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旧闻杂忆(修订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77280
- 条形码:9787542677280 ; 978-7-5426-772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旧闻杂忆(修订版) 本书特色
作为《大公报》《文汇报》的元老,作者坦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不加增饰,不掺入道听途说,对人、对事,都力求其真实。”
旧闻杂忆(修订版) 内容简介
一代报人徐铸成先生在古稀之年抚今追昔,早年的掌故和近代风云随“意识流”书于笔端:半工半读的北平求学时光、初入报界亲历的政坛往事、《大公报》在十里洋场的波折命运,以及与溥仪、冯玉祥、张学良、龙云等要人的奇遇。诸多细节堪称定制见闻,诸多事件牵动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军政旧事之外,也忆及生活世界,从北平的大栅栏、琉璃厂到天津的“四面钟”,再到京戏圈的人和事,民国早期的文艺风华如影留痕。
旧闻杂忆(修订版) 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
001 / 记百岁老人何香凝
005 / 李任潮的妙喻
008 / 冯焕章的风趣
012 / 龙云的脱险抵港
015 / 一条没有发表的独家新闻
020 / 我的**次看报
023 / 邵飘萍与徐凌霄
026 / 凌霄谈戏
029 / 梅兰芳谈他的杰作
032 / 王瑶卿谈梅兰芳
035 / 记孝隐女士
038 / 我的**次投稿
041 / 王国维与梁启超
045 / 旧清华的生活片段
048 / 罗家伦与吴南轩
051 / 北京的图书馆
055 / 记《群强报》
058 / 故宫和颐和园
061 / **次采访
065 / 再访东北
068 / 初见张学良
071 / 二十年代的“四公子”
075 / 曹、章、陆
078 / 朝阳大店
081 / 北京的公寓生活
084 / 逛琉璃厂
087 / 我的教戏老师
090 / 刘宝全与张寿臣
093 / 初期《大公报》编辑部
096 / 人间魔窟
099 / 张恨水与刘云若
102 / 溥仪、郑孝胥、汪精卫
106 / 当时北方农村一瞥
109 / 傅作义与张学良
114 / “永久黄”和范旭东
118 / 初游香港
123 / 三十年代的广州之夜
126 / 章行严谈他的一段旧事
129 / “九一八”事变
132 / 汉口的水和热
135 / “非常会议”点滴
138 / “特税”世界
141 / 报业大观
144 / 谈《大光报》
148 / 吴国桢及其故乡
151 / 记詹“法师”
154 / 何成濬与叶蓬
159 / 珞珈山与张学良
162 / 回忆杨历樵兄
166 / 严独鹤与周瘦鹃
169 / 谈《申报》
172 / 周善培与赵竹君
176 / 记张君秋
179 / 广告·新闻·帮会
184 / 听戏和饮酒
187 / 《大公报》在沪出版
192 / 开始通宵工作
195 / 忆“本师”
202 / 搞新闻的全材
205 / 三十年前
213 / 后记
217 / 编后记
旧闻杂忆(修订版) 节选
冯焕章的风趣 我究竟什么时候认识冯玉祥,又是怎样见面的呢?说来话长。 一九二九年蒋冯**次大战后,冯因部下的韩(复榘)石(友三)被收买、倒戈而失败。那时,老奸巨猾的阎锡山,以“密商联合反蒋”为饵,把冯骗到了山西,以后却再无下文。 《大公报》很想了解此中内幕,总编辑张季鸾先生在西北熟人很多,原可以自己出马,但怕目标太大,会引起别方面的误会,因此,想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记者去试试(那时我才二十二岁)。大概他在我几次探访体育新闻中(详情以后再谈),看出我有些新闻才能。 我到太原后,访问了张的老朋友李书城先生,他当时是拉拢冯阎联合反蒋的一个重要幕后人物。他简要而形象地向我介绍了冯阎之间的关系和当时太原的空气。他说:“焕章未始不知道阎百川的投机善变,言而无信,他自己暂时走投无路,所以决心冒险来此,想以利害争取他。阎百川呢,现在已把焕章当作奇货可居,向蒋要索了。‘你看,老虎已被我关在笼子里了。你要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把老虎放出来。’的确,老蒋也别无办法,要钱给钱,要枪出枪,要什么官就封什么官。