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读过

作者:李师东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7(5.9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读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8770834
  • 条形码:9787538770834 ; 978-7-5387-708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读过 本书特色

李师东,韬奋出版奖得主,《人世间》的责任编辑,深耕出版近40年,一生只做一件事。 他是文学界的知名“星探”,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有希望的创作星火,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活动的亲历者和重要推手之一。 这本书里不只有文学评论,更有作者从出版抵达文学的思考和总结—— 文学爱好者要读,这是解构文化现象、领读文学作品的万花筒。 文学圈内人要读,这是唤醒共同文化体验的“回忆杀”。 出版从业者要读,这是解密编辑家是怎样炼成的经验谈。 或者,你只是《人世间》的“粉丝”,那么这里有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世间》诞生记! 《读过》用文学的眼光,来聚焦时代,打量文化,留住了本书作者的坚实足印。 ——陈晋

读过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随笔集。 本书所收文章,立足文学出版现场,既有对重要文学作品的解读(如梁晓声的《人世间》、刘震云的《新兵连》、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对重要作家创作状况的深度剖析,也有对重要文学说法的实情展示和对当代文学创作态势的悉心体察。 全书从现场、话题、印记三个维度,展现出版场景、文学见地和文化烙印,是作者近40年从出版抵达文学的思考和总结。

读过 目录

梁晓声《人世间》 《人世间》:百姓生活的时代书写003 如果能被时光打磨008 现实主义写作的新高度015 让时间说话034 从小说到电视剧039 一路走来《人世间》044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现实的无可选择与个人的表现情状048 刘震云《新兵连》 中生存情景的零度呈现055 李晓《天桥》 《天桥》中的叙事人059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小说的生命感觉方式066 ……
展开全部

