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52.6(7.3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35871
  • 条形码:9787301335871 ; 978-7-301-33587-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本书特色

生与死,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一本科学的生命教育读本,呈现原汁原味的北大生命课堂。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内容简介

生与死,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本书由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牵头,邀请医学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发起对生命意义和终极关怀的关注和思考。 本书作者阵容强大、背景丰富,既有医学人文教育专家,又有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还有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书中有立足理论,对生死问题及生命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精到阐述,也有基于实践,来自临床医生、安宁疗护工作者直面死亡的真切体验。 本书将为读者开启一扇新的生命之窗,引领读者发现不一样的生命意义。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目录

导言:生如夏花,死若秋叶 ......................................... 柯 杨 1

上 篇

**讲 走近死亡故事.................................... 王一方 赵忻怡 2

第二讲 死亡哲思 ......................................................焦不急 21

第三讲 低温冷冻人体保存技术可以存续生命吗

—— 兼谈“复生”“永生”及“易生” ..........安友仲 43

第四讲 向死而生

—— 死亡是流动的生命之礼 ............. 程 瑜 吴杏兰 55

第五讲 社会学视角下的死亡、临终与丧亲 ..... 陆杰华 刘 芹 73

第六讲 电影艺术家对死亡的呈现与解读 ....................陆晓娅 95

第七讲 技术化永生:人工智能与虚拟永生 .................和鸿鹏114

第八讲 葬礼:仪轨与意义 .............................王一方 赵忻怡134

下 篇

第九讲 什么是生前预嘱和尊严死 ............................. 罗点点152

第十讲 生命应当如何谢幕

—— 死亡与安宁疗护 ................................ 秦 苑170

第十一讲 安乐死面面观 ........................................... 刘端祺189

第十二讲 生命末期的苦难认知与干预 ....................... 陈 钒215

第十三讲 精神抚慰

—— 终末期患者的心灵加油站 ........谌永毅 刘翔宇238

第十四讲 心灵的歌唱陪伴你安详地走向远方

—— 音乐治疗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 刘明明254

第十五讲 中医如何透视生死 .........................李萍萍 许轶琛272

第十六讲 儿童死亡面面观 ........................................ 周 翾288

第十七讲 哀伤褪去,唯爱永存 ................................. 唐丽丽304

第十八讲 何时逝者皆能“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 王 岳314


展开全部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节选

**讲 走近死亡故事 王一方 赵忻怡 在一般人眼里,死亡是一个个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其实,它也是一个个悲欣交集的故事。死亡无疑是一个残酷的故事,但也可能是一个温情的故事;它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可能是一个悲壮的故事;它也许是一个充满人生迷茫的故事,但也可能是一个饱含生命豁达的故事;它是一场世俗变故,实际上也是一次神圣体验。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严酷而温情”的故事。那是2019 年9 月13 日,正值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许多人沉浸在“举杯邀明月”的浪漫快意之中,而医院的急诊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午夜时分,归家的途中,显然是酒精的魔力,造成一场重大车祸,不曾跟家人一起赏月团圆的医护人员正全心全力投入抢救,几乎用尽了全部的技术手段,还是有一位伤者不治,坠入死亡的深渊。此刻,墙上的表针指在11 点50 分,主治大夫准备拉出一份平直的心电图,然后签发死亡证明,却被主任劝住了。