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71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3.5(7.5折) 定价  ¥2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版权信息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本书特色

迈克尔·S.加扎尼加教授是国际知名认知神经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由他携手理查德·B, 伊夫里和乔治·R. 曼根编写的《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20多年来为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学习者系统介绍了这一前沿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发展状况,广受赞誉! 原著第五版中译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教授以及中山大学高定国教授组织来自北京大学、华东?范大学、中山大学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倾情翻译。 中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所陈霖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梅宏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等重量级学者鼎力推荐! 中译本采用全彩高清印刷完美还原原版丰富的图片资源,打造畅快的阅读体验。 认知神经科学作为心理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且充满希望的新历史阶段,不仅正在强有力地推动心理科学本身的发展,而且对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临床脑系科医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的多个学科,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对认知神经科学有比较深入而非肤浅的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认知神经科学有大跨度学科交叉的特点以外,学习这一学科还涉及认知和心理的不同层次的、极为困难的问题,涉及心理科学研究人类认知与心理世界特有的、超越直觉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因此,学习认知神经科学需要一本好教材。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加扎尼加与另外两位知名学者编写的《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正是该领域难得的教材。本书的译者都是优秀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从而保证了本书的科学水准。 ——陈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组长 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发明带来了一场人类社会经济革命,这场革命当前正在走向高潮,即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的数字化转型和正在开启的数字经济时代。之后是什么?以我个人的认知,将是生命科技带来的一场新的社会经济革命。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我们人类大脑望尘莫及的。然而,在某些方面,计算机又比我们的大脑逊色很多:深度学习虽然已经能够达到人类的识别效果,甚至能够超越人类,却是以“不可解释”和“高能耗”作为代价的,仍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涵盖生物、心理、物理、信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它试图从不同层面对心智和大脑的关系展开研究,回答物质如何产生意识这一长久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本书由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加扎尼加教授等人编写,系统介绍了这一新兴学科的相关知识,图文并茂、详细生动;中译本的翻译和印刷质量均为上乘。我相信,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不仅有益于本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也会让信息科技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受益匪浅。 ——梅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它涵盖了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两大领域,汇集了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理解大脑如何产生思维、记忆、决策和意识等高级认知功能,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大脑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理解我们的大脑如何运作以及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这本书以其深刻的见解、扎实的科学基础和清晰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对神经认知科学的精彩探索。作者将复杂的主题呈现得既深刻又易于理解。他们不仅解释了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还提供了有关认知过程、思维、学习和记忆的有趣见解。相信不论是科学爱好者、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获得启发。 ——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内容简介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交叉学科。它横跨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智的生物学奥秘,站在心理学、神经学、信息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沿。 一直以来,本书都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教材的金标准,由该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迈克尔·S. 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等世界知名学者撰写。本书(原著第五版)对内容编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复杂的核心认知过程(大脑半球特异化、感觉和知觉、物体识别、注意、运动、记忆、情绪和语言)以及控制过程(认知控制、社会认知和意识)是如何由大脑潜在的生物学基础实现的。本书展现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发现和临床应用,既是学习认知神经科学“**课”的良伴,也能为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复杂系统、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带来丰富的启示。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目录