读过 节选

**辑 现场 《人世间》:百姓生活的时代书写 《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版)是梁晓声新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115万字的作品,历经数年倾心打造,可以看作是梁晓声对自己创作和思考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我们知道,作家梁晓声是因表现知青生活而知名的。他早年的中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作。他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也主要描写知青和后知青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创作逐步涉及对非知青人群现实生活的描写和表现。在当代文坛,梁晓声是一个有着鲜明的文学个性和思想力度的作家。 《人世间》与梁晓声以往的创作和思考,既有精神上的关联,又有格局上的扩展。这突出体现在,《人世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写作视野。在《人世间》这部作品中,梁晓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不再指向某个单一的社会阶层和某一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重在展现人世间的社会生活情形。 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自己熟悉的城市贫困区的底层生活写起,然后一步一步发散到社会的其他阶层和人群,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写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写人生的悲欢离合,写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从而勾画出了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作品在人世间的大视野下展开,紧紧扣住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一基本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社会现实的丰富和生动。可以这样说,《人世间》这部作品,是梁晓声对自己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一次全方位的调动。 梁晓声这一新的写作视野的确立,得助于他多年来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梁晓声在文学创作之余,还写有大量有关社会现实、思想文化和人生人性的时评和随笔。尤其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等,对社会生活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探究,有效地支撑了他在《人世间》中对各阶层人物的塑造、对人物关系的把握,使得他对现实生活的表现能够切中肯綮、鲜活生动。 梁晓声写作视野的变化,明显不同于他以往的创作。同时,我们看到,《人世间》在表现城市百姓生活方面,也有着其他作家所不具备的独特生活优势。多少年后,梁晓声才去触碰这一题材,去写出城市生活中的人心轨迹和社会脉络,可谓是用心良苦。 正因如此,《人世间》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年代写作”。说到年代写作,我们往往理解为出生于某个年代的作家的写作。《人世间》的写作,恰恰是从年代开始的。《人世间》里的周氏三兄妹,是共和国的**代人。作品从他们走进社会的20世纪60年代末写起,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时间跨度长达近50年。梁晓声和共和国同龄,他有条件写出这一段感同身受的历史。而这近50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百姓生活由贫困走向富裕,社会文化从贫乏走向多元。当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与每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时,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人间奇景。而这正是《人世间》要向我们展示的。 把百姓生活放进近50年的时间长河里去浸润、磨洗,这确实需要胆识和勇气。而百姓生活作为社会现实的基础和根本,也*能印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于是,在《人世间》里,我们看到,这近50年里出现过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热、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自谋职业、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和重要社会现象,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对《人世间》中的不同人物都产生过深刻的人生影响。于是,在作者构建的人世间的生活场景里,我们读到了个人的成长、草根青年的奋斗,读到了婚姻和家庭的经营和维系,读到了家族的衰败和延续,读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疏远近,读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我们在《人世间》里,还读到了底层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读到了平民百姓向往更好生活的人生努力,读到了读书影响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提示,以及作者对人间世事的忧患和悲悯。 《人世间》形象而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近50年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这对于今天的人们回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有着弥足珍贵的认知和审美功效。这是《人世间》的价值所在,也是年代写作的必然意义。 我们看到,《人世间》体现了作者驾驭生活的非凡能力。《人世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设计,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没有人物命运的大起大伏。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阅历,平实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姓生活中去体现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一次具有难度的写作。写作的难度,更在于对我们耳熟能详、如影随形的诸多社会事件和生活现象,做出有分寸的把握和有边界的掌控。在《人世间》里,作者体现出了表现社会生活的深厚功力。梁晓声所具备的驾驭能力,在于他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情,在于他立足民间,感同身受,更在于他始终坚持着对人性正能量的高扬和张举。“文学应该具备引人向善的力量。”正是从这样质朴平实的文学理念出发,他去正视笔下的人人事事,写好笔下的人人事事。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善良、正直、担当和诚信。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身陷困境,也要自立自强,互助互帮。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都要做一个好人。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是梁晓声“好人文化”的形象表述。 同时,在《人世间》里,作者倾注了自己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切关怀。在时代大潮中,每个人追求更好的生活,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追求的方式和手段,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又往往决定了他们人生努力的价值优劣。平民百姓如何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向往如何得到有效实现,这是作者尤为关切的。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人世间》体现出了深重宽广的忧患和悲悯。这是梁晓声的人间情怀,也是他写出《人世间》的内在动因。 