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作者:马文武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版权信息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贫困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理论阐释为什么会贫困、为什么会贫困,如何跳出贫困、实现生计可持续。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本书围绕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这个中心展开研究。本书通过机制构建的历史依据——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国家政策回顾,梳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历史过程,旨在阐明可持续生计的历史基础;通过机制构建的现实依据——西南民族地区构建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的现状描述,评估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现状,从调研数据角度去研判可持续生计的现状;通过机制构建——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在对历史与现实把脉基础上,研究如何构建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不断提升的机制和制度。本书可作为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脱贫状况和乡村振兴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民族地区实践部干部提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参考用书。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贫困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理论阐释为什么会贫困、为什么会长期贫困,如何跳出贫困、实现生计可持续。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本书围绕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这个中心展开研究。本书通过机制构建的历史依据——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国家政策回顾,梳理我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历史过程,旨在阐明可持续生计的历史基础;通过机制构建的现实依据——西南民族地区构建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的现状描述,评估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现状,重点从调研数据角度去研判可持续生计的现状;通过机制构建——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重点在对历史与现实把脉基础上,研究如何构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不断提升的机制和制度。本书可作为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脱贫状况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民族地区实践部门领导干部提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参考用书。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1.1理论背景 1 1.1.2现实背景 1 1.2重要概念界定 2 1.2.1可持续生计能力 2 1.2.2建档立卡贫困户 2 1.2.3脱贫户 3 1.3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 4 1.3.1生计与可持续生计含义 4 1.3.2可持续生计框架 5 1.3.3可持续生计资本 8 1.4研究重点和难点 16 1.4.1研究重点 16 1.4.2研究难点 17 1.5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 17 1.5.1主要贡献 17 1.5.2不足之处 18 1.6分析框架 0 1.6.1分析框架基本内容 0 1.6.2分析框架基本逻辑 2 2.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的国家反贫困瞄准机制演变历程 5 2.1整体农村瞄准阶段(1978—1985) 5 2.1.1整体农村瞄准机制的选择 5 2.1.2瞄准农村的制度改革扶贫 7 2.2贫困县瞄准阶段(1986—2000) 8 2.2.1县级瞄准机制形成 8 2.2.1县级瞄准机制下的农村扶贫开发 10 2.3贫困村瞄准阶段(2001—2012) 12 2.3.1村级贫困瞄准机制形成 12 2.3.2村级瞄准机制下的整村推进扶贫 13 2.4贫困户瞄准下的精准扶贫阶段(2013—2020) 14 2.5 本章小结 17 3.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国家反贫困政策回顾 19 3. 1小规模救济式扶贫政策阶段(1949—1977年) 19 3.1.1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19 3.1.2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20 3.2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阶段(1978—1985年) 22 3.2.1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22 3.2.2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22 3.3有组织计划的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1986—1993年) 25 3.3.1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25 3.3.2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26 3.4扶贫攻坚政策阶段(1994—2000年) 30 3.4.1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0 3.4.2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1 3.5开发式扶贫政策发展阶段(2001—2012年) 33 3.5.1全国一般性反贫困政策 34 3.5.2民族地区特殊反贫困政策 35 3.6精准扶贫阶段(2013—2020年) 36 3.7本章小结 39 4.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现状描述 41 4.1生计可持续的调查说明 41 4.1.1调查的难点 41 4.1.2调查的方法 42 4.1.3问卷设计 43 4.1.4具体样本选择 44 4.1.5样本有效性说明 44 4.2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44 4.2.1地理状况与基础设施 44 4.2.2样本经济状况 45 4.2.3样本家庭信息 46 4.2.4“摘帽”时间情况 47 4.2.5样本民族构成 48 4.3人力资本的调查统计分析 49 4.3.1教育人力资本 49 4.3.2健康人力资本 51 4.4自然资本的调查统计分析 52 4.4.1距中心市场距离 53 4.4.2自然资源禀赋 54 4.4.3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 55 4.5物质资本的调查统计分析 56 4.5.1家庭住房 56 4.5.2工商业经营 59 4.5.3家庭补贴收入 61 4.5.4家庭拥有土地 69 4.5.5家庭耐用消费品 69 4.6金融资本的调查统计分析 70 4.6.1投资理财能力 70 4.6.2具体金融资本状况 72 4.7社会资本的调查统计分析 73 4.7.1家庭成员社会任职 73 4.7.2家庭交往能力 74 4.8本章小结 75 5 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现状评估 77 5.1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7 5.1.1指标构建原则 77 5.1.2生计资本的衡量指标 78 5.1.3可持续生计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78 5.2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估 80 5.2.1评估思路 80 5.2.2可持续生计指标的权重 81 5.2.3脱贫户生计资本的测度 82 5.3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估结果 99 5.3.1脱贫户与未脱贫户的对照结果 99 5.3.2脱贫户与非贫困户的对照结果 101 5.3.3结论总结 102 5.4本章小结 103 6 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 104 6.1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的框架 104 6.1.1基本内容 104 6.1.2基本逻辑 105 6.2强化党领导的核心作用 106 6.2.1党领导核心是根本保障 107 6.2.2党领导下的抑制返贫致贫机制 109 6.3完善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整体发展的政策机制 111 6.3.1完善财税支持体系 111 6.3.2完善金融信贷支持体系 113 6.3.3完善东西协作结对帮扶体系 114 6.3.4完善定点帮扶体系 116 6.4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117 6.4.1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118 6.4.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120 6.4.3提高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效率 122 6.4.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 123 6.4.5完善社会养老模式 124 6.4.6促进村干部队伍发展 128 6.5健全西南民族地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128 6.5.1构建低收入人口识别体系 129 6.5.2加强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预警监测 130 6.5.3促进低收入人口创业就业 130 6.5.4推动低收入人口互助合作 131 6.5.5完善低收入人口兜底政策 132 6.6构建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 132 6.6.1理论衔接 133 6.6.2目标衔接 133 6.6.3组织衔接 134 6.6.4考核衔接 134 6.7本章小结 135 7 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的制度保障 136 7.1构建地区特色自然灾害保险制度 136 7.1.1构建地区特色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现实环境 136 7.1.2构建地区特色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137 7.2构建本地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39 7.2.1构建本地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实环境 139 7.2.2构建本地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140 7.3构建发展型的社会救助制度 143 7.3.1构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现实环境 143 7.3.2构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144 7.4构建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保障制度 146 7.4.1构建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保障制度的现实环境 146 7.4.2构建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47 7.5本章小结 149 参考文献 151 附件1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农户调研问卷 153 附件2 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68 附件3 可持续生计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169
展开全部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马文武,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问题、收入分配、共同富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