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孩子的话
-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
(文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
>
纪实文学:那些家长
-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
>
教养升级(全四册)
-
>
特别狠心特别爱.犹太妈妈德财商教育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71918
- 条形码:9787559471918 ; 978-7-5594-719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本书特色
高情商不是天赋,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能。 著名教育专家、幼儿教育指导师唐雯倾心打造,把风靡全球的社会情感课搬回家。 抓住0~12岁情商发展关键期,开启孩子一生的优势。 5大维度,14项关键能力,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力、自主自信、社交力、抗挫力、内驱力、冲突化解等多元能力。 一本写给父母的儿童情商实操指南,在家就能做,案例真实,方法实用、效果卓越。 孩子,希望你:坚定地做自己,温柔地爱世界。 随书附赠:儿童情绪表海报+温度计书签。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内容简介
情绪易崩溃、胆小怕事、爱发脾气、与他人冲突不断、不喜欢跟别人玩、有时表现出“脾气坏”或者“自私”…… 家里有这样的孩子怎么办? 这表明孩子欠缺一种关键能力——高情商。0~12岁是孩子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期间父母能帮助孩子提升情商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还能为其成年后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儿童情商实操指南。书中理论深入浅出,提供了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商培养的路径,同时包含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提供在家易操作的练习技巧,是一本很好用的枕边手册、桌边指南。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目录
**部分 高情商教养基石
1 情商的力量: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情商的发展
高情商,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2 0~12岁:高情商培养的关键期
0~12岁:情商发展的关键期
抓住情商发展关键期,培养孩子一生的优势
第二部分 提高情商的日常训练
3 认识自己:帮孩子准确认识自我
我有价值:自我评价和自尊
我能做到:自信
我能实现目标并知道怎么实现目标:自我效能感
我能理解情绪:情绪识别、理解、标记
4 管理自己:帮助孩子终身成长
我会调节情绪:情绪的表达与调节
我不怕挫折:复原力
我能控制自己:执行功能
5 激励自己: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我想做:自主
我想做得越来越好:胜任
做好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归属
6 认识他人:培养一个通情达理的孩子
我理解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共情
我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尊重
7 社交技能:帮助孩子做社交“达人”
我能化解冲突:冲突处理
我乐于助人:亲社会行为
附录 舒特自陈式情绪智力测评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节选
我有价值:自我评价和自尊 0~6岁 团团快4岁了,她乖巧听话,但有件事令妈妈很头疼:什么都让妈妈来做。 明明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却总是说:“妈妈喂。”妈妈不喂就哭鼻子。 玩完玩具后,妈妈让她收玩具,她却说:“妈妈收。”妈妈不收,就开始掉眼泪。 在客厅想玩放在书房的玩偶,她就说:“妈妈拿,团团怕。”非要妈妈去给她拿玩具,自己就是不肯去。 洗澡的时候,团团喜欢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玩水。洗澡前,妈妈提醒团团拿凳子。团团又说:“妈妈拿,团团怕。”一定要让妈妈拿来凳子才愿意洗澡。 什么都让妈妈来做,这种表象的背后是孩子的自我评价出了问题。团团眼里的自己是这样的:“我不会,我不行,我一切都要靠妈妈。” 当团团对自己的评价发展为积极的“我可以,我能行,我很厉害,我是个好孩子”时,团团的问题就能自动化解。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人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自尊是对自己的特点进行评价并做出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定。自我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自尊强调积极自我评价带来的结果,本书中不区分自我评价和自尊。一般来说,积极正面的自我评价意味着高自尊,消极负面的自我评价意味着低自尊。 儿童的自我评价指的是儿童怎么看待自己:是有价值的好孩子,还是没用的讨厌鬼;是能不断进步的,还是一成不变的;是有人爱有人保护的,还是孤零零的。 