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770849
- 条形码:9787561770849 ; 978-7-5617-70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 本书特色
作者灵心慧眼所观察到的课堂种种,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风景。 《中国教育报》优秀教育图书推荐;“教师读书工程”热门推荐书目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 内容简介
余文森教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推手之一,其负责的"自主-指导学习"课题实施十多年来,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欢迎。本书系余教授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系列演讲内容的结集。本书可作为教师培训读本,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参考书。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 目录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第三讲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怎么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怎样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讲 教学情境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什么意义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第五讲 教学关系
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教师的态度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第六讲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第二条铁律:“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第三条铁律:“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第七讲 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方面: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第二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第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第四方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
第八讲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主动性
独立性
独特性
意义性
交往性
体验性
问题性
创新性
第九讲 校本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第十讲 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
**种类型:教学型教研
第二种类型:研究型教研
第三种类型:学习型教研
后记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 节选
**讲 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我想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开始讲起,它是这样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比谁穿得快。比从玉米地的这一端穿到另一端谁用的时间*短,谁**个到达目的地。这比的是速度。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你**个跑到目的地,可是却两手空空,那也不行。你**个学完可是你没有什么收获怎么可以呢?所以我们还要比谁掰的玉米多。这实际上是效益——我们讲的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有效性一般就是指这两个指标了——谁跑得*快、谁掰的玉米*多——这就是有效了。但是,现在企业不这样认为了。现在衡量企业的有效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指标,是什么呢? 安全! 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掰玉米的过程当中,玉米的叶子可能会刮破你的皮肤,所以我们还要考察你受伤的情况。这三个指标:速度、收益、安全,就是现代企业有效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必须综合考虑。对一个企业来说,单纯追求一个指标是容易的。难的是什么?是综合。大家可以看一看,你跑得*快,可是你伤痕累累,没什么收获;你收获很多,可是你速度非常慢,皮肤被划破的伤口非常多,也不行;你速度非常慢,一个玉米也没掰到,你当然安全、悠闲了,但是没有收获,也不行。所以这三个指标要综合考量。这就是现代企业的有效性,要同时比这三个方面。 我刚才讲的这个隐喻与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关系呢?教学的有效性*终要落到哪里?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我们通过刚才这个隐喻,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对应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同样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个指标是什么呢?学习速度。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第三个呢?就是学习体验。 **个指标就是速度了。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实际上就是指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你学习效率越高。学习特定内容所花时间的多少是我们考量的一个指标。同样学习一门课、一个单元,我花的时间比你少,如果效果是一样的话,当然我的有效性就比你高了。这是**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把学习结果定位或局限在认知这个层面,希望每节课,或者说每次学习之后学生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这个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性,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 第三个指标就是学习体验。我们用两个词描述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个词是伴随。这个“伴随”讲的就是一种状态,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另外一个词叫“生发”。学生可能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是学完以后觉得蛮有价值,心理学把前面叫作“过程兴趣”,这叫做“结果兴趣”。他可能对过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对学习结果感兴趣,这个就是生发出来的兴趣。伴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来越多,那么你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家知道新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那么我们考量学生学习也应由过去的一个维度变成现在的三个维度,从三个维度来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这里我想从一个更高、更宽阔的视野来分析这三个指标。 **,我们再来考量一下学习速度。 学习时间控制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为重要的。首先是确定“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意识。学习时间不是无限的。这意味着什么?就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我的班级跟你的班级比成绩,我首先要追问的是我们两个班学生学习的时问是多少。我在这里对学习时间做了一个梳理。学习时间包括这么几块:**,指向学校课程的学习时间。它包括学校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又包括两块:一个是课时,比如现在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了,你一门课程周课时是多少;另一个是围绕这门课学生在课外所花的时间,比如学生学完课程以后要做作业、预习,甚至要做相关的练习或者相关的准备等等,我们都统称为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所有课程的学习时间加起来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学校学习时间也不是学习时间的全部,因为除了学校的学习时间——指向课程的学习,还应该给学生留有自由——就是指向个人的学习时间,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这就是指向个人的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是由这两块组成的。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但是我们同时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就是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告诫我们:儿童的学习不是他的全部。苏霍姆林斯基是很重视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他强调学习不是儿童的全部,儿童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习——包括学校课程的学习和指向个人兴趣、爱好、专长的学习,还应该有非学习时间。这个非学习时间包括必要的游戏、休闲、玩耍、劳动、制作、审美,还有交友等等相关的精神生活,他的生活应该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个是儿童的生活时间。总之,我们把学生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时间,二是非学习时间。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分析呢?我的目的是强调这样一个观念:儿童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甚至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来看,他的学校有一个非常显著的跟其他学校不一样的一个变革。叫什么?叫“解放下半日”。每天的下半日是自由的。在他的学校里面,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这样的——下午是属于儿童的时间。这个时间,既可用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也可用来运动、活动、游戏、玩耍、休闲等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都来自于教师、来自于学校的话,这个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大出息的。相反,如果在一个孩子的脑子里面,学校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这个比例越小,那么这孩子将来肯定越了不起。也就是说他自己学到的知识要比学校老师教给他的要多得多,这孩子将来肯定更有出息。我们可以想一想,几乎所有科学家、伟人的成长,都说明了这样一条颠覆不了的真理——没有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说:“我以前只学老师教的,只学学校教的。”所以,我想,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 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我们把学校的学习时间、学校课程——我们也称为课业的学习时间无限膨胀了,挤占了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比如孩子在小学还好,一到初中钢琴也不能弹了,歌也不能唱了,舞也不能跳了,什么活动都不能参加了。我们用学校课程学习的时间挤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学生几乎没有个性化的学习。如果所有的孩子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绝对是国家的灾难! 那怎么让每个孩子拥有不同的知识、个性化的知识、个人知识呢?就是给他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学习。学校和老师要保证这块时间和空间!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学校的课业负担太重了,挤占了儿童的个人学习时间。这里我们讲的学习,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这个课程学习时间无限膨胀,挤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非学习时间没有了,甚至生存时间都成问题了。我们曾经对高中学生的作息时间做过调查,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的占很高比例。大家想想看,在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讲什么有效性?你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高中学校的校长,你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到6个小时,纵然有很多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你又有什么好自豪的!这是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我有一句话:我们追求学业成绩,在这种体制下,我们也不得不追求考试分数,但是,所有的这些追求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否则,我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任何时候都要确立这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更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天性和品性来获得所谓的有效性、获得学业成绩,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 作者简介
余文森,教育学教授,196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分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