方式,传授过程的保密性造就了传承的秘密性。 而中医之所以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始终保有这一特色,本质上是对秘密的社会属性的依赖,保密让掌权者获得权威,也是弱者生存的武器,它不仅成为外在的装饰,也彰显着秘密持有者的卓越出众。 书中诸如此类对中医核心议题的讨论不胜枚举,值得当下的中医人和教育者深思与玩味。本书借由阐释学习途径(way of learning)与 认知方式(style of knowing)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中医核心术语为线索,比较了中医秘传(secret transmission)、个人化传承(personal transmission)和规范化传承(standardized transmission)三种模式下中医知识的教与学,其民族志记录的困境依旧是不少现在正在接受中医高等教育的学生面临的挑战。虽然这三种模式只是作者对其田野调查见闻的总结,并不代表中医传承的全部,但也提示我们,应该持续反思中医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在方法和形式上的转变所带来的知识传承的结果和效应的改变。
中医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特别是中医观察归纳、取类比象等传统思维模式,对生命、 健康与疾病规律的经验式的认识论,还不能用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手段去认知和解释,尤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助力,来对中医进行科学化阐释。本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 讲述了中医的故事,证明了如何用人类学方法阐释中医问题的可能性,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可以成为研究解决中医根本问题的有力工具。
希望此中译本能够向中国本土读者展现外来文化对中医的关注, 中医药文化不仅需要走出去,也可以走回来,在一来一往间沟通中西方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不同认识。西方学者的中医研究不仅在内容上能够给予今天的中医事业以他者视角的启迪,同时也反映了中医国际化发展的图景。他们的研究本身就是中医在全球化视野下的新形态,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部分。此类海外中医研究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发展共同塑造了当下中医的模样,它在保有民族特性的同时更为现代,更为多元。
一部西方视角下的中医研究之作对于中医的理解与描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它关注的重点可能不同于中国本土的习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对于书中的某些概念,有必要在此做个交代。
本书讨论的中医秘传是基于作者跟随气功师邱师父学徒的经历。 气功是整个中国传统医学大家庭的一部分,受道教文化影响颇深, 道教医学体系不仅包括传统中医药学的本草、汤液、针灸等,还包括导引、按摩、气法、祝咒等疗法。气功疗疾正是基于道教医学本身的技术内容,也符合邱师父自身道家人士的特点。我们在本书中可以读到一些有关邱师父“运气”和“见光”的真实的民族志记录,正如作者专门指出的:“想象在许多所谓的替代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替代疗法用‘整体的’方法解决身体和康复问题。关于想象,人类学家不曾有过论断。”所以,人类学家的任务是记录文化、阐释文化。气功中那些具有迷信色彩的部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被逐渐破除和净化,现代中医更为关注气功健身防病的价值功能,气功养生学以其独特的养生效果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另外,有关现代中医规范化传承模式的讨论占了本书的大部篇幅,其中反映出中医药高等教育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做的诸多改革,也揭露了当时中医学师生对前途的困惑与迷茫。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开展研究的年代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中医学院地处昆明,属于中国西南边陲,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欠发达地区,当地的人与事恐怕不能完全代表当时中医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八九十年代又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整顿与徘徊、摸索前进的时期,云南中医学院的一些问题如果放入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去看,可能只是阵痛,而非常态。中国目前有三十余所中医药院校,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院校的师资力量早已今非昔比,中医的科研实力也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年来对中医卓越领军人才的培养,使得中医专业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医规范化传承在过去30年中的飞速发展,未必是作者写作时可以预见的。
翻译是艰辛的,我无数次揣摩译文字句,力求能够在中西方语境中找到平衡,希望在保有中医本色的同时能够凸显人类学阐释文化的魅力。虽然竭尽全力,但依然不免缺憾与瑕疵。特别是对于TCM 和 CM两个“中医”概念的表述,在中文中本是没有分别的。 我始终没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不得以有时需要在 TCM 的中译文后加上括号以示区分。虽然已有译者按照字面将TCM 直译为“传统中医”,但这恰恰与它在英文语境中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改造与重塑的中医这种特殊的用法相反。因此,推敲再三,我想还是将 TCM 译为“现代中医”,虽然形式上不符合英文原文,但更贴近这一术语的本意。由于 CM 在英文语境中包含着中医从古至今的所有形态,将其翻译为“中医”作为上层概念,应算是恰当的。关于这两个概念,也希望与各位读者和专家继续探讨交流。

中医的传承 目录

引 言 学习方式
**章 知识和实践的秘传
第二章 气功和气的概念
第三章 知识的个人传承
第四章 阐释古典医籍
第五章 知识的规范化传承
第六章 依据现代中医文本教学
讨 论 认知风格
附 录 1988—1989年云南中医学院中医本科生、针灸推拿专科生课程
医学与哲学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部

