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将熟悉变为陌生 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42.2¥68.0媒介之后:来自逐渐退潮的20世纪的消息
¥43.6¥65.0茨威格读书随笔
¥61.9¥68.0数字状况 边界计划·数字奠基
¥46.1¥72.0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42.0¥68.0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2220713
- 条形码:9787222220713 ; 978-7-222-2207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本书特色
l 作为全球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我们时代的杰出新闻人”和“无与伦比的批评家”,希钦斯是理性主义与多元主义启蒙价值观在当代深具影响力的捍卫者。《给青年叛逆者的信》试图为未来的逆行者与独立思想者“给出规避幻灭的建议”,是希钦斯的犀利思考、公正激情与雄辩风格的完美结合。首版二十余年来,已成为写给世界青年的一部经典手册。 l 逆流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面对保持沉默和集体主义的诱请,应该怎样捍卫自身,塑造批判性的人格与自由意志?本书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的劝诫和建议。“我们要努力将*大限度的不满和*大限度的质疑结合起来;要将对不公正和不理性的*大程度的愤恨,和*大程度的自我批评、自我反讽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要真正下定决心从历史中学习,而不是引它为己所用,或是将它口号化。” l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偏离众口一词的安逸与平庸;如果你想要“正常”的生活,又不愿拱手让出心智;如果你珍视自己的“不同意见”,并质疑那些号称拥有确切答案的人;如果你依然保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希望:把世界变得更好,而且可以*大限度地过一种自己做主的人生——这本书值得你握在手中,直到*后。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以书信体的形式,为未来的“叛逆者”(contrarian)提供了一些“规避幻灭”的建议。他探究了各种类型的特立独行者在关键历史时刻为进步与正义事业所采取的违抗立场,援引左拉、奥威尔、哈维尔等普罗米修斯式人物作为楷范,为“不同意见”的重要价值做了热情的辩护。
希钦斯言传身教,劝诫青年人装配起独立思考的武器,塑造批判性的人格,对威胁自由意志的一切保持警惕,并从挑战旧世界的艰辛故事里汲取养分。如何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者”,不惮于反对愚顽、无趣和谎言,去实践一种矫健而广阔的生命自我——本书是一位久经历练的老兵犀利、雄辩而激扬的回应。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目录
前言 ... 1
序 ... 9
01 需要一点勇气 ... 13
02 不得不写 ... 31
03 争斗是万物之源 ... 39
04 保持怀疑 ... 49
05 会有一些艰难的日子 ... 61
06 给敌人提供弹药 ... 69
07 事情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复杂 ... 77
08 如何规避衰颓和惯性 ... 85
09 心智自由的前提 ... 87
10 宗教的“精神力量” ... 95
11 警惕民意 ... 107
12 关于“优越感” ... 121
13 都是哺乳动物 ... 129
14 异见者终究是少数 ... 145
15 要多旅行 ... 161
16 关于幽默 ... 175
17 关于无趣 ... 189
18 密涅瓦的猫头鹰 ... 195
跋 ... 213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节选
有些话只适合放在活泼的海报上,或者被引为昂扬向上的座右铭,我不愿供应这样的口号。还是那个意思: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思考的内容,而是他思考的方式。 ★ 勇气:
