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23cm 页数: 322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6.3(7.5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75477
  • 条形码:9787542675477 ; 978-7-5426-754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据目标树方法分析《大学》间架,建构身、家、国、天下的当代目标体系,寻找间架与当代人格塑造的契合之处,旨在通过吸取《大学》间架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构建当代德育模式。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目录

绪论

**章 《大学》间架的修身价值
一、为学纲目
二、修身的选择标准
三、修身的实践指南
四、“求其放心”的生存蓝图
五、合规范的修身之路

第二章 《大学》的解读方式
一、作者中心、读者中心与读者和文本对话式解读
二、整——分——合的解读路线
三、总体性方法的宏观分析
四、总体性方法的微观解读
五、《大学》的意蕴整体式解读
六、《大学》的解释学循环式解读
七、《大学》的言、像与象三个层次解读

第三章 《大学》间架结构
一、间架的句法结构
二、间架的共性结构与个性样式
三、间架与要素的关系
四、间架的树形结构

第四章 八条目的修身内涵
一、格物、致知是认识阶段
二、诚意、正心是内化阶段
三、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行为阶段

第五章 八条目的当代德育传承
一、格物致知的当代传承
二、诚意正心的当代传承
三、齐治平的当代传承
四、比德思想的当代传承

第六章 大学之道与时代新人的总体性设计
一、修己安人的君子与时代新人总体性形象
二、修身为本与自我教育
三、《大学》“间架”与德育目标树总体结构
四、大学之道与实现中国梦的总体设计相会通
五、大学之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

第七章 道、理、器、技辨析与教育弘道
第八章 《大学》在场域中情感互动的文化特色与当代价值
第九章 当代德育的“真止”
第十章 《大学》传承的他类解读评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节选

  《间架与当代德育》:  8.面向未来的方式:等待未来与期待未来  固化德育“止于”等待未来的教育,它被“拥有的感觉”所支配,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理解为一条直线,时间是从未来向当前再向过去不断流逝的过程。过去是一去不复返,将来还没有到来。时间是可量化的物理单位,它成为计时工具,是实现预定的拥有量的手段。教育与时间关系的首要问题是计算,它将教育时间变成了陈述性数学公式——一种数学上的函数化。等待未来的教育精确地计算着时间,将时间纳入数据管理之中。它将数字管理当成*紧迫的事情,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可以计算,教育的发展表现“拥有量”的扩充,它是一种同质性运动。一些学校或学院按照数学的方式,来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其十四五规划是在十三五规划基础上增加数字的规划。教育规划就像工程师的设计,“操作过程的各组成部分,事先就在工程师的头脑里完成了,作为其工作基础的全部‘数字’,已经清楚地纳入了他事先的计算,并被绘制成蓝图,以此支配整个方案的实施。”这些管理者唯一关心的是管理目标“数据”,管理过程是整合教育资源以期达到单一目标——数据增长的过程。“工程”的结项是一大堆的“生产”数据,似乎教育的所有价值在这些数据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是当今教育被数学地加以筹划的方式。在筹划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数学本身而是“拥有感”——获得越来越多的拥有物以便兑换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技术工程思维习惯在教育中的扩张导致学校以效益*大化的标准(*有成效的生产数据)实施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范围内,教育中人声称“整天忙碌,没有时间”。由于整天为数字忙碌,“没有时间”向未来的教育进行本真的筹划。教育重复着过去,驻足于当前,失去了向未来筹划的动力。教育的发展不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是促进拥有量的扩张。  “三因”德育是期待未来的教育,它开启了一种独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性,它以对时间的开放性为前提,当下的教育以先前的教育为基础,以未来的教育为导向。时间并不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彼此相随,而是包含三重相互关联的面向过去、当前和未来的维度。教育与时间的关系的首要问题不是一种量度。期待未来的教育不将时间当计算工具,而是将时间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止于”期待未来的教育。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决定了教育面向过去的开放性;“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这展示了教育面向现代的开放性;“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这决定了教育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习近平的讲话虽然没有形式化的时态规定,但却具有教育语言的“时态特征”,使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展现在教育面前。期待未来的教育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统一。其中,教育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具有优先性。在这种教育中,将来已经“到来”,将来的前景已经参与到了现代教育中来,它摆脱了“拥有的感觉”,对未来前景的预期塑造着现在的教育。教育的时间性不仅延伸到未来,而且还具有“曾在”的性质。教育只能在已经所是之际向未来筹划。期待未来的教育把当下时刻的教育选择(新时代的立德树人)作为核心要素,将过去的传统文化置于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之中,继承传统文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向未来自我筹划。它抵制任何一种数学上的函数化。  ……

《大学》间架与当代德育 作者简介

  孙迎光,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学术联系导师。主要从事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马克思总体性视域中的德育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论》《诗意德育》等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李瑞瑞,博士,安徽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创业指导师,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思想政治教育论文20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安徽省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大学青年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省级规划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副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