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勾嵊山传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851359
- 条形码:9787507851359 ; 978-7-5078-513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勾嵊山传奇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跨年代、多角度、多体例的勾嵊山文集。她“杂”而不乱,风味别具,思接千年。她情系古今,淡雅如水,蕴意隽永。本书为开发勾嵊山文化旅游,讲好故事,搭好平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勾乘山村着力塑造区域人文精神,大力弘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
勾嵊山传奇 内容简介
本书是跨年代、多角度、多体例描写勾嵊山的文集。全书分为“勾嵊溯源、越地人文、山水遗迹、风物文化”四个部分,“勾嵊溯源”,记录的是越国古都勾嵊山的地域来历和历史变迁,同时探索了越王勾践之父允常墓之谜,越王勾践称王的前因后果,以及王者之山为何是“王者”的真正内涵。“越地人文”记录的是**代君王允常的出类拔萃,成为拓疆开土的**代君王,接着一代霸主勾践的临危受任,以及范蠡、西施、王后雅鱼等历史名人的传说。“山水遗迹”是历史传说,记录了很多不可错过的山水美景。“风物文化”,通过风物的传承,使勾嵊山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如同山水留影,给越地人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精神食粮。
勾嵊山传奇 目录
勾践兴越灭吴史论
勾嵊沧桑
越国古都勾嵊山
勾嵊山——王者的摇篮
勾嵊山的记忆
允常墓葬之谜
勾践册封发祥地
第二部分 越地人文
开疆拓土的越王允常
天子苑
一代霸主勾践
春秋奇才范蠡
王后雅鱼
勾无亭
越山禅寺
越王殿
范蠡祠
越山禅寺游记
永兴桥
越国古迹游步道探秘
缘起勾无亭
第三部分 山水遗迹
九泉湾
勾嵊山下话“三溪”
九龟朝越
“刀劈石”和“射箭岩”
白龙马传说
退马坡
越女池
摇石头
王坟岗
尝胆石
神仙洞与摇石头
金锣银锣塘
第四部分 风物文化
王者之剑
雅鱼的上下桑园
西施与范蠡
杨梅果
范蠡与益母草
安华鱼面
安华土馄饨
安华牛淘汤
西施木屐舞
霸王鞭
蚕茧保
后记
勾嵊山传奇 节选
勾践兴越灭吴史论 悄君弟 勾嵊山,又名句无山,会稽之余脉,“勾践所都也”。它是越王卧薪尝胆地,更是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无可争议的地标,见证了吴越两国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国为墟棘,身为鱼鳖”;公元前473年,越军破姑苏,擒夫差,“越兵横行於江、淮东”“中国皆畏之”,成为战胜国。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君臣入吴,拘于石室,养马为奴;公元前472年,勾践兴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盟于徐州,周元王赐勾践胙(zuò),命名伯,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短短20年,从战败到战胜,从俘虏、奴隶到霸王,勾践及越国先民们究竟做了什么?历史的戏剧性后面有着怎样的必然规律?历史在告诉我们什么?回望过去,对我们今天的民族复兴又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勾践从吴国为奴归国以后,**件事就是确定报吴的目标。他反复以复仇报国统一群臣和全国上下的思想。用他自己的话:“孤之怨吴王,深入骨髓。……虽要领不属,手足异处,四支布陈,为乡邑笑,孤之意出焉。”(《越绝书·陈成恒》)勾践也反复与群臣商讨复仇大计,请教报吴方略。在范蠡、文种的帮助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待机而动的总体方针。文种献了灭吴九术,计倪、扶同、若成等都贡献了非常好的谋略。越国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走上了复仇复兴的道路。 根据现有史料,回望勾践兴越灭吴大业,个中逻辑,既有历史的偶然,更具历史的必然,概括起来可以从对己(国家建设)、对敌(对敌斗争)、对人(外交运筹)三个维度进行阐析。 一、对己 1.在治国理念上。确立民本思想 《吴越春秋》记载:越王时问政焉。范蠡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大夫种曰:“爱民而已。”计倪曰:“夫仁义者,治之门,士民者,君之根本也。”文种详细说明了爱民的内容: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并进一步解释说: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无夺所好则利之。要求勾践“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兄之爱其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勾践实践了这些思想。“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国语·越语上》) 越国还采纳了大力奖励生育的政策。《国语》记载:“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当室者:家中嫡长子)死,三年释其政(释:免除;政:赋税徭役);支子(支子:庶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纳宦:官府收养)其子。”生养繁殖人口,增加劳力和兵员。 民本思想的实施,爱民政策的推进,团结了越国民众,促进了民富国强。《越绝书》说:“行之六年,士民一心,不谋同辞,不呼自来。”《吴越春秋》说:“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国语》说:“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2.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人才至上 刚从吴国归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广运百里,是指方圆百里,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越国偏处一隅,地狭民少,战略资源不多,人才是唯一依靠。所以勾践听进了计倪说的“失士者亡,得士者昌”的道理,明白了“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越国一时人才济济,尽得其用。如范蠡、文种、计倪、扶同、若成,以至越女、陈音、欧冶子等,灿若星河。 礼贤下士。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闻之,除道(清扫道路)郊迎(走出国都到郊外),身御(亲自驾车)至舍。《越绝书·陈成恒》记述了这段历史,并连用三个稽首再拜,描述勾践向子贡求教的诚意。“得人心,任贤士……邦之宝也。”(范蠡语) 问计于士。勾践回越以后,每遇大事,必召群臣商计:“今欲定国立城,人民不足……为之奈何?”“孤欲……专恩致令,以抚百姓,何日可矣?”“孤未知策谋,惟大夫诲之。”《吴越春秋》记载:“越王遂师八臣与其四友,时问政焉。” 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勾践置臣:“不以少长,有道者进,无道者退。愚者日以退,圣者日以长。人主无私,赏者有功。”(《越绝书·计倪内经》)计倪年轻,当时地位低,但由于敢于直言,善于谋划,受到重用。 放权任士,知人善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勾践委国政于文种,使荒无遗土,百姓亲附;赴危地带范蠡,辅危主,存亡国,往而必返;奉令受使于曳庸,出不忘命,人不被尤;问谋略于计倪,候天察地,分别妖祥;托军事于诸稽郢,望敌设阵,飞矢扬兵。 P2-4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20.3¥58.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