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作者:陈嘉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3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95.2(7.0折) 定价  ¥1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17941
  • 条形码:9787100217941 ; 978-7-100-21794-1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主任陈嘉明四十多年理论哲学领域学术探索之精华。 本书从康德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现代性、知识论三个方面,以前瞻性的学术视角、广博的学术视野和缜密的逻辑思辨,展现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在理论哲学领域的学术探索历程。本书对当代西方的康德研究和知识论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与分析,阐述了知识论研究对象的演化与发展,并对现代性的概念与理论进行了梳理、评介。本书还思考了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识论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中西哲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视角。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个板块组成,反映了作者几十年来学术上的旨趣与用功所在。“哲学”收录的主要是有关康德哲学的解释与元哲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对现代新儒学的批评。“现代性”研究板块主要集中在对什么是现代性以及有关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的思考,试图从中挖掘出中国现代性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知识论”板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当代知识论问题进行的研究,如对葛梯尔反例给出自己的解释,以及比较集中的对“理解”问题的研究。此外,还包括对传统中国知识论的研究,将它解释为一种“力行的知识论”。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目录

自序 **章 哲学的探究 **节 先验论证刍论 一、先验论证问题的性质 二、先验论证问题的来源与发展 三、先验论证在形式上所潜藏的出现错误的根源 四、先验论证的性质及其必要性 第二节 康德与先验论证问题 一、康德的先验论证 二、先验论证的形式及其实质 三、先验论证的必要性 四、先验论证问题的启示 第三节 概念实在论:康德哲学的一种新解释 一、“符合论”与“哥白尼式革命” 二、“对象”在康德哲学中的双重规定性 三、概念在康德哲学中的建构作用 四、形式方面的知性规则如何能决定认识内容上的有效性 五、思维的主观条件如何会使知识具有客观有效性 第四节 意识现象、所予性与本质直观 一、隐性的心理现象能否被“契合地”感知 二、所予的是否就是绝对的和明证的 三、间接性的本质是否能够被直观 第五节 哲学、“穷理”与合理性 一、哲学的“穷理” 二、哲学如何穷理 三、作为理论的判定与选择标准的“合理性” 四、“合理性”的判定标准 第六节 外在主义与一致主义可否融合 一、戴维森的外在主义思想 二、戴维森的一致主义思想 三、戴维森对外在主义与一致主义的调和 四、对戴维森思想的回应 第七节 事实与价值可分吗? 一、事实可以被赋予价值的属性 二、事实与价值二分的观点是不恰当的 三、事实与价值的内在关联性 四、价值观念得出的两种途径 第二章 现代性与人文思潮 **节 “现代性”与“现代化” 一、现代性的诸种界说 二、“现代性”与“现代化”概念的区别 三、“现代性”之我见 第二节 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 一、康德的个体理性 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 三、公共理性的内涵、目标与特性 第三节 从普遍必然性到意义多样性 一、追求普遍必然性的近现代知识观 二、寻求意义多样性的后现代知识观 第四节 理性与现代性 一、“理性”与“合理性”概念 二、对理性的批判与重建 三、理性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第五节 尊严与权利:基于中国社会视角的一种探究 一、传统儒家的尊严观 二、儒家尊严观在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中国现代性过程中的尊严与权利 四、应当提升对“尊严”的认识 第六节 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 第三章 知识与理解 **节 经验基础与知识确证 一、所予论与经验基础 二、经验基础与信念的关系 三、“证据”意义上的经验基础 第二节 信念、知识与行为 一、从柏拉图到休谟的信念论 二、信念之谜的续解:从康德到当代 第三节 专名、摹状词与“葛梯尔问题” 一、葛梯尔的**个反例源于专名与摹状词的混用 二、有关“名称”理论的三个问题 三、意义指称论是认识的语义学基础 第四节 理解与合理性 一、“合理性”的研究背景 二、理解的合理性问题 三、一些关于合理性的现有原则 四、“理解的知识论”的合理性原则 第五节 理解、理由与解释 一、理解与认识的差别 二、理解的基础并非在于事实性 三、事实、理由与理解 四、理解与解释的关系 第六节 “理解”的理解 当今知识论背景下“理解”诸理论之不足 二、“理解”的基本性质 第七节 无解释的理解是否可能 一、有关理解与解释关系说的简单回顾 二、利普顿的观点:没有解释的理解 三、对利普顿思想的否定 四、利普顿不适当地限制了“解释”的概念 第八节 理解与“命题主义” 一、命题主义的主张 二、反命题主义 三、理解论上的反命题主义 四、命题式的理解是理解的*终归宿 第四章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 **节 中国哲学的“力行”知识论 一、中国传统的“知”的观念 二、以诚为立足点的“德性之知” 三、“力行”的知识论 第二节 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 一、“知”之概念的双义性 二、道徳之知乃是一种“信念” 三、“心”的概念与两种理性 四、“知”转化为“行”的动机或助力问题 第三节 略论金岳霖《知识论》中的几个问题 一、知识论的目标并不仅仅是“通” 二、知识论无法以“正觉”为出发点 三、“所与”的能够是独立的外物吗? 四、“代表说”(表象说)是否用不着或“说不通”? 五、“真”到底是知识论的概念,还是形上学的概念?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问题 **节 自然主义与形上学:孔子哲学与孟子哲学之不同 一、孔子的哲学属于一种“自然主义” 二、孟子的形上学与先验哲学 三、辨明孔子哲学与孟子哲学之不同的学理意义 第二节 仁者为何应当爱人 一、孔子的经验性思维方式 二、儒家的义务论伦理及其义利观 三、儒家义务论伦理的影响 四、哲学的形而上发问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视角下的儒家义务论伦理 一、有关儒家伦理反思的两种思路 二、儒家伦理是一种单边的“义务论” 三、儒家义务论伦理缺失“权利”的观念 四、“权利论”伦理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性 第四节 内在论:儒家心学的一种新诠释 一、内在论的根据——心是本体 二、心有“同然”的预设及其“类”的逻辑 三、心灵投射与认识的准则 四、中国有无哲学? 第五节 从语言现象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问题 一、“语言现象学”的概念 二、中国哲学中的语汇变化 三、中国哲学中概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第六节 新儒学现象与哲学创新问题 一、“现代新儒学”过于依附于传统 二、新儒学所存在的问题的深层原因 三、汲取哲学研究上的经验以提升中国哲学 第七节 元哲学问题与中国哲学的发展 一、“元哲学”的概念 二、“元哲学”问题在儒学中的特殊表现:道统论 三、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陈嘉明著作一览
展开全部

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 作者简介

陈嘉明,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席教授、系主任。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知识论分会联合主席。《哲学分析》、《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德国哲学》、《现代外国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文科版)的编委;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编委。曾受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教育部“长江学者”、“思勉原创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富布赖特基金”等项目的评审专家。获得过美国政府富布莱特基金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王宽诚基金,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基金等,在美国哈佛大学、加尔文学院,德国马堡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等从事过访问研究或讲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Forum、China Perspectives等刊物发表过120多篇学术论文。论文在《新华文摘》等有较高的转载率以及被引用率,数次名列国内哲学学科“高被引作者榜”。获得过三次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四次省部级(上海市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次二等奖。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知识论的系列研究”的首席专家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