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2-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086783
  • 条形码:9787100086783 ; 978-7-100-08678-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哲学工作者以及对哲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围绕着近十年西方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深入分析了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复杂的关联。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怀疑论的产物,因此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启蒙所倡导的反思和怀疑精神塑造了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全书分别讨论了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与世俗化、启蒙的局限、现代性的不可能性、拯救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和社群的可能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的审美化。  作者写作该书的着眼点,是要让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一些主要经典论争能够为一般读者和社会科学研习者所理解。作者在全书中表达了自己在这些论争中的立场。其立场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论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不应被看作对立的立场或现代社会的不同阶段,它们更应该看作有连续性的。简言之,该书提出了一个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连续性的论点,只不过这种连续性是根据发展逻辑的观念来构想的。这一发展逻辑是一种运动,即从前现代(在知识领域里)对怀疑主义的关切,到现代(在权力领域里)对话语性的关切,再到后现代(在自我领域里)对反思性的关注。因此后现代性可以看作是对在现代性之前即已出现的一个问题的增强了的意识。该书的论点可以用布鲁诺·拉托尔的说法概括为:我们不是后现代的,因为我们从来不曾现代。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内容简介

作者为西利物浦大学社会学教授,对现代性问题有专门研究,在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围绕着近十年西方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深入分析了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复杂的关联。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怀疑论的产物,因此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启蒙所倡导的反思和怀疑精神塑造了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全书分别讨论了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与世俗化﹑启蒙的局限﹑现代性的不可能性﹑拯救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社区的可能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的审美化。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目录

前言与致谢
导言 知识、权力与自我
一 现代性的话语:启蒙、现代主义和世纪末社会学
现代性的出现
走向现代主义
世纪末对现代性的批判
结论:竞争的现代性

二 现代性与世俗化:宗教与后现代挑战
布卢门伯格与现代性
现代性与传统
后现代主义与否定神学
结论:受到质疑的后传统主义

三 现代性的发病机理:启蒙的局限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作为大众欺骗
科瑟勒克:批判与危机
图尔明:现代性的隐秘议程
沃格林:现代性作为诺斯替教
阿伦特:政治之失落
结论:发展逻辑

四 现代性的不可能:文化的结晶化和偶然性问题
后历史与文化结晶化
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作为确定性的丧失
卢曼:自我限制的现代性
结论:偶然性与交往

五 拯救现代性:社会领域的恢复
哈贝马斯:从历史到话语
勒斐伏尔和赫勒论日常生活
卡斯托里亚迪斯和图兰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结论:话语空间

六 后现代主义与社群的可能性
什么是社群?
社群在当代的恢复
超越社群主义:社群的后现代化
作为文化想象的社群
结论:反思的社群

七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领域的审美化
后现代美学
作为解构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
后现代政治
结论:西方之外的后现代性

八 进一步的思考:后现代性之后的建构主义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展开全部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节选

  20世纪80年代早期,哈贝马斯从现代性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发起了猛烈攻击,自那以后,在他的一些著作中,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论争就居于核心地位。在198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出,后现代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晰(Haber-mas,1981)。(这种说法当然是不能成立的。)无论在文学、哲学、社会科学或建筑学上,哈贝马斯都是一切后现代主义的无情反对者。2在数年之后的一部重要著作《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这一理论已经发展成对欧洲现代性的有力捍卫,而反对所有形式的后现代主义思想(Habermas,1987b)。这一立场被广泛讨论,而且有诸多事实表明哈贝马斯就其早期立场做出了让步(Bernstein,1985)。哈贝马斯把解构等同于破坏和不受欢迎的“新历史主义”幽灵,尽管他对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可能(事实上是必定)会受到质疑,他的现代性概念却存在着更基本的问题。在下面两章中我将详细探讨后现代主义,比如说,考察从受法国影响的后结构主义到美国式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以及后现代社群概念的出现。我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名下出现的许多东西,不能作为对现代性承诺的背叛而予以排斥。这一节我将考察哈贝马斯自己的现代性概念中或多或少未被承认的一个转变,即从基于历史完成的模式转向基于话语开放性的模式。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其著作的发展,我们就能够重构现代性概念,而非简单地使之与后现代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下面我想表明,哈贝马斯思想*近的转变使我们能够把现代性概念与启蒙运动的规划脱离开来,并使它更多地有助于理解现今多重现代性的境况。  没有哪个理论家比哈贝马斯更多地针对左右两方面的批评者而捍卫了启蒙运动的事业。现代性被等同于欧洲启蒙运动的承诺,哈贝马斯认为这一规划尚未完成,而不像盖伦那样认为它已经完成,或者像略维特那样主张它事实上从未开始。因此,哈贝马斯没有为某种在现代性之前的东西而抛弃现代性(海德格尔),也没有接受现今的境况(盖伦),或者着眼于后现代主义(鲍德里亚),他把现代性作为一项仍然与当代社会有关的规划而加以捍卫,因为其规范批判的力量仍然存在于新型的交往实践和社会斗争中:“我们应该从那些试图否定现代性的狂妄计划所犯的错误中获得教训,而不是把现代性及其规划作为一项失落的事业予以放弃”(Habermas,1981,p.11)。哈贝马斯既不接受福科以规训性的权力来定义现代性,也不接受法兰克福学派把现代性视为工具理性的兴起(*终导致极权主义),他忠实于马克思,把现代性看作是一个本质上矛盾的过程。不过,他所说的现代性的内部冲突不能被还原为阶级斗争,而是被还原为两种理性之间的冲突: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在这一斗争中,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变成了文化的自我反思和权力之间的斗争。现代性既不能被还原为规训的状态,也不能被还原成纯粹的经济力量。当然,它也不能被还原为纯粹的审美,因为在哈贝马斯的模式中,文化主要是交往性的,就此而言它涉及社会反思性。对哈贝马斯来说,文化现代性体现了批判性的自我转变。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 作者简介

  [英]杰拉德·德兰蒂(Gerard Delanty),西利物浦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著述有:《变化世界中的社会理论》、《发现欧洲:理念、身份和现实》、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