看来,这局面是一时难以改变的了。”他是陪同冯过风陵渡潜来太原的,对冯负有道义责任,所以言下很难过。 过了两天,我设法到了晋祠,冯就被软禁在那里。我见到了冯和李德全,并陪他们在晋祠名胜遛了一圈。 自然,在这种气氛下,是不可能谈什么深入的话的。我只是从旁观察了冯的生活和情态以及晋祠周遭的空气。回来后,在报上写了一篇《晋祠访冯记》,素描了冯的处境和太原的政治空气。 过了几个月,冯的旧部刘郁芬、宋哲元在甘陕再次举兵讨蒋,战争一度相当激烈。我又奉命再往太原采访。那时,阎已把冯移囚于他的家乡五台县建安村,并加强了警戒。冯那时的机要秘书雷嗣尚是我在北京师大的高班同学,好不容易打通了关节,一天清晨,我和他同车前往建安村。 那时正是数九严冬,出了太原城,一派北国风光,原驰蜡象;车子在高低不平的高原公路上行驶,轮子多半被积雪吞没,真是“一行二三里,停车四五回……”,不时“抛锚”,而行时车速也极低。从清早六时出发,傍晚才到了目的地,又经过几道的盘查,才终于进入了冯的住处。 见面时,冯正准备吃晚饭,就请我们一起用餐。菜很简单,四盆荤素,中间一个火锅。吃饭间,他先问我多大年纪。我说了。他说:“呵,这样年轻,就有这样的才学,我像你这岁数时,还在北洋军扛大枪呢。”大概他已看到我在报上写的通信了。 接着,我就问:“*近,前方(指刘、宋的西北军)有什么捷报来没有?您看情势怎样?” 他笑着说:“我的消息,哪有你们新闻记者灵呀。老实告诉你,我现在新闻的唯一来源,就是它。”说着,把筷子指着桌上的火锅。 我听了莫名其妙。他马上以讥笑的口吻解释说:“每次,他们(指刘、宋)打好了,火锅里就有了肉片、肉丸;如果只有白菜、粉条,那一定是他们失利了。这是我屡试不爽的。今天,你看,这里面肉片、肉丸不少,还有几条海参,看来,一定又打了大胜仗了。”说罢,他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席风趣的话,其实把他自己的处境、他和阎的关系,以及当时大局的情势,都说清楚了,而且把阎老西的刻毒、狡猾和目光短浅的势利小人的面目,也刻画尽致。我暗中盘算,这次来山西采访的主要目的,基本上已达到了。所以就只和冯再谈了些闲话,谈了些他问我的外面的情况,再不谈正事了。 翌日回到太原,就摒挡行装,离并回津。 以后,就再未见到过冯,想不到事隔十七八年,他还记得我这个年轻记者。 一九四九年我由香港到北京不久,曾和余心清先生闲谈。在冯出国旅行期间,余曾任他的秘书。余先生说:“我四八年回国的时候,冯先生一再叮嘱我,过香港时务必去《文汇报》访问你,问问国内情况,千万勿操切去沪宁。可是,轮船在港停留时间不长,未能去看你。我到上海后,就被特务抓了,关在南京好几个月,和谈时才被释放。” 余还告诉我,冯先生由西欧乘苏联船经黑海赴苏,准备回国参加新政协,不幸在看影片时失火,他们全家已安全逃出放映室,但冯先生听到有小孩呼救,又奋身回舱抢救,结果竟遇难了! 这也说明,这位“倒戈将军”的后半生,是越来越勇敢地倒向光明的。
旧闻杂忆(修订版) 作者简介
徐铸成(1907—1991) 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和新闻教育家。他先在国闻通讯社和《大公报》工作,从记者、编辑到担任地方版总编辑;其间和后来又主持《文汇报》笔政,实践自己的办报理念,是中国现当代新闻事业的先行者。徐铸成先生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大量新闻评论、通讯、游记和杂文,晚年除了撰有不少回忆新闻生涯中亲历亲闻的文字外,还从事传记文学创作,并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兼任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教授,主持创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其人生经历,始终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9.7¥14.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1.6¥40.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30.5¥35.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8.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