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875994
- 条形码:9787500875994 ; 978-7-5008-7599-4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本书特色
罗森伯格对美国医院系统的演变进行了雅致而独到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其对社会影响和职业行为的复杂性和可变性的敏锐考察为特征,他呈现出一个对任何对医疗保健感兴趣的人都有参考价值的耐人寻味的讲述。 ——罗格斯大学勒内·杜博斯行为科学教授 大卫·米凯尼克(David Mechanic) 在美国医院系统的可信度遭到质疑时,罗森伯格教授的著作对美国医疗服务的发展提出了睿智和学术性的观点。通过严密的研究和有力的论证,著作从社会史的角度展示了这一类机构的形象\"。 ——医学博士,《问题中的身体》(The Body in Question)作者 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 堪称对不断发展的美国医院的方方面面的精湛分析。罗森伯格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知识和严谨的社会学视角,围绕作为社会机构的医院这一议题完成了一部关键性的学术著作。\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内容简介
本书描绘了医疗社会和职业变革的方方面面,深度解析美国医疗系统演化路径,以及美国医疗保健体系演化与病危重振,是一部医疗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获奖历史学家查尔斯·罗森伯格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即我们当代人对医院系统——如其官僚主义的僵化和冷漠、对高科技医疗的误入歧途的固守,以及其不受控制的成本等诸多不满,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显露无疑,且深深根植于此类机构当中。这个在杰斐逊时代还是技术上原始的、管理上家长式的、面向穷人和受扶养人的机构,到**次世界大战时,就已演变成一个资本密集、官僚主义组织的供所有人使用的医疗设施。《照护陌生人》探讨了医院的专业和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罗森伯格描述了在医院的教室和工场里对医生的关怀和犒劳,分析了护理和医院管理等新职业的产生,也研究了由虔诚的非专业理事所构成的贵族阶层与新兴的、有科学证书的专业精英阶层之间的君子之争。《照护陌生人》为说明医院何以在一种如此基础却又令人沮丧的意义上构成了美国生活的一个特征,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目录
引言/ XVII
**部分
一个传统的机构,
1800—1850 年
**章
医治病人:南北战争前的医院与社会/3
善行的愿景/ 6
病房里的生活/ 10
一个不那么有序的机构/18
少数的付费病人/ 20
期许的秩序/ 22
感知到的病房/ 30
第二章
职业和管理:不一致的愿景/35
妥善的管理/ 36
场所的优势条件/ 45
权力与职能的平衡/ 53
第三章
医学思想:南北战争前美国的传统与变革/57
焦虑的身体/ 59
变化的来源/ 66
巴黎的诱惑/ 69
传统的平衡/ 77
第二部分
新的治疗秩序,
1850—1920 年
第四章
扩大传统机构:1850—1875 年医院发展的社会根源/83
共同财富和共同健康/ 85
医院的发展模式/ 94
墙内:持久的机构/ 100
第五章
通风、传染和细菌/107
感染、医学思想和南北战争前的医院/ 108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医院作为一种道德人工物/ 113
医学理论与社会变革:细菌与通风/ 119
第六章
治疗的承诺:医院中的科学/127
消灭感染:消毒法的胜利/ 129
医院外科的转型/ 131
疾病的新定义/ 135
临床技术的兴起/ 138
科学的圣杯/ 144
第七章
权宜联姻:医院与医疗职业/149
专科化的困境/ 152
医院化医学:优先权的阶梯/ 157
医院的医疗化:医务人员的演变/ 162
无形学院:学术精英的塑造/ 175
第八章
作为课堂的病房/181
查房:医院教学的起源/ 183
追求控制:改革的共识/ 191
弗莱克斯纳及以后/ 198
第九章
治愈之手:医院中的护理/201
护士之前的护理/ 202
合法化的意识形态/ 206
培训学校的扩张和护理工作女性化/ 207
培训学校:有意成为的全控机构/ 214
探索新选择:护理改革的目标/ 217
第十章
私人病人革命/225
将就: 为镀金时代的医院融资/ 226
私人病人的进入/ 231
社区医院的发展/ 235
医疗收入与医院实践/ 239
医院内部:私人病人的影响/ 244
第十一章
谨慎的监管:重塑权威/249
场所和人的秩序:持续的管理/ 250