主任深情地说:“明年的今天就是这位逝者的祭日,咱们再坚持一下。设想一下,未来很长的日子里,他的亲人们都要在团圆之夜去追思、祭奠亡灵,承受哀恸……”于是,整个抢救团队默默地在已经复活无望的躯体上紧张地“施救”,还邀请逝者家人观摩抢救过程,感受医疗团队的*后努力。20 分钟过去了,主任医师率领抢救团队向逝者深深地鞠躬道别,送他去另一个世界远行。死亡时间本来应该是9 月13 日(农历八月十五)11 点50 分,后修正为9 月14 日(农历八月十六)0 点10 分。 在音乐家那里,死亡就不是一个休止符,或者演奏中的弦断曲殇,而是生命行歌的悠扬终曲,余音绕梁,回荡久远。在古今中外的英雄叙事里,死亡是长眠,英魂长存于青山绿水之间,肉身别离,无碍精神永驻。很显然,死亡叙事不同于死亡记录,它不是简单的事件记录,而是温情的生命书写,既包含着死亡历程的叙述,也寄寓着死亡想象,投射了叙述者的死亡信念;叙事主体不是冰冷的、客观的在场者,而是同情、共情驱动下的陪伴者、见证者、抚慰者、安顿者,可能是医护工作者,也可能是家人或志愿者。 人们常说“生命神圣”,深究起来,生命的神圣来自生命历程的不可预料性,命运的起落无常,痛苦、疾病、死亡降临的偶然性,其中既包括青春期的活力乖张,壮年期的阅历曲折,也包含衰老、死亡归途的无奈。 一、 中国古代的死亡叙事 二、 在汉字的造字谱系里,“ 忘” 不仅从“ 亡” 得声, 而且包含“亡”义,亡心为忘。据说“孟婆汤”就是让人遗忘,忘掉人世间的恩怨、烦恼,大胆地迈上黄泉路。而有一些人则反对遗忘,认为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人记得你。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可以不被原谅,但不应该被遗忘。因此,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终的告别,所以请记住你爱着和爱过的人。 死亡在中国人的哲学里也被称为“灭”,火之熄,谓之灭。灰飞烟灭,人死如吹灯,汉代开始就有神灭与否的辩论。其实,“灭”从字形看,就是“火”被“一”(形如盖板)隔绝空气而熄灭。但是,如何灭却有不同版本的故事。有消灭:瞬间消散,心不愿;破灭:瞬间破碎,心不甘;熄灭:瞬间熄火,心不宁;泯灭:瞬间失德失身,心不忍;冥灭:瞬间失神,心不祥;幻灭:幻觉中升腾、升华,如同踏入桃花源,按照佛家的认知,幻灭中往生,恰是诗意的新生, 再生(轮回— 涅槃— 恩宠),此刻,心安顿,就可以接纳死亡。 古典的死亡叙事要从轴心时代说起。先秦儒家主张天人相应,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创生万物,长养万物,人有生生不息之精神,应该珍惜生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孔子既有“未知生,焉知死”的敬畏,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豪迈。 孔子之死表现出一种大丈夫的旷达。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有一天,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自感死期将至,早起,逍遥出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声,知孔师将辞世,于是急奔孔门。孔老夫子从容地交代身后之事,翕然归天,未见丝毫畏怯,相反,只有从容与顺应。作为思想家,孔子开启了中国文化安命乐生、重生轻死、惜生讳死的文化传统。 与儒家相比,道家倡导全生避害,讲求顺生、清静无为,奢谈死亡(超然的豁达)。道家热衷于炼丹,透出一种对长生、永生的希冀。道家经典中不乏劝善、积德遇仙,修道、炼丹成仙的传说。 与华阳国彭祖的长寿蛰伏不同,陶弘景在江苏茅山、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的隐居生活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极限在哪里,似乎都有拓展的空间。老、庄对于死亡都十分豁达。庄子曾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帜,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而老子之死至今是一个谜,他骑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出关之后究竟是遇仙、成仙,还是为黄沙所掩,不得而知。 庄子的豁达是先秦诸子中*彻底的,在他看来,“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关于死亡的论述很多,都体现了他视死亡为至善之道、至乐之道的观念。其一,妻死鼓盆而歌,惠子问难,庄子自辩:“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其二,死后对话骷髅。骷髅相告,死亡是大解脱,人生在世,有种种负累,死后则一了百了,上无君主,下无臣民,无四季寒热,超然自得,与天地共长久,即使是帝王的快乐,也无法比拟。其三,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有言:“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这一寓言开启了“化蝶遇仙”的文学意象。 都说“向死而生”意识始于西方,其实,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的黄老学派中早有流行,《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生,寄也;死,归也”的记载。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华夏领袖。