**部分 背景和方法 第1章 认知神经科学简史 1.1 历史的视角 1.2 大脑的故事 1.3 心理学的故事 1.4 神经科学的工具 1.5 你手中的这本书 第2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1 神经系统的细胞 2.2 突触传递 2.3 神经系统结构概述 2.4 脑部概览 2.5 大脑皮质 2.6 将大脑成分连接到系统中 2.7 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3章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3.1 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方法 3.2 研究损伤的大脑 3.3 干扰神经功能的方法 3.4 大脑的结构分析 3.5 测量神经活动的方法 3.6 功能和结构联姻:神经影像学 3.7 连通图谱 3.8 计算神经科学 3.9 方法整合 第二部分 核心过程 第4章 大脑半球特异化 4.1 大脑半球特异化的解剖分析 4.2 割裂脑:皮质间失去联系 4.3 裂脑病人的脑功能特异化证据 4.4 解释器 4.5 来自正常和异常大脑的脑功能偏侧化证据 4.6 大脑半球特异性的进化基础 第5章 感觉和知觉 5.1 感官、感觉和知觉 5.2 嗅觉 5.3 味觉 5.4 躯体感觉 5.5 听觉 5.6 视觉 5.7 从感觉到知觉 5.8 跨通道知觉:耳闻如见 5.9 知觉重组 5.10 补偿工程 第6章 物体识别 6.1 物体识别的计算问题 6.2 多重视知觉通路 6.3 观看形状和知觉物体 6.4 高级视觉区中物体识别的特异性 6.5 物体识别失败 6.6 面孔失认症 第7章 注意 7.1 选择性注意和注意的解剖结构 7.2 注意的神经心理学 7.3 注意模型 7.4 注意和知觉选择的神经机制 7.5 注意控制网络 第8章 运动 8.1 运动结构的解剖和控制 8.2 运动控制中的计算问题 8.3 运动通路的生理学分析 8.4 目标选择和动作计划 8.5 动作和感知的关联 8.6 运动系统丧失的补偿 8.7 动作的发起和基底神经节 8.8 新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第9章 记忆 9.1 学习、记忆及其相关解剖结构 9.2 记忆障碍:遗忘症 9.3 记忆的机制 9.4 内侧颞叶记忆系统 9.5 脑成像和人类记忆系统 9.6 记忆的巩固 9.7 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基础 第10章 情绪 10.1 情绪是什么? 10.2 情绪加工的神经系统 10.3 情绪分类 10.4 情绪产生的理论 10.5 杏仁核 10.6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10.7 情绪和其他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 10.8 情绪和社会刺激 10.9 其他脑区和其他情绪 10.10 镇定下来:情绪的认知控制 第11章 语言 11.1 语言和语言缺陷解剖学 11.2 语言的大脑基础 11.3 语言理解:早期阶段 11.4 语言理解:后期阶段 11.5 语言理解的神经模型 11.6 言语产生的神经模型 11.7 语言的进化 第三部分 控制过程 第12章 认知控制 12.1 认知控制背后的解剖结构 12.2 认知控制缺陷 12.3 目标导向性行为 12.4 决策 12.5 目标规划:计划和选择任务 12.6 基于目标选择的机制 12.7 保证目标导向性行为成功 第13章 社会认知 13.1 社会认知的解剖学基础 13.2 社会互动和发育 13.3 获得性和神经发育性障碍中的社会行为缺陷 13.4 苏格拉底律令:认识你自己 13.5 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13.6 经验分享理论(模拟理论)的神经机制 13.7 心理状态归因理论(理论的理论)的神经机制 13.8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他人心理状态 13.9 社会知识 第14章 意识问题 14.1 心智—大脑问题 14.2 意识的解剖 14.3 唤醒水平和意识 14.4 复杂系统的组织架构 14.5 信息获取 14.6 意识体验的内容 14.7 心理状态会影响大脑加工过程吗? 14.8 动物意识的内容 14.9 主观感受 14.10 从裂脑研究窥探意识体验的奥秘 参考文献 术语表 版权信息 缩写词表
展开全部

认知神经科学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著第五版 作者简介

迈克尔·S.加扎尼加(Michael S.Gazzanig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赛奇心智研究中心主任。他于1964年获得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在那里与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一同工作,并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创了人类裂脑研究。他针对人类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和认知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建立了认知神经科学项目,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建立了认知神经科学中心,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建立了神经科学中心。他是《认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创始编辑,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管理认知神经科学暑期研讨会达20年之久,并担任《认知神经科学》(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这一重要文献的主编。他在2001—2009年一直是美国生命伦理学总统委员会的成员。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理查德·B.伊夫里(Richard B.Ivry),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他在1986年获得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学位,与史蒂文·基尔(Steven Keele)共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运动控制领域。他的研究项目聚焦于人类的表现,具体研究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网络是如何选择、启动和控制运动的。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曾担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主任达10年之久,也是海伦·威尔斯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创始成员之一。在担任《认知神经科学杂志》副主编13年之后,他目前是《电子生物》(eLife)的一名高级编辑。他的研究成果曾荣获诸多奖项,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特罗兰奖,以及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的威廉·詹姆斯终身成就奖。 乔治·R.曼根(George R.Mangun),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与神经病学教授。他于1987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与史蒂文·A. 希拉德(Steven A. Hillyard)一同从事人类认知电生理学研究。他使用多模态脑成像研究大脑注意机制。他创立并管理着美国杜克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中心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智与脑研究中心,他还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社会科学系主任。他曾担任《认知脑研究》(Cognitive Brain Research)杂志的编辑,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学会创始委员会成员之一(与加扎尼加一起),还是《认知神经科学杂志》的副主编。他还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士。 周晓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08—201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2009—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2010—2017),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2017—2020)。 高定国,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曾任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04—2019)、教师发展中心主任(2019—2020);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中山大学教学名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