慈善女士和她们犯错的姐妹/ 254
一个医生的工场/ 258
一个有争议的领地:权力磋商/ 260
第三种力量:院长的出现/ 263
被遗忘的男男女女:工人与科层主义/ 268
第十二章
病房生活/271
强加新秩序:变革的来源/ 272
棘手的机构/ 281
第十三章
新式医院及其评论家们/295
社会愿景/ 297
医学文化中的住院与门诊/ 301
救济院还是医院:改革公立医院/ 306
有组织的仁爱/ 310
科学作为仲裁者/ 315
第十四章
结论:过去之于现在/319
新型医院/ 322
过去之于现在/ 330
书目说明/ 334
注 释/ 341
尾 注/ 342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节选
为医院写史:代译序
为非个别的医院写史,即便在医学史领域也并不是很常见。世界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廖尼(Arturo Castiglioni)曾撰写过一部涵盖了自史前期至20 世纪的医学观念、医疗技术、医学研究发展过程的《医学史》,1927 年以意大利文出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但可惜即便在这样以及其他很多的医学通史巨著中,医院连一个完整的章节都不配拥有a。诚如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所言,“医学有三要素:疾病、患者、医师。医师是医学的仆从。患者必须与医师合作,对抗疾病”。或者信奉宗教医学的希腊人,还可以去医神庙里求诊。无论如何,医院作为当今医学的一个缺省配置,并不是自古有之。即便是要强行在历史中找到类似的医学基础设施的影子,恐怕还是要等到罗马帝国时代,而且其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军人和奴隶。真正面向普通民众的医院一直要到基督教兴起,特别是中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再后来就是老掉牙的世俗取代宗教的过程:无论是英国伴随着宗教改革而进行的医院重组,还是约瑟夫二世、腓特烈大帝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君主出于赢得威望的考量,到了18 世纪,“全科医院”都已经在西方主要国家生根发芽。医院
的功能也大致相同:收容疯子、乞丐、孤儿、流浪汉、娼妓、小偷——为他们提供医疗、食物、庇护所,让其有机会康复;更是把他们监禁在这里,以免对社会中的“正常人”造成侵害。若把目光放在全球,美国医院的兴起充其量是欧洲国家的一个翻版。那为什么还要专门为美国的医院写史呢?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医学史本身就是社会史。
每一项医学活动都会有两方面的参与者,医师与病患,或者说,在更广的意义上,医学群体和社会。医学无非就是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复杂关联。
罗森伯格(Charles E.Rosenberg)的《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就是这样一本典型的医学社会史著作。医院在他的笔下被描绘成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他甚至认为,“如果不了解医院的起源,就无法解释20 世纪的医学、医疗行业和医疗服务的历史”。以医院为切入点管窥社会,不仅可以让医疗活动自己桥接医师(当然也包括其他照护者)和患者的两个世界,史家也不必纠结于清洁通风、临床教学和以身体检查、病理解剖、统计学及无菌手术等为基础的,至今还在影响着医疗实践的创新是否源自美国。如罗森伯格在结论中坦陈,他研究美国医院系统兴起的唯一目的便是,“当我们思考它(医院)充满争议的现在和问题重重的未来时,我们依然是其过去的囚徒”。以至于:
如果不了解科学化医学的魅力和治疗的承诺,就不可能理解美国医疗支出的规模和风格。
在1800 年,医院仅是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无关紧要的一个方面。除非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被传染病或遭遇意外,否则没有一个有财产或有地位的绅士会把自己送进医院。但现在,每个人都期望在医院里得到妥善的治疗—只是希望医院可以不要那么“没有灵魂、缺乏人性、浪费又无效率……只为医学服务”。事实上根据罗森伯格的发现,即便是我们今天对于医院的诸多疑虑和批评,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就已经初具雏形。他说,“过去之于现在”(The Past in the Present)的意义恰在于此。若非这样,我们为何要关心需以“据说”来形容的希腊人是去神庙、科斯岛(据说希波克拉底就在岛上出生),还是去找阿斯克勒庇俄斯这样的疡医(治疗外伤的医师)看病,而看病的患者究竟“是男是女,自由民或奴隶”呢?