一次,他去南方巡视,与随从坐船到江心,突然一条黄龙把船托到半空,船上的人顿时五色无主。大禹则大笑道:“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黄龙见吓不到大禹,于是仓皇而逃。这个传说有些神奇,但“生寄死归”意识的萌生却十分可信, 危难中、忧患中、奋进中的人生必然有思考,进而能豁达生死。 应该说,先秦诸子的死亡意识还算旷达、从容,但很快有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的意识流行开来,主要缘由有三。一是农耕经济具有脆弱性,吏治腐败不断积累,天灾(旱、涝、蝗)人祸(横征暴敛)引发饥荒连连,使得农民生计困苦,每每被逼上聚众造反的绝境。这增加了生存的“破— 沉”意识。二是社会的周期性动荡(征战、动乱、瘟疫),加剧了生存的危机感。三是官场、商场及各类人际斗争中的冷酷残忍、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强化了无常、无奈、苟且的人生哲学。中国历史上战争、屠杀绵延不断。《史记》记载,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制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杀俘事件;其后,项羽杀秦降卒,后又有曹操杀官渡之战中袁绍军战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天下的一个办法就是屠城。清军入关,在富庶的江南之地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史称“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全民抗战初期,日军蓄意制造南京大屠杀,也是意欲征服中国人的意志。正是死亡恐惧造就“怕死意识”,因为害怕,所以许多人不愿直面死亡。其实,中国的先民常常把死亡话题游戏化,譬如红白皆喜事(豁达),巅峰体验的感受是高兴“死”了,快活“死”了,幸福“死”了。此外,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壮士崇拜。荆轲刺秦,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文天祥忠于宋室,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中国古代有着严酷的政治环境与险恶的官场,官员们人人自危。历朝历代,都出现过*高统治者用各种方式任意杀人的情形。汉武帝执政时,几乎杀光了所有对他的权威有不敬的人。武则天当政期间,怕人谋反,杀人无数,李世民的子孙几乎被她杀光。朱元璋有“迫害欲”,当了皇帝后总想找茬杀人,先后制造了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当年跟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全部被杀光。“空印案”中,各级官员大部被杀、被关,衙门找不到官员坐堂,只好从牢里将被关的官员临时提出来坐堂问案。 中国古代的酷刑造就了人们对“不得好死”的极度恐惧。史书上记载*早的酷刑大概是纣王发明的“炮烙”之刑,即将人犯绑在一个烧红的铁柱上烙死。春秋战国时期有车裂刑,即五马分尸,将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几块。秦国著名改革家商鞅就遭受了五马分尸之刑。汉之后,各种酷刑被发明出来,不断扩充,其中*甚者, 有“十大酷刑”之称,一项比一项残忍。凌迟为酷刑之首,千刀万剐以后才让受刑人死去,每次凌迟至少割千刀,后来民间对不得好死的咒语便是“挨千刀”。还有烹煮术。唐代酷吏来俊臣崇尚严刑峻法,对不肯招供的犯人施以酷刑,其中有“烹煮”刑,方法是备一口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加热。随着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就会被烧死在瓮里…… 历朝历代都有残忍的腰斩术,把犯人从腰部铡开。由于心、肺等主要器官在上半身,犯人不会即刻死去,斩后还神志清醒,得过一段时间才会断气。此外,还有罪恶的活人殉葬制度。人殉制度商周时盛行,秦汉有所收敛,到元明死灰复燃。 暴民与流寇祸害也强化了百姓的悲惨死亡经验。例如,明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入川,“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数十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卷入多灾多难的时代漩涡,晚清、民国时期,内外战祸、饥荒、瘟疫、动乱夺命上亿,血和泪铸就了新生的共和国,中华民族由此走上民族复兴之途。

人文·智识·进化丛书:北大生命课堂 作者简介

柯杨,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王一方,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医学与哲学》编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临床医学人文、生死哲学、技术哲学、医学思想史,著有《医学人文十五讲》《医学是什么》《中国人的病与药》《临床医学人文纲要》等书。 刘端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任中国抗癌协会监事会监事、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专家组成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