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五星书更多>
-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两汉谣谚发展与传播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14042
- 条形码:9787522714042 ; 978-7-5227-140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两汉谣谚发展与传播研究 内容简介
《两汉谣谚发展与传播研究》以两汉时期谣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梳理历代文献,对这一时期谣谚作品的本事、出处、数量、类别进行了摸排,分析了谣谚作品多样的形式、内容、风格及其艺术表现力,考察了汉代谣谚的地域分布、不同类别作品的传播范围。通过分析汉代谣谚运用的场合与方式,对汉代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下层民众、文人儒士、太学生、朝廷官员及谶纬家、政治活动家运用谣谚文化的情形和动机进行了探讨。从传播的方式、载体和变异三个方面对汉代谣谚复杂的社会传播情况进行了考述;从谣谚艺术本身的发展与完善、官方相关政策的影响、人们日常精神需求三个方面对汉代谣谚文化盛行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两汉谣谚发展与传播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早期谣谚的特质及其概念界定
一 “谣”的特征与概念分析
一 “谚”的含义及其演变规律
三 “谣”与“谚”的差异及二者的互通性
第二章 两汉谣谚的文献考察与分期
一 汉代谣谚分期辑录及本事或出处考
二 时代不可确考的汉代谣谚及其出处
三 汉代谣谚的时代分布特点
第三章 两汉谣谚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一 汉代谣谚流传地域考察
二 汉代谣谚的地域分布特点
第四章 两汉谣谚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 汉代谣谚的类别考察
二 汉代谣谚的艺术特征分析
第五章 两汉谣谚的创作群体与应用方式
一 汉代谣谚的创作群体分析
二 汉代谣谚运用的场合与方式
第六章 两汉谣谚的社会传播与变异
一 汉代谣谚传播的方式与途径
二 汉代谣谚传播的载体
三 汉代谣谚传播中的变异
第七章 两汉谣谚文化兴盛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 谣谚文化在民众间的自发传承
二 官方相关政策对谣谚文化的影响
三 社会各阶层对谣谚文化的精神需求
四 汉代谣谚文化对后世的多方影响
附录一 汉代谣谚文化研究综述
——兼述我国古代谣谚文化发展脉络
附录二 《后汉书·党锢列传》序所录三则谣谚考析
附录三 历代典籍引录汉代谣谚一览表
参考文献
**章 早期谣谚的特质及其概念界定
一 “谣”的特征与概念分析
一 “谚”的含义及其演变规律
三 “谣”与“谚”的差异及二者的互通性
第二章 两汉谣谚的文献考察与分期
一 汉代谣谚分期辑录及本事或出处考
二 时代不可确考的汉代谣谚及其出处
三 汉代谣谚的时代分布特点
第三章 两汉谣谚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一 汉代谣谚流传地域考察
二 汉代谣谚的地域分布特点
第四章 两汉谣谚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一 汉代谣谚的类别考察
二 汉代谣谚的艺术特征分析
第五章 两汉谣谚的创作群体与应用方式
一 汉代谣谚的创作群体分析
二 汉代谣谚运用的场合与方式
第六章 两汉谣谚的社会传播与变异
一 汉代谣谚传播的方式与途径
二 汉代谣谚传播的载体
三 汉代谣谚传播中的变异
第七章 两汉谣谚文化兴盛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 谣谚文化在民众间的自发传承
二 官方相关政策对谣谚文化的影响
三 社会各阶层对谣谚文化的精神需求
四 汉代谣谚文化对后世的多方影响
附录一 汉代谣谚文化研究综述
——兼述我国古代谣谚文化发展脉络
附录二 《后汉书·党锢列传》序所录三则谣谚考析
附录三 历代典籍引录汉代谣谚一览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两汉谣谚发展与传播研究 作者简介
孙立涛,男,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及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已出版《崂山道教题刻研究》《东汉清议与士人文化新变研究》等专著,在《文学遗产》《孔子研究》《民族艺术》《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