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第二版)

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第二版)

作者:王玉茹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B5 页数: 312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8294
  • 条形码:9787030748294 ; 978-7-03-074829-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第二版) 内容简介

价格运动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相对价格变动所提供的信号,对资源配置、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消费倾向等一系列有关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具有导向和决定作用。本书运用数理统计手段对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对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的变动给以动态的计量描述。通过对近代中国物价总水平的变动,货币相对价格的变动及其与中国近代物价变动的关系,各类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对中国近代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发育进程的影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相对价格变动的趋向、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和传统生产部门经营模式的不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和资源流向的影响,从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上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做了说明。*后在简短的结论中,对笔者在本研究领域中提出的新观点加以归纳和概括。

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第二版) 目录

目录再版序/i 初版序(吴承明)/vii 导言/1 **章 物价总水平的变动趋势/12 **节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物价的变动及其特点/12 第二节 中国近代物价总水平的变动趋势/19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价变动的特点及其因素分析/23 第二章 货币比价的变动/38 **节 银价下跌及其因素分析/38 第二节 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8 第三节 银钱比价问题/58 第三章 商品的比价和差价/63 **节 进出口商品比价/63 第二节 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比价/73 第三节 各类工业品之间和各类农产品之间的比价/90 第四节 商品的差价/98 第四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112 **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13 第二节 利率的变动/118 第三节 工资率的变动/129 第四节 土地价格的变动/149 第五节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对近代中国经济模式的影响/155 结论/178 参考文献/185 附录一 王玉茹近代中国物价和市场拓展研究主要成果目录/194 附录二 中国近代的经济增长和中长周期波动/196 附录三 城市批发物价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237 附录四 近代中国农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分析/253 初版后记/267 再版后记/269 图目录 图1-1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变动趋势(1867—1937年) 22 图1-2 中国近代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年) 26 图1-3 日本国民收入和批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1868—1936年) 29 图1-4 英国国民收入和批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1868—1936年) 29 图1-5 1867—1936年中英批发物价指数比较图 32 图1-6 1867—1936年中美批发物价指数比较图 33 图1-7 1867—1936年中法批发物价指数比较图 33 图1-8 1867—1936年中德批发物价指数比较图 34 图1-9 1867—1936年中日批发物价指数比较图 34 图2-1 1867—1936年银价、金价和批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 44 图2-2 中国银价与英国、美国批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 44 图2-3 1867—1936年中国、英国、美国银购买力变动趋势 46 图2-4 1868—1936年中国银价与英国、美国汇价变动趋势比较 51 图2-5 银钱比价变动趋势(1798—1911年) 61 图3-1 银价、进出口物价、批发物价变动的相互关系(1867—1935年) 67 图3-2 价格作用传导机制的理想模式 68 图3-3 1867—1936年中国进口物价和出口物价变动趋势 70 图3-4 中国近代进口物价指数和出口物价指数的周期波动 (1868—1935年) 71 图3-5 中国近代工业品和农产品批发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7年) 80 图3-6 中国近代工业品批发物价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年) 82 图3-7 中国近代农产品批发物价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年) 82 图4-1 农产品等产量曲线 117 图4-2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的变动趋势(1873—1936年) 124 图4-3 农业边际收益率曲线 165 附图2-1 中国近代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图 219 附图2-2 中国近代部分行业与部门生产和投资波动趋势图 221 附图3-1 天津、上海、广州批发物价指数(生产品)变动趋势(1912—1941年) 245 附图3-2 天津、上海、广州批发物价指数(消费品)变动趋势(1912—1941年) 245 附图3-3 中国近代城市批发物价变动趋势图(1913—1941年) 247 附图3-4 中国主要工业部门生产指数变动趋势(1912—1941年) 251 附图3-5 主要工业部门生产指数与批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比较(1912—1941年) 251 附图4-1 中国近代农村物价指数的变动趋势(1894—1939年) 259 表目录表1-1 清代米价的变动(1641—1840年) 17 表1-2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1867—1937年) 21 表1-3 上海、天津的批发物价指数(1937—1948年) 22 表1-4 中国近代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波动及标准单位周期偏差(1868—1935年) 25 表1-5 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批发物价指数(1867—1936年) 