一条源远流长的道理是,虽然勇气不能算*重要的美德,但没有勇气,其他美德也无法践行。 伽利略的楷范作用,不体现在他违抗教派的勇气,而在于不问结果的探求之心。其他人必须替他勇敢,就像左拉替德雷福斯所做的那样。 很多时候,个人的决心能击溃乌合之众互相怂恿而来的所谓勇气。 伯特兰·罗素在自传中说他祖母是个严厉的清教徒,“给了我一本《圣经》,扉页上抄着她*喜欢的经文,里面有一句是:‘你不可随着众人作恶。’她对这句话的看重让我在之后的人生里再没有惧怕过成为那‘极少数人’”。 一位日后的异见者接受“洗礼”往往是在某件偶发之事上,很多是下意识反抗欺凌或偏见,有时是挑战师长的愚昧;这样的反应与其说是被灌输的,我们倒更有理由相信那是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想到这样的反应是天生的,对我们是种鼓舞,因为我们就能确信这样的事情还会不断发生,不管有没有榜样或训诫故事去传播。 ★ 争斗:
我认定人类其实并不渴望住在思想的迪士尼乐园里,他们并不真的追求终止一切争斗,活在一种心满意足的幸福感中。 我们是靠冲突进步的,而精神也是靠争辩才能成长。 如果你很在意和睦与客套,那你*好也装配起辩论和斗争的武器,因为如果没有防备的话,你的“中心”就会让你不能决定之事占据和定义,你甚至不能决定你的“中心”是什么,该放在哪里。 如果你能想象出经书里责令我们达到的状态,那种无穷无尽的歌颂、感激、崇拜,那么你也就见到了一个如地狱般空洞和顺从的世界。如果你能想象一种极乐的状态,里面有永恒的幸福与和谐,那么你就已经见到了乏味、无意义且一切都按部就班叠加在一起是什么样子,纵然赫胥黎才情盖世,也只能描绘个仿佛。 ★ 反方意见:
论辩两方若势均力敌,到*后很少会出现一方被说服或“转变信仰”;但双方在一场真正的辩论之后,立场毫无变化的情况也同样罕见。退让、加工、调整都会出现,一些立场虽然看上去“未改”,其实已经做了不少修正。即使如冰川般不灵活的“系统”也不例外。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说过,如果就一个重要议题所有人达成了一致,那么还是要找到一个反对者,听取他的意见,这点至关重要,否则大家会忘了如何为之前所达成的一致辩护。有人问卡尔·马克思*喜欢的警句,他说是“de omnibus disputandum”(怀疑一切)。有太多他的追随者却忘了这句话的精髓,让人遗憾。罗莎·卢森堡直接说,不能保障那些想法不同者的自由,就没有自由。约翰·弥尔顿在他的《论出版自由》中提出,不管你相信什么是正确的,都要把它放在那些所谓错误的论点面前,因为只有在一场公开公正的拼斗之后,观点才有资格取走“正确”这个头衔。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宣称,那些期待正义和真理可以不经斗争唾手而得之人,一定也有本事想象没有风浪的大海。 如果不让思想和原则光明正大地对抗,清晰就无从谈起。斗争可能是痛苦的,但没有痛苦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追求这种方案只有一种痛苦的结果,就是抹杀思想的活力,消解意义;那是登峰造极的鸵鸟做派。 ★ 公正:
古罗马有句谚语:“行正义之事,管他天崩地裂。”每个时代都有一群人会提出这样一种论点,即“更高利益”——比如,族群的团结或社会的凝聚力——高于公平和正义。个人,或真理,不可以为了“秩序”这类假定的好处而牺牲,本算是“西方”文明的一条自明之理。但实际情形中,类似的献祭却屡见不鲜。 的确,愚昧、迷信和不受约束的权力胜算很大,让人心生疑惧,而且常见到大段的历史中,似乎这些力量从未遭到真正的挑战。但同样不可否认,人也有种无法抹杀的本能,就是能看透这些专制暴虐,看到当下境况之外的远景。也可以这么说,不公正、不理智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成分,但对它们的挑战一样也是注定的。 ★ 怀疑:
我们这种生物善于适应新环境,这才得以存活下来。但这种适应性也是一种威胁;有些险情我们可能太过适应,等到认出它们已经为时太晚。 你要尽*大努力抵抗衰颓和惯性。“怀疑一切”这条箴言的本质就是质疑“显而易见”和“习以为常”。 要是你已打定主意做艰苦卓绝的长期努力,并让你的人生不受幻觉的困扰,不管这幻觉是你自己宣扬的或只是欣然接受的,那我建议你要学会辨识和避开那些狂热分子和那些知道自己一定正确的人。对于一个持异议者来说,披上任何信念的铠甲都不会比保持怀疑更重要。 我们*了不起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头脑,将需要证明之事假定为真实,接受这种教导的大脑不可能进益。 我建议你要做的,是不要轻易放过那些自以为掌握了一些不可掌握之事的人。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1949—2011),当代最负盛名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评论员。他是《名利场》《纪事》《新政治家》《纽约时报书评》和《大西洋月刊》等杂志的特约编辑、撰稿人,在2005 年《外交政策》和《展望》杂志举办的“全球百大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五。代表作有《给青年叛逆者的信》《人之将死》《有待商榷》《审判基辛格》和回忆录《Hitch 22》等。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5.9¥4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8.7¥39.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