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06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94.8(6.0折) 定价  ¥1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版权信息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温铁军团队、组织成员,温铁军粉丝,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长读苏南》是温铁军教授团队“中国经验之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系列丛书”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依旧延续了温铁军教授一贯的“宏大叙事”的风格,将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变迁回嵌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研究,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手法,力图客观全面地呈现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比较优势。
虽然本书被归入温铁军教授“中国经验之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但其思想内核仍然与《八次危机》《去依附》《全球化与国家竞争》等作品一脉相承。为本书写作而收集的大量资料同样为《八次危机》的写作做了准备。在《居危思危》一书中温铁军教授所提出的“国家综合安全‘三元悖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也是团队在做苏南研究时搭建起来的。
“中国经验之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的认知,为形成整体性的“中国经验”并建立“中国话语”打下了基础,对于当下充实“四个自信”,对内形成整体性的“中国经验”、加强区域协调和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外形成“中国话语”、促进国际间的广泛合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地理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不同区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而差异显著,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也必然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中国的发展经验绝不可能仅凭教科书上的理论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就概而论之。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去各地深入调研,长期观察,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理论创新,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梳理出中国发展的真实经验。
“苏南”历来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21世纪以来苏南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土地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上演着“低成本”和“高速度”的增长神话?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中,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框架入手,分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三要素在苏南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组合特征,以及由此派生的制度安排,不仅解释了苏南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如何能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做到农业不萧条、农村不衰败,也解释了21世纪初期外商投资选择苏南的内在原因。下卷则将研究目光聚焦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变迁,从中可以看到政府“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促进区域经济朝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的相关经验。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目录

上卷

**部分

引子

一、雏鹰振翼———近代中国之**次工业化

二、新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与中央政府公司主义

**章苏南农村工业化原始积累

一、村社内部自我剥夺完成原始积累

二、苏南社区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历史经验

第二章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乡镇企业发展

一、从中央政府公司主义到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二、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地方工业化

三、扶持与回报: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的“交易”

第三章宏观经济波动与乡镇企业改制

一、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二、乡镇企业利润摊薄与负债增长

三、政府才有退出权: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另一个解释

第四章国内产业的国际扩张

一、对外开放内在逻辑的演变———从资本短缺到资本过剩

二、出口导向战略“反向诱致”制度变迁

三、不同历史阶段苏南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

第二部分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业化进程

专题报告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工业化历程

专题报告三: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其化解

专题报告四: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

专题报告五:财税、金融、外汇三大赤字危机并发与

专题报告六:乡镇企业改制的两个阶段

专题报告七:乡镇企业规范改制的“另类”参考———“30年3个村”

专题报告八:21世纪苏南发展的国际环境:发达国家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一:村庄工业化进程中的要素贡献与回报机制———以永联村为例

案例研究二:村企合一与工农融合———以蒋巷村为例

案例研究三:土地资本化过程的成本、收益与机制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后记

下卷

**章一个优势:1988—1994年大危机与“举国体制”

下的园区起步

一、危机!起点!

二、“逆势而上”不易“成本趋零”更难

三、“不特有特 比特更特”

四、中新合作实质:两个“强政府”的联合

附件 东南亚地缘圈中的“强政府”新加坡

第二章两强结合: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与园区调整

一、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美新日各谱诗篇

三、东亚金融风暴:信用收缩与园区股权调整

附件 中国1998—2001年的输入型危机

附表

第三章三驾马车:国资+外资+乡资

一、外资撤离和国资替代的“惊险一跃”

二、美国IT泡沫与园区外资经济兴起

三、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乡土基础:村社理性

附件1美国IT业发展与全球FDI流动

附件2集体经济与村社理性的关系

附表

第四章两大创新:政府管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

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园区困境

二、两大创新的逻辑、路径与机制

三、园区“后危机”时代的“高制度”创新实践

附件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制度创新

附表

结语一个预期: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园区前景展望

后记



展开全部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节选

上卷
拨去流光溢彩的浮幻,苏南经验被我们“去意识形态化”地解读出的核心结论是:追求产业资本发展的地方政府内生性地发生公司化演变,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得以结合村社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理性机制,低成本地完成了地方工业化原始积累,并在随后顺势发生的适应产业资本结构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和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制度变迁。
本书对苏南经验的综合分析,可以归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主义”两个“理性”三个“占有”四个阶段。
一个“主义”———引领苏南地方工业化发展之*大经济主体是较早获得财税、外贸、金融等宏观经济权利的地方政府,体现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且越来越强大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两个“理性”———除了以公司化的政府必然出于利益考量在经济领域直接行使“进入权和退出权”为特征的“政府理性”之外,分析整个苏南工业化原始积累没有西方那种暴力血腥,其产业扩张和改制也没有其他地区不断爆发的对抗性冲突的原因,在于得益于以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村社共有财产关系为前提的、内在地具有内部化处理外部15性风险机制的“村社理性”。
三个“占有”———苏南地方工业化早期几乎没有个体投资人??而主要是村社集体通过直接占有本村的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和村社成员福利分配,来完成以资源资本化为内涵的产业资本原始积累,其后的以各种名义进行的产业资本扩张和制度变迁,仍然不是以个体投资人为主体,而内在的线索仍然是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的资源资本化和村社成员福利分配问题。
四个阶段———苏南工业化进程可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以村社理性完成“原始积累”,二是以外向型演变来应对城乡二元对立的体制约束,三是以产权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四是以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转型而融入全球化。
下卷
回顾苏州的这个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20年来的发展经验,如果不拘泥于意识形态,而是认真地从实际过程做总结,可大致归纳为“三次危机、四个阶段”。
已经发生的这四个阶段,连同作为未来展望的第五个阶段,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一二三二一”:
“一”大优势:**阶段,依靠中国的“举国体制”与国外投资方谈判,得以“零成本”逆势起步。
“两”强结合:第二阶段,园区的地方政府“强信用”与发达国家的“强资本”相结合,为园区打下高起点基础。
“三”驾马车:第三阶段,凭借国家信用、海外资本和村社理性这“三驾马车”,实现园区发展规模快速扩张。
“两”种创新:第四阶段,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和政府产业公共服务创新,助推园区内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园区整体产业收益率,带动产业升级转型。
“一”个预期:今后应继续借助“举国体制”的比较制度优势,苏州园区若能升华其经验为“一般论”,由此成为具有普遍意义、可资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中国“软实力”之重要内涵,则可进一步伴随着中国在产业资本遭遇全面过剩的调整阶段势所必然的“走出去”战略贯彻,积极占有并且利用结构性扩张(并非单一企业、个别行业)所必需的话语建构和基础信用的比较优势;这才算学到了新加坡保持长期竞争力的精髓……

长读苏南 全球化与区域竞争下的苏南经验 作者简介

董筱丹,1978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再读苏南——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述要》《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参与写作《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解读苏南》《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等。以第一和主要获奖人身份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十项。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暨南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民政部、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重庆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主要著作有《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