30 表1-6 经济周期与物价上涨 36 表2-1 100年来金银比价变动(1836—1935年) 40 表2-2 银价、金价和批发物价指数(1867—1936年) 43 表2-3 中国、英国、美国银购买力指数(1867—1936年) 45 表2-4 中国外汇指数(1868—193年) 50 表2-5 中国各年进口货物分类统计(1873—1936年) 56 表2-6 银钱比价指数(1798—1911年) 59 表2-7 天津地区银元与铜元兑换率(1902—1937年) 62 表3-1 中国进出口物价综合指数(1867—1931年) 66 表3-2 中国进口物价指数和出口物价指数(1867—1936年) 69 表3-3 中国近代进口物价指数和出口物价指数的周期波动及标准单位周期偏差(1868—1935年) 70 表3-4 河北省宁津县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零售物价指数(1800—1850年) 75 表3-5 矿产品价格的变动(1887—1933年) 77 表3-6 纺织品价格的变动(1887—1933年) 77 表3-7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1887—1933年) 77 表3-8 中国近代工业品和农产品批发物价指数及农产品购买力指数(1867—1937年) 78 表3-9 中国近代工业品和农产品批发物价指数的周期波动及标准单位周期偏差(1868—1935年) 81 表3-10 中日两国米价购买力指数(1881/1890—1931/1936年) 86 表3-11 上海棉花、棉纱的批发价格(1920—1936年) 87 表3-12 上海面粉和小麦的批发价格(1912—1936年) 88 表3-13 进口外米指数(1867—1933年) 89 表3-14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1921—1940年,按加工程度分类) 91 表3-15 天津批发物价指数(1921—1940年,按加工程度分类) 91 表3-16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1921—1940年,按用途分类) 93 表3-17 天津批发物价指数(1921—1940年,按用途分类) 93 表3-18 纺织品和金属品的生产指数(1912—1949年) 94 表3-19 天津农产品批发物价(1913—1936年) 95 表3-20 粮、油、棉的种植面积(1914—1937年) 97 表3-21 稻、麦、杂粮产量及所占百分比(1914—1937年) 97 表3-22 几座主要城市的粮价比较(1920年) 99 表3-23 陕西省各县零售价格表(1935年12月) 100 表3-24 福建省各县食盐零售价格表(1912—1935年) 102 表3-25 上海市场米的批零差价变化(1926—1938年) 104 表3-26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发物价指数(1913—1936年) 105 表3-27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零售物价(生活费)指数(1913—1936年) 106 表3-28 天津批发物价与零售物价(生活费)年指数比较(1926—1942年) 106 表3-29 各地米价的季节变动指数 109 表3-30 江苏武进农民所得农产品价格的季节变化(1896年、1931年、1932年) 109 表4-1 金城银行历年各种放款成分比例表(1917—1936年) 120 表4-2 上海银行存放款的增长(1926—1936年) 121 表4-3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1910—1936年) 122 表4-4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1873—1936年) 123 表4-5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1873—1936年,十年平均) 125 表4-6 天津各银行放款利率(月息)统计(1892—1937年) 125 表4-7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贴现率(1913—1936年) 127 表4-8 东三省日本人工厂工人籍贯百分比表131 表4-9 内地人民移入东三省之估计(1923—1929年) 133 表4-10 抚顺煤工主要原籍历年人数比较表(1914—1921年) 133 表4-11 开滦矿区工人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904—1937年) 136 表4-12 开滦井下煤工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887—1936年) 137 表4-13 开滦井上机匠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887—1936年) 137 表4-14 中兴煤矿历年工资率和实际所得(1917—1931年) 139 表4-15 广九铁路工人工资指数表(1912—1926年) 140 表4-16 广三铁路工人工资指数(1912—1926年) 140 表4-17 广州工人实际工资指数(1913—1926年) 141 表4-18 上海纺织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910—1937年) 142 表4-19 北京瓦木工匠每日工资指数(1862—1925年) 143 表4-20 广东台山县工资指数表(1912—1925年) 144 表4-21 江苏武进农工工资的变动情况(1908—1932年) 145 表4-22 中国农业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指数(1906—1933年) 145 表4-23 中国农地价格之变迁(1912—1936年) 151 表4-24 中国农地价格指数(1906—1933年) 151 表4-25 江苏武进农地价格的变动(1912—1932年) 152 表4-26 昆山等县地价增长指数(1905—1924年) 153 表4-27 梨树县裴家油房屯各等田地每年地价的变动(1855—1927年) 153 表4-28 梨树县平均每垧地价变迁表(1927—1936年) 154 表4-29 20 世纪 30年代中国主要城市平均地价比较表155 表4-30 中国近代资本集成和产业资本的增加(1894—1936年) 157 表4-31 中国近代方向的固定资本投资(1903—1936年) 158 表4-32 申新一厂、八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情况 160 表4-33 全国华商纱厂每万纱锭和每百台布机雇佣工人数 161 表4-34 中国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162 表4-35 中国农业生产、人均和边际劳动生产率(1870—1930年低估值) 165 表4-36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状况(1933年) 169 表4-37 开滦煤矿的销煤利润和矿区工人工资(1904—1936年) 170 表4-38 中国农民所得与所付价格的变化(1906—1933年) 173 表4-39 中国和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1887年、1936年) 175 附表2-1 中国人口增长(1850—1949年) 201 附表2-2 中国国民收入(1850—1949年) 203 附表2-3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1850—1949年) 204 附表2-4 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年、1936年) 204 附表2-5 中国近代生产与传统生产的增长及比重变化(1887—1936年) 204 附表2-6 近代中国物价和对外贸易变动状况(19 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210 附表2-7 中国近代部分行业、部门生产和投资变动状况 212 附表2-8 中国近代批发物价总指数等经济数列的周期波动离差序列(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217 附表2-9 中国近代部分行业与部门生产和投资波动离差序列(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