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808131
- 条形码:9787576808131 ; 978-7-5768-081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简介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章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是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况、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该书第二章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该书第三章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第四章为多维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阐述;该书第五章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是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概述、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与价值、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策略;该书第六章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特征与内涵、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原则、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该书第七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目录
**节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况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第二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第四章 多维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节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协同育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
**节 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概述
第二节 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与价值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第四节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节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特征与内涵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原则
第四节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第二节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节选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做好话语转换 思政教育话语作为一种言语符号,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是它*重要的任务,是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媒介,高校思政工作者善于巧妙艺术地运用思政教育话语亦是必需。 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就是实效性,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不理想。不言而喻,这与思政教育话语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思政理论话语应当是具有显著时代性的,不同的话语体系体现的是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其话语内容应当在意识形态一元化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长期偏离时代、形式单一是不利于新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的。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话语惯用严肃的政治话语去表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深奥的政治理论去解释晦涩的理论,具有极强的政治权威性。但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用大众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和借助日常生活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路见解,而单纯使用控制式、劝说式的方法和文本色彩太过浓厚的教材术语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热情、心灵共鸣和价值认同。 *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和独立性,主体意识日趋增强,对于思政话语,他们在客观事实上接受只是基础,但更根本的应是价值认同和信仰性接受。尤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话语不经转换,而是照本宣科、原封不动地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或政治宣讲,不仅科学理论的丰富内涵没有得到深入的解读,而且会引发学生的排斥感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相应也会下降。 为此,新时代下如何契合大学生的学习诉求,恰当合理地转变调适话语方式,运用学生能听懂听进的、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来传递一些宏大权威的政策、文件、理论话语,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话语,使之成为对学生成长管用的道理已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之一。高校思政教学语言应是面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的,并且在关注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更多的话语权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声音,阐释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思政教学更加有生命力、有意义、有活力。 (二)善于潜移默化 所谓潜移默化的隐性思政教育,它是一种把教育内容融入环境、文化和生活当中的,能够不为教育对象所意识到的,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和各项活动中形成某种体验感受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思想价值观的教育形式,体现出教育目的隐蔽、教育手段间接和教育过程轻松等特征。它强调润物无声地发挥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反感情绪或逆反情绪产生的可能,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健康向上的熏陶教育。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头脑灵活,对于纯粹的理论教学、灌输教学略有排斥,而且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不是单纯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汲取和提升。 首先,从尊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正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成长需求,运用正确的、贴近生活与实际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实现“生活处处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部分学生摒弃思想政治理论“假大空”的观点。 其次,创设具有隐性教育作用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教是不行的,它需要借助各部门人员的合力激发大学生的思想共鸣。 *后,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具有教育目的隐藏的特性,高校可以以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青年,合理选择新时代大学生认可的丰富多样的载体和方式,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并把合适的生活素材融会贯通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中,让学生在别具匠心又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据此,高校教育者应当努力探索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可融合之处,并把它贯穿于高校系统的每一个要素,让学生在情理交融、循循善诱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养成 列宁认为,那些从共产主义书籍中得到的、离开工作和斗争的有关共产主义的知识是一文不值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社会风浪中拼搏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才能成就完全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此,大学生要立足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为宗旨,把中国梦的精神力量运用到个人日常工作中去。即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也不能持有“艰苦奋斗过时了”的错误思想,因为不论是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看,从中国的现实国情看,从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看,还是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看,艰苦奋斗这种宝贵的品质都是永远不会过时,值得我们所有人珍视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特别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教育,真正让大学生敢做、会做。 实干圆梦,实干兴邦,离开了实践,再好的思政教育都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就“重视实践”这一观点,历届国家领导人不厌其烦地多次强调过,即使到了新时代的今天也仍然大有裨益。一方面,参加校内外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切实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从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参加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看到、了解到很多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在校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也能及早发现自己与工作岗位所需的素质之间的差距,并更加珍惜校园生活,及时充电,弥补不足。 另外,大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和任务虽然是接受课堂教学,但作为教育者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只关注理论灌输,由于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和教师有效引导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课外甚至校外的活动热情日趋高涨,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这都为高校实践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思政工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那些能够引发人的感动和思索的事迹,并以此作为引导学生得到启发,再运用到个人生活中去的教育资源。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根据学生的实践需求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实现知行合一。 ……
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丰娴静,女,1975年6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育经济管理、高校学生管理。近年来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独立撰写在《当代教育科学》《江苏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江苏省高校青蓝T程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厅市级课题9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完成横向课题多项,参编教材多部。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24.0¥4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9.7¥68.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