自我评价影响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所有方面,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有人认为,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人对自己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只有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孩子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以及社会。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更能在发扬优点的同时,看到不足,并去想办法克服缺点,不断提升自我。 自我评价的发展规律一般是:3岁左右主观笼统地评价自己;4岁左右开始评价自己的行为;5岁开始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6岁及以后扩展到对自己的人格特质、发展能力及与同伴的社会比较,能更全面、深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0~6岁孩子的自我评价 如何帮助0~6岁的孩子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呢?首先要从该阶段孩子自我评价的特点、误区、育儿原则和实操方法说起。 0~6岁孩子的自我评价有下面几个特点: 依赖成人。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主要依赖成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家长觉得他们好,他们就觉得自己很好。家长说他们不好,他们就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主观笼统。限于认知水平,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能局限于好和不好这种非常笼统的感受上,还不能深入地理解,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种笼统的评价也是主观的,与孩子客观上做得好不好没太大关系。所以我们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在公众场合抢别人玩具的孩子,也会迷之自信地说:“我是个好孩子。”这种迷之自信就是一种主观笼统的自我评价的表现。 高估自己。0~6岁孩子通常会高估自己,且往往表现在高估自己的行为。比如:已经适应幼儿园小班的3岁孩子会经常跟爸爸妈妈说:“我今天可厉害了,我吃了好多饭,玩了好多玩具。”可能孩子并没有吃很多,也没有玩很多玩具。6岁的孩子可能会说“我可勇敢了”,而实际上也没做特别勇敢的事情。这就是高估自己的行为。 以下几个常见误区往往会阻碍0~6岁孩子自我评价的发展。 误区一:夸孩子会让孩子骄傲。恰恰相反,夸孩子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夸对了没有副作用。如果我们夸赞孩子积极的行为,比如“今天你自己收袜子了,很厉害啊”,孩子就会更专注于受夸赞的行为,并频繁做出积极行为。如果我们批评负面行为,如“怎么又把袜子丢得到处都是”,孩子就会更关注“把袜子丢得到处都是”,并在不知不觉中再次乱丢袜子。这在心理学上叫“白熊效应”:人们更容易做出自己被告知不要去做的事情。 误区二:打击孩子可以让孩子上进。比如,当孩子夸自己吃饭厉害的时候,为了帮他看到自己的不足,有些人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才吃了这么点儿,哪里厉害了?”他们认为这种客观的评价可以帮助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到进步的空间,并不断改进。事实上,0~6岁孩子还做不到客观评价,而且他们习惯了高估自己。面对大人的打击,孩子想到的不是进步,而是自己不行。 误区三:比较可以激发孩子做得更好。比如“你看隔壁的明明都不尿裤子了,你怎么还尿裤子”“才数到20呀,欣欣都能数到100了”,0~6岁小朋友理解不了这种激将法。相反,这种比较会让孩子产生羞愧心理,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小朋友好,是个坏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0~6岁儿童发展自我评价呢?有这么几个大原则: 1.正大光明地夸。孩子通过父母的评价来巩固自己的自我认知。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就是父母对孩子评价的复制粘贴。如果父母常夸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好、很棒、很厉害,进而做出很好、很棒、很厉害的行为。 当然,夸孩子并不是空洞地夸“你很棒,你很厉害”,而是要具体点出孩子棒在哪里,厉害在哪里,比如“你今天自己收拾玩具了,很棒呀”“今天把饭都吃完了,真厉害”。 多夸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如“今天刷牙比昨天更快呀,有进步”“我看到你刚才试着自己去洗毛笔,很好哦”。 2.多给尝试机会。鼓励孩子上进,不能靠打击,而是要多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后,就会产生“我在这件事上很厉害”的成就感。 当然,因为0~6岁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事情做好。收玩具时往往漏掉的比收起来的还多;收拾盘子时把盘子打翻在地;洗菜时洒一地的水。可正是因为做不好,他们才需要更多的尝试机会,多练几次才会有进步。 让孩子自己做事,刚开始家长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去收拾“残局”。