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岁月流金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78014
- 条形码:9787208178014 ; 978-7-208-1780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岁月流金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是近年来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每年的“一号课题”成果汇编,内容涉及“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海自由贸易港临港新片区建设”、“数字化城市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在扎实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为上海市重大项目发展提供参考。
岁月流金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 “一号课题”成果汇编,内容涉及“上海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建设数字化城市,打造数字上海”“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上海‘双碳’战略落地”。这些课题都是近年来国家发展和上海发展的重点和热点,作者扎实调研、详细论证,以丰富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并充分吸取国内外优选经验,提出了若干富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上海市发展建言献策。
岁月流金 目录
序一∕ 1序二∕ 1
上海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
上海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思路框架∕ 3上海自由贸易港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20上海自由贸易港航运功能创新研究∕ 28上海自由贸易港贸易便利化研究∕ 35上海自由贸易港税收制度创新研究∕ 41上海自由贸易港人才制度创新研究∕ 47上海自由贸易港大数据应用研究∕ 56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立法建议∕ 64
把上海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全球*重要的航空租赁集聚区∕ 70
将区块链技术战略性引入自贸港以“智能贸易”促进贸易便利化∕ 80关于上海自由贸易港金融开放的总体设想∕ 86应用超高频电子标签提升自由贸易港贸易便利性∕ 91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与中欧班列联动发展研究∕ 98将上海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贸易枢纽∕ 106在上海自由贸易港试行 CNCDS的建议∕ 113建设“智慧自由贸易港”探索国际*高标准、*好水平中国方案∕ 123
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131
长三角政务数据平台一体化建设研究∕ 139
关于长三角区域性专门法院建设的研究∕ 148
关于推进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 153
关于金融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61
关于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167
关于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研究∕ 175
关于长三角医联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81
关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城际交通网络建设的建议∕ 188
高质量建设上海都市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195
关于长三角食品安全监管一体化建设的研究∕ 205
关于推进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便利化的研究∕ 213
关于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的研究∕ 219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构建互联网专业法院的建议∕ 227
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235关于立法保障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45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投资自由的建议∕ 253关于临港新片区实现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的建议∕ 262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人才从业自由的建议∕ 270关于推进临港新片区运输自由化,加快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建议∕ 278关于探索临港新片区税收制度创新的建议∕ 286关于探索贸易创新及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新地标的建议∕ 295关于推动临港新片区信息快捷联通的建议∕ 302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 311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风险防范的研究∕ 319
建设数字化城市,打造数字上海
关于建设数字化城市,打造数字上海的政策建议∕ 331关于构建数字化核心技术突破体系的建议∕ 339关于全面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效能的对策与建议∕ 347关于全面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效能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355关于大力拓展和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363关于构建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安全制度的建议∕ 371关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对策与建议∕ 377关于推动上海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385关于构建城市数字化转型法规政策体系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391关于上海建立数据确权“双层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399
关于以“数实共生”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405
面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 409
构建上海互联网法院,司法保障数字化城市∕ 413
关于利用智能感知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418
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上海“双碳”战略落地
统筹低碳发展和能源安全推进上海“双碳”战略落地∕ 425关于上海促进绿色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434关于加速氢能产业发展有效推动重点能源领域突破创新的建议∕ 441关于率先开展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 450关于推进长三角碳排放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457关于加大储能产业关键基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动上海大规模应用新能源的建议∕ 463关于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践行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 471关于全力打造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 479关于率先推动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体系建设打造“上海制造”“双碳”新名片的建议∕ 488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经贸交流合作“桥头堡”的相关建议∕ 496关于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作用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 507关于碳减排前沿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的建议∕ 515关于从完善立法层面助力上海寻找绿色金融破局发展之路的建议∕ 524关于加快上海“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533
后记∕ 540
岁月流金 节选
上海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思路框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承担了我国**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和深化开放的重任。未来,随着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上海有条件、有责任、有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为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贡献更大力量,在这过程中,民建上海市委课题组对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作用、定位、总体制度框架以及突破重点,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形成以下建议。 一、背景分析 我国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不能简单视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升级版”,而是要在经济结构重整、治理秩序重构、贸易体系重塑等重大领域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并引领新一轮全球化向深入发展。上海已经初步崛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有责任代表国家先行探索一整套与新一轮全球化相适应的规则运行体系。 (一)*强宣誓:倡导经济全球化,应对并主动参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制造业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出现重大转变,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对外“收缩”战略带动国际贸易持续萎缩, 以制造和贸易为重点的传统自由贸易港(区)的作用也在逐步弱化,但由新兴市场国家崛起所形成的力量,以及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将会酝酿新一轮的全球化高潮,并赋予自由贸易港(区)新的功能内涵,上海自由贸易港有可能成为*先响起的嘹亮“号角”。 1.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进程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双边贸易摩擦频繁,反全球化思潮涌动,新一代全球性贸易和服务规则正在酝酿中,投资、贸易新秩序对我国参与全球分工合作、融入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全球处于规则深刻变化的前期,全球需要有吸引力的新模式和新规则。 2. 我国主动应对国际经济秩序新变化。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正是应对国际贸易、投资新秩序变化,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通过建设全球开放水平*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以一块更加自由开放的高地,彰显我国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决心和信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设立具有国际*高标准、*好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就是中国向全球发出的坚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制新的强烈信号和郑重宣誓,是中国继浦东开发开放后向全世界打出的又一张“王牌”。 (二)*新模式:引领全球化发展,践行开放发展新理念、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找到一条路径,使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成为推动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1.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 40多年来,我国充分享受开放红利,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大幅提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进一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是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基本判断。 2. 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成为我国新型开放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开放型经济传统竞争优势受到削弱,倒逼我国开放型经济加快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以自由贸易港为新平台,聚集全球资源,发挥更深度的全球资源要素融合,推动提高共荣共盈层面,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流量,构筑全球开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新高地。 3. 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为新形势下的扩大开放提供新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有利于我国在更高层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金融链,进一步增强对全球贸易、科技、创新等资源的配置能力,以及上海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为我国培育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同时利用上海的国际地位,形成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新一轮全球化发展鼓与呼。 (三)*佳选择:打出新的王牌,自贸试验区实践基础上再突破、再提高的需要 建设自由贸易港应该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一张“关键牌”。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引领,聚焦“五个中心”建设,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尤其是 2013年设立自贸试验区以来,在对接国际惯例、主动测试风险、深化制度创新等方面,上海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未来自由贸易港的探索建设方面,上海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和条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开放。 1.从自贸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是开放层次的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是彰显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对标国际先进规则,以地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形式,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是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而自由贸易港则是开放水平*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是集开放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压力测试、辐射带动等为一体的开放新高地、全球资源集聚地和贸易新规则测试地,是我国探索新型开放经济新体制的必要一环、重要之举。 2.上海是探索建设中国自由贸易港的*佳选择。上海探索建设中国自由贸易港,既有东方大港的自然禀赋优势,也有“五个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支撑,同时也是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持续走向高层次开放的基因使然。特别是上海拥有我国**个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先发积累效应和功能叠加效应明显。因此,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有着不可比拟的城市发展优势,巨大的经济体量、广阔的长三角经济腹地、强劲的城市竞争力、包容性的城市发展环境、广泛的国际交流枢纽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等聚合在一起, 上海更容易展现出自由贸易港政策*宽、制度*好、环境*优、创新*强的内核一面,同时更有效地展现引领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外在影响的一面。 二、认识、定位和目标 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应该着眼于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具备*大的开放力度、*优的开放环境、*好的开放设施、*新的开放制度等一系列特征,从而立足于成为面向全球开放的节点枢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开放领域和对象。 (一)总体考虑 要按照“境内关外”的定位,以洋山港和浦东机场“两大枢纽港”为依托,充分发挥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标国际*高标准、*好水平,打造国内制度“飞地”、国际产业“飞地”、全球资源配置网络枢纽节点,把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服务国家开放创新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领全球化发展,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1.国内制度“飞地”——在中国境内的特殊管理制度框架下的,与国际 惯例接轨的制度创新之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规模和增速持续低迷,投资限制和贸易壁垒加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排他性、封闭性特征。同时,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谁能先抢占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谁就有先发优势。为此,基于自由贸易港境内关外的特征,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应高举全球化旗帜,对标国际*高标准、*好水平,打造成制度“飞地”,建立上海特色,成为全球制度高地,建设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制。直接对标全球各地自由贸易港的税制安排*高标准,在上海自由贸易港实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税制。二是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接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引进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以国际通行规则保护知识产权,在上海自由贸易港实施与国际*高标准一致的知识产权制度,便利知识产权登记和保护,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制度。三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事纠纷解决制度。以更宽松的制度环境,营造国际化的法治环境,引进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构如国际上知名仲裁机构和国际律师事务所及相关从业人员,接轨国际标准和规则,构建国际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四是营造货物、资金、人员、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环境。以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促进货物、资金、人员、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现贸易结算自由、航运自由、金融自由,和数据、人员跨境流动自由,营造*优的营商环境。 2.国际产业“飞地”——国际资本共同向往的、可自由进出的、离中国市场*近的、具有*适宜资源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区域。产业发展是上海自由贸易港功能发挥的重要支撑和物质基础。