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26cm 页数: 270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版权信息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本书特色

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传统,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出版宗旨,直面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关注新闻传播学*新话题,对新闻传播理论、历史与实践进行多元视角的观察和研究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内容简介

《新闻传播学前沿》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传统,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出版宗旨,直面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旨在关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新情况,聚焦学术前沿问题、学科建设新动态,回应传媒改革实践;通过探讨新闻传播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进一步发展。本书包含前沿话题、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务、网络与新兴媒体等栏目,共19篇学术文章。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目录

前沿话题

直播打赏:治理之道与操作逻辑 喻国明

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热度排斥症”的传播心理分析 牛新权 刘京林

媒介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冬奥传播策略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 邓年生 周文超 衷诗雨

人工智能视域下“人技”关系的探讨

——以深度合成技术为例 屠怡文 詹 骞

底层同情、自我映射和社会联结:“流调”新闻的情绪传播分析 何 蓉


新闻传播史

战时新闻学:新闻学在大时代中发展和创新 刘冉冉 王润泽 063

中国**个新闻专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的历史考论 邓绍根 李 欢

近代收音机工业中心的崛起

——无线电广播与近代天津工业的升级 冯 帆


新闻传播理论

论“三大规律”对中国媒体融合的逻辑建构 黄楚新 许 可

“新市民”社会身份的媒介建构

——基于“新杭州人”报道的研究 郑宏民

探照灰色地带:事实核查研究综述与展望 李 蔚


新闻传播实务

以歌为媒:“守正创新”视域下时政新闻的创新报道探析 罗 琳 王禹钦

新型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角色定位与效能提升探析 姚 悦 陈 馨

博弈与融合:场域理论视阈下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电视剧研究 方蓝燕


网络与新媒体

形塑地方社会共同体:县级融媒体与基层社会治理 张 欢 韩运荣

社交媒体“高考”话题下的社会心态研究 谢欣然 崔蕴芳

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引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基于微博舆情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李岩峰

青年亚文化语境下的党史文化传播话语策略研究

——以《跟着那兔学党史》为例 孙雨新

智能化时代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福建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分析 吴田恬


展开全部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节选

卷首语 夏日蝉鸣声声,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经过多方努力,即将出版。 2022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4届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风采、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第三个年头,防控措施越来越常态化、精准化。在新闻传播领域,人工智能、5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深刻影响着当下的传播环境。 本期《新闻传播学前沿》“前沿话题”栏目充分结合当下社会现实与传播实际,对当下热点话题给予充分关注。喻国明关注近年来的现象级全新娱乐方式“网络直播”,针对直播打赏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并结合中外平台的实践范例,对于直播打赏规则的设立进行了操作意义上的探讨。刘京林等关注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的“热度排斥症”,对其背后的传播心理进行分析,认为应该辩证地、理智地认识“热度排斥症”。邓年生等聚焦北京冬奥会,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关注媒介融合视角下中国冬奥传播策略。詹骞等聚焦深度合成技术,探讨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人与技术之间互动关系。何蓉则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状,分析“流调报告”新闻这种充满时代特色的特殊新闻的情绪传播。 “新闻传播史”栏目共收录三篇文章,均为特定历史节点中的新闻传播研究提供新视角、新路径。王润泽等关注20世纪30年代之后战争时期的新闻学发展。邓绍根等聚集中国**个新闻专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探究了其采用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冯帆研究天津收音机及其制造工业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其白手起家到全国领先全过程的展现和分析,梳理作为广播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收听工具发展演变史,同时考察无线电广播在近代天津工业转型和成为近代中国电子工业中心过程中的贡献。 “新闻传播理论”专栏共刊登三篇文章,黄楚新等《论“三大规律”对中国媒体融合的逻辑建构》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入手,探讨应该如何在技术、市场及政策等多维因素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深度推进媒体融合。郑宏民以“新杭州人”报道为案例,探究“新市民”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是如何在媒体报道中得到建构的,并认为媒体应当妥善运用“新市民”话语为外来移民建构身份范畴,着重强调“融入”而非区隔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李蔚对“事实核查”这一概念进行文献综述,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事实核查”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但由于对西方新闻生态了解不够深入、对一手材料不够重视,现有事实核查研究仍然有值得反思和继续深入之处。 “新闻传播实务”专栏共收录三篇文章,对当下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前沿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罗琳等关注时政新闻的创新报道,对于“守正创新”视域下“以歌为媒”这类报道形式的特点及意义进行探析。姚悦等关注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角色定位和效能提升问题,认为新型主流媒体应当明确自身在舆论引导中的角色定位,从四方面提升引导效能,逐步成为具有国际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话语平台。方蓝燕则聚焦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电视剧发展,从场域理论视角探讨主旋律电视剧的生产实践,并从提高文化资本、优化场域惯习、连通子媒介场域三个方面对主旋律电视剧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进入人们的视野,“网络与新媒体”专栏关注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的创新实践。本栏目共收录五篇文章。韩运荣等《形塑地方共同体:县级融媒体与基层社会治理》以昌平融媒体为个案,对其实践逻辑与功能效果进行考察,并尝试从媒介化治理角度提出如何凝聚群众的可行方案。崔蕴芳等抓取微博平台“高考”话题的评论,通过主题模型分析和情感分析,发现社交媒体的“高考”话题中,社会正义感是社会心态的关键内容。李岩峰以40起高热度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此类事件舆论引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孙雨新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性节点,通过对《跟着那兔学党史》进行研究,试图为党史文化如何更好地与动漫亚文化相结合,传播主流党史文化提供参考。吴田恬对“福建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为智能化时代政务媒体影响力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刊以宽广的传媒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吸引了高校和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投稿,这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传播学前沿》的影响力。在诸多教授的鼎力支持下,今后本刊也将继续聚焦传媒前沿,引领学术潮流,为新闻传播学研究贡献力量。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2期 (总第13期) 作者简介

隋岩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称号。著作和论文分别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奖一等奖、北京市哲社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吴玉章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百多篇,其中CSSCI正版期刊论文70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篇。代表作《符号传播模式》和《符号里的中国》在美国、俄罗斯、韩国出版英文、俄文、韩文版。完成国社科重大招标、国社科重点、教育部哲社后期重大等国家*、省部*项目11项。在研国社科重大招标、国社科重点项目2项。 哈艳秋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委员会理事,《新闻传播学前沿》主编。在《新华文摘》《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包括合著)20多部,共300多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项目“电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传播研究”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课题四项。主讲的中国新闻史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10),在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中获得“十佳”称号(2013)。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