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作者:宋向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8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2.7(7.9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版权信息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内容简介

本书由当代中国博物馆方面理论与实践辨析的一系列文章集合而成。共分三编,分别为博物馆学、博物馆实践与博物馆管理。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目录

目录
从事博物馆学研究的点滴体会(代序)(i)
一编: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与博物馆发展概述(3)
中国博物馆学百年研究的启示与思考(11)
博物馆定义要促进当代博物馆的发展(20)
博物馆的意义:社会的自我认识、延续和发展(41)
当代公共博物馆工作观念(4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国博物馆工作的影响(57)
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66)
博物馆应自觉融入社区建设(72)
城市博物馆:市民的记忆与发展资源(75)
高校博物馆:在传统和现实间拓展发展空间(83)
博物馆学教育:技能与思辨的博弈(91)
二编:博物馆实践
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教育发展及理论构建(115)
知识宝库 第二课堂 社会教育中心———博物馆教育发展进程(121)
博物馆教育应促进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129)
博物馆藏品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物化(139)
博物馆藏品的理解:基于实物的学习过程(150)
博物馆藏品的阐释:特定层面意义的揭示与解释(158)
陈列讲解效果谈(172)
博物馆教育是贯穿全局的重点工作(187)
博物馆服务
博物馆进入服务时代(198)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209)
了解观众,服务观众,吸引更多的观众(216)
真心诚意为观众服务,周全扎实落实服务措施(231)
免费开放:开启博物馆公共服务新时代(238)
博物馆陈列
博物馆陈列的性质与价值取向(248)
博物馆教育性展览的特点及相关问题(255)
历史陈列要触及观众的心灵(263)
创意是提升陈列内容质量的发动机(269)
历史陈列主题的内涵与解读(276)
知识视觉化:陈列内容设计及文本编写(285)
博物馆陈列说明要“观众学习导向”(296)
博物馆藏品管理
博物馆藏品性质与范畴思辨(305)
蛋与鸡:博物馆藏品与博物馆功能(322)
信息管理:博物馆藏品管理新思路(330)
当代西方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现状(334)
三编:博物馆管理
当代中国博物馆发展新疆域(347)
博物馆发展要明确目标与条件(35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发展动力分析(368)
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博物馆公共品提供能力的管理(375)
“非营利机构”:博物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护身符(378)
加强特色建设,提升博物馆核心竞争力(385)
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组织体制的重构(391)
“三部制”:中国博物馆业务体制改革焦点(399)
当代博物馆馆长的职责与任职条件(420)
加强技能培训,建设高效创新的博物馆工作队伍(423)
中国当代私立博物馆宏观管理研究(444)
博物馆营销:提升博物馆管理效率的新工具(457)
博物馆门票的功用与设计(465)
后记(471)
展开全部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节选

博物馆学与博物馆发展概述 一、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关于博物馆的学问,是关于博物馆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 博物馆学是伴随着近现代公共博物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也可以说,公共博物馆的发展实践构成了博物馆学的实践基础,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博物馆学对近现代公共博物馆的专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对博物馆的性质、目的、特点、任务和*优化工作方法的讨论中,博物馆从业人员和广大民众加深了对博物馆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加强了对博物馆存在意义的理解,从而奠定了博物馆持续发展的认识基础。博物馆学自身的重要性也在理解和指导博物馆实践发展的历程中为更多的人所认识。 当代博物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括了涉及社会、人文、自然、工程、艺术等各主要人类知识领域的研究课题,采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是,从博物馆学的任务,即促进公共博物馆发展和充分实现公共博物馆的社会发展综合效益来看,它更倾向于社会科学。 博物馆学是开放性的学科,对那些有助于人们理解博物馆和博物馆收藏以及使之持续存在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都秉持欢迎的态度。博物馆在构建独立学术体系的同时,也吸引和欢迎所有对这一领域有兴趣的研究者人驻,在施展各自特长的同时,也丰富了博物馆学的内容。博物馆学不是寻求一种答案,而是在构建一个平台,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互动的学术研究平台。驻足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搜索信息、展示成果,更重要的是进行讨论、获得灵感,在提升个人研究能力的同时也丰富博物馆学的知识宝库。 博物馆学研究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要对博物馆要素、业务活动进行解释,确定这些存在的情境条件、现状及特点,帮助博物馆工作者、管理者和利用者认识当代博物馆的社会地位、作用和任务,还要对博物馆发展中出现的创意、项目、工具和方法进行讨论评估,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将其以*低的社会成本纳人博物馆工作体系中,发挥对博物馆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博物馆学还起到评估与指导作用,研究人员根据已明确的博物馆工作目标,总结博物馆工作经验,制定博物馆工作效率和效益的评价标准,推进博物馆工作的规范和发展。