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2.9(7.8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53264
  • 条形码:9787208153264 ; 978-7-208-1532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本书特色

人们持有的有关武力使用的信念如何影响了武力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自冷战结束以来,这一问题对国际关系理论家来说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1989年以来大国的军事行动总是选择战争。国家把军队派到巴尔干、索马里、东帝汶和中东并非出于必要性;他们之所以要派遣军队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是对的或善的,而不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但这些信念来自何处呢? 武力使用和武力威胁使用是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现象。本书考察了一种武力形式——军事干涉,以此提示了国际社会的变迁。作者认为,四个多世纪以来,国家为何进行军事干涉与国家如何进行军事干涉,二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反映了国家对武力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共有理解发生了变化。 在对国家在国外使用武力的原因进行的精辟调查中,玛莎·芬尼莫尔研究了过去四个世纪的军事干预,并得出结论认为强国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她在展示国家权力与目的之间的联系方面开辟了新天地。——Foreign Affairs 国家究竟为什么干预,“拯救陌生人”是如何以及为何在现在被视为有利的,玛莎·芬尼莫尔在这本非常有价值的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她追溯了人类安全的新兴问题,即越来越多地接受关于“人”这一概念的新规范以及我们对这些人的义务。——Boston Review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一种武力形式——军事干涉,以此提示了国际社会的变迁。作者认为,4个多世纪以来,国家为何进行军事干涉与国家如何进行军事干涉,二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反映了国家对武力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共有理解发生了变化。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章 使用武力的目的
第二章 主权国家违约与军事干涉
第三章 变化中的人道主义干涉规范
第四章 干涉与国际秩序
第五章 武力使用的目的是如何变化的
附录 衡量物质力量分配

展开全部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节选

  《干涉的目的: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鲁特对改善与拉美国家关系和扩大法律仲裁作用的兴趣影响了他对武力收债的政策。25他决定在1907年的第二届海牙和平会议上,把取消武力收债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其目标就是缔结一项条约,签约国同意在处理债务问题时必须进行仲裁而不是使用武力。这一条约有助于巩固他提出的泛美友好计划,保护穷国的利益免予遭受投机者的损害,这些投机者以武力索债为后盾而草率贷款,还有助于阻止欧洲强国粗鲁地进入西半球,从而缓解由那些收债事件带来的对实施门罗主义所造成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鲁特决不会拒绝国家在收债方面的“利益”。他只是抨击军事干涉作为追求那种目的的合法手段。为了取得成功,鲁特需要另外的索债方式,这就是仲裁。为缔结一项条约,他需要说服那些欧洲债权国不要无法无天地进行干涉(自助),需要说服那些债务国同意进行强制仲裁。  实现这项任务的**步就是邀请拉美国家参加这次会议。1899年**次海牙会议时,这些国家被排除在外,这并不是有意安排,而是因为那些会议主办者根本没有想到去邀请它们。在鲁特的要求下,主办这次会议的俄国人发出了必要的邀请。然而,他的调解使拉美国家的参与也不过是一种形式,因为几个欧洲强国怀疑,会议会因为大量无关紧要国家的参与而杂乱无序。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有关国家平等的规范在国际论坛上并不深入,由于国家力量极不对称,“一国一票”的观念对许多国家来说似乎荒唐可笑。  保证邀请拉美国家出席会议本身就是改善美国一拉美国家关系的积极步骤。但鲁特认为,在海牙法庭上,还有一些重要的策略优势去保证在债务问题上达成一项有意义的协定。欧洲的债权国对德拉戈的主张毫无热情,鲁特知道他不得不谨慎行事,这样不至于加深双方的分歧。1906年在里约召开的第三次泛美大会上,鲁特率领的代表团接到指示,要求他们阻止与会方就一项要求终止武力索债的决议进行投票,鲁特担心这项决议看上去会像债务国企图影响债权国的国家政策,从而引起对整个提议的反对。鲁特反而派他的代表团游说各国支持一项来年行将提交给海牙会议讨论的决议,到那时,贷款国和债权国都将出席会议,或许可以达成某项协议。  确立了自身立场之后,鲁特就需要一份能使债务国和债权国都同意的提案。曾被称为“德拉戈宣言”的东西在欧洲遭到了“彻底排斥”。只是在会议召开前八个月,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Grey)爵士才告诉美国人,在许多这样的契约债务情形下,他“不知道我们如何才能约束自己不去使用武力来阻止不公”。格雷深知在当时的行为中存在着道德风险,他感到,“如此巨额的英国资本投到了那些信誉可疑的国家,英国政府给人一种会防止欺骗的印象,因此我得好好考虑这个问题”。英国政府特意把推动对外投资作为其帝国主义政策一部分,这样使其同意放弃武力更加复杂化。同样,德国也反对这个宣言。德国人深信宣言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它会剥夺德国针对其他债务国执行契约主张的所有有效手段,因此他们竭力阻止宣言成为会议的议题。  德拉戈提出的有关债权国仅声明放弃武力索债而无其他追索权的议案不可能获得欧洲的支持。鲁特的计划正是要将强制仲裁作为其替代手段。仲裁已成为海牙会议讨论的焦点。1899年的**次海牙会议取得的为数不多的成就之一,就是常设仲裁法庭的建立,因此第二次会议议程的一个中心议题,就是扩展和加强那些仲裁条款。  但是安排会议议程的时候,鲁特并未立即将索债问题列入议程之中。他有条件地接受了俄国的与会邀请,即会议期间他要保留提出议题的权利。其中有两个策略上的好处。首先,它允许美国代表在一旦普遍仲裁条约(这是议程提案中的重要一项)遭遇困境时,将索债措施与前者的命运分离开来。鲁特与其他多数与会者一样对普遍仲裁条约的命运感到悲观。许多国家都表示对普遍仲裁条约的订立持保留意见,其中*突出的就是德国,早在1899年的会议上,它就带头反对过一项强硬的仲裁协议。将索债提案与普遍仲裁条约挂钩就如同将这一创意带进了深渊。鲁特等人希望,即使普遍仲裁条约的订立比较困难,但仍有可能在索债这种特殊情形中,同意进行强制仲裁。34  ……

干涉的目的 武力使用信念的变化 作者简介

  玛莎·芬尼莫尔,现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学院教授,著有《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与迈克尔巴尼特合著《为世界定规则——全球政治中的国际组织》。    袁正清,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译有《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    李欣,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海疆问题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