《人世间》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堪称一部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写于2018年 如果能被时光打磨 一 梁晓声在牡丹园的家,我去过许多次。一条很窄的小街里的一个不大的小区。梁晓声说,小街现在通畅多了,前些年,人来人往,小商小贩川流不息。有一点好:一下楼就接地气,适合他写小说。 我怀念我见过的场景: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桌上是一摞标有“北京语言学院”字样的400格大稿纸。小桌放在朝北的阳台上,窗外阳光明丽。梁晓声坐在这里,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完完全全一个爬格子的工匠样子。 日复一日,他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整整5年之久。 5年里,那一摞手稿,越积越厚,足足有3600多页。稿纸上的字,起初工工整整,安安静静;过了二三十万字后,这些字慢慢醒来,个别的笔画在探头探脑;再过30多万字,梁晓声已然按捺不住字里行间的拳打脚踢;到了*后,就索性写在了A4空白纸上。 梁晓声的书写,着实辛苦。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梁晓声率领着他笔下的115万个汉字,组成了一支雄壮而又浩荡的队伍。 后来,这些文字变成了书。打开它时,不经意间,会隐隐觉出些特别:这些字有手感,有体温,细细绵绵地传递着一个手艺人的气息。而通篇看来,它精神饱满,底气充足。115万字一以贯之,仿佛是一气呵成。 我所见到的,正是梁晓声写作《人世间》的情形。 二 *初接触到《人世间》的书稿,是2015年11月20日。那是一个很阳光的上午。 梁晓声说,他的新长篇要写100来万字,**部已经写完,第二部也快写到一半。他兴致勃勃地讲起这部长篇小说里的故事:在A城的贫民区里,有一位叫周秉昆的小伙子,还有他的哥哥周秉义、姐姐周蓉……我们早就知道梁晓声在写长篇,也一直期待着一个时机。梁晓声说:“其他出版社盯得很紧。这部书,我决定还是交给你们,交给中青社。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很愉快。” 我明白,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书,梁晓声肯定读过,也一定对他的人生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我更清楚,早在1982年,梁老师就和我们有了交往。那个时候,中国青年出版社刚刚创办《青年文学》杂志,就发表了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名篇《为了收获》,并对他的创作一直给予热情的关注。 梁晓声是我的学长,我们同校同系。两人聊天的时候,我叫他大师兄;有旁人在场,叫他梁老师。那一天的阳光一定十分灿烂。我和同事捧回梁晓声新长篇**部的手稿,当时我想到的只有这么一句话:不失信任,不负托付。 梁晓声酝酿、构思《人世间》,始于2010年。那一年,他刚过60岁。他要写一部有年代感的作品,写这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要把这些告诉今天的读者。 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小生活在城市平民区,他打算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然后发散到社会的其他层面,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况,写几十年里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写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集,写一部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他思考着。他足足思考了3年,直到2013年年初,才开始动笔。 拿回来小说的**部,我们和梁晓声开始了密切的互动。《人世间》从20世纪60年代末写起,自然要涉及从那个时代起始的许多社会生活细节。“三八红旗手”的说法是哪年有的,70年代还有没有,我们要查资料;《悲惨世界》在“文革”前出过几卷,我们要去核实;对人和世事的拿捏、把握,更要有尺度和分寸。我们对发现的疑问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好解决的专门做有笔记。梁晓声的写作与我们的审稿有条不紊,持续推进。这是一次深度而又特别高效的合作,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其中有我们作为编者的理解和要求,更有作者的宽容和大气。 眼看《人世间》就要修改完成,图书出版合同也该签署了。2017年6月5日,我们来到梁晓声家中。他说:“你说要签上10年,10年里1万册总该能卖得掉吧!”我说:“那我们写不写起印数?”梁晓声说:“现在做出版不容易,只要你们把书做好、做到位。”我不敢相信。我很清楚,现如今,一位知名作家对自己的新作提出5万册、10万册的起印数,早已不算稀奇。而梁晓声对自己写了整整5年的长篇小说,居然不提起印数上的任何要求,在我看来,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一定是闻所未闻。我毕竟在这个行业里待了很久。梁晓声对他的写作是有信心的,他对中青社同样也充满信任。新上任的中青总社社长皮钧得知后,很感慨地说:“梁老师这么信任我们,我们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完成初稿后,梁晓声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进行修订。2017年9月4日,书稿全部完成。但一件挠头的事还没有着落,这便是书名的确定。 2017年10月24日,我们再次来到梁晓声家。一同前往的还有书籍设计师傅晓笛。本是来谈书籍设计的,梁晓声先掏出了一张纸,纸上有一段话,是给长篇小说写的“题记”。我认真看了,觉得不妥。我说:“你的长篇写了这么多的内容,用一句话、两句话概括,反倒会限制读者的阅读。”他说那好吧,顺手就把那张纸撕掉了。几年里,我们和梁晓声之间就是这样直来直去:我有问题,他来解析;他有困惑,我来释疑。但是,这段100多字的“题记”里,有3个字往我心里扎了一下。我脱口而出:“人世间!”梁晓声一愣,说:“高尔基有《在人间》。”我说:“高尔基是在人间如何,‘人世间’是中国百姓用语。多贴切呀,‘人世间’把世上的一切都给罩住了,我们这部书里装的正是人间世事。”梁晓声心理上好像还没有准备。他*初给这部长篇暂定的名字是“共乐区的儿女们”,自己并不满意。我们磨合了几回,也没想出更好的书名。这是一个结。我们用这个暂定名,申报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补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一一顺利通过。这都是对梁晓声和中青社的信任,但反过来也加重了我们起好书名的压力。 “‘人世间’概括性强,一看就知道内容。”我继续坚持。梁晓声总是为他人着想,满怀同情地说:“那好吧。” “人世间”,从此成了书名。 三 为慎重起见,在2018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我们推出《人世间》征求意见版。听取多方意见后,我们组织修订,于2018年5月拿出了正式版本,起印1万套;8月,加印1万套。从2018年6月起,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和李钊平我们两位责任编辑,还有营销部门的同事,陪伴着梁老师从北到南,进行座谈、研讨、签售等。我们安排梁老师与网易合作“网易说”,线上直播两个来小时,观看人数超过100万。2018年9月,在长春出版年会上,《人世间》荣获首届“中国文学好书奖”。前些天,在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上,经在场的100余位专业人士现场投票,《人世间》被评为2018年度五佳长篇小说之一。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人世间》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点节目,进行了136期的长篇小说联播。 《人世间》出版后,得到各方面的积极评价;梁晓声所到之处,受到读者的热情追捧。有一个花絮:2018年6月,我陪梁老师来到方志敏烈士的故乡江西弋阳。梁晓声给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讲述“读书与人生”,全县300余位乡镇以上负责人与会,座无虚席。会后县里的同志找到梁晓声,请他给一套《人世间》题款,并连夜送到了一位拆迁困难户的手里。这拆迁困难户是一位“梁粉”。第二天一早,这位“梁粉”通知当地,他准备搬迁了。梁晓声不经意间,解决了一道久拖未决的难题。这是我们回上饶市的路上,“三清媚”文学研究会会长毛素珍亲口讲述的。 2019年1月23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文艺报社联合举办的“梁晓声长篇小说

读过 作者简介

李师东,编辑家、文学评论家。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青年文学》杂志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总经理。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编辑出版的文学图书和期刊作品,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