紧盯全球自由港发展趋势和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以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和更高层次开放经济为引领,依托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综合服务功能优势,以境内关外的制度特区优势,吸引国际人才、跨国企业、全球创新研发机构、国际前沿新兴产业集聚,建设成为国际产业“飞地”,推动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以全球交易、全球科创为核心的综合功能自由贸易港,而不是以传统航运、贸易为主导的单一功能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国际产业高地。一是跨国企业总部集聚。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度优势和*优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跨国企业运营、贸易结算、投资总部入驻,成为全球跨国企业总部集聚区,成为全球贸易中心枢纽、投资中心枢纽和资源配置中心枢纽,提升中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二是国际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以更加便利自由的自然人移动管理制度,以及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把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向往的目的地,集聚国际创新创业人才。三是全球科技创新机构集聚。充分利用境内关外的制度优势,瞄准高精尖产业,构建人员自由进出、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的管理制度,吸引全球研发机构等创新机构集聚,推动自由贸易港创新产业发展,打造成为全球*具有创新能力的区域,集聚国际前沿产业、高精尖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全球资源配置网络枢纽节点——符合国际资源要素集聚要求的、具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全球性经济网络重要区域和关键节点。依托洋山港和浦东机场“两大枢纽港”,以国内制度特区、全球制度高地的优势,集聚跨境企业总部、全球科创资源和国际产业,打造国际产业高地,强化与全球各国联动发展,推动全球互利共赢,协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网络枢纽节点。一是国际贸易枢纽节点。充分发挥上海枢纽港的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上海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集聚全球企业贸易总部和全球航运企业总部,发展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国际船舶登记和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产业,建设全球供应链枢纽,打造成为国际贸易枢纽节点。二是国际投资枢纽节点,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核心功能区。依托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发挥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势,推进金融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重点发展国际证券、债券、资产等金融市场,集聚全球金融人才、金融投资机构,打造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核心功能区,建成全球投资枢纽节点,成为全球资源配置核心功能区。三是全球创新枢纽节点。以数据、人员、资金等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全球科技创新成果交易平台,集聚全球科创成果交易,建设成为全球创新枢纽节点。 (二)功能定位 对标国际*高标准、*高水平,以自由化便利化为要求方向,探索构建境内关外的制度体系,推进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新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型经济治理新样本和引领全球化新引擎,把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开放层次*高、营商环境*优、辐射作用*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我国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 1. 全球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以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为基础和支撑,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境内关外的制度优势,实现资金、货物、数据、人员自由跨境流动,吸引全球新兴产业集聚,打造全球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成为全球资源配置核心功能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层次*高的区域。一是开放在全国范围内不具备开放条件的现代服务业领域。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业务,实施负面清单管理,除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国防外,其他产业一律开放,尤其扩大开放国际金融服务、数据服务、文化服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二是推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全球新兴产业。瞄准国际前沿高端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制和便利化自由化投资贸易管理体制,吸引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国际前沿产业、科创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2. 开放型经济治理新样本。对标国际*高标准、*好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以放得开为着力点,以防范风险和“二线”高效管住为底线,探索开放型经济管理体制机制,营造*优的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型经济治理新样本,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治理能力。一是构建境内关外的制度体系。要对照国际*高标准、*高水平,推动资金、货物、数据、信息、人员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境内关外的制度体系,提升上海自由贸易港竞争力、吸引力。二是探索现代服务业开放的防范风险管理体系。要实现对外开放*高层次,需要探索防范风险 管理体系,提升开放型经济治理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尤其在金融、数据、文化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度开放。三是高效协同的区域运行管理体系。要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手段,构建智能化的自由贸易港管理服务平台,探索高效协同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全球运行效率*高的区域运行管理体系。四是提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层次*高平台,以上海自由贸易港为试验平台,对接我国双边和多边投资贸易协定,先行先试,开展投资贸易规则制定和试点,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 3.引领全球化新引擎。充分发挥境内关外的独特制度优势,吸引国际国内跨国公司总部集聚,搭建全球资源整合和要素集聚平台,集聚全球资源交易,打造成为引领全球化新引擎。一是全球供应链核心枢纽。依托上海枢纽港,以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功能为重要支撑,集聚全球贸易资源和配置航运资源的市场主体以及全球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打造成全球供应链核心枢纽,成为全球资源配置核心区。二是全球协同创新核心枢纽。依托具有竞争力的制度环境,营造更加便利化自由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研发机构、创新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集聚,打造成为全球协同创新核心枢纽,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策源地,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创新实力。三是国际文化交流集聚区。充分利用境内关外的制度优势,吸引全球文化资源集聚,推动自由贸易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扩大我国国际软实力、影响力。 (三)目标推进 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建设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与此同时,要分步实施,稳妥扎实推进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发挥自由贸易港的*大功能和*大效益,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做到真正的“境内关外”,向国际主要的自由贸易港(区)看齐,到建成全球效率*高的智能化自由贸易港,实现从学习走向引领的跨越。 1.**步( 2018—2020):真正的“境内关外”。以要素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基本形成“境内关外”的制度框架体系,基本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这一阶段,重点是对标国际*高标准,以要素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构建货物自由便利进出、资金跨境自由流动、人员跨境自由流动、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等管理制度,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制,基本形成境内关外的制度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第二步( 2021—2025):全球**的“智能港”。以智能港建设为核心, “以科技促改革”,建设开放程度*高、运行效率*高、风险防控*强的智能化管理体系,达到国际*高标准。这一阶段,在**阶段基础上重点以智能化为核心,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推进智能港建设,推动风险防控智能化,运行管理智能化建设,建设成为全球开放度*高、运行效率*高、风险防控能力*强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打造成为国际*高标准,领先全球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服务。
岁月流金 作者简介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25.4¥49.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