被誉为“在国际医疗史界广具影响的领军性学者”的罗森伯格,自不会幼稚到“言必称希腊”。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引入了1810 年10 月新被任命为长老会牧师的伊莱(Ezra Stiles Ely)的故事。借伊莱之口,罗森伯格描绘了彼时的医院宛若地狱般的场景:
孩子们不安地在救济院里转来转去;他们无法独处,许多年轻的妓女也是如此,不可避免地“与邪恶的男人们发生性关系”。
可怜的伊莱甚至找不到任何精神上的盟友—护士和侍从几乎都是从康复的病人中招募的,他们的背景与其服务对象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当一个女人(妓女)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暖姿态伸出手来试图抚摸他时,他退却了”。
抛开伊莱的神职身份,这也是当时美国医院*真实的写照。而且借当事人之口娓娓道来,总要比史家空洞的说教强上百倍。这也正是罗森伯格写作的特色和专长。医院在人性和科学两个目标之间的历史性张力,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得到表征。如在19 世纪30 年代一位不服气的纽约医生还在抱怨:
法国人是因为远离了塞登汉姆和希波克拉底的传统,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医生……他们正在拆毁医学的殿堂,重新订立它的基础……他们在治疗学上的损失远比在疾病解剖学上的收获要来得更大。他们只是解释了人是怎么死的,却没有解释该如何治疗他们。
不久,只能去欧洲取得真经的年轻人就会发现,法国和德国的医学领袖实际上对众多著名的美国医师一无所知,这让他们十分尴尬。普通人视角的医学科学化的微观动力就这样生成a;而“把重点放在医师如何激发和塑造医院的变革上”,也可以全然跳脱那种一度流行的目的论解释—宛若只有科学化才是医院的终极使命,而且那种结构性的革命仿佛瞬间就会完成。
无论如何到了1909 年,甚至中产阶级女性也愿意住进医院,而再也不必担心这个曾经背负着“落伍、腐化、有害”污名的济贫扶病、休养生息的机构会带来异样的目光。
有一个便宜的房间空着,我可以去住,每周25 美元……[我和丈夫]昨晚认真地谈了这件事以后,还是决定医院是*好的。
正如副标题中“系统”一词所昭示的,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讨论的是自19 世纪70 年代,也就是南北战争a后,到20 世纪20 年代这半个世纪的关键性变化。如第五章至第十二章涉及科学化医学进入医院、医疗职业和教育、专业护理的影响、权威模式、私人病人的到来以及病房生活质感(texture)的改变等诸多主题。罗森伯格坦言,相较于监狱、精神病院和公立学校,将医院作为一种社会史进行书写在20 世纪80 年代还是一个相对崭新的智识实践。
需要指出的是,罗森伯格写作的这段时间,即从1967 年在《历史医学公报》(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发表文章**次系统地思考医院在精英医疗职业中的核心作用,到本书出版的二十年里,系统在社会科学里所对应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潮正经历走向巅峰到日渐式微的剧变。系统性的模式是否一定会达到类似于生物有机体所展现的那样一种闭合,的确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但瑕不掩瑜,罗森伯格以其极开阔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学科思维的历史写作的典范。和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席文(Nathan Sivin)一样,“不蜷缩在自己阴暗的椰壳碗里”, 实际上也是他们能够成为“大家”之关键所在。
尽管自称本书的大部分都是他在研究美国医学史的其他方面时不经意写成,但罗森伯格的考据工作却堪称完美。尽管卡尔(Edward Hallet Carr)在《历史是什么?》(1961)中曾尖锐地指出,“赞扬历史学家叙述得精确,就像赞扬建筑师在建筑中适当使用了干燥的木材,合理地运用了混凝土一样。这是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却不是本质功能”。但从罗森伯格致谢中所表达的大量的“亏欠”,以及长达全书篇幅近五分之一的书目说明和注释就可见一斑。能将如此丰富的史料游刃有余地组合起来并灵活使用绝非易事—特别是他还巧妙地将正文和其他部分截然分开,一方面保证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包括相关文献的指引。
