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文学的声音

作者:黄国荣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1(6.7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学的声音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9171933
  • 条形码:9787229171933 ; 978-7-229-17193-3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学的声音 本书特色

1.给年轻人的启发之书。作者从事写作几十年,在本书中,将自己的学识与阅历和盘托出,用真挚文字回应当下年轻人在写作以及生活上的困惑,有如暗夜里的一座温暖灯塔。 2.高产作家,荣获多项大奖。作者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80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总政全军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乡谣》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3.行文质朴、真切,文风简洁,没有长篇大论,又能一针见血,特别适合空闲时间读一读,放松身心。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写给大众的文学课,助力提升文学鉴赏力。文学之所以神圣,因为它面对的是人类的灵魂。

文学的声音 内容简介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写给大众的文学课,助力提升文学鉴赏力。文学之所以神圣,因为它面对的是人类的灵魂。本书收录了作者对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发展的评论文章,以及个人的创作思考与人生感悟。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章,上下求索,作者探讨介绍了文学创作的认识与体会;第二章,挑灯看剑,收录了作者品评优秀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第三章,真情告白,包括作者为每部作品写的序言或创作谈,以及作者过往接受的访谈实录。本书行文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了观察社会历史与文化生活的窗口。

文学的声音 目录

**辑 上下求索 文学的声音 / 2 军人职业意识与军事文学 / 7 走出乡村书写的怪圈 / 13 我们该在意什么? / 17 由鸟之恋林想到——对文学真实性的思考 / 21 我们缺什么? / 31 为有源头活水来 / 38 关于小说 / 44 学习从容 / 63 由鲁迅先生的文学视点想到的 / 70 文学与艺术今天的使命 / 73 关于军事文学的时代 / 75 期待新的突破 / 77 面对人的灵魂 / 79 引玉小札 / 81 为时代鼓与呼 / 85 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物——在全军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88 王成原型与邱梦山为何命运相同 / 90 神形兼具,文学艺术创作的完美境界——兼谈文学与艺术无界 / 94 文学与阅读靠大众拯救 / 108 书籍设计三境界 / 113 书法的形体与气韵 / 117 第二辑 挑灯看剑 一次百科博物馆的徜徉——读李敬泽的《会饮记》 / 120 灵魂在比照自省中净化升华——读曾聚云的长篇小说《青春记忆》 / 129 善与恶的边界有多宽——读《你这个特务》 / 135 可喜的**步——浅谈王海鸰的小说 / 139 起步——读创作学习班作品 / 142 一方水土 一种韵味——读孙国的“三船” / 145 写在“小说六家新作丛书”出版之前——兼议小说的民族风格 / 151 淡淡的文字浓浓的情——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 155 坚守与突破——21世纪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扫描 / 161 冷峻·磅礴·悲壮——张卫明长篇小说《城门》的特色 / 170 清清白白探明白——读查舜的长篇小说《月亮是夜晚的一点明白》 / 183 为平民而歌——读蒋泥的长篇小说《玉色》 / 186 不老的阳光——读周政保的评论集《苍老的屋脊》 / 190 灿烂从“0”产生——简评《赢在转折点》 / 194 以人为镜,让人生多灿烂——读“100例经典系列” / 197 胸中怀湖海 质朴生情韵——读蔡长松先生的《湖海诗词集》 / 200 接近于透明——读《带着氧气上路》 / 205 三重悬疑一个兵——谈《撤退》中李圆全形象的塑造 / 209 人生是不断地选择——读长篇传记《黎秀芳》 / 213 卑贱者的挽歌——读侯健飞的《回鹿山》 / 217 虚构与非虚构巧妙结合的结晶——小议《深圳大道》的艺术特色 / 221 人生与金字招牌一起闪光——读王钧长篇小说《新华书店——我们的岁月》/ 224 朱向前挂帅“沙场点兵”——读《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 / 232 学而识,思而进——读轩宝玉的《西山思语》 / 236 淡墨细笔写深情——读电影文学剧本《冬天与夏天的区别》 / 239 无为却灿烂——谈《激情燃烧的岁月2》的审美取向 / 243 让梦成真的脚步——读刘抒羽的《台湾求学日记》有感 / 248 困苦也是一种营养——读张国龙的《麻柳溪边芭茅花》 / 251 如潮乡情——《醉美宜兴》序 / 255 写给精一文学社的信 / 260 小议《三国演义》中人物个性 / 264 渴望阅读——“介绍丛书”序 / 272 笑对人生 包容天下——读高津滔的书法作品《笑容》 / 274 蕴刚柔于秀美之中——浅谈苏龙的书法创作 / 276 根植自然 意蕴无穷——读杨丰先国画作品 / 279 第三辑 真情告白 人物不朽,作品才能有生命力——《极地天使》对战争文学的思考 / 284 书写人生——《兵谣》引发的写作感受 / 289 真诚赐予的回报——《兵谣》的收获 / 292 改不离宗 异曲同工——《兵谣》改编电视剧体会 / 294 思想者与清洁工——中篇小说《尴尬人》创作谈 / 297 军人需要一点职业意识——《平常岁月》创作谈 / 299 奉献青春——《履带》创作谈 / 301 努力发现——《走啊走》创作谈 / 303 餐桌上听来的故事——《苍天亦老》创作谈 / 304 文学给予农民什么?——《乡谣》写作的一点体会 / 307 上帝给的日子——《兵谣》《乡谣》《街谣》“日子三部曲”序 / 311 谁解其中味——“日子三部曲”修订版序 / 316 作家的视线放低再放低——谈《城北人》的主题定位 / 318 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呼——中篇小说集《蓝海之恋》序 / 322 咀嚼人生甘与苦——中篇小说集《尴尬人》序 / 324 拯救阅读——《恋爱不等式》代序 / 327 脊梁——《兵谣》台湾版《突围》序 / 330 遥远的约会——《乡谣》台湾版《日子》序 / 332 遭遇——《城北人》台湾版序 / 334 《乡谣》后记 / 336 《街谣》后记 / 339 《城北人》后记 / 341 时代——中篇小说集《陌生的战友》序 / 343 现实——中篇小说集《爱与哀愁》序 / 346 底线——短篇小说集《迟来的黄梅雨》序 / 348 跋:我写《碑》 / 351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为了母亲的微笑》跋 / 359 颠覆惯性的模式化思维——《道无道 花非花》跋 / 361 做一生做不完的事业——《一生相许》跋 / 365 平常岁月细斟酌——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姜丰对话 / 371 找到自己写作的根——与《文艺报》记者胡殷红对话 / 377 一个人的诞生——与青年作家石一龙对谈 / 383 作家的真功夫:写出独特的人物―百道网访谈 / 417
展开全部