博物馆学学者运用现代社会、人文、自然、工程、艺术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博物馆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明确博物馆的社会位置、作用和任务,并据此提出发展的目的、方向和措施,制定博物馆发展规划,提出有利于博物馆发展的政治、经济、技术、人员、组织变革的措施,保障博物馆紧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步伐,充分实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责和能力。 当代博物馆学包括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和专门博物馆学三个分支。理论博物馆学主要从思辨角度,研究博物馆学学科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结构,其主要任务是构建博物馆学体系,明确博物馆学的性质和基本概念,从哲学上和认识论上讨论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从博物馆事业发展史角度认识博物馆的组织特点,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确定当代博物馆的社会地位、作用和任务,根据当代博物馆发展实践提出博物馆学研究论题;应用博物馆学侧重于博物馆管理和博物馆业务规范、方法、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博物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如对博物馆管理的研究,就涉及博物馆政策、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组织建设、人员素质、业务规程、绩效评价等方面。又如对具体业务工作的研究,要明确在特定博物馆工作环境中,该项工作的目的,全面了解影响从业人员实现工作目的的各项因素,在科学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该工作的工作规程,以及从业人员的从业条件,此外还要协调该工作与其他业务的关系,使该项工作的改进成为有利于全局工作的促进剂;专门博物馆学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特殊问题。在博物馆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工作环境条件迥异的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在基本业务的对象、内容、工作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工作目的也各具特色,民众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的认知和需求也有不同。这些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现象,博物馆工作者必须因馆而异,彰显特色,在实现本馆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使博物馆事业异彩纷呈。例如,在藏品管理上,保存活体标本的动植物园与自然史博物馆就有着不同的管理标准,自然类博物馆与历史类博物馆的差异更为明显。又如陈列与观众的互动,历史类陈列多侧重于情感与心灵的互动,科技类陈列则侧重观众的动手操作。专门博物馆学通过对不同类型博物馆差异的揭示和研究,深化人们对博物馆的理解,同时加深人们对博物馆共性本质的认识,在分析差异的同时加深了对一般规律的认知。 二、博物馆 近现代公共博物馆肇始于12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时,科学研究从自然哲学向实验、实证科学转变,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方法认识自然世界发展规律。英国近代史上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培根就曾讲到,一个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除了要有实验室、图书室外,还要有一间存放实物标本的标本室。大英博物馆成立时的主要捐赠人汉斯 斯隆也声明他的收藏要用于增进人民的福祉。 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出现于17世纪后期,从168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建成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其间经历了于175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的大英博物馆,到1793年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开放,公共博物馆确立了其作为公共性社会文化机构的基本特性,明确了公共博物馆在各国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18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普遍进人工业化发展时期,博物馆也进人快速发展期,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纷纷出现,博物馆在传播新知识、新规范和拓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博物馆从个别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体现公民权利不可或缺的文化机构。19世纪后期,博物馆进人专业化建设阶段,从自在自为的状态进人自主发展时期。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作为推动世界各国博物馆交流和发展的国际组织,将明确博物馆自身特性和博物馆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与任务作为工作重点。从1946年起,国际博物馆协会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修订。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1次全体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对“博物馆”做了定义,该定义从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博物馆的组织性质、社会身份、组织目的、服务对象、业务范畴、工作对象等原则问题做了明确表述,该定义的原则表述至今仍为广大博物馆工作人员所认同。需要说明的是,国际博物馆关于博物馆的定义,不仅具有博物馆学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行业管理的作用。注意到国际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的状况,注意到各种新类型、新样态博物馆不断出现的现实,国际博物馆关于博物馆的定义是开放性的,既有对博物馆共同性质、特点和任务的原则表述,也有对被国际博物馆界认同和接纳的博物馆新样态的列举说明,如近年来对生态博物馆和对网络博物馆管理组织的接纳。 公共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机构,这已成为广大博物馆工作者的共识。