罗森伯格就是这样一位体贴的作者。事实上,这也是我应允翻译这本大部头的唯一原因。2015—2016 年,我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访问。此时罗森伯格教授已经荣休,本未奢求能够有缘得见。可在系里每周组织的学术活动中,却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望见他瘦小的身影。哪怕是年轻人自行组织的微沙龙,他也都默默地坐在那,静静地听,偶尔发问。一个人怎么可以把博学和谦逊发挥到如此的极致,是我自那个时候就开始纠结的问题。我也希望借助这本书的翻译,能找到些许答案。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组织模式。身在学界,总能碰到一些特别负责任的编辑,告诫译者“要像学生那样去读”,以便发现译文中可能残存的错误。我想着与其像学生一样,还不如请一位学生帮忙做校对工作。于是,我们的书和其他大部分的学术译著不同:老师做苦力,学生做审校。所以这里不但要特别感谢宗贝同意和我一起背负未来可能的“骂名”,更要感谢她悉心阅读了全部30 余万字的初稿,并提出了大量对译文精进颇有帮助的意见、建议。我们知道译文一定还有诸多可以精进的空间,但这已经是我们时下能够达到的*好的水平。
全部翻译工作结束后,我曾致信罗森伯格教授,邀请他为中国读者写一个短序。他回信说:“若是对这本书做一点反思,那我可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就是这样一位谨慎而又可爱的人啊!考虑到罗森伯格教授对文字的慎重通常会拖慢他的写作速度a,我和责任编辑商量后,决定先将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出版出来以飨读者。
让我们一起等待,未来可期。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相关资料
为医院写史:代译序
为非个别的医院写史,即便在医学史领域也并不是很常见。世界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廖尼(Arturo Castiglioni)曾撰写过一部涵盖了自史前期至20 世纪的医学观念、医疗技术、医学研究发展过程的《医学史》,1927 年以意大利文出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但可惜即便在这样以及其他很多的医学通史巨著中,医院连一个完整的章节都不配拥有a。诚如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所言,“医学有三要素:疾病、患者、医师。医师是医学的仆从。患者必须与医师合作,对抗疾病”。或者信奉宗教医学的希腊人,还可以去医神庙里求诊。无论如何,医院作为当今医学的一个缺省配置,并不是自古有之。即便是要强行在历史中找到类似的医学基础设施的影子,恐怕还是要等到罗马帝国时代,而且其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军人和奴隶。真正面向普通民众的医院一直要到基督教兴起,特别是中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再后来就是老掉牙的世俗取代宗教的过程:无论是英国伴随着宗教改革而进行的医院重组,还是约瑟夫二世、腓特烈大帝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君主出于赢得威望的考量,到了18 世纪,“全科医院”都已经在西方主要国家生根发芽。医院
的功能也大致相同:收容疯子、乞丐、孤儿、流浪汉、娼妓、小偷——为他们提供医疗、食物、庇护所,让其有机会康复;更是把他们监禁在这里,以免对社会中的“正常人”造成侵害。若把目光放在全球,美国医院的兴起充其量是欧洲国家的一个翻版。那为什么还要专门为美国的医院写史呢?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医学史本身就是社会史。
每一项医学活动都会有两方面的参与者,医师与病患,或者说,在更广的意义上,医学群体和社会。医学无非就是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复杂关联。
罗森伯格(Charles E.Rosenberg)的《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就是这样一本典型的医学社会史著作。医院在他的笔下被描绘成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他甚至认为,“如果不了解医院的起源,就无法解释20 世纪的医学、医疗行业和医疗服务的历史”。以医院为切入点管窥社会,不仅可以让医疗活动自己桥接医师(当然也包括其他照护者)和患者的两个世界,史家也不必纠结于清洁通风、临床教学和以身体检查、病理解剖、统计学及无菌手术等为基础的,至今还在影响着医疗实践的创新是否源自美国。如罗森伯格在结论中坦陈,他研究美国医院系统兴起的唯一目的便是,“当我们思考它(医院)充满争议的现在和问题重重的未来时,我们依然是其过去的囚徒”。以至于:
如果不了解科学化医学的魅力和治疗的承诺,就不可能理解美国医疗支出的规模和风格。