文学的声音 节选

文学的声音 一 我不赞同顾彬先生“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的说法。但是,我非常欣赏顾彬先生近期与李雪涛先生《对谈》中表达的一个观点。他说:“我认为: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是一位作家。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声音。所以我要问,中国有这样一个声音吗?……一九四九年以前好像有过,就是鲁迅。而这之后呢?还有吗?还需要吗?”(《万象》2010年第2期) 一个成熟的作家,绝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学立场和文学主张。昧着良心随波逐流,为功利而写作,捞取政治资本;一味迎合某种需要,或把文学当作敲门砖,或醉心于低俗、媚俗、庸俗的市场效应而写作―这都不能称为成熟。成熟的作家面对时代,面对社会,面对芸芸众生,面对现实,必定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不为别人所左右。这种声音很可能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声音。 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国民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状?英国有个名叫赫德的人在一八九五年就给中国这个“巨人”画了像。他说:“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政治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着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蒙眬地睡着了!”鲁迅先生从事文学创作的时期,我们国家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国家的状态如此,民族和国民的状态可想而知。鲁迅先生心痛地看着这样的国家、民族和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们叹息和呐喊。他的叹息和呐喊,便成为国家和中华民族面对现实应该发出的声音。 今天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先是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长达百年的被侮辱被奴役的时代,中国人的“虾形”脊梁终于挺直起来;后来的一些日子,我们忽略了被认为是马克思一生的**发现―“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国家经济和社会面临很大困难;改革开放到今天40多年, 我国经济实现腾飞,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抖擞,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殷实富足,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顶天立地。然而,中国的崛起让国际上仇视中国的那些人非常不舒服,他们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用种种手段遏制中国;伴随着经济发展,国内一些问题也愈加凸显,例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拉大、东西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下岗失业、就业难、高房价、潜规则等等,都可能成为阻碍发展的隐患。面对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和人,国家和民族需要什么声音呢?我们当代作家又发出了什么声音呢? 二 我不能说当代文学家和作家发出的声音都是怪音,也不能说都是杂音, 更不能说都是不和谐音,但整体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噪音。当代文学家和作家所形成的声音缺乏独特的音律,这是因为独特的音律依赖于独立的思考与立场, 而当代作家缺乏独立的文学立场和主张,“墙头草”多,具有摇摆性。今天追求某种时髦,明天模仿着践行某种主义,后天又想表现自我,再一天又可能彷徨观潮,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文学意志。诚如顾彬先生所说:“其中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作家可靠吗?中国出版社的书和版本可靠吗?(有人批判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她就重新写了一部《莎菲女士的日记》,否定了**部,读者应该怎样相信丁玲的话。)”中国当代作家很少在作品中表现出个人的文学立场和文学主张,这便是与鲁迅先生的差距所在,即缺乏那种精神界之战士的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他实在不能发出声音的时候,宁愿十年沉默。 反映战争历史的作品,童庆炳先生认为:“这些年的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和《亮剑》不是很好吗?是不是合乎你的文学理想?我不能不说出我的真话,这几部作品不错,但很难称为优秀,更难称为伟大,因为这几部作品的基调仍然是《青年近卫军》式的,《红日》式的,*多是苏联作品《夏伯阳》式的。”(《文艺报》2010年10月15日2版《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 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历史的作品,基本按照《暴风骤雨》《创业史》《艳阳天》的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重复,其主题、人物、结构和文学价值几乎没有任何新意:不是阶级斗争,就是家族斗争;不是权力争斗,就是公私较量。 反映改革开放至今的作品,如顾彬先生所言:“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中人类太多,民族太多,国家太多。国家是政治家的事情,不一定和作家有关。所以不少中国当代的作品在德国很难找到读者,因为作品的题目太大了。”大家不妨到网上搜一下,标题中带“国家”“天下”“人间”“大”等字眼的小说有多少。一部作品分量有多重,影响有多大,不在于标题有多大,而在于作品中人物有多新,文学意蕴有多深。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的都是极普通的书名,但它们却都是划时代的作品。

文学的声音 作者简介

黄国荣 笔名秋野,江苏宜兴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创系专家组专家。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800余万字。 长篇小说《兵谣》《乡谣》《碑》获总政全军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一等奖;《乡谣》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兵谣》《碑》选入“中国军旅文学经典大系”“百年百部红旗谱”“百年百部红色经典”等经典丛书;中篇小说《苍天亦老》获总政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小说《极地天使》获2015年度人民文学奖特别奖。电视连续剧《兵谣》获飞天奖,电视连续剧《沙场点兵》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最佳收视率奖。编撰《经典军事文学作品研究》《图书编辑学》。 2018年,被中国发行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图书发行业致敬影响力人物”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