家长在收拾“残局”上花的时间相当于给孩子的天使投资,刚开始只能看到砸时间进去,看不到收益产出。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家长*初投资的收益就体现出来了。孩子家务做得越来越好,这样也能帮家长节约大量时间。 3.帮助孩子进步。孩子在进步中会不断加强“我越来越厉害”的自我评价感。同时要注意在培养孩子能力的时候不能单纯依赖尝试,而是要多教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孩子陷入低水平的重复中。比如,孩子在端盘子时打翻了盘子,我们就要示范怎么端盘子:手拿稳,眼睛往前看,脚慢慢走。这样练习几次,孩子就能很快学会。 做家务 哈佛大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那些从小就做家务的孩子在智商、情商、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社交能力的发展上都优于不做家务的孩子。同时有数据显示,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未来的婚姻会更幸福,智商也会高于不做家务孩子的20%。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慢慢建立起“我很厉害”的积极自我评价。面对团团什么都要妈妈来做这个问题,团团妈妈把做家务作为培养团团积极自我评价的切入口。 团团妈妈发现团团特别在意洗澡时坐小凳子这件事,而且搬凳子不难,团团完全可以做到。 一天洗澡前,团团妈妈先提醒团团“去搬洗澡的小凳子”。 团团像往常一样说:“妈妈搬,团团怕。” 妈妈这次没有妥协,而是说:“妈妈陪你去搬,团团不怕。” “妈妈搬,团团怕”,团团开始有哭腔了。 “团团可以自己搬凳子的,刚才还帮妈妈拿快递了,团团很厉害,妈妈会帮你的。”妈妈边说边拉着团团去搬凳子。 团团被妈妈拉到凳子前,不情愿地搬起自己的小凳子,噘着小嘴,不肯走。 这时妈妈趁机夸赞到:“团团好厉害呀,能自己搬起小凳子了。” 团团一听,不噘嘴了,搬着凳子跟着妈妈去了卫生间。 洗澡的时候,妈妈继续夸:“今天你自己把凳子搬到卫生间了,也太厉害了吧!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团团开心地说:“我*厉害了。” 搬凳子成了团团做家务的起点。那天之后,团团承包了家里“搬”的任务: 搬快递 —— 把收到的快递从小区门口搬回家,把要寄的快递搬到快递存放点; 搬牛奶 —— 把家里订的牛奶从门口搬到冰箱里。 一段时间后,团团在幼儿园学会了擦桌子,喜欢上了“擦”的动作。在家也开始擦桌子、擦凳子。当然,被团团擦过的桌子、凳子通常都会变得更脏。妈妈就教团团怎么洗抹布,怎么拧干抹布,怎么把桌子擦干净。每当团团取得了一点进步,妈妈都会夸:“今天的抹布拧得很干啊!”“今天擦得比昨天更干净了!”“电视柜都擦了,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很快团团又承包了家里“擦”的任务。 两个多月后,团团不再让妈妈喂饭了,想要书房的玩具就自己主动去搬。那个什么都让妈妈来做的团团,已经成长为愿意做家务、会做家务,而且经常夸自己“我可厉害了”的团团。 鼓励孩子做家务时,一定要注意一点:不要挑剔。 孩子刚开始做家务时,可能会留下一地脏乱,把快递摔地上,被擦的桌子变得更脏,等等,我们要避免说“拿稳点不行吗,这么轻的快递都拿不住”“你看看桌子这边都没擦”“你的抹布都这么脏了,也不知道洗”之类的话。因为父母的挑剔不仅会打击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自我评价的发展。更甚者,会导致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进而产生更强的依赖性,难以独立。 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正大光明地夸、多给尝试的机会、帮助孩子进步。这样,孩子就会爱上做家务,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建立“我做家务可厉害了”的积极自我评价。一件事上的积极自我评价会延伸到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我在这件事上可厉害了”的成就感累加起来,就固化并泛化为“我这个人很厉害”的积极自我评价。 当孩子有了“我这个人很厉害”的积极自评,一时的挑战不但不会打倒他们,反而能帮助他们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作者简介
唐雯: 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幼儿教育指导师。 曾任幼儿园园长、国际学校教师、小步在家早教教研总监、美丽中国教师发展总监及支教教师,在中国、泰国、美国等教学数年,有丰富育儿经验,现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与实践。亲身实践儿童情商教育,将儿童社会情感课程应用于中国家庭,其打造的“唐雯老师说教育”,获得众多家长跟随,为数万个中国家庭解决育儿困惑。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5.8¥1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孩子的宇宙
¥9.9¥3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4.6¥42 -
孩子与学校
¥9.3¥30 -
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
¥10.6¥38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11.5¥3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9.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