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如梦集

作者:顾明远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9(7.5折) 定价  ¥59.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如梦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81350
  • 条形码:9787303281350 ; 978-7-303-2813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如梦集 本书特色

顾明远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60余年,涉足教育学科的许多领域,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内外享带盛名。作为时代亲历者,顾明远教授也见证了北京师范大学乃至中国教育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本书为随笔集,共六章。

如梦集 内容简介

顾明远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60余年,涉足教育学科的许多领域,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内外享誉盛名。同时,作为时代亲历者,顾明远教授也见证了北京师范大学乃至中国教育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2022年恰逢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顾明远教授回顾与师大的过往,整理、编辑从前的部分文稿,集结成集,以此纪念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并作为献给母校120周年生日的贺礼。本书为随笔集,共6章,全书包括序言、正文、后记约10万字。

如梦集 目录

**章 我在北师大的人和事 在老师大的生活 初上讲台 在师大附中 我国 本外国教育杂志 学工学农劳动锻炼 什么叫终身教育? 编写中师《教育学》 建设学科教学论和创建燕化附中 田中的学校,学校中的田 误入小学语文教学圈 接待外国访问者 位比较教育学博士和 位外籍教育学博士 北师大几个培训中心 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会的成立 奥数的始作俑者 中国女校之先锋培育新女性之摇篮 破灭的办学梦 教育家书院十年有感 第二章 童年的记忆 千里学子忆故乡 童年的见闻 童年的玩耍 学习在江阴,教我如何不想她! 《澄鉴》颂 第三章 我与报刊社 我和《光明日报》同行65年 我与人教社65年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追念与曹余章编纂《教育大辞典》的十年 教育科学研究的百花园——庆贺教育科学出版社成立40周年 第四章 有关鲁迅研究的前言后语及其他 《伯父的 岁月》序 《鲁迅故家的败落》后记 《回忆大哥鲁迅》编后记 怎样讲读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小邻居俞芳 永远的怀念——我们的父亲周建人 往事回忆 第五章 忆友人 怀念挚友陶西平 怀念老同学老战友陶卫同志 怀念陈元晖先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楷模——《董纯才传》读后 亦师亦友忆黄济 忆毕老太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方明 成人教育学科的拓荒者——纪念关世雄同志 《朱小蔓文集》序 第六章 杂记 谈谈读书 小小通讯簿 名片与微信 袜子与拖鞋的趣事 校庆纪念册的命运 读《电影三字经》 写在《活力》前面 抗疫感怀 教育四季行
展开全部

如梦集 节选

在老师大的生活 1949年8月,从上海坐了53小时火车到北平,到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教育系报到,学号为三八○九四四。什么是三八?指的是入学的年份。因为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用的是民国纪年(民国三十八年)。当时校务委员会主席是黎锦熙,教育学院院长是董渭川,第二年是丁浩川。当时学生很少,全校只有1100多人。党员也只有几十个,所以没有党委,只有总支。开始总支书记是臧权,后来是丁浩川。 北师大老校址在和平门外大街琉璃厂附近,现在已经被和平门中学(今北师大附属中学西区)、北京实验一小等单位瓜分了,好像图书馆还在,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有。图书馆里面有许多藏书,是中国*老的图书馆之一,我入学后经常在这里读书。那时校园很小,一进校门,院子里就有一口高高挂起的大钟,上下课就是靠它鸣金告知。校门左面一排二层楼,呈丁字形,学生都叫它丁字楼,是男生宿舍,由于条件较好,只有老同学才能住进去;右面一排二层楼叫一字楼,是女生宿舍;一字楼后一幢东西走向的小楼叫新生楼,也是学生宿舍,我们教育学院的新生就住在这里。图书馆的对面就是教学大楼了,教学楼西面有一幢小楼,叫乐育堂,是学校的中心,领导办公的地方,但教育学院办公室也在这幢楼上。乐育堂门口是一个小广场,中间有一个圆的花坛,南面就是理科的教学楼。教学楼南面还有一大排平房,叫南斋,记得美工系、音乐系的男生住在那里。再南面就是大操场了。当时的校园至今还历历在目。 我很怀念图书馆这幢小楼。在师大学习的两年中,除了上课、活动以外,几乎天天是在这幢小楼里度过的。在这里我**次读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次知道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剩余价值等理论,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在这里我还读到了捷克反法西斯战士伏契克的《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读完后激动不已,写了一篇读后感,居然被《中国青年》1951年第65期采用了,这算是我的处女作。还得了一笔不菲的稿酬,我用它买了一双皮鞋。 在师大两年学的课程记得有下列几门。一年级:侯外庐先生讲社会发展史、胡明先生讲教育经济学。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大学里没有这些课程,所以全校师生一同听课,在风雨操场听大课,共同学习新民主主义。此外,董渭川先生讲教育方针、周先庚先生讲心理学、林砺儒先生讲中等教育、团中央宣传部部长杨述讲青年团历史、少年儿童部部长陈琏讲少先队历史。二年级:邱椿先生讲外国教育史,薛鸿志先生讲教育统计学、电化教育,还去旁听三年级汪奠基先生讲教育哲学。那时教育系设辅修,我的辅修是地理,要到师大二院去听王均衡先生讲中国地理。他的课非常生动,记得他讲到台湾,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地图,说中国沿海像一张弓,中国台湾是箭头,使我印象深刻。师大二院在西城区文化街,是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即女高师的旧址,今天是鲁迅中学。我们每周去上地理课、电化教育课,要进和平门,经过西绒线胡同,穿过宣武门内大街到文化街,大约要走20分钟。那时北京的城墙还没有拆除,和平门开了一个豁口。北京风沙很大,男人骑自行车要戴风镜,女人则戴丝巾,把头包起来。有一次我们到二院上课,刚好遇到大风沙,正是“伸手不见五指”,进和平门豁口只好倒着走。 P3-6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