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作者:吴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7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2.6(7.0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97298
  • 条形码:9787100197298 ; 978-7-100-19729-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乔治赫伯特宗教思想与美德观念结合的文艺学论著。 本书结合了对赫伯特诗歌的细读分析和其历史语境的考察,在分析赫伯特诗歌宗教属性的基础上,尝试其中所蕴含的独特美德思想,探寻赫伯特的宗教价值取向以及阐释美德思想的诗学表达方式。 西方学术界对赫伯特及其诗歌的研究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研究成果几乎涉及诗歌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但是,专门研究赫伯特诗歌宗教属性与美德思想之间关系的成果非常少。本书把对《圣殿》和《乡村牧师》的文本细读与对历史语境的考察相结合,在分析赫伯特诗歌宗教属性的基础上,尝试探究赫伯特诗歌与散文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德思想,探寻赫伯特的宗教价值取向以及阐释美德思想的诗学表达方式。本书独特的研究方向,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和学术价值。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乔治?赫伯特(1593-1633)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有名玄学派宗教诗人,其诗作灵感源自《圣经》,赫伯特有名宗教抒情诗集《圣殿》就是其沉思《圣经》的产物。圣经典故和神话意象是赫伯特诗歌中*富特色的手笔。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赫伯特诗歌的宗教性也同时是美德的化身,其宗教诗歌的深刻性不只是来自神学的凝想,也来自现世的道德哲学。然而,赫伯特所有的思想性如果不融进诗行的织体里,那么它们将是空洞的说教,而文学性的附身让文字得以超越思想创生的一时一地,达至隽永恒长的艺术境界。本书以英国诗人赫伯特《圣殿》和《乡村牧师》两部著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其宗教特性与美德思想的关系,在分析赫伯特诗歌宗教属性的基础上,尝试探究赫伯特诗歌与散文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德思想,探寻赫伯特的宗教价值取向以及阐释美德思想的诗学表达方式。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目录

上篇 赫伯特美德诗学的生成与内涵
**章 赫伯特美德诗学的生成
**节 责任生态理论与赫伯特的理想牧师
第二节 理想牧师的职业划分与职业焦虑
第二章 赫伯特美德诗学的内涵
**节 赫伯特美德诗学思想的实践神学特征
第二节 赫伯特诗歌的美德主题
第三节 圣餐诗学:基督受难的诗学呈现

中篇 赫伯特美德诗学的时代意识
第三章 客观关联物与赫伯特诗学的时代意识
**节 赫伯特笔下的乡村田园
第二节 “水路”与“搓捻”:赫伯特对圈地运动的思考

下篇 赫伯特美德诗学的诗意呈现
第四章 赫伯特美德诗学在《圣殿》中的呈现
**节 《圣殿》的建构过程
第二节 “星之书”:《圣殿》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赫伯特对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想象_
第五章 “美好”与“谦卑”:诗人美德诗学的关键词
**节 “美好”内涵的悖论色彩
第二节 “谦卑的自制”:诗人的宗教情感体验
第六章 赫伯特美德诗学在《乡村牧师》中的呈现
**节 从《圣殿》到《乡村牧师》话语体系的转变
第二节 《乡村牧师》中宗教美德的现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赫伯特生平年表
展开全部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节选

  《乡村牧师》的写作表明赫伯特认识牧师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在英格兰乡村,牧师担当共同体的领导者,他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用他的行动——无声的布道加强对共同体生活的掌控。例如在第12章,他强调牧师要给教区的穷人发放救济金。此外,赫伯特还认识到牧师在维护共同体内部的和平关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他对共同体中出现的矛盾提出解决方案。  赫伯特的基督教诗集《圣殿》与散文集《乡村牧师》以及格言集,将精神方面的复杂性与自己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用诗性语言诠释基督教思想与基督徒的生活实践。在他的宗教作品中,既有关于《圣经》文本、基督教历史与传统的思考与讨论,也有关于基督教信仰的学习与富有想象力的思考,还有关于教育、医疗、家庭以及公众生活的思考,这些内容涉及范围广阔,可操作性与实践性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诗学。  这种全新的诗学关注基督教的德性实践,关注基督教现世生活的*大价值,关注美德对基督教行为与心理的引领和指导。  福特根据不同机构研究神学与宗教的目的与责任,提出了生态责任理论。在福特看来,神学与宗教研究的责任主要有三个基本取向。  责任之一是面向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群体及其学科。在福特看来,这种责任在学术意义上不仅在于给意义与真理的问题以公正判断,而且也是为了关注奉献、行为规范以及价值等问题。福特认为,这涉及对文本、历史、法律、传统、实践、制度、思想、艺术等的研究,因为它们自古及今都与宗教不无关系。  责任之二是面向教会及其他宗教群体。在福特看来,教会和其他宗教群体需要拥有受过良好教育且通晓神学的成员以及其他人。宗教界属于学习型群体,他们从与其他学习型群体的互动中获益,同时也需要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构。福特指出,当宗教群体对研究、学识以及理性信仰持消极态度,或者未能明智地面对重大问题、发现及事态发展时,曾经产生过灾难性的后果。而当理性信仰、深入学习与富有想象力的智慧携手并进时,曾取得过非凡的成就。  责任之三是学术界和宗教界*容易忽视的。它所向的是整个社会。福特认为,对于许多有关正直、法律、经济、媒体、教育、医疗以及家庭生活的讨论,宗教与神学都无法独立解决,需要跨学科、跨信仰以及跨国界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认清问题的复杂性。①  从福特的“责任生态”理论来看,神学与宗教研究是一个广阔的文化概念,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涉及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与文本、历史、法律、传统、实践、制度、思想、艺术等有关。而他研究视域中的宗教信仰,并不是狂热和非理性的,而是一种理性信仰,能够丰富人的想象力,提升人类智慧,繁荣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当然,他也不否认宗教有失去理智、引发灾难性后果的时刻。在他看来,神学与宗教有着重要的社会担当,不仅与个体的人的家庭生活相关,也与群体的社会生活有关。因此,福特的理论涵盖学术界、宗教界以及社会的三种责任,不像某些机构偏重于宗教群体,或者像某些机构一样偏重于学科研究。这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与思想,“没有使用任何整体性的整合,并且不断地将基督教信仰与各种问题、哲学、符号、学科和世界观相互关联。”①  在论述神学的研究类型时,福特特别引用了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的观点,他说蒂利希是20世纪*著名的“关联神学”倡导者,“他首要关切的是将信仰与文化相互关联。实现这一点的主要做法是,揭示宗教符号如何应付有关生活和历史的意义这些基本问题。他对‘符号’的定义非常宽泛:不光是视觉图像,仪式、故事、圣徒甚至思想都可以作为强有力的符号,只要我们能从中发现意义”。

乔治·赫伯特美德诗学研究 作者简介

  吴虹,文学博士、副教授,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大学外语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以早期现代英国文学为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