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唐代乐府诗体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34607
- 条形码:9787301334607 ; 978-7-301-33460-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唐代乐府诗体研究 内容简介
唐代“乐府”一词范围含混,学界至今尚未厘清。本书选取唐人旧题乐府和新题乐府,将其视作“乐府诗体”,从文体学的角度予以探究,认为它导源于魏晋之“乖调”,在南北朝辞乐疏离的进程中得以发展,至唐代蔚为大国,但绝大部分不再入乐演唱,属于拟歌辞或准歌辞。唐人创作乐府诗采用拟效方式,既继承前代程式,又加以“己才己意”,使乐府诗由乐工之辞变成了一种文人化的诗体。乐府诗体题目简短,多写大众题材,形式自由多样,注重歌辞造型,风格通俗直露,其功能主要有讽谏、正乐、言志、交际和培养等。唐代乐府诗体的演进,实质上是乐府诗失去音乐桎梏之后又逐渐摆脱拟辞传统并与徒诗合流的过程。
唐代乐府诗体研究 目录
章 唐代乐府诗体的认定
节 唐前“乐府”成为“诗之一体”的过程
第二节 唐人的“乐府诗体”观念及后人的认识
第三节 唐代乐府诗体的体性界定
第四节 旧题乐府诗和新题乐府诗的称名及区分
第五节 唐代乐府诗体作品的存佚
第二章 唐代乐府诗体的创作方式——拟效
节 对乐府诗创作中“拟效”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唐前乐府诗创作中的拟效
第三节 题目的衍生与仿制
第四节 题材的继承与嬗变
第五节 形式的模仿与套用
第六节 对乐府精神的借鉴和发扬
第七节 文人拟写乐府诗失误述略
第八节 乐府诗体拟效的个案分析
第三章 唐代乐府诗体的文体表征
节 独特的题目
第二节 重视继承且偏向大众化的题材
第三节 自由不拘的形式
第四节 文人化的叙事
第五节 通俗自然的风格
第六节 歌唱期待性与“歌辞造型”
第七节 歌辞性题目的亚诗体特征
第四章 唐代乐府诗体的功能
节 讽谕功能
第二节 正乐功能
第三节 言志功能
第四节 交际功能
第五节 培养功能
第五章 唐代乐府诗体的演进历程
节 初唐乐府诗创作中的承袭之风
第二节 初盛唐诗人对清商曲题目的拟写
第三节 盛唐时期旧题乐府诗创作的繁荣
第四节 旧题乐府诗的局限与初盛唐的新题乐府诗创作
第五节 大历乐府诗论
第六节 新题乐府诗创作的繁荣
第七节 艳体乐府诗的复兴
第八节 乐府诗体趋于多元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唐代乐府诗体研究 作者简介
王立增
----------------------------
王立增,1975年生,甘肃甘谷人。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扬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后曾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乐府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文学与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在《文学遗产》《学术界》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9¥39.8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3.5¥30.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