这一认识不仅体现在博物馆定义中关于博物馆性质和社会责任的表述中,也体现在对博物馆具体业务活动的要求上。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博物馆的组织目标和社会责任。作为博物馆服务对象的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括地理、环境、生态、居民和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状况等具体因素,也包括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关系、信仰、人地关系等非物质因素。博物馆承担着使现实社会更为和谐的责任,增加社会成员的福利,促进社会科学、全面的发展,使公众明确发展方向和增强发展能力,帮助民众客观认识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 “非营利性组织”是博物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社会身份,也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经济形态的社会保障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社会对博物馆的社会公益性组织特性的承认。非营利组织身份要求博物馆将主要业务定位在提供社会公益、社会福利和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公共品上,特别要为那些因社会、经济等原因处于弱势状态的社会群体提供学习及增强发展能力的机会,管理好博物馆中的珍贵收藏和自有资产,充分实现工作资源的社会效益。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支持博物馆的社会公益事业,将广大社会民众的良好意愿及小额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博物馆工作者的责任。博物馆通过组织社会募捐和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了民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了全社会的凝聚力。 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开放性是博物馆的重要特征。这一特性体现在博物馆积极创造条件,向*广大的公众开放其公共资源和设施。博物馆不仅要向那些愿意来博物馆参观的人们开放,更要积极主动地与那些不愿来博物馆参观的人们接触,转变这些人对博物馆的态度和看法,让他们主动来利用博物馆的各项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博物馆不能坐等人们上门,要把博物馆服务送到社会中去,送到那些需要这些服务的人们身边。许多博物馆主动与学校、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联系,把博物馆的藏品、陈列和教育活动送到学校、农村和社会公共场所,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增加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博物馆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将博物馆公共资源向需要它们的民众和组织开放,博物馆公共资源包括了博物馆收藏、与收藏有关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博物馆公共设施和博物馆公共服务项目,这些公共性资源是社会的公共财富,博物馆不能把这些社会公共财富据为本组织的私产,也不能只是作为这些资源的看护人,博物馆要发挥创造性,依托这些资源,开发和提供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使这些资源产生*适宜的社会效益。观念开放是公共资源开放的保证,观念开放要求博物馆在坚持维护社会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对与博物馆业务有关的各领域的新现象、新事物保持敏锐的感知和兴趣,对相关学术领域中的各家观点、研究手段持客观公允的态度,鼓励遵循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的不同观点的讨论,给博物馆业务活动中的创新和实验以足够的空间和宽容,对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失败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认真总结经验,使之成为成功的一个阶梯。 博物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业务活动目的的多元性和系统性。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都要贯彻教育、研究和欣赏的要求,在具体业务的实践中可能会有所侧重,但不能偏废。否则,不仅会影响博物馆社会服务的质量,也会造成博物馆内部业务的割裂。有了共同的目标,各个业务部门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育要求博物馆工作者将博物馆藏品、博物馆藏品信息、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和博物馆公共设施作为帮助公众学习知识的工具和条件,研究人员要考虑如何将专业学术语言转换为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社教工作人员要考虑如何根据学习者的条件组织学习活动;研究要求博物馆工作者深人开掘博物馆藏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内涵,确保博物馆藏品的真实性,确保人们对藏品有关信息认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要注意发现藏品及其信息与现实社会需求的*佳契合点,探讨藏品发挥社会教育效用的*佳方式;欣赏要求博物馆营造使观众感受积极生活态度和获得愉悦体验的环境,关注观众来博物馆参观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体验。博物馆不仅要让观众接触客观、科学的事实和知识,更要让观众对这些事实和知识有积极的认识。博物馆工作不能仅停留在感官层面,而是要触及观众的心灵。 博物馆收藏和管理着数量庞大的实物形态的社会文化财富,这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职责。博物馆藏品主要由历史遗物、自然标本和人类艺术创造力成品等构成,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发展演变的证物。博物馆收藏与其他性质收藏的显著区别在于博物馆收藏是以人类知识为基础的,即博物馆藏品是以实物形态来反映人类的知识,以及构建这些知识的人们的信念和情感。此外,博物馆收藏还反映了社会对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期望,博物馆收藏是当代社会为子孙后代构建的历史情境和发展图景,历史情境构成了影响人们生活体验的时间和文化背景,这将影响到人们明确回答“我在哪里?”的问题;发展图景则是由历史和现实联结而显示的发展方向,前人的梦想也成为当代人确定发展规划的参照系和发动机。博物馆藏品蕴涵了非常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