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4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46.8(6.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429716
  • 条形码:9787516429716 ; 978-7-5164-297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项基本战略,但目前来看,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尚未寻找到有效的协同方式来实现对传统合作创新的突破。现有研究从信任、公平、共生、参与意愿的视角对协同内涵进行的探索缺少对协同内涵的深度解析。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6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述 7 1.2.1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8 1.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9 1.2.3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研究综述 11 1.2.4 产学研协同对知识管理行为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驱动效应研究 13 1.2.5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对“协同”内涵与机理的研究综述 14 1.2.6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引入新因素的相关研究 16 1.2.7 现有研究的综合评述 22 1.3 研究意义 23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3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4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24 1.4.1 研究目标 24 1.4.2 研究方法 25 1.5 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5 1.5.1 论文结构 25 1.5.2 研究思路 27 1.5.3 技术路线 27 1.6 研究创新点 28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30 2.1 基本概念界定 30 2.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类基本概念 30 2.1.2 互惠性协同类基本概念 31 2.1.3 知识转化类基本概念 31 2.2 基础理论 32 2.2.1 互惠性偏好经济理论 32 2.2.2 协同、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 34 2.2.3 知识转化SECI模型 36 2.2.4 演化博弈理论 37 第3章 植入互惠性偏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38 3.1 互惠性经济思想的兴起及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应用的可行性 38 3.2 委托-代理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分析 41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委托-代理模型设计 42 3.4 植入互惠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委托-代理机制分析 43 3.4.1 理性经济人视角下委托-代理机制均衡分析 43 3.4.2 植入互惠性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机制均衡分析 46 3.5 模型分析结论 48 3.6 本章小结 49 第4章 互惠性偏好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分析 51 4.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互惠性演化特征分析 51 4.2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与示例 54 4.2.1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分析 54 4.2.2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示例 56 4.3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57 4.4 本章小结 59 第5章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微观机理研究 60 5.1 产学研互惠协同存在性的理论阐释 60 5.2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模型设计 63 5.2.1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阐释 63 5.2.2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绩效及交互效应分析 64 5.2.3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研究模型的确立 66 5.3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模型检验 67 5.3.1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分析 67 5.3.2 产学研项目质量的互惠协同效应检验 69 5.3.3 产学研项目市场适应性的互惠协同效应检验 70 5.3.4 产学研项目投入产出匹配的互惠协同效应检验 72 5.4 研究结论 73 第6章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知识转化与创新绩效相关性研究模型设计 78 6.1 研究模型设计的理论脉络 78 6.2 要素设计 80 6.2.1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要素设计 80 6.2.2 知识转化要素设计 83 6.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要素设计 83 6.3 研究假设的解析 84 6.3.1 组织间互惠性协同对知识转化的促进效应解析 84 6.3.2 团队间互惠性协同对知识转化的促进效应解析 85 6.3.3 成员间互惠性协同对知识转化的促进效应解析 86 6.3.4 产学研知识转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解析 88 6.4 研究假设的归纳与研究模型的确立 91 6.4.1 研究假设的归纳 91 6.4.2 研究模型的确立 91 6.5 本章小结 92 第7章 问卷设计、样本调查与因子分析 93 7.1 互惠性协同测度指标设计 93 7.1.1 互惠性协同测度指标设计的理论分析 93 7.1.2 组织间互惠性协同要素设计 94 7.1.3 团队间互惠性协同要素设计 96 7.1.4 成员间互惠性协同要素设计 97 7.2 知识转化测度指标设计 98 7.2.1 知识转化测度指标设计的理论分析 98 7.2.2 知识组合化要素体系设计 99 7.2.3 知识外显化要素体系设计 99 7.2.4 知识内隐化要素体系设计 100 7.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测度指标设计 102 7.4 问卷设计 104 7.5 测量模型设计及识别 104 7.5.1 测量模型设计 104 7.5.2 测量方程的识别 105 7.6 数据调查和样本特征 107 7.6.1 数据调查 107 7.6.2 样本特征分析 109 7.7 信度检验 111 7.7.1 互惠性协同信度检验 112 7.7.2 知识转化信度检验 115 7.7.3 创新绩效信度检验 119 7.8 效度检验 121 7.8.1 互惠性协同效度检验 122 7.8.2 知识转化效度检验 126 7.8.3 创新绩效效度检验 130 7.9 本章小结 131 第8章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知识转化与创新绩效相关性模型检验 132 8.1 研究模型解析 132 8.1.1 因果模型设计 132 8.1.2 因果模型的识别和判断 133 8.2 总体样本的模型检验与分析 135 8.2.1 总体样本的模型检验 135 8.2.2 总体样本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 136 8.3 东部样本的模型检验与分析 137 8.3.1 东部样本的模型检验 137 8.3.2 东部样本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 139 8.4 西部样本的模型检验与分析 140 8.4.1 西部样本的模型检验 140 8.4.2 西部样本模型检验结果的分析 141 8.5 检验结果的比较 142 8.6 未通过检验假设的讨论 144 8.6.1 总体样本检验中未通过检验假设的讨论 144 8.6.2 东部样本检验中未通过检验假设的讨论 144 8.6.3 西部样本检验中未通过检验假设的讨论 145 8.6.4 未通过检验假设的综合讨论 145 8.7 本章小结 146 第9章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147 9.1 案例分析的背景 147 9.2 项目开发过程 149 9.3 互惠性策略分析 152 9.4 案例的启示 154 第10章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优化策略 156 10.1 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的基本改进方向 156 10.2 互惠性情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化策略 159 10.2.1 政府与社会视角下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的改进策略 159 10.2.2 企业和高校总体视角下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改进策略 160 10.2.3 企业视角下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的改进策略 162 10.2.4 高校视角下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的改进策略 163 10.3 互惠性协同创新下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借鉴策略 164 10.4 本章小结 166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67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67 11.2 研究不足 168 11.3 研究展望 168 参考文献 170 附录:调查问卷 190
展开全部

我国产学研互惠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刘良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贵州财经大学贵安新区研究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工商管理专业省级一流师资团队负责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省级金课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和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 万志涛,贵州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以通讯作者在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