在1800 年,医院仅是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无关紧要的一个方面。除非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被传染病或遭遇意外,否则没有一个有财产或有地位的绅士会把自己送进医院。但现在,每个人都期望在医院里得到妥善的治疗—只是希望医院可以不要那么“没有灵魂、缺乏人性、浪费又无效率……只为医学服务”。事实上根据罗森伯格的发现,即便是我们今天对于医院的诸多疑虑和批评,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就已经初具雏形。他说,“过去之于现在”(The Past in the Present)的意义恰在于此。若非这样,我们为何要关心需以“据说”来形容的希腊人是去神庙、科斯岛(据说希波克拉底就在岛上出生),还是去找阿斯克勒庇俄斯这样的疡医(治疗外伤的医师)看病,而看病的患者究竟“是男是女,自由民或奴隶”呢?
被誉为“在国际医疗史界广具影响的领军性学者”的罗森伯格,自不会幼稚到“言必称希腊”。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引入了1810 年10 月新被任命为长老会牧师的伊莱(Ezra Stiles Ely)的故事。借伊莱之口,罗森伯格描绘了彼时的医院宛若地狱般的场景:
孩子们不安地在救济院里转来转去;他们无法独处,许多年轻的妓女也是如此,不可避免地“与邪恶的男人们发生性关系”。
可怜的伊莱甚至找不到任何精神上的盟友—护士和侍从几乎都是从康复的病人中招募的,他们的背景与其服务对象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当一个女人(妓女)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暖姿态伸出手来试图抚摸他时,他退却了”。
抛开伊莱的神职身份,这也是当时美国医院最真实的写照。而且借当事人之口娓娓道来,总要比史家空洞的说教强上百倍。这也正是罗森伯格写作的特色和专长。医院在人性和科学两个目标之间的历史性张力,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得到表征。如在19 世纪30 年代一位不服气的纽约医生还在抱怨:
法国人是因为远离了塞登汉姆和希波克拉底的传统,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医生……他们正在拆毁医学的殿堂,重新订立它的基础……他们在治疗学上的损失远比在疾病解剖学上的收获要来得更大。他们只是解释了人是怎么死的,却没有解释该如何治疗他们。
不久,只能去欧洲取得真经的年轻人就会发现,法国和德国的医学领袖实际上对众多著名的美国医师一无所知,这让他们十分尴尬。普通人视角的医学科学化的微观动力就这样生成a;而“把重点放在医师如何激发和塑造医院的变革上”,也可以全然跳脱那种一度流行的目的论解释—宛若只有科学化才是医院的终极使命,而且那种结构性的革命仿佛瞬间就会完成。
无论如何到了1909 年,甚至中产阶级女性也愿意住进医院,而再也不必担心这个曾经背负着“落伍、腐化、有害”污名的济贫扶病、休养生息的机构会带来异样的目光。
有一个便宜的房间空着,我可以去住,每周25 美元……[我和丈夫]昨晚认真地谈了这件事以后,还是决定医院是最好的。
正如副标题中“系统”一词所昭示的,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讨论的是自19 世纪70 年代,也就是南北战争a后,到20 世纪20 年代这半个世纪的关键性变化。如第五章至第十二章涉及科学化医学进入医院、医疗职业和教育、专业护理的影响、权威模式、私人病人的到来以及病房生活质感(texture)的改变等诸多主题。罗森伯格坦言,相较于监狱、精神病院和公立学校,将医院作为一种社会史进行书写在20 世纪80 年代还是一个相对崭新的智识实践。
需要指出的是,罗森伯格写作的这段时间,即从1967 年在《历史医学公报》(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发表文章第一次系统地思考医院在精英医疗职业中的核心作用,到本书出版的二十年里,系统在社会科学里所对应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潮正经历走向巅峰到日渐式微的剧变。系统性的模式是否一定会达到类似于生物有机体所展现的那样一种闭合,的确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但瑕不掩瑜,罗森伯格以其极开阔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学科思维的历史写作的典范。和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席文(Nathan Sivin)一样,“不蜷缩在自己阴暗的椰壳碗里”, 实际上也是他们能够成为“大家”之关键所在。
尽管自称本书的大部分都是他在研究美国医学史的其他方面时不经意写成,但罗森伯格的考据工作却堪称完美。尽管卡尔(Edward Hallet Carr)在《历史是什么?》(1961)中曾尖锐地指出,“赞扬历史学家叙述得精确,就像赞扬建筑师在建筑中适当使用了干燥的木材,合理地运用了混凝土一样。这是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却不是本质功能”。但从罗森伯格致谢中所表达的大量的“亏欠”,以及长达全书篇幅近五分之一的书目说明和注释就可见一斑。能将如此丰富的史料游刃有余地组合起来并灵活使用绝非易事—特别是他还巧妙地将正文和其他部分截然分开,一方面保证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包括相关文献的指引。