中医的传承 节选

中文版序
我们如何了解我们的所知?我们如何学习我们的所学?在不知道文本的产生、“创作”、书写、“保存”、被学习、“应用”、遗忘和 “重新发现”的背景的情况下,我们能理解它吗?文本能多大程度上脱离其背景独立存在?脱离背景的文本的传播方式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其传达的知识名词化、客观化和概括化?人们谈论知识“内容”,这些内容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可以被保留下来。但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区分内容和形式,并*终对这一努力产生怀疑。本民族志提出以另一种方式思考知识和实践的传承,聚焦中国医学实践中的医学哲学术语在不同的中医实践环境中的当代用法和诗学意义。这些术语在中国古籍文本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作为不 同社会形态的一部分传承了大约两千年。因此,本书可能对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有一定吸引力。
作为语言实用主义者,我关注词语在社会层面的意义,即术语的意义是在使用它们的社会情境中产生的。同样地,作为医学人类学家,我与其他社会人类学家一样对书面文字持怀疑态度,并像我的导师一样,强调对自发行为的**手观察的民族志价值。相比之下,书面文字总是掌权者的文字,是决定什么应该被阅读和传播的人的文字,以及那些把一生奉献给研究应该如何阅读这些文字的专家们的文字。我的本科教育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中医基础理论也归入此类,这培养了我社会—生态学式的观察方式。因此,本民族志的田野调查旨在比较中医关键术语和文本使用的不同社会情境,研究的核心是相同的关键术语在不同的医学教育和实践情境中的所谓 “行事意义”,每个术语都由不同的学习习惯塑造。这项田野调查是在1987—1988年间进行的,距今37年,地点是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及其周边地区。
因为中医术语对于那些严肃对待它们的人来说是一个难题,而且由于中医常常被无视科学局限性的健康专业人士所嘲笑,因此本研究不仅通过文本分析,还利用民族志来探究这些关键术语的含义和有效性,后者关注术语在不同医学知识传播领域中产生的影响。 由先生为一群自愿参加的朋友领读的中医读书会被视为学习医学的社交活动,就像任何病人和治疗师之间的相遇、先生和弟子之间的交流,或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室中的互动一样。虽然“参与观察者” 不需要掌握所讨论的技术,但仍然可以以观察者的权威发表看法。 我的目标是通过实践学习以胜任该技术,能够使用中医术语口头指令,在病人身上达到与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应用针灸技术在我身上所取得的相似效果。因此,我将“参与经验”称作一种田野调查方法。在我作为正式注册入学的学生进行沉浸式田野工作的同时,这种学生身份即使没有颠倒也动摇了常规的权力关系。
当所谓的“秘传知识”开始在现代高等教育课堂上被作为“开放”“可接触”和“透明”的“规范化知识”进行教学传授时,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了避免将家族的“秘传”与政府推广的“规范化” 知识传承方式进行二元对立式的划分,我想先讨论第三种传承方式——个人传承。随着撰写的进展,有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第三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中世纪时期,还出现在欧洲,现在剑桥和牛津等大学依然保留这一教学方式。然而,不同于责难这种个人化的知识传承模式及其有效性的核心:量身定制的个人“教程”——这也造成了“偏爱”,是现代教育力图消灭的——本研究旨在更开放地探索不同于官方知识传承的“其他”形式。个人传承模式产生的知识具有哪些特质?对疾病叙事进行研究的医学人类学家而言,“读者反应理论”是用于研究本来难以理解的社会和口头行为的关键,本研究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同样,研究中世纪文本的学者可能会发现,把所谓“积极读者”的评论作为这些文本的一部分进行阅读,是很有意思的事。 蒋熙德(Volker Scheid)在他的《当代中国的中医》一书中比较了三个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田野场景,让·兰福德(Jean Langford) 在她对阿育吠陀医学的研究专著《流畅的身体》中也采用了这一做法。顺便提一下,利用在荷兰一家生物医学医院的三个不同楼层进行的田野调查,安妮玛丽·莫尔(Annemarie Mol)让她的《身体多重》一书中的三重本体论变得通俗易懂。显然,比较三个田野场景会使分析变得有力,有助于研究者避免陷入论证的对比模式,这一模式在对比“传统”与“现代”医学时至今仍十分普遍。当洛林·达斯顿(Lorraine Daston)和彼得·加里森(Peter Galison)发表他们广受好评的关于西方科学史上三种“客观性”认知方式的研究时,他们强调,除其他因素外,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 “认知美德”追求。我相信他们对科学知识生产的架构与本民族志同声相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勾勒出一种分类学,而是旨在对三种中医传承的社会形态进行民族志研究,古老的中医哲学术语在这些中医传承的社会形态中发挥了作用。


中医的传承 相关资料

人类学教授潘天舒、中医学史教授张树剑联袂推荐

与其他研究中医学者所不同的是,许小丽教授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审视中医教育,充分阐释了中医传承方式对中医文化和中医语言的影响。其研究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本书对现代中医人类学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将深刻启发中医教育的跨学科思考。
——潘天舒(复旦大学人类学教授)
海外中医学术研究是中医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该书中文版的出版,有助于学界了解海外中医学术研究进展,有助于和原生态的中医研究进行对比和参照,通过互识互补更好地认识自我,对于中医人在全球文化格局下审视自我、清除盲区提供了新的可能,也将为中医海外传播找到新的有效路径。它将激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也将成就中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延展。
——张树剑(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教授)

中医的传承 作者简介

许小丽(Elisabeth Hsu),牛津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牛津大学东方医学和宗教研究中心创始人。1984 年获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学(植物学)本科学位,1987、1992 年分别获得剑桥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教授资格。掌握英语、德语、法语等语种以及古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汉语。许小丽提出了医学本身是一种社会学的概念,同时关注医学实践,并从医学人类学独特的学科视角出发,推进比较研究,开创了中医人类学研究的先河。代表作有《中医的传承》《中医早期脉诊:触觉之诉》《中医在非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