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6238
- 条形码:9787522706238 ; 978-7-5227-062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旨在系统地阐释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该内容的尝试和探索。具体而言,一方面对俄国形式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的叙事理论进行个案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派在情节论、形式观、手法论、人物论、时空观与文学史观等问题的阐释,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把握;另一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既包括学派内部相关理论的比较,也包括学派与国内外,尤其20世纪欧美叙事理论的比较分析。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目录
一 国内外研究评述
二 俄国形式主义的学术宗旨
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 课题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章 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基石:情节论
**节 俄国形式主义情节观的缘起
一 对传统文论的批评与反思
二 传统情节理论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 俄国形式主义的情节观
一 三元论情节观
二 二元论情节观
三 动机
四 情节建构的总体原则
第三节 形式观
一 革新的形式观
二 功能研究
第二章 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灵魂:方法论
**节 西方文学对叙事方法的不同呈现
一 “自然”叙事对叙事方法的隐藏
二 “自由”叙事对叙事方法的暴露
第二节 俄国形式主义对叙事手法的强调
一 方法至上的文艺观
二 方法塑造的影响要素
三 方法演变的原则
第三节 陌生化理论
一 陌生化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 陌生化方法的理论回响
三 经典手法
四 深沉的人文情怀
五 批评的声音
第三章 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功能要素:人物论
**节 功能性人物观
一 作为叙事要素的人物
二 人物的特质
第二节 人物的塑造
一 塑造手法
二 人物的分类
三 文学“典型”
四 作家的“代言人”
第四章 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骨架:时空观
**节 西方叙事理论中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失衡”
一 “独尊”时间的传统叙事理论
二 空间“至上”的空间叙事理论
第二节 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时间观
一 “断裂”的时间
二 真实的时间
第三节 俄国形式主义的空间叙事理论
一 空间意识的形成:向内转的必然结果
二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的空间叙事
三 雅克布逊时间与空间平等对待的时空观
第五章 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文学史观
**节 “迷失”的文学史
一 文学史的附属地位
二 文学史内部的“问题”
第二节 “回归”的文学史
一 文学演变的本质
二 文学发展的推动力
第三节 文学体裁
一 体裁的特征
二 体裁的类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节选
(二)反对“艺术即形象思维” 学派一方面从总体上反对传统文论的基本文艺观,另一方面从有代表性的具体观点入手,挖掘其不合理之处,其中较为突出的如波捷布尼亚的“艺术即形象思维”理论,并与此相应提出了“艺术即方法”的著名观点。在学派具有奠基性作用的什克洛夫斯基的《艺术即方法》一文开篇并没有先谈自己的理论主张,而是从反对以波捷布尼亚为代表的“艺术即形象思维”理论以及由此关涉的文艺观开始。 什克洛夫斯基之所以从反对“艺术即形象思维”入手,是因为该理论在其同时期影响极为广泛,无论是普通的中学生还是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对此都十分认同。以此为切入点,更能体现什氏推翻传统工具论文艺观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理论的重要先驱者是波捷布尼亚,他在《文学理论札记》中说“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具体而言,就不会有诗歌”。同时还补充到,“诗歌,散文亦如此,首先且主要是被人们熟知的某种思想和认识方式”。①总而言之,无论诗歌还是散文等艺术作品,都旨在通过创造的形象传达某种思想及认识,没有形象就不会实现该功能,因而也就没有了艺术的存在。之所以用形象来传达,是因为可以节约智力,通过*快捷的途径更好地传达信息。这一理论在象征主义中有较突出的体现,通过塑造人们熟知、感兴趣的形象能够轻松地将抽象、深奥的思想进行传达。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即形象思维”的观点漏洞百出,实际上,不能将所有艺术都归为形象艺术,后来波捷布尼亚的学生也提出了该问题,甚至将抒情诗和音乐排除在形象艺术之外。同时还有两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它强调艺术为传达思想的工具;二是其主张“节省”的原则。这两个观念都是什氏乃至形式学派不能接受的,什氏在《艺术即方法》中重点针对第二个问题做了分析。节省力量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活动应当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人们力求花*少的力气实现信息交流*大化。但在艺术活动中恰恰相反,当读者看到某一词语或形象时,如果读者难以产生深刻印象,自动进行后面的阅读的话,对于作家而言则意味着失败,这就是艺术中的“自动化”行为。 当然,什克洛夫斯基反对的不是文学形象本身,他并不否认文学作品中有形象存在,只是认为“几乎有形象的地方,就有陌生化”。①形象在什氏与波捷布尼亚思想中的性质完全不同,在后者眼中,形象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坚持节约的原则,但在什氏这里,“想象不是可变谓语的固定主语,形象的目的并非使其思想易于人们理解,而是制造一种对待事物的特殊感受,即产生‘视象’,而非‘认知”’。②也就是说,形象的价值在于使人们对事物产生强烈的感受,并使其驻足。什氏认为在色情艺术中,形象的存在价值*显而易见,但仍然符合陌生化原则,以**次看见某物的姿态去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什氏认为不仅文学创作离不开陌生化手法,甚至谜语也离不开它,谜语的表述一般采用人们平常不使用的方法或词汇,试图制造理解的“迷雾”。“阻滞与延缓是艺术的普遍规律问题……艺术的节奏存在于对一般语言节奏的破坏之中。”③艺术之路就是要用“崎岖”的路面将读者阻滞于阅读的路上,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路上的石块。就如同走路和跳舞的区别,人们已不再去关注常规走路时两条腿的动作,但经过了加工设计之后的舞步则能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则是同样的道理。 能够认识到这一规律的人较多,但其中有些人进一步试图将这种破坏规律系统化则是十分荒谬的,这种努力*终必定失败,这种规律无法预测,什氏甚至认为如果有人将其系统化为某种范式,则必然失去陌生化手法的独特效果。虽然什氏在其他文章探讨散文的情节塑造手法时也出人意料地将手法归纳为某种公式,这正体现了什氏在理论建构期思想的内在冲突与矛盾,但什氏毕竟自身同时也是文学家,有大量的文学创作经验,所以理论建构虽有偏离航线的情况,但终究还会回到正轨,随着自身理论建构,前期的极端理论得到了修正与发展。 除了上述观点,被形式学派极力反对批评的观点还有很多,如“人智说”,什氏在《迷误的动力》中认为别雷就深陷其中,他写的人智说的东西,是在人智说*高潮的时候写的,*终都成了自传。 ……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杨燕(1982-),女,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斯拉夫文论。在《文艺争鸣》《俄罗斯文艺》等期刊发表近三十篇论文,多篇被引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六项课题,曾出版专著《什克洛夫斯基诗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1.9¥5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