罗森伯格就是这样一位体贴的作者。事实上,这也是我应允翻译这本大部头的唯一原因。2015—2016 年,我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访问。此时罗森伯格教授已经荣休,本未奢求能够有缘得见。可在系里每周组织的学术活动中,却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望见他瘦小的身影。哪怕是年轻人自行组织的微沙龙,他也都默默地坐在那,静静地听,偶尔发问。一个人怎么可以把博学和谦逊发挥到如此的极致,是我自那个时候就开始纠结的问题。我也希望借助这本书的翻译,能找到些许答案。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组织模式。身在学界,总能碰到一些特别负责任的编辑,告诫译者“要像学生那样去读”,以便发现译文中可能残存的错误。我想着与其像学生一样,还不如请一位学生帮忙做校对工作。于是,我们的书和其他大部分的学术译著不同:老师做苦力,学生做审校。所以这里不但要特别感谢宗贝同意和我一起背负未来可能的“骂名”,更要感谢她悉心阅读了全部30 余万字的初稿,并提出了大量对译文精进颇有帮助的意见、建议。我们知道译文一定还有诸多可以精进的空间,但这已经是我们时下能够达到的最好的水平。
全部翻译工作结束后,我曾致信罗森伯格教授,邀请他为中国读者写一个短序。他回信说:“若是对这本书做一点反思,那我可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就是这样一位谨慎而又可爱的人啊!考虑到罗森伯格教授对文字的慎重通常会拖慢他的写作速度a,我和责任编辑商量后,决定先将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出版出来以飨读者。
让我们一起等待,未来可期。
照护陌生人:美国医院系统的兴起· 作者简介
查尔斯·罗森伯格(Charles E Rosenberg)
哈佛大学科学史系教授,欧内斯特·蒙拉德社会科学教授。美国医学史协会威廉·韦尔奇奖章和科学史学会乔治·萨顿奖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任美国医学史协会、英国医学社会史协会主席,科学史学会官方出版期刊Isis、剑桥大学出版社(医学社会史)和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疾病史)丛书编辑。
罗森伯格教授在医学史和科学史方面著述颇丰。相关研究发表在Isis、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Milbank Quarterly等重要期刊上。其代表作《霍乱年代》(Cholera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in 1832, 1849, and 1866),以及《照护陌生人》(The Care of Strangers:The Rise of Amercia’s Hospital System)在国际学术界享誉盛名
译者:王程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医学与哲学》、Asi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等期刊编委。曾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访问。著有《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等。其学术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和医疗基础设施的历史及其重组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Medical Anthropology、《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学研究》等中外文期刊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5¥4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5.1¥39.8 -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15.7¥36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1¥39.8 -
乡土中国
¥11.2¥19 -
张医生与王医生(八品)
¥22.4¥68 -
容忍与自由
¥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