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五育融合”的视角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078707
- 条形码:9787563078707 ; 978-7-5630-7870-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五育融合”的视角 本书特色
本著作以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契合陶行知学贯中西的知识结构状况,从中西两个源头探寻他劳动教育思想的渊源;在民国新旧交替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究他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因;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考察他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建构新的教育形态的意义;以五育融合作为理论解释框架,揭示陶行知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同时对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进行反思,探讨新时代如何建构劳动教育。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五育融合”的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七章,包括劳动教育在中国的历史际遇、劳动教育在西方的历史演进、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劳动教育实践等内容。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五育融合”的视角 目录
绪论
一、劳动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二、以“五育融合”作为研究视角
三、研究内容、研究立场和研究目的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章 回归教育的原点——“五育融合”论要
一、“五育融合”何谓?
二、“五育融合”何来?
三、“五育融合”咋办?
四、“五育融合”的本质要义和特色价值意蕴
五、“五育融合”的基本愿景、行动纲领和着力点
第二章 劳动教育在中国的□□际遇
一、耕读传家文化中的劳动教育
二、儒家文化对劳动教育的消极影响
三、中国古代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基于学规、学则的考察
四、古代劳动教育的简要评析
第三章 劳动教育在西方的□□演进
一、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杜威的劳动教育思想
第四章 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
一、培养劳动人
二、劳作教育成为教育的中心
三、大力培养劳作科师资
四、劳作教育的理论探讨
五、从江宁县看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
六、关于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的冷思考
第五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因
三、劳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
四、劳动教育的“双重”价值
五、“劳力上劳心”的劳动教育方法
六、师生“教、学、做、思合一”的劳动教育目的观
七、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简要评价
第六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晓庄学校师范部的劳动教育实践
二、晓庄学校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七章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镜鉴
一、重视教育在社会□革中的作用
二、教育要适时而□
三、从全球的视域看待教育
四、开展适合时代需要的劳动教育
五、以“五育融合”观指导劳动教育
六、劳动教育课程化、日常化
七、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和一体化
八、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使劳动成为教育
九、劳动教育重在“教育”
十、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十一、办理适合乡村的教育,培养乡村人才,振兴中国乡村
十二、大力关注和提升乡村学生的劳动素养
余论
一、劳动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二、以“五育融合”作为研究视角
三、研究内容、研究立场和研究目的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章 回归教育的原点——“五育融合”论要
一、“五育融合”何谓?
二、“五育融合”何来?
三、“五育融合”咋办?
四、“五育融合”的本质要义和特色价值意蕴
五、“五育融合”的基本愿景、行动纲领和着力点
第二章 劳动教育在中国的□□际遇
一、耕读传家文化中的劳动教育
二、儒家文化对劳动教育的消极影响
三、中国古代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基于学规、学则的考察
四、古代劳动教育的简要评析
第三章 劳动教育在西方的□□演进
一、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杜威的劳动教育思想
第四章 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
一、培养劳动人
二、劳作教育成为教育的中心
三、大力培养劳作科师资
四、劳作教育的理论探讨
五、从江宁县看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
六、关于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的冷思考
第五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因
三、劳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
四、劳动教育的“双重”价值
五、“劳力上劳心”的劳动教育方法
六、师生“教、学、做、思合一”的劳动教育目的观
七、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简要评价
第六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晓庄学校师范部的劳动教育实践
二、晓庄学校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七章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镜鉴
一、重视教育在社会□革中的作用
二、教育要适时而□
三、从全球的视域看待教育
四、开展适合时代需要的劳动教育
五、以“五育融合”观指导劳动教育
六、劳动教育课程化、日常化
七、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和一体化
八、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使劳动成为教育
九、劳动教育重在“教育”
十、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十一、办理适合乡村的教育,培养乡村人才,振兴中国乡村
十二、大力关注和提升乡村学生的劳动素养
余论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本类畅销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75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36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互联网+”竞赛基础训练教程
¥28.4¥49.9 -
中国人的教养
¥11.3¥38 -
梦山书系:一线带班
¥22.7¥35 -
学术方法
¥9.1¥30
浏览历史
Photoshop CC图像处理基础
¥29.7¥49.5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12.2¥26.0运筹学基础
¥28.4¥38.0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